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系统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667140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乘车系统及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乘车系统及其方法,通过搭乘端传送搭乘坐标及搭乘请求,以及行车端持续传送行车信息,使服务端无需在行车端或搭乘端进行确认的情况下,持续根据搭乘坐标及行车信息配对出距离搭乘端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以便搭乘端能够即时搭乘到距离最近的行车端,节省等候搭乘的时间,用以达成提高乘车便利性的技术功效。
【专利说明】乘车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乘车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指一种无需在行车端或搭乘端进行确认的情况下,能够持续且即时地配对出距离搭乘端最近的行车端的乘车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与蓬勃发展,许多传统服务也陆续与网络相互结合,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应用,例如:乘车服务。
[0003]一般而言,传统的乘车服务是由搭乘者以电话联络计程车车行,请计程车车行派计程车至指定地点载客,然而,以电话联络的方式在即时性、选择性及便利性皆存在相当大的改进空间,例如:通过人工方式指派计程车须耗费许多时间、电话联系较为不便......等等。因此,具有乘车不便的问题。
[0004]有鉴于此,便有厂商提出一种将传统乘车服务结合网络及全球定位系统的方式,其在计程车车行设置服务端、在计程车设置行车端且持续将行车端的定位坐标回传至服务端,搭乘者可通过网络连线至服务端进行叫车,以便由服务端选择适合的计程车并指派给此搭乘者。如此一来,即可降低传统电话叫车的不便。然而,上述方式在指派完成后,倘若要更换或取消原先指派的计程车,将产生许多耗费时间的步骤或确认流程,换句话说,行车端与搭乘者在配对完成后并无动态调整机制,以至于当有另一戴载客且距离搭乘者更近的行车端存在时,搭乘者仍然必须等候原先配对的行车端,这么一来反而导致等候时间过长,同时也延长了搭乘者整体的搭乘时间。因此,上述方式仍然无法有效解决乘车不便的问题。
[0005]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乘车不便的问题,因此实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一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揭露一种乘车系统及其方法。
[0007]首先,本发明揭露一种乘车系统,此系统包含:行车端、搭乘端及服务端。其中,行车端用以接收并显示第一配对请求及第二配对请求,以及持续传送行车信息,此行车信息包括行车坐标及行车状态;搭乘端用以侦测搭乘坐标,并且传送此搭乘坐标及搭乘请求;至于服务端的部分,服务端包含:接收模块、配对模块、调整模块及确认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以接收及记录搭乘请求与行车信息;配对模块用以根据搭乘坐标及行车信息配对出距离搭乘端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并产生第一配对请求且传送至配对出的行车端以进行显示;调整模块用以在传送第一配对请求后,持续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搭乘端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当重新配对出的行车端不同时,产生第二配对请求并传送至重新配对出的行车端以进行显示;确认模块用以在第一配对请求或第二配对请求于预设时间内未配对成功后,再次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搭乘端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以产生第三配对请求且传送至配对出的行车端进行显示。
[0008]另外,本发明揭露一种乘车方法,其步骤包括:服务端持续接收行车端的行车信息,此行车信息包括行车坐标及行车状态;搭乘端侦测搭乘坐标,并且将搭乘坐标及搭乘请求传送至服务端;服务端根据搭乘坐标及行车信息配对出距离搭乘端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并产生第一配对请求且传送至配对出的行车端以进行显示;服务端在传送第一配对请求后,持续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搭乘端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当重新配对出的行车端不同时,产生第二配对请求并传送至重新配对出的行车端以进行显示;服务端在第一配对请求或第二配对请求于预设时间内未配对成功后,再次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搭乘端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以产生第三配对请求且传送至配对出的行车端进行显示。
[0009]本发明所揭露的系统与方法如上,与现有技术的差异在于本发明是通过搭乘端传送搭乘坐标及搭乘请求,以及行车端持续传送行车信息,使服务端无需在行车端或搭乘端进行确认的情况下,持续根据搭乘坐标及行车信息配对出距离搭乘端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以便搭乘端能够即时搭乘到距离最近的行车端,节省等候搭乘的时间。
[0010]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可以达成提高乘车便利性的技术功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乘车系统的系统方块图。
[0012]图2为本发明乘车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0013]图3为应用本发明以搭乘端进行叫车的示意图。
[0014]图4A至图4C为应用本发明在行车端显示服务端产生的配对结果的示意图。
[0015]【符号说明】
[0016]110行车端
[0017]IlOA 行车端
[0018]IlOB 行车端
[0019]120搭乘端
[0020]130服务端
[0021]131接收模块
[0022]132配对模块
[0023]133调整模块
[0024]134确认模块
[0025]135选择模块
[0026]140 网络
[0027]310触控装置
[0028]311叫车按钮
[0029]410显示装置
[0030]411黑色圆点
[0031]412网点圆点
[0032]421待载客按键
[0033]422已载客按键
[0034]423取消载客按键
[0035]431取消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37]在说明本发明所揭露的乘车系统及其方法之前,先对本发明所应用的环境作说明,本发明是应用在服务端中,并且能够通过网络与行车端及搭乘端进行通讯,所述服务端可为与网络相连的个人电脑、大型主机、……等计算机设备;搭乘端可为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设备;至于行车端可为设置在车辆上的电子设备(如:车载装置)并具有定位、显示及网络功能。
[0038]以下配合图式对本发明乘车系统及其方法做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乘车系统的系统方块图,此系统包含:行车端110、搭乘端120及服务端130。其中,行车端110能够接收并显示来自服务端130的第一配对请求、第二配对请求及第三配对请求,以及持续通过网络140传送行车信息,此行车信息包括行车坐标及行车状态。在实际实施上,行车坐标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1ning System, GPS)来获得,而行车状态则是允许司机自行设定后产生,行车端110会持续传送包含行车坐标及行车状态的行车信息至服务端130以便服务端130更新行车端110的位置及状态。所述行车端110、搭乘端120及服务端130之间通过网络140相互通讯,行车端110可为能够接收第一配对请求及第二配对请求的车载装置。
[0039]搭乘端120用以侦测搭乘坐标,并且传送搭乘坐标及搭乘请求。在实际实施上,搭乘端120是搭乘者的可携式装置,并且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获得所在位置的坐标以作为搭乘坐标,当搭乘者欲进行叫车时可通过运行于搭乘端120的应用程序产生搭乘请求,并且将搭乘坐标及搭乘请求传送至服务端130。
[0040]至于在服务端130的部分,其服务端130包含:接收模块131、配对模块132、调整模块133及确认模块134。其中,接收模块131用以通过网络140接收来自搭乘端120的搭乘请求与行车信息,并且将其记录于储存媒体,如:硬盘、内存、……等装置中,由于接收及记录的方式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多作赘述。
[0041]配对模块132用以根据搭乘坐标及行车信息配对出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110,并产生第一配对请求且传送至配对出的行车端110以进行显示。在实际实施上,配对模块132会计算搭乘坐标与每一个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110的行车坐标之间的距离,距离最短者代表距离搭乘端120最近,如此一来,即可将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110用以与搭乘端120配对,并产生第一配对请求且传送至配对出的行车端110以进行显示,行车端110的司机看到此第一配对请求即可前往搭乘端120的位置载客。
[0042]调整模块133用以在传送第一配对请求后,持续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当重新配对出的行车端不同时,产生第二配对请求并传送至重新配对出的行车端以进行显示。特别要说明的是,调整模块133与配对模块132的差异在于配对模块132是用以对搭乘端120进行初次配对,而调整模块133则是用以在配对模块132对搭乘端120进行初次配对后,以同样方式继续找出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假设配对模块132与调整模块133配对出的行车端不同时,调整模块133产生第二配对请求并传送至重新配对出的行车端以进行显示。如此一来,重新配对出的行车端即可前往搭乘端120的位置载客。特别要说明的是,上述配对与重新配对的过程皆无需经行车端110及搭乘端120的同意及确认即可即时重新配对。
[0043]确认模块134用以在第一配对请求或第二配对请求于预设时间内未配对成功后,再次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110以产生第三配对请求且传送至配对出的行车端进行显示。在实际实施上,配对模块132、调整模块133及确认模块134基本上都是用以配对出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110,三者的差异仅在于配对模块132是直接根据搭乘坐标及行车信息进行配对;调整模块133是在配对模块132进行配对后,持续维持配对出的行车端110为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至于确认模块134则是在预设时间内仍未配对成功后重新进行配对处理。所述预设时间内可为一段自订的时间,如:五分钟、二十秒......等等。
[0044]在实际实施上,本系统更可包含选择模块135,用以传送行车端110的行车信息至搭乘端120,并且允许搭乘端120选择拒绝配对或接受配对,当搭乘端120选择接受配对时,服务端130记录相应于行车信息的行车端的行车状态为已载客,当搭乘端120选择拒绝配对时,服务端130重新进行配对直到搭乘端选择接受配对为止。
[0045]要补充说明的是,配对模块132、调整模块133及确认模块134所产生的第一配对请求、第二配对请求与第三配对请求还可包括行车端110行驶至配对出的搭乘端的行驶距离及行驶时间、行车端的车型、车牌号、行车端的驾驶记录及通讯信息,由于计算两个坐标之间的行驶距离及行驶时间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多作赘述。另外,配对模块132、调整模块133及确认模块134配对出距离最近的行车端是通过计算搭乘坐标及各行车坐标之间的行车距离,并且查询出具有最短行车距离的行车坐标所对应的行车端作为距离最近的行车端。
[0046]接着,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乘车方法,其步骤包括:服务端130持续接收行车端110的行车信息,行车信息包括行车坐标及行车状态(步骤210);搭乘端120侦测搭乘坐标,并且将此搭乘坐标及搭乘请求传送至服务端130 (步骤220);服务端130根据搭乘坐标及行车信息配对出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并产生第一配对请求且传送至配对出的行车端以进行显示(步骤230);服务端130在传送第一配对请求后,持续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当重新配对出的行车端不同时,产生第二配对请求并传送至重新配对出的行车端以进行显示(步骤240);服务端130在第一配对请求或该第二配对请求于预设时间内未配对成功后,再次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110以产生第三配对请求且传送至配对出的行车端进行显示(步骤250)。通过上述步骤,即可通过搭乘端120传送搭乘坐标及搭乘请求,以及行车端110持续传送行车信息,使服务端130无需在行车端110或搭乘端120进行确认的情况下,持续根据搭乘坐标及行车信息配对出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以便搭乘端120能够即时搭乘到距离最近的行车端,节省等候搭乘的时间。
[0047]特别要说明的是,在步骤250之后,行车端110在接收到第一配对请求或第二配对请求后,允许传送已载客信息至服务端130,使服务端130将相应行车端的行车状态记录为已载客,以及允许传送取消载客信息至服务端130,使服务端130将相应行车端的行车状态记录为取消载客(步骤260)。如此一来,由于行车状态已改变(即:非待载客的状态),所以服务端130会筛除此行车信息,重新根据其他行车信息及搭乘坐标再次进行配对处理。另夕卜,服务端130亦可传送行车端110的行车信息至搭乘端120,并且允许搭乘端120选择拒绝配对或接受配对,当搭乘端120选择接受配对时,服务端130记录相应行车端的行车状态为已载客,当搭乘端120选择拒绝配对时,服务端130重新进行配对直到搭乘端120选择接受配对为止(步骤270)。
[0048]以下配合「图3」至「图4C」以实施例的方式进行如下说明,请先参阅「图3」,「图3」为应用本发明以搭乘端进行叫车的示意图。当搭乘者欲叫车时,可通过搭乘端120,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等可携式设备来实现,此设备具全球定位系统用以获得定位坐标(此定位坐标在搭乘端120将视为搭乘坐标)。搭乘者在触控装置310上点选叫车按钮311之后,搭乘端120会侦测搭乘坐标并产生搭乘请求,以及将此搭乘坐标及搭乘请求通过网络140传送至服务端130。在实际实施上,搭乘者也可以仅通过笔记型电脑查询当前位置的坐标作为搭乘坐标,并且由笔记型电脑将此搭乘坐标及搭乘请求传送至服务端130。
[0049]如「图4A」至「图4C」为应用本发明在行车端显示服务端产生的配对结果的示意图,首先,请先参阅「图4A」。前面提到,服务端130会根据搭乘坐标及行车信息配对出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以此例而言,假设服务端130初次根据搭乘坐标及行车信息配对出一个行车端110A,此行车端IlOA会显示在显示装置410上显示接收自服务端130的第一配对请求,例如:以黑色圆点411及地图资讯来呈现搭乘端120的位置,以及以网点圆点412代表行车端IlOA的位置。如此一来,行车端IlOA的司机即可清楚得知搭乘端120的位置。此时,假设司机不便载客,可按压取消载客按键423使行车端IlOA产生的行车信息的行车状态为“取消载客”,特别要说明的是,当行车端IlOA前往搭乘端120的位置并载到乘客后,可按压已载客按键422使行车端IlOA产生的行车信息的行车状态为“已载客”,避免服务端130在已载客期间将行车端IlOA配对给其他搭乘端。另外,当乘客到达目的地且下车后,可按压待载客按键421使行车端IlOA产生的行车信息的行车状态为“待载客”,以便服务端130重新将行车端IlOA列入配对的选择。
[0050]承上所述,假设服务端130初次根据搭乘坐标及行车信息配对出一个行车端IlOA且产生第一配对请求并传送至配对出的行车端IlOA之后,当有另一个行车端(如:行车端110B)更接近搭乘端120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时,由于服务端130会持续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并且在重新配对出的行车端不同时,产生第二配对请求并传送至重新配对出的行车端以进行显示,其显示方式可如「图4B」所示意,在行车端IlOB的显示装置410中,将重新配对出的行车端IlOB以网点圆点413的方式呈现。特别要说明的是,此显示并不影响行车端110A,换句话说,行车端IlOA和行车端IlOB的显示装置410皆会显示地图资讯以及以黑色圆点411呈现的搭乘端120,虽然搭乘端120可能先被其中一个行车端或其他未应用本发明的行车端所载走,但整体上对行车端110而言并无影响,因为其造成的结果只是改变了行车端110寻找乘客的行车路线而已。除此之外,假设服务端130在第一配对请求或第二配对请求于预设时间内未配对成功,那么服务端130会再次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搭乘端120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以产生第三配对请求,并且将此第三配对请求传送至配对出的行车端以进行显示。
[0051]另外,在实际实施上,可如「图4C」所示意,假设搭乘端120所传送的搭乘坐标及搭乘请求已经持续存在一段预设的时间,服务端130可以自行删除此搭乘坐标及搭乘请求,并且以取消图示431来呈现,避免搭乘端120已被载走导致其他行车端110扑空的情况。
[0052]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通过搭乘端传送搭乘坐标及搭乘请求,以及行车端持续传送行车信息,使服务端无需在行车端或搭乘端进行确认的情况下,持续根据搭乘坐标及行车信息配对出距离搭乘端最近且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以便搭乘端能够即时搭乘到距离最近的行车端,节省等候搭乘的时间,藉由此一技术手段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进而达成提高乘车便利性的技术功效。
[0053]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乘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含: 至少一行车端,用以接收并显示一第一配对请求及一第二配对请求,以及持续传送一行车信息,该行车信息包括一行车坐标及一行车状态; 一搭乘端,用以侦测一搭乘坐标,并且传送该搭乘坐标及一搭乘请求;以及 一服务端,该服务端包含: 一接收模块,用以接收及记录该搭乘请求与该行车信息; 一配对模块,用以根据该搭乘坐标及该行车信息配对出距离该搭乘端最近且该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并产生该第一配对请求且传送至配对出的该行车端以进行显示;一调整模块,用以在传送该第一配对请求后,持续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该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该搭乘端最近且该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当重新配对出的该行车端不同时,产生该第二配对请求并传送至重新配对出的该行车端以进行显示;以及 一确认模块,用以在该第一配对请求或该第二配对请求于一预设时间内未配对成功后,再次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该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该搭乘端最近且该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以产生一第三配对请求且传送至配对出的该行车端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乘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配对请求及该第二配对请求包括行车端行驶至配对出的该搭乘端的行驶距离及行驶时间、行车端的车型、车牌号、行车端的驾驶记录及通讯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乘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端在接收到该第一配对请求或该第二配对请求后,允许传送一已载客信息至该服务端,使该服务端将相应行车端的该行车状态记录为已载客,以及允许传送一取消载客信息至该服务端,使该服务端将相应行车端的该行车状态记录为取消载客。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乘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配对出距离该搭乘端最近的行车端的步骤为计算该搭乘坐标与各行车坐标之间的行车距离,并且查询出具有最短行车距离的行车坐标所对应的行车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乘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服务端更包含一选择模块,用以传送该行车端的行车信息至该搭乘端,并且允许该搭乘端选择拒绝配对或接受配对,当该搭乘端选择接受配对时,该服务端记录相应该行车端的行车状态为已载客,当该搭乘端选择拒绝配对时,该服务端重新进行配对直到该搭乘端选择接受配对。
6.一种乘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一服务端持续接收至少一行车端的行车信息,该行车信息包括一行车坐标及一行车状态; 一搭乘端侦测一搭乘坐标,并且将该搭乘坐标及一搭乘请求传送至该服务端; 该服务端根据该搭乘坐标及该行车信息配对出距离该搭乘端最近且该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并产生一第一配对请求且传送至配对出的该行车端以进行显示; 该服务端在传送该第一配对请求后,持续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该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该搭乘端最近且该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当重新配对出的该行车端不同时,产生一第二配对请求并传送至重新配对出的该行车端以进行显示;以及 该服务端在该第一配对请求或该第二配对请求于一预设时间内未配对成功后,再次根据接收到的行车信息及该搭乘坐标重新配对出距离该搭乘端最近且该行车状态为待载客的行车端以产生一第三配对请求且传送至配对出的该行车端进行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乘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配对请求及该第二配对请求包括行车端行驶至配对出的该搭乘端的行驶距离及行驶时间、行车端的车型、车牌号、行车端的驾驶记录及通讯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的乘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端在接收到该第一配对请求或该第二配对请求后,允许传送一已载客信息至该服务端,使该服务端将相应行车端的该行车状态记录为已载客,以及允许传送一取消载客信息至该服务端,使该服务端将相应行车端的该行车状态记录为取消载客。
9.根据权利要求6的乘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配对出距离该搭乘端最近的行车端的步骤为计算该搭乘坐标与各行车坐标之间的行车距离,并且查询出具有最短行车距离的行车坐标所对应的行车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乘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更包含该服务端传送该行车端的行车信息至该搭乘端,并且允许该搭乘端选择拒绝配对或接受配对,当该搭乘端选择接受配对时,该服务端记录相应该行车端的行车状态为已载客,当该搭乘端选择拒绝配对时,该服务端重新进行配对直到该搭乘端选择接受配对。
【文档编号】G07C5/00GK104252719SQ20131026773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华俊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