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访客车辆通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8394发布日期:2019-05-28 20:3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访客车辆通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门禁管理领域,尤其是一种访客车辆通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智能手机技术等诸多技术的发展,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为方向的生物识别门禁系统得到迅速发展;而车辆识别门禁由于快捷,通行方便,用户体验好而在诸如小区,工厂,政府机关等车辆出入口场景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和推广。

另外一方面,由于汽车的普及,车辆已经走入千家万户。以驾车方式出入小区,工厂,政府机关等场景拜访朋友,拜访客户,处理事情等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

但目前,对于访客车辆通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访客车辆身份鉴别,认证问题就导致出入口管理人员需要通过询问,访客要访问的业主确认等方式来鉴别;访客车辆的在停车场的停放安排,如何避免车位停占,误占问题;不明身份的访客对出入场景的安全隐患等。这些访客车辆通行问题,常常导致出入口拥堵,车辆停放管理,场景安全隐患等问题,给出入场景管理带来困惑和管理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访客车辆通行系统,以通过业主为访客提前备案的方式,实现对访客身份的自动鉴别,解决访客快速通行门禁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访客车辆通行系统,包括业主终端、图像采集设备、鉴权中心和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其中,

业主终端,配置为向鉴权中心发送访问请求;以及将电子邀请函转交给访客;

鉴权中心,配置为对访问请求中携带的业主信息进行鉴别;并在鉴别通过后,基于访问请求携带的访客信息,生成带通行权限的电子邀请函,并将该电子邀请函发送给业主终端,还将访客信息和对应的通行权限发送到指定的前端识别处理设备;

图像采集设备,配置为采集访客车辆的车牌图像,和接收访客提供的电子邀请函;

前端识别处理设备,配置为从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车牌图像中识别出车牌信息;还对访客提供的电子邀请函进行识别,获取邀请函信息;还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中是否包含车牌信息,确定出相应的访客鉴别方案,采用确定的访客鉴别方案,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对识别出的车牌信息或邀请函信息进行鉴别;在鉴别通过后,开启门禁;对于访客信息包含车牌信息所对应的访客鉴别方案和/或访客信息不含车牌信息所对应的访客鉴别方案,还在鉴别通过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采集访客的人脸图像,从人脸图像中识别出人脸信息,将识别出的人脸信息进行注册。

通过业主为访客汽车申请通行权限的方式,对业主进行权限认证,再基于访客信息派发相应的电子邀请函,可以确保到访行为的合法性,且对该次到访行为进行了备案。并且,为访客车辆派发相应的权限,可以在访客到访时,快速、自动地完成对访客车辆身份的验证,无需人为参与,认证过程快速,认证行为更加可信,避免了不法分子谎报信息混入门禁区域的情况。同时,本方案中针对是否提供了车牌信息的情况设定有相应的认证方式,可使得认证覆盖情形更广,同时使认证行为更具有针对性,认证行为更加快速有效。对于人脸信息的自动注册,对于访客而言是无感的,使得后续过程中,访客可快速、无感地通行门禁。

进一步的,上述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中,是否包含车牌信息,选择相应的访客鉴别方案,并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对识别出的车牌信息或邀请函信息进行鉴别为:

对于访客信息中包含车牌信息的情况,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对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车牌图像进行识别,对识别出的车牌信息,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进行鉴别;

对于访客信息中不含车牌信息的情况,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对图像采集设备获取的电子邀请函进行识别,对识别出的邀请函信息,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进行鉴别。

针对访客信息的完整度,设定不同的验证方式,可以使得验证行为更具针对性,继而验证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上述电子邀请函的通行权限,在预设的有效时间截止时失效,或者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将所述电子邀请函与访客的车牌信息相关联,电子邀请函在前端识别处理设备识别到访客车辆离开时失效。

在访客离开访问地点后,自动将其访问权限进行失效处理,自动化程度高,系统运行负荷可保持在一个动态稳定的状态。使得访客信息管理更加有条理性。

进一步的,上述访问请求包括身份鉴定请求和邀请函申请,所述身份鉴定请求携带有业主信息,所述邀请函申请写到有访客信息。

将业主信息和访客信息分开,可确保对业主信息的鉴权更具条理性,不会使得两者相互干扰。对业主身份鉴定和邀请函申请进行分离,可以避免系统(鉴权中心)同时处理多项任务,造成负荷的增加。

进一步的,上述鉴权中心生成电子邀请函的过程为:鉴权中心接收到身份鉴定请求,对业主信息进行鉴别,在鉴别通过后,业主终端发起邀请函申请,鉴权中心根据访客信息,生成对应通行权限的电子邀请函。

将对业主身份的鉴权和邀请函生成的任务串行设置,可以节省对不合要求业主的邀请函相应工作,进而减轻系统运算量。同时,线形任务的处理更具条理性,可以有效减轻系统的缓存。

进一步的,上述前端识别处理设备仅在选择对应于访客信息中未携带有车牌信息的访客鉴权方案时,才执行对人脸信息的注册动作。即进行访客提供二维码的时候,才对访客人脸进行注册,在访客通过车牌识别进入访问区域的情况下,不对访客人脸进行注册。

考虑到提供了车牌号的情况下,访客车辆可快速通行门禁,该种情况下所采集的访客人脸质量不佳,因此,设定该种情况下不进行人脸注册,一方面可以减轻系统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注册行为导致后期访客通行门禁时的误验证。

进一步的,在对访客验证过程中,所述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对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电子邀请函或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对识别结果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通行权限以及对人脸信息的注册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进行验证。

即对注册的人脸进行人脸识别,对未注册的人脸进行电子邀请函识别。这样,可以使得部分访客可以快速、无感地通行门禁,用户体验更佳。

进一步的,上述将识别出的人脸信息进行注册为,将人脸信息与对应访客的电子邀请函相关联,并同步到其它所述指定的前端识别处理设备。

将人脸信息与电子邀请函进行关联注册,可以快速对注册的人脸进行通行权限设定,同时,将访客相关信息进行关联性管理,防止信息混乱。同步到其它前端设备可以实现对人脸通行权限的快速设定。

进一步的,上述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在开启门禁时,还发出提示信息。

这样,可以在入场时对访客进行有效的事项提醒,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进一步的,上述电子邀请函为二维码格式。

二维码不易复制,具有较好的保密性。同时,二维码格式的邀请函携带方便,易于交换和保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系统,通过业主主动申请的方式,为访客派发具有通行权限的通行证,可以实现对访客的自动验证,验证行为具有绝对性,可以防止不法分子谎报信息以混入门禁区域。同时,自动验证行为使得访客车辆可快速通行门禁,无需再进行人为信息确认,可节省认证时间和工作量,避免造成匝道口的拥塞。

2、本发明针对业主提供的访客信息,设定了不同的访客认证方案,使得对于访客认证行为具有针对性,确保认证结果的准确性和认证情形的全面覆盖性。采用对应的认证方案,可以提高访客认证的效率。

3、本发明对于业主身份认证和邀请函生成行为进行了线性分离,可以有效过滤掉不合规的业主,进而减轻后续邀请函生成的工作量。同时,将两者分离,可以避免两者间信息的干扰,也减轻系统同时处理多条任务的负荷。

4、本发明通过多项举措对访客进行授权(电子邀请函和人脸注册),可以有效提高访客通行的效率和体验感。对于访客的通行权限进行自动的有效性管理,可以使得对于访客信息管理更具条理性。

5、本发明可在访客到访时进行有效的提醒和安排,访客通行区域范围受到有效控制,确保对访客到访行为的有序管理,避免了使用场景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和2分别是两个访客车辆通行系统工作流程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访客车辆通行系统,该系统包括业主终端、图像采集设备、鉴权中心和前端识别处理设备。

业主终端,配置为向鉴权中心发送访问请求;以及将电子邀请函转交给访客。

鉴权中心,配置为对访问请求中携带的业主信息进行鉴别;并在鉴别通过后,基于访问请求携带的访客信息,生成带通行权限的电子邀请函,并将该电子邀请函发送给业主终端,还将访客信息和对应的通行权限发送到指定的前端识别处理设备。

图像采集设备,配置为采集访客车辆的车牌图像,和接收访客提供的电子邀请函。

前端识别处理设备,配置为从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车牌图像中识别出车牌信息;还对访客提供的电子邀请函进行识别,获取邀请函信息;还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中是否包含车牌信息,选择相应的访客鉴别方案,并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对识别出的车牌信息或邀请函信息进行鉴别,在鉴别通过后,开启门禁;对于访客信息包含车牌信息所对应的访客鉴别方案和/或访客信息不含车牌信息所对应的访客鉴别方案,还在鉴别通过后,控制对应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访客的人脸图像,从人脸图像中识别出人脸信息,将识别出的人脸信息进行注册。

所谓注册,即将人脸信息合法化,将人脸信息与访客的电子邀请函相关联并同步到其他接收到电子邀请函的前端识别处理设备,这样,所注册的人脸也具有了通行权限。对于已注册的人脸信息,后续阶段中,对应的访客可通过“刷脸”或电子邀请函通行门禁,即在对访客验证的过程中,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对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电子邀请函或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对识别结果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通行权限以及对人脸信息的注册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则开启门禁。对于已注册的人脸,则采集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和验证,否则,采集电子邀请函进行识别和验证。

上述业主信息,即能证明业主身份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业主身份信息、所在区域(如住所单元、房间号等)、访客邀请权限、联系方式等。上述访客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访客身份信息、访问时间、联系方式、访问地点,或者还包括车牌信息。上述门禁,分为人员通行的门禁和车辆通行的门禁两种,对应的,可以设置中心化的前端识别处理设备,或者以分布式的方式,在每一个门禁处分别设置前端识别处理设备。鉴权中心在鉴别业主信息通过后,将访客信息发送到业主为访客申请的通行权限所对应的前端识别处理设备;例如访客需要通行某单元的门禁,则鉴权中心将访客信息发送到该单元门禁所对应的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即指定的前端识别处理设备)。

具体而言,对于访客信息中包含车牌信息的情况,即业主在发起访问请求时,提供了车牌号码的情况。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对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车牌图像进行识别,对识别出的车牌信息,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中的车牌信息(或者还包括其它)进行鉴别,在鉴别通过后,开启门禁(车辆通行门禁)。在开启门禁时,前端识别处理设备还(直接或间接)向访客提供(如发送、展示、播报等)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为如停车场的注意事项等。

对于访客信息中不含车牌信息的情况。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对图像采集设备获取的电子邀请函进行识别,对识别出的邀请函信息,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中的访客身份信息(或者还包括其它)进行鉴别,在鉴别通过后,开启门禁,同时对从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中识别出的人脸信息进行注册。

上述通行权限,即为访客所能通行的区域(对应于相应的门禁),访客在门禁区域内可活动的时间/时间段等。

对于电子邀请函的通行权限的管理而言,包括两种方式,其一为对于访客的通行权限设定有有效时间,在到达截止时间时,访客的通行权限失效。另一种方式为,在前端识别处理设备识别到访客车辆离开时,即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可能非同一个设备)第二次识别到访客车牌信息时,访客的电子邀请函失效。

上述访问请求包括身份鉴定请求和邀请函申请,身份鉴定请求携带有业主信息,邀请函申请携带有访客信息。对于鉴权中心生成电子邀请函的过程,具体为:鉴权中心接收到身份鉴定请求,对业主信息进行鉴别,在鉴别通过后,业主终端发起邀请函申请,鉴权中心根据访客信息,生成对应通行权限的电子邀请函。具体而言,为生成在指定时间、区域内有效的电子邀请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访客车辆通行系统,该系统包括业主终端、访客终端、图像采集设备、鉴权中心和前端识别处理设备。

业主终端,配置为向鉴权中心发送访问请求;以及将鉴权中心发送的电子邀请函转交给访客终端。

鉴权中心,配置为对访问请求中携带的业主信息进行鉴别;并在鉴别通过后,基于访问请求携带的访客信息,生成带通行权限的电子邀请函,并将该电子邀请函发送给业主终端,还将访客信息和对应的通行权限发送到指定的前端识别处理设备。

图像采集设备,配置为采集访客车辆的车牌图像和访客终端展示的电子邀请函。

前端识别处理设备,配置为从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车牌图像中识别出车牌信息;还对访客提供的电子邀请函进行识别,获取邀请函信息;在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中包含车牌信息时,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对识别出的车牌信息进行鉴别,在鉴别通过后,开启门禁;在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中未含车牌信息时,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对识别出的邀请函信息进行鉴别,在鉴别通过后,开启门禁,同时,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采集访客的人脸图像,从人脸图像中识别出人脸信息,将识别出的人脸信息进行注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访客车辆通行系统,该系统包括业主终端、访客终端、图像采集设备、鉴权中心和前端识别处理设备。

业主终端,配置为向鉴权中心发送访问请求;以及将鉴权中心发送的二维码转交给访客终端。

鉴权中心,配置为对访问请求中携带的业主信息进行鉴别;并在鉴别通过后,基于访问请求携带的访客信息,生成带通行权限的二维码,并将该二维码发送给业主终端,还将访客信息和对应的通行权限发送到指定的前端识别处理设备。

图像采集设备,配置为采集访客车辆的车牌图像和访客终端展示的二维码。

前端识别处理设备,配置为从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识别出人脸信息;从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车牌图像中识别出车牌信息;还对访客提供的二维码进行识别,获取邀请函信息;在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中包含车牌信息时,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对识别出的车牌信息进行鉴别,在鉴别通过后,开启门禁;在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中未含车牌信息时,基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对识别出的邀请函信息进行鉴别,在鉴别通过后,开启门禁,同时,控制对应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访客的人脸图像,从人脸图像中识别出人脸信息,将识别出的人脸信息与带通行权限的二维码进行关联,并同步到其它已接收所述二维码的前端识别处理设备。所谓的人脸信息,即人脸特征值。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访客车辆通行系统,该系统包括业主终端、访客终端、鉴权中心,以及安装于车辆门禁处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和第一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安装于人行门禁处的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和第二前端识别处理设备。业主终端和访客终端,通常为安装有相应应用程序(app)的智能手机。

业主终端,配置为向鉴权中心发送身份鉴别请求,在鉴权中心对身份鉴别请求鉴别通过后,还向鉴别中心发送二维码申请,身份鉴定请求携带有业主身份信息、所在区域(如住所单元、房间号等)、访客邀请权限、联系方式等业主信息,邀请函申请携带有访客身份信息、访问时间、联系方式、访问地点等访客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信息并非都是必要信息;业主终端还将鉴权中心反馈的二维码转交给访客终端。

鉴权中心,配置为对身份鉴别请求中携带的业主信息进行鉴别;并在鉴别通过后,基于二维码申请中携带的访客信息,生成带通行权限的二维码,并将该二维码发送给业主终端;还将访客信息和对应的通行权限发送到第一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和第二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即指定的前端识别处理设备)。

第一图像采集设备,一般为摄像头,配置为在离访客0.5-1.5米的距离采集访客的人脸图像,离访客车辆0.5-3米的距离采集车牌图像,离访客终端0.15-0.6米的距离采集访客终端展示的二维码;上述采集距离的设置,为对各种对象采集效果的最佳选择,可以为对应图像的识别效果提供良好的图像支撑。

第一前端识别处理设备,配置为从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车牌图像中识别出车牌信息;还对访客提供的二维码进行识别,获取邀请函信息;如图1所示,在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中包含车牌信息时,将识别出的车牌信息与访客信息中的车牌信息进行对比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开启门禁;如图2所示,在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中未含车牌信息时,将识别出的邀请函信息与访客信息中的访客身份信息(如访客受邀、访客姓名、拜访对象等)进行对比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开启门禁,同时,控制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访客的人脸图像,从人脸图像中识别出人脸信息,将提取出的人脸特征值与带通行权限的二维码进行关联注册,并将注册信息经鉴权中心同步到第二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在开启门禁时,还向访客发出提醒事项。

在后续访客活动中,访客在第二图像采集设备处,被采集人脸图像或二维码;第二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对人脸图像或二维码进行识别;对于访客人脸已被注册的情况,则第二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将识别出的人脸信息与注册的人脸信息进行对比验证,否则,对识别出的二维码信息与鉴权中心发送的访客信息和通行权限进行对比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开启门禁。即实现了访客的“刷脸”或刷二维码通行。

在访客驾车驶离访问地点时,鉴权中心或第一前端识别处理设备设置访客的二维码失效,同时,将失效信息同步到第二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对于业主提供车牌信息的情况,为在第一前端识别处理设备第二次识别到车牌信息时,设置访客的二维码失效;对于业主未提供车牌信息的情况,则为对应于车辆门禁处的第一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在访客驱车进入访问区域时,将访客车牌信息与二维码相关联,在第一前端识别处理设备在出口识别到访客车牌信息时,设置访客的二维码失效。至于失效的设置方式,可以为在合法二维码库中删除该二维码,或者将该二维码的通行权限设置为失效状态。在另一种通行权限管理方式中,鉴权中心在基于访问时间(由访客信息携带)生成二维码时,设置的通行权限中包括有有效时间,在到达该有效时间时,二维码即失效。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