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02329发布日期:2018-11-20 19:3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逐渐提高,电网规模的急速扩大、设备的大量增加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相比于电网规模的扩大,企业节约成本、减员增效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设备的增加和人员的负增长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如何在成本控制、人员不增长或负增长的情况下,提高运维效率是最主要的问题。

现有的输电线路管理部门按照运维电压等级、运维区域进行分片区、分班组的进行运维,基层班组要完成线路巡视、消缺、检修、技改修理、隐患处理、外围迁改等工作。班组之上有巡检站或片区进行管理,配合各专责层面开展个方面的运维管理工作。然而,该输电线路管理模式存在专责层面和班组之间的多对多的对接工作模式,造成一个班组要面对多个专业线条的工作,一个专业线条要对多个班组安排工作,造成对应工作人员的运维线路大量增加,重复性工作,专业业务知识不精通的情况,大大降低了运维管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运维管理系统,包括巡维平台、分析平台和检修平台:

所述巡维平台用于获取线路的监测数据并将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

所述分析平台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监测数据制定维修方案并将所述维修方案发送至所述检修平台;

所述检修平台根据与该维修方案对应的运维资源的检修操作信息生成该维修方案的反馈信息,并将该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

在上述的运维管理系统中,所述巡维平台连接至少一监测设备,所述至少一监测设备用于获取线路的监测数据。

在上述的运维管理系统中,所述监测设备包括定点监测设备或移动监测设备,其中所述定点监测设备为在预定位置处设置的监测设备,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为由直升机和/或无人机搭载的监测设备。

在上述的运维管理系统中,在所述分析平台判断所述监测设备不能获取相关线路的监测数据或者获取的监测数据的置信度低于预定值时,所述分析平台发送人工巡查指令至所述巡维平台。

在上述的运维管理系统中,所述分析平台还用于根据所述监测数据识别故障类型,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制定所述维修方案。

在上述的运维管理系统中,所述分析平台将该故障类型发送至所述巡维平台;

所述巡维平台根据所述运维资源对所述故障类型的确认操作生成确认报告并将所述确认报告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

所述分析平台根据所述确认报告制定维修方案。

在上述的运维管理系统中,当不能根据所述监测数据确定故障类型时,所述分析平台将所述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巡维平台;

所述巡维平台根据所述运维资源对所述监测数据的故障类型确认操作生成故障类型报告并将该故障类型报告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

所述分析平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报告制定维修方案。

在上述的运维管理系统中,所述分析平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确定相应维修方案的优先级。

在上述的运维管理系统中,所述分析平台还用于记录所述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监测数据制定的所述维修方案及对该维修方案的所述反馈信息,生成并存储运维记录。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运维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线路的监测数据;

根据所述监测数据制定维修方案并发送该维修方案至检修端;

接收检修端根据与该维修方案对应的运维资源的检修操作信息生成的该维修方案的反馈信息。

本发明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至少提供以下技术效果:将运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各运维资源的工作职责和界限更明确,提高工作人员效率及专业技术水平,避免重复性的工作,解决了当前电力设备的增加和运维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减轻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运维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运维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运维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运维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运维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运维管理系统;11-巡维平台;12-分析平台;13-检修平台;

20-运维管理装置;21-获取模块;22-制定发送模块;23-接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用户”可指示使用电子装置的人或使用电子装置的装置(例如,人工智能电子装置)。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运维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运维管理系统10包括巡维平台11、分析平台12和检修平台13。

巡维平台11,用于获取线路的监测数据并将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12。

巡维平台11通过连接的至少一监测设备获取输电线路中的监测数据。

所述监测设备可以包括定点监测设备和/或移动监测设备,其中,定点监测设备为在预定位置处设置的监测设备,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为由直升机和/或无人机搭载的监测设备。

所述监测设备可以为光雷达测距仪、红外测温仪、高清摄像机、高清摄像头等。

所述监测数据可以为输电线路或输电线路设备的温度信息、高度信息、图片信息、距离信息等。

例如,巡维平台11管理着输电线路的日常巡视工作,可以建立机巡为主、人巡为辅的巡视机制,90%以上的输电线路设备由有人直升机、固定翼无人机或多翼无人机等搭载激光雷达测距仪、红外测温仪、高清摄像机、高清摄像头等监测设备对输电线路进行全面的巡视;在机巡无法巡视的区域,可通过工作人员现场巡视的方式对输电线路中的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工作人员还可以将巡视区域划分为多个特殊区域,如高杆植物区域、高山区域、多水区域等,根据特殊区域多发的缺陷隐患进行特巡;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缺陷隐患的类型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不同类型的监测操作,如防山火特巡、防外力破坏特巡、防鸟害特巡、防风防汛特巡等。

另外,巡维平台11还可以通过在预定区域设置监测设备对该预定区域内输电线路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测,如故障定位监测、图像视频监测、微气象监测、微风震动监测、舞动监测、覆冰监测等。监测设备将监测到的缺陷隐患数据发送至分析平台12。

巡维平台11还负责新建输电电路、外围线路的验收工作等。

分析平台1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监控数据制定维修方案并将维修方案发送至所述检修平台13。

分析平台12还用于对接收到的监控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该监测数据的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类型制定维修方案。

分析平台12在识别出接收到的监控数据的故障类型后,还用于将故障类型发送至巡维平台11,巡维平台11根据故障类型确定匹配的运维资源,并将故障类型发送至运维资源所持终端,运维资源对该故障类型进行确认操作,若该监控数据的故障类型识别正确,巡维平台11根据运维资源对该故障类型的确认操作信息生成确认报告,并将该确认报告发送至分析平台12,分析平台12根据确认报告制定维修方案;若分析平台12对该监控数据的故障类型识别不正确,巡维平台11根据运维资源对该故障类型的识别信息生成故障类型报告并将该故障类型报告发送至分析平台12,分析平台12根据该故障类型报告制定维修方案。

分析平台12还用于对接收到的监控数据进行判断,当分析平台12根据监控数据能明确判断出该监控数据的故障类型,分析平台12直接根据该监控数据的故障类型制定维修方案;当分析平台12不能根据监控数据明确判断出该监控数据的故障类型时,分析平台12将该监控数据发送至巡维平台11,巡维平台11根据与该监控数据对应的运维资源对该监控数据的故障类型确认操作信息生成故障类型报告,巡维平台11并将该故障类型报告发送至分析平台12,分析平台12根据该故障类型报告制定维修方案。

分析平台12对监测设备获取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若所述监测设备不能获取相关线路的监测数据或者获取的监测数据的置信度低于预定值时,所述分析平台12发送人工巡查指令至所述巡维平台11,巡维平台11根据该人工巡查指令确定匹配的运维资源,根据运维资源的巡查操作获取监控数据。

其中,运维资源可以包括执行巡查工作的工作人员,还可以包括执行巡查工作过程中使用到的设备等。

分析平台12还用于根据故障类型确定相应的维修方案的优先级。例如,最大或最紧急的故障类型对应的维修方案的优先级最高。

检修平台13根据与该维修方案对应的运维资源的检修操作信息生成该维修方案的反馈信息,并将该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分析平台12。

检修平台13根据接收的维修方案的类型、区域等因素确定匹配的运维资源,并将该维修方案发送至对应的运维资源所持的终端,检修平台13根据运维资源对相应的输电线路设备的消缺维修等操作生成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发送至分析平台12。

分析平台12还用于接收所述检修平台13对该维修方案的反馈信息。

分析平台12还用于记录由巡维平台11发送的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监测数据制定的所述维修方案及检修平台13对该维修方案的反馈信息,生成运维记录及存储该运维记录,便于查看该输电线路设备的维修记录信息。

该运维管理系统10还可以包括云服务器,分析平台12将运维记录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接收运维记录并存储,后续人员可通过互联网查看输电线路设备的维修记录,并根据该维修记录对检修操作做出相应的调整。

实施例2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运维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110,获取线路的监测数据。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监测设备获取线路的监测数据,在监测设备不能获取相关线路的监测数据或者获取的监测数据的置信度低于预定值时,发出人工巡查指令获取相关输电线路的监测数据。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在预定位置的监测设备或者由直升机和/或无人机搭载监测设备获取监测数据。在监测设备巡查不到的区域,获取由人工巡查的方式得到的监控数据。另外,还可以对由监测设备获取的监测数据进行判断,当监测数据的置信度低于70%时,发出人工巡查指令重新获取监测数据。

步骤S120,根据所述监测数据制定维修方案并发送该维修方案至检修端。

例如,若监测数据中温度值这一数据出现明显升高且超出安全范围,那么,可制定降温及检修的维修方案。

优选地,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该监测数据的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类型制定维修方案。

优选地,识别出监测数据的故障类型后,发送故障类型至巡维端进行确认,若故障类型识别正确,巡维端根据运维资源对故障类型的确认操作结果信息生成的确认报告并根据确认报告制定维修方案;若故障类型识别错误,巡维端根据运维资源对故障类型的识别操作结果信息生成的故障类型报告并根据故障类型报告制定维修方案。

优选地,经分析后不能根据所述监测数据确定故障类型时,将所述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巡维端;巡维端根据运维资源对故障类型的识别操作结果信息生成的故障类型报告并根据故障类型报告制定维修方案。

优选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确定相应维修方案的优先级。

步骤S130,接收检修端根据与该维修方案对应的运维资源的检修操作信息生成的该维修方案的反馈信息。

例如,接收检修端的运维资源对该维修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执行结果等信息。

步骤130后还可以包括:

记录所述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监测数据制定的所述维修方案及对该维修方案的所述反馈信息,生成并存储运维记录。

实施例3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运维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210,获取线路的监测数据。

步骤S220,是否判断出故障类型。

对该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能识别出该监测数据对应的故障类型。例如,若若监测数据中温度值这一数据出现明显升高且超出安全范围,确定该故障类型为由山火导致的缺陷。

若不能识别出该监测数据的故障类型,前进至步骤S230;否则前进至步骤S260。

步骤S230,将监测数据发送至巡维端。

步骤S240,接收巡维端对所述监测数据的故障类型识别操作信息生成的故障类型报告。

接收检修端对应的运维资源对该监测数据的故障类型的识别结果信息,生成故障类型报告。

步骤S250,根据故障类型报告制定维修方案并将维修方案发送至检修端。

例如,可以根据该山火导致的缺陷制定相应的灭火及检修的维修方案。

步骤S260,根据监测数据确定故障类型。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其对应的故障类型。

步骤S270,根据故障类型制定维修方案并将维修方案发送至检修端。

步骤S280,接收检修端与该维修方案对应的运维资源的检修操作信息生成的该维修方案的反馈信息。

检修端根据维修方案确定匹配的运维资源,并根据运维资源的检修操作生成该维修方案的反馈信息;

接收该检修端的反馈信息。

步骤S290,记录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监测数据制定的所述维修方案及对该维修方案的所述反馈信息,生成并存储运维记录。

实施例4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运维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310,获取线路的监测数据。

步骤S320,根据监测数据确定故障类型。

在确定监测数据对应的故障类型后,将该故障类型的信息发送至巡维端,巡维端对该故障类型进行确认是否正确。

步骤S330,判断该故障类型是否正确。

若该故障类型识别正确前进至步骤S340;若该故障类型识别不正确前进至步骤S360。

步骤S340,接收巡维端对故障类型的确认操作生成的确认报告。

步骤S350,根据确认报告制定维修方案并将维修方案发送至检修端。

步骤S360,接收巡维端对故障类型的更新操作生成的故障更新报告。

若该故障类型的识别不正确,巡维端对应的运维资源识别出该监测数据对应的正确的故障类型。

接收巡维端对故障类型的更新操作生成故障更新报告。

步骤S370,根据故障更新报告制定维修方案并将维修方案发送至检修端。

步骤S380,接收检修端对应的运维资源的检修操作生成该维修方案的反馈信息。

步骤S390,记录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监测数据制定的所述维修方案及对该维修方案的所述反馈信息,生成并存储运维记录。

优选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确定相应维修方案的优先级。

实施例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运维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对应于实施例2所述的运维管理方法。

该运维管理装置20包括:获取模块21、制定发送模块22和接收模块23。

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线路的监测数据。

制定发送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监测数据制定维修方案并发送该维修方案至检修端。

接收模块23,用于接收检修端根据与该维修方案对应的运维资源的检修操作信息生成的该维修方案的反馈信息。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的运维管理方法。

以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将运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各运维资源的工作职责和界限更明确,提高工作人员效率及专业技术水平,避免重复性的工作,解决了当前电力设备的增加和运维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减轻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同时还可查看对应输电线路设备的运维记录,作为后续的检修操作的参考信息,提高工作人员检修操作的有效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结构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更多个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