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024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停车场设置用于容纳一定数量的能够停泊在该停车场上的机动车。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核心为通过 IC 卡对车辆进行管理,而采用该管理方式需要进行放闸、刷卡、拉闸等一系列动作,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在车流量大的场所将会出现拥堵现象,影响了人们的出行。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在高速公路上已经实现可以采用ETC技术,从而能起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交纳路桥费的目的,但是对于一般的停车场,由于入口一般只设一个闸杆,所以停车场难以对采用CDMA以及IC取卡方式进行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仍然存在着效率无法提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对停车场的车辆管理系统的闸杆控制效率不高出现拥堵从而影响人们出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入口管理系统和出口管理系统,所述入口管理系统包括停车场入口前的第一区域,在第一区域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待进车辆发出感应信号的第一地感线圈,以及分别与第一地感线圈和入口控制器相连的第一自动读卡装置,当第一自动读卡装置接受感应信号来响应第一区域的车辆信息并发出控制信号给入口控制器以控制的进口闸杆的第一动作的启闭;在所述第一区域背离入口一侧设置有第二区域,在第二区域上设置有第二地感线圈,以及分别与第二地感线圈和入口控制器相连的第二自动读卡装置;其中,在执行第一动作同时,当第一地感线圈以及第二地感线圈同时检测到车辆,所述第二自动读卡装置接受感应信号检测位于第二区域的车辆信息并发出控制信号给入口控制器以控制进口闸杆做升降的第二动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分为内部用户和非内部用户,在入口管理系统的停车场入口设置有第一区域,车辆在进入到第一区域内之后,被第一地感线圈识别,第一地感线圈发出信号供第一自动读卡装置对汽车进行识别是否为内部用户,若判定为内部用户,则控制入口控制器让进口闸杆开启,并且在第一地感线圈的后方设置有第二地感线圈,当第一区域和第二地感线圈所在的第二区域均检测到有车辆,第二自动读卡装置能对后方的车辆进行检测是否为内部用户,若后方的车辆也为内部用户时,已经上升的闸杆就无需下落,可以供车辆直接通行,大大增加了车辆与车辆之间经过停车场的通畅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停车场入口后方的第三区域,在第三区域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待进车辆发出感应信号的第三地感线圈,所述第三地感线圈与入口控制器相连以控制进口闸杆做升降的第三动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设置有第三区域,在第三区域当中设置有第三区域,在第三区域上设置有第三地感线圈,进而实现了车辆在闸杆门下方停留时,闸杆不会落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口管理系统包括停车场出口后的第四区域,在第四区域上设置有第四地感线圈,所述第四地感线圈与出口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出口闸杆的启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口位置设置有第四地感线圈,进而实现了车辆经过出口道能通过第四地感线圈的感应来实现感应,并且打开出口的闸杆,闸杆不会落下,保证了经过车辆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入口控制器以及出口控制器均设置有近距离读卡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近距离读卡器,进而可以实现除了内部用户,普通用户还可以通过近距离读卡器来获得临时卡来进入到停车场内,采用了多种用户的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与控制中心相连的入口摄像机和出口摄像机,所述入口摄像机和出口摄像机用于拍摄位于车辆的信息并存入控制中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摄像机,能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牌进行识别,在保安通过入口和出口抓拍的图象进行对比,确认为同一辆车后放行,增加了车辆进出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防雷系统,所述防雷系统包括防雷器,所述防雷器的设备端与主控板相连,所述防雷器的网络端与线路网相连接,所述防雷器的地线与大地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遭遇直击雷或强感应雷,也只会造成防雷模块损坏,防雷模块的更换和维护可在线实现,不会影响停车场系统的使用。实现停车场设备在抗雷击这一问题上的“零故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近距离读卡器上连接有防雷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电路中电流及电感等参数测定,通过简单元器件调节相应电流,以达到防雷效果,此方法对雷电袭击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采用板间电路防雷结合专用防雷设备的做法,提高设备的抗雷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管理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为防雷器的连接图。

图中,1、第一区域;11、第一地感线圈;12、第一自动读卡装置;2、第二区域;21、第二地感线圈;22、第二自动读卡装置;3、第三区域;31、第三地感线圈;4、第四区域;41、第四地感线圈;5、入口控制器;51、自动挡车器;52、进口闸杆;6、出口控制器;61、出口闸杆;7、近距离读卡器;8、控制中心;81、入口摄像机;82、出口摄像机;9、防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内部用户使用远距离CDMA卡(月租卡或储值卡)作为进出停车场的凭证,内部用户使用此卡可非常方便的不停车进出停车场。临时用户使用近距离IC卡(时租卡)作为进出停车场的凭证。临时车辆在进停车场时,由司机在入口控制机取卡,进入停车场停车,在出停车场时交回卡片并缴纳临时停车的费用。

该停车场管理系统包括入口管理系统,在入口管理系统设置在入口停车道上,在停车道上设置有第一区域1上设置有第一地感线圈11,以及分别与第一地感线圈11和入口控制器5相连的第一自动读卡装置12,第一自动读卡装置12即为远距离读卡器,可采用型号为FJC-SL0101,该装置将高频数据通讯技术与高频卡技术充分结合,有效满足了智能卡远距离应用领域的需求,由读写器、有源高频卡和机箱组成。读写器安装在机箱内。入口控制器5与自动挡车器51电连接,自动挡车器51上设置有进口闸杆52。

当有车进入到第一区域1内时,第一地感装置感应到车辆并发出感应信号给第一自动读卡装置12,第一自动读卡装置12读取车辆的信息,判定是否为内部用户,但判定为内部用户之后,发出信息给入口控制器5,若为内部用户,入口控制器5控制发出第一动作来让进口闸杆52开启。

在第一区域1背离入口一侧设置有第二区域2,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的大小均大于一个车辆的大小,在第二区域2上设置有第二地感线圈21,在第二地感线圈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自动读卡装置22,第二自动读卡装置22分别和第二地感线圈21以及入口控制器5电连接。

在第一动作的同时,且第一地感线圈11以及第二地感线圈21同时检测到车辆,即在第二区域2上具有待进入第一区域1的车辆,第二自动读卡装置22接受到第二地感线圈21的感应信号,来检测位于第二区域2的车辆是否为内部车辆,若为内部车辆,即发出控制信号给入口控制器5以控制进口闸杆52在第一动作之后继续保留原来的打开状态,使第一区域1的车辆进入到停车场之后,进口闸杆52不用落下,就能直接对第二区域2上的内部车辆进行放行,大大提高了进入停车场的效率。

当第二自动读卡装置22接受到第二地感线圈21的感应信号,检测到第二区域2的车辆不为内部车辆,即发出控制信号给入口控制器5,入口控制器5控制进口闸杆52下落。

停车场入口后方的第三区域3,即设置在进口闸杆52的后方区域,大小为差不多一个车辆的大小为准,在第三区域3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待进车辆发出感应信号的第三地感线圈31,第三地感线圈31与入口控制器5相连,进而实现了车辆在闸杆门下方停留时,闸杆不会落下,增加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出口管理系统包括停车场出口后的第四区域4,在第四区域4上设置有第四地感线圈41,所述第四地感线圈41与出口控制器6连接用于控制出口闸杆61的启闭。在出口位置设置有第四地感线圈41,进而实现了车辆经过出口道能通过第四地感线圈41的感应来实现感应,并且打开出口闸杆61,出口闸杆61在下方有车辆的状态中不会落下,保证了经过车辆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入口控制器5以及出口控制器6均设置有近距离读卡器7,近距离读卡器7用于临时停车者取卡进场。泊车者驾车至近距离读卡器7前,泊车者按键取卡(凭车取卡、一车一卡),泊车者取卡读卡入场。入口控制器5以及出口控制器6上方分别设置有入口摄像机81和出口摄像机82,入口摄像机81和出口摄像机82用于拍摄位于车辆的信息并存入控制中心8。能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牌进行识别,在保安通过入口和出口抓拍的图象进行对比,确认为同一辆车后放行,增加了车辆进出的安全性。

参照附图2,本停车系统还包括防雷系统,在设备(设备指的是第一自动读卡装置12、第二自动读卡装置22、入口控制器5、出口控制器6、自动挡车器51)板上串联有防雷电路,通过对电路中电流及电感等参数测定,通过简单元器件调节相应电流,以达到防雷效果,此方法对雷电袭击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设置有防雷器9,在本实施例当中采用型号为FJC-F612,防雷器9的设备端与设备的主控板相连,防雷器9的网络端与设备的线路网相连接,上述连接的线包括485A和485B,当网络端与设备端的连线接完后,设备并没有受到防雷保护,防雷器9也并未起到作用。要使防雷器9实现其功能,信号防雷器9的防雷接地线要与设备的金属外壳连接在一起,然后共同与接地装置相连接,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因为当出现浪涌时,信号防雷器9会将这个过大的能量通过接地装置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它设备的损害。并且减小接地线的电感量,接地线应沿最短接地路径连接至接地装置。防雷器9就能够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