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线基板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2080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形成的多个第1端子配线部44a 的绕引距离尽可能缩短。例如如图3所示,在多个第1端子部50a位于第1导电性膜16A 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分的情况下,如下这样设置。即,在图3上,例如,对于存在于右侧的第1 端子配线部44a,使与对应的第1电极部36A的连接点分别位于左侧。相反,对于存在于左 侧的第2端子配线部44b,使与对应的第1电极部36A的连接点分别位于右侧。特别是,与 第1端子部50a中的、中央部分的两个第1端子部50a连接的第1端子配线部44a不进行 蜿蜒或弯曲而是呈直线状进行配线。因此,所述中央部分的成为最短长度的第1端子配线 部44a的电阻值为至多数10欧姆的低值。
[0062]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如以下这样构成多个第1端子配线部44a。
[0063] (a)各第1端子配线部44a中的、进入以与对应的第1端子部50a的边界部52为 中心且半径为l〇mm的圆中的部分构成为:具有线宽为"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优选为 "1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的部分。具体地,如图 3所示,例如,在观察位于右端的第1端子配线部44a时,在该第1端子配线部44a中的、进 入以与对应的右端的第1端子部50a的边界部52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圆54中的部分 56 (在图3上,细线所示的部分)的线宽为"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其他的第1端子配 线部44a也相同。
[0064] (b)将各第1端子配线部44a的配线电阻值设定为"100欧姆以上且优选为200欧 姆以上",并且设定为"l〇k欧姆以下且优选为5k欧姆以下"。
[0065] -般,在触摸屏面板10所使用的配线基板中,由于在触摸屏面板10上产生的静电 放电,使得在第1电极部36A中产生噪声电流。该噪声电流经由第1端子配线部44a和第 1端子部50a流入控制电路14,在最坏的情况下,设想会发生控制电路14损伤这样的情况。 作为防止该情况的手段,存在形成于第1端子配线部44a的外侧的第1接地线48a。然而, 随着近年来的画面尺寸的大型化,无法抑制特别是在画面中央部产生的静电放电所引起的 噪声电流流入控制电路14。为了消除该问题,期望在控制电路14和第1端子配线部44a之 间插入并连接保护电阻元件。
[0066]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对伴随静电放电而产生的噪声电流流入控制电路14这 一情况进行抑制为目的,提高了第1端子配线部44a中的第1端子部50a附近的配线电阻。 也就是说,发现了在配线基板上形成与保护电阻元件同等的功能这一条件。具体地,使第1 端子配线部44a的线宽越窄,就越能够减少静电放电的影响,而且,第1端子配线部44a的 配线电阻与线宽成反比例地增高,因而能够抑制静电放电所引起的噪声电流的传递。
[0067] 以下,使用图6~图9,来说明对静电放电所引起的噪声与端子配线部的线宽及端 子配线部的导电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仿真的结果。
[0068] 图6示出在仿真中使用的触摸屏面板10的层结构和各层的厚度。即,在显示装 置22的显示面板24 (厚度为2mm)上,隔着厚度为0. 05mm的第1透明粘接剂层34A层叠有 厚度为0. 1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制的透明基体32。而且,在透明基体32上,隔着厚度为 0. 05mm的第2透明粘接剂层34B层叠有厚度为0. 5mm的玻璃制的覆盖层20。另外,在显示 面板24的端面配置有屏蔽层(GND层)。
[0069] 在该仿真中,设想了静电放电对最上层的覆盖层20产生放电的情况。并且,第1导 电部30A形成在透明基体32的正面(覆盖层20侧),第2导电部30B形成在透明基体32 的背面(显示面板24侧)。
[0070] 图7示出了在触摸屏面板10的透明基体32的正面和背面形成的第1导电部30A 和第2导电部30B的结构例。第1电极部36A、第2电极部36B、第1端子配线部44a和第2 端子配线部44b等的图案与上述的图4所示的图案大致相同。在该图4中,使第1端子配 线部44a和第2端子配线部44b均具有相同的厚度。
[0071] 这里,尽管未图示,然而设定为这样的状态:通过在透明基体32的正面形成的第1 端子部50a和在透明基体32的背面形成的第2端子部50b与外部的控制电路14电连接。
[0072] 图8示出了第1端子部50a与第1端子配线部44a的连接部分的详细情况。
[0073] 在该仿真中,在配置于覆盖层20正面中的发生了静电放电的部位的正下方的第1 端子配线部44a中,由该第1端子配线部44a感应到的噪声经由第1端子部50a传播到外 部的控制电路14,在图9示出了此时产生的电压(感应的噪声电压)的结果。
[0074] 特别是,在该图9中,将第1端子配线部44a为完全导体且线宽为500μπι的情况 作为基准(OdB),确认了改变第1端子配线部44a的线宽和导电率时的感应噪声的变化。图 9的实线L1表示改变作为完全导体的第1端子配线部44a的线宽时的噪声电压的变化(完 全导体中的感应噪声的线宽关联性)。实线L2表示改变导电率为1X106S/m的第1端子配 线部44a的线宽时的噪声电压的变化(导电率为IX106S/m的导体中的感应噪声的线宽关 联性)。
[0075] 从图9的结果显示出"根据完全导体中的线宽关联性,随着线宽变窄,感应出的噪 声电压减少"和"由于因线宽的减少而引起的电阻值的增加,也使得感应出的噪声电压减 少"。
[0076]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可抑制静电放电所引起的噪声电流向控制电路14传 递的配线图案,发现了可实现与保护电阻元件同等的功能的配线图案的配置位置、配线电 阻值和线宽。然后,通过满足上述的(a)和(b)的结构,不仅能够抑制在画面周边部产生的 静电放电所引起的噪声电流流入控制电路14,还能够抑制在画面中央部产生的静电放电所 引起的噪声电流流入控制电路14,从而能够促进触摸屏面板10的画面尺寸的大型化。
[0077] 并且,在触摸屏面板10中使用的配线基板(在该情况下为第1导电性膜16A)是在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酯)等的第1透明基体32A上形成第1端子配线部44a等信号传递用 的配线。特别是,对于第1端子配线部44a等配线,以提高信号传递特性为目的,要求低电 阻。然而,随着第1端子配线区域28A等所谓的边框部分变窄,不能充分地确保配线空间, 因此,在配线宽度和配线间隔方面存在制约,而且,还存在与画面尺寸的扩大化相伴的配线 数的增加和配线的窄宽度化、以及配线长度的增加这样的使电阻值增大的因素。另一方面, 作为可靠性之一的静电放电噪声对策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事项。
[0078]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实施方式通过满足上述的(a)和(b),能够在触摸屏面板10用 的配线基板中既将电阻值的增加限制在最低限度还实现了针对静电放电噪声的对策。
[0079] 并且,作为用于实现上述的(a)和(b)中的(b)的结构例,举出了这样的情况:使 与作为对象的第1端子部50a连接的第1端子配线部44a的绕引距离比至对应的第1电 极部36A的直线距离长。在该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了这样的情况:不是将线宽为 "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优选为"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的部分、即进入以与对应的 第1端子部50a的边界部52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圆54中的部分56的线宽设为不小于 10μm,而是替代上述设置使所述部分56的厚度变薄和使所述部分56蜿蜒、弯曲等来较长 地绕引。
[0080] 此处,参照图10A~图10C,对达成上述的结构例的几个具体例(第1具体例~第 3具体例)进行说明。
[0081] 如图10A~图10C所示,第1具体例~第3具体例均是将沿横向排列的多个第1 端子部50a中的中央部分的两个第1端子部50a设定为作为对象的第1端子部50a。
[0082] 然后,如图10A所示,第1具体例是将与作为对象的第1端子部50a连接的第1端 子配线部44a中的、进入以与对应的第1端子部50a的边界部52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 圆中的部分56蜿蜒(meander)状绕引而构成的。在图10A的例子中,示出了如下示例:使 第1端子配线部44a和与其对应的第1电极部36A的边界部52位于中央,将第1端子配线 部44a从与第1端子部50a的边界部52到与第1电极部36A的连接点呈蜿蜒状绕引。并 且,将形成为蜿蜒状的部分的配线间隔设定为第1端子配线部44a的线宽的2倍以上。
[0083] 如图10B所示,第2具体例是将与作为对象的第1端子部50a连接的第1端子配 线部44a中的、进入以与对应的第1端子部50a的边界部52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圆中 的部分56呈波浪状绕引而构成的。在图10B的例子中,使右侧的第1端子配线部44a和与 其对应的第1电极部36A的连接点位于左侧。使左侧的第1端子配线部44a和与其对应的 第1电极部36A的连接点位于右侧。将第1端子配线部44a从与第1端子部50a的边界部 52到与第1电极部36A的连接点呈波浪状绕引。并且,将形成为波浪状的部分的配线间隔 设定为第1端子配线部44a的线宽的2倍以上。
[0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