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用电子式纸带和磁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0040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机床用电子式纸带和磁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的输入输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式纸带和磁带装置。
目前,一些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的输入输出装置主要由键盘、穿孔机、报头、录音机等组成。这种装置对复杂的加工件来说,其加工程序通常由编程机自动编出加工指令,然后通过穿孔机把加工程序保存在纸带上,或通过录音机保存在磁带上,需要加工时再由报头或录音机将纸带或磁带上的加工程序输入数控机床中。当数控机床中的加工程序需保存时也通过录音机或穿孔机保存于磁带和纸带上。对穿孔机和报头来讲,加工程序的保存和读取是由电气装置带动机械装置完成的,噪音大、可靠性差、速度很慢,且由于纸带存储数据密度很小,加工程序较大时,纸带需很长(可达几十米),穿孔机和报头的价格也不低(近4000元)。录音机价格虽低(仅几百元),但盒式磁带存储程序的可靠性很差,磁带本身又易受磁场、灰尘等影响而导致数据丢失,且存储于磁带上的加工程序无法检索,只能用录音机上的计数器来确定什么位置上存有什么加工程序。此外,目前很多自动编程机上很多不配有穿孔机和录音机接口,用这样的编程机编出的加工程序只能打印出来,通过机床上的键盘输入机床,速度极慢且易出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式纸带和磁带装置,它能弥补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有一个微处理器,显示器和存储器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线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盒式磁带机(即录音机)接口与微处理器的I/O口线相连接,穿孔机和报头接口和键盘经通用I/O接口芯片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及控制线与微处理器相连接,串行接口与微处理器的发送口线和接收口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装置比较,其通用性和可靠性强,速度快,使用方便。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其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长方体形外壳,其中有一个微处理器(1),它可采用Intel公司的8751单片机,它的内部有4KB EPROM(可擦写只读存储器),用于存放装置的系统程序,有一片74HC373(U2)锁存器,用于锁存低8位地址,还有一片GAL 16 V8(U3),用于提供存储器和其它外围芯片及接口的片选信号。存储器(2)和显示器(7)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及控制线与8751单片机(1)连接。存储器(2)可采用2片628128(U4、U5),628128是128 KB的静态存储器(SRAM)。这样,本装置的存储容量为256 KB,628128存储器(2)的低14位地址线直接与单片机系统的低14根地址线相连,因而两片628128存储器(2)共占用了8751单片机(1)外部数据存储器64 KB空间的32 KB,其地址为0000H~7FFFH,256 KB的总存储容量分为8个体,由一片74HC273锁存器(U12)提供的附加3位地址线(EA0~EA2)来选择。两片MXD1210(U8,U9)是存储器(2)的掉电保护芯片。当电源电压下降到4.75V以下时,封锁两片628128的片选信号,使之处于无效状态,并将628128的供电切换到电池供电状态,以保护两片628128存储器(2)中的数据。键盘(4)、穿孔机和报头接口(5)相应的接口电路的核心为一片通用I/O接口芯片8255(U6),它的PA口为输出方式,低5位用于报头接口(5)的5位数据线,报头接口(5)的脉冲输入控制线经一电阻接到8751单片机(1)的INT0口线上,8255PA口线的低5位经5个三极管(N1~N5)驱动后输出至报头接口(5)插座(J2),三极管主要起保护作用。8255的PB口为输入方式,其低5位经电阻隔离后接至穿孔机接口(5)插座上(J1),作为穿孔机接口(5)的数据线,穿孔机接口(5)脉冲输入控制线经一电阻后接至8751的INT1口线上。键盘(4)采用行列式键盘,采用4行×4列,共16个键,行扫线和列线由8255的PC口接供,8255的PC口低4位为输出方式,提供4根行扫线,高4位为输入方式作为列线。J4为键盘及状态指示灯接口插座,3个发光二极管指示灯分别表示装置处于串行口状态、盒式录音机状态或穿孔机报头状态,这三个灯由8751的P1.0,P1.2,P1.1口线经三个反相器(U10A,U10B,U10C)驱动。本装置的显示器(7)采用16×1的点阵字符式液晶显示器,它与单片机接口极简单,J3为其接口插座,电位器P11用于调节液晶对比度。8751单片机(1)本身具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口,发送线为TXD口线,接收线为RXD口线,TXD口线经一比较器(U11A)后转换为标准的RS-232电平,然后接至串行口(6)插座(J5)上,串行口(6)的接收线经一比较器(U11B)后将RS-232电平转换为TTL/CMOS电平接至8751单片机(1)的串行口RXD口线上。盒式磁带机(3)(即盒式录音机)的接口电路是按堪萨斯标准的记录格式而设计的,输出信号线由8751单片机(1)的P1.5口线经2个反相器(U10D,U10E)缓冲后提供,作为耳机(EAR)线;而输入线,即麦克(MIC)线经隔直后由一比较器(U11C)转换为TTL/CMOS电平,再接至8751单片机(1)的T0,T1口线上。DS1232(U7)是电源监视和复位芯片,可提高装置可靠性。
当编程机或机床要保存加工程序时,本装置模拟穿孔机或磁带机从穿孔机接口(5)或录音机接口(3)读入加工程序,经过转换后存于存储器(2)中,当机床需要输入加工程序时,本装置模拟报头或录音机从报头接口(5)或录音机接口(3)(耳机口)输出加工程序至机床。对于没有穿孔机和录音机接口的编程机和机床,本装置可用串行接口(6)(目前编程机趋向用IPB PC兼容机,串行接口是标准配置)来交换加工程序。存放加工程序的存储器是带掉电保护的,装置关掉电源后,加工程序也不会丢失。键盘(4)和显示器(7)可用于检索、编辑和修改存储器(2)中存放的加工程序。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机床用电子式纸带和磁带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微处理器(1),显示器(7)和存储器(2)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线与微处理器(1)相连接,盒式磁带机接口(3)与微处理器(1)的I/O口线相连接,穿孔机和报头接口(5)及键盘(4)经通用I/O接口芯片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线与微处理器(1)连接,串行接口(6)与微处理器(1)的发送口线和接收口线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数控机床用电子式纸带和磁带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微处理器(1),显示器(7)和存储器(2)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线与微处理器(1)相连接,盒式磁带机接口(3)与微处理器(1)的I/O口线相连接,穿孔机和报头接口(5)及键盘(4)经通用I/O接口芯片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线与微处理器(1)连接,串行接口(6)与微处理器(1)的发送口线和接收口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装置比较,其通用性和可靠性强,速度快,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G06F3/06GK2249428SQ9523518
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24日
发明者董中华, 王建恭 申请人:董中华, 王建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