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探测区域中的移动体的装置以及方法_3

文档序号:9493745阅读:来源:国知局
[0063]然后,如果剩余其他的对象物体(C9 :是),则区域传感器装置1转移到步骤C3。另一方面,如果未剩余其他的对象物体(C9:否),则在对扫描信息(变量Ν)进行了更新(增加到N+1)后(C10),转移到步骤C2而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
[0064]<移动体探测处理>
[0065]区域传感器装置I在开始图7所示的移动体探测处理时,在读出了通过运动物体探测处理存储的运动物体信息(第Y个?第Y+a个)后(Dl),计算移动体信息(D2)。该移动体信息包含与被赋予了运动物体ID的物体有关的位置、大小、形状、移动速度、移动方向等的信息。另外,Y是读出运动物体信息的开始位置,a是读出运动物体信息的范围。
[0066]接着,区域传感器装置I根据计算出的移动体信息即根据运动物体信息的时间变化,判定被赋予了运动物体ID的物体是否是移动体(D3)。然后,在判定为是移动体的情况下(D3:是),赋予移动体ID而进行移动体登记(D4),将与被赋予了移动体ID的物体有关的信息作为移动体信息而记录(D5)。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不是移动体的情况下(D3:否),步骤D4以及步骤D5的处理省略。
[0067]区域传感器装置I进一步进行全部的运动物体是否完毕的判定,也就是说进一步进行是否对于读出的运动物体信息所包含的全部的运动物体进行了是否是移动体的判定(D6),如果未完毕(D6:否),转移到步骤D2,并如上所述反复进行是否是移动体的判定。
[0068]然后,区域传感器装置I在全部的运动物体完毕了的情况下(D6:是),判定是否更新了运动物体信息(D7),如果未更新(D7:否)则保持原样而待机,另一方面,在更新了运动物体信息的情况下(D7:是),将开始位置Y变更为Y+b后(D8),转移到步骤Dl而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另外,b是判定已完毕的运动物体信息的下一个运动物体信息,与b =第a+1个对应。
[0069]另外,在开始上述的物体探测、运动物体探测、移动体探测后,区域传感器装置I在图4所示的侵入探测处理中,读出移动体信息(A4),判定移动体是否存在(A5)。然后,如果不存在移动体(A5),转移到步骤A4,而等待探测到移动体。与此相对,区域传感器装置I在移动体存在的情况下(A5:是),在输出了移动体探测结果后(A6),执行放下探测处理(A7)。
[0070]区域传感器装置I在图8所示的放下探测处理中,首先,在判定基准时间期间,探测通过后探测范围R2的物体(El)。具体而言,区域传感器装置I如例如图9所示那样,将包含移动体MA移动了的移动轨迹范围的附近的范围设定为通过后探测范围R2,检测通过后探测范围R2的物体。如该图9(a)?(d)所示,在时刻tl?t4,在通过后探测范围R2未检测到物体,在时刻t4后在通过后探测范围R2中检测到物体B。
[0071]区域传感器装置I将检测到物体B的通过后探测范围R2作为例如通过后探测范围R2a而存储,观察在该通过后探测范围R2a中检测到的物体B是否超过规定的判定基准时间而继续滞留。然后,在图9(f)所示的时刻t6,设为超过了判定基准时间。
[0072]在该情况下,区域传感器装置I检测到超过了判定基准时间的物体(E2:是),所以报告放下(E3)。也就是说,判定为物体B是通过移动体MA而在通过后探测范围R2a中放下的物体,并将该判定结果以报告这一形态输出。
[0073]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发挥如下的效果。
[0074]区域传感器装置I判定是否在通过后探测范围R2中探测到并且在判定期间以上在该位置探测到物体。在移动体移动的情况下,如果在其前进路径上存在物体,则考虑移动体避开该物体而移动,因此通过后探测范围R2中探测到物体的物体在移动体通过前不存在,能够判断为是通过移动体而被放下的物体。在该情况下,在如移动体交叉那样的情况下,各个移动体都移动,因此认为超过判定期间后不会持续检测到物体。因此,能够判断为在通过后探测范围R2中被探测到并且在判定期间以上在该位置被探测到的物体是通过移动体而被放下的物体。也就是说,能够探测放下。
[0075]在该情况下,区域传感器装置1在移动体移动了后判断是否发生了放下,因此不需要事先登记背景数据。因此,不会花费登记背景数据这一运用上的功夫,能够探测探测区域R1中的物体的放下。
[0076]另外,因为不需要登记背景数据,所以即使是如图1所示的障碍物被撤去的如图9那样的状态,即即使探测区域R1内的状况发生了变化,也能够不花费功夫而探测放下。因此,能够响应想要探测探测区域R1内的物体的放下的需求,能够提高防犯服务的质量。
[0077](第2实施方式)
[0078]下面,参照图10至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另外,区域传感器装置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共通。
[0079]第2实施方式的区域传感器装置1执行图10所示的侵入探测处理。在图10的侵入探测处理的情况下,步骤F1?步骤F6与图4的步骤A1?A6分别对应,省略详细的说明,但在开始物体探测(F1),开始运动物体探测(F2),开始移动体探测(F3),读出移动体信息(F4),判定是否存在移动体(F5),在移动体存在的情况下(F5:是),输出移动体的探测结果时(F6),执行复合探测处理(F7)。该复合探测处理是能够探测物体的放下以及拿走这双方的处理。
[0080]区域传感器装置1在图11所示的复合探测处理中,预测规定时间后的移动体的位置,设定为通过前探测范围(G1)。具体而言,区域传感器装置1如图12(a)所示那样,根据移动体MA的移动体信息,将预测为在规定时间后移动体MA通过的位置以及其附近的范围设定为通过前探测范围R3。另外,该通过前探测范围R3,在如图12(b)所示那样移动体通过了之后,也能够作为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通过后探测范围R2来处理。
[0081]在设定通过前探测范围R3后,区域传感器装置1存储通过前探测范围R3的状态(G2)。在该步骤G2中,至少存储在通过前探测范围R3中是否存在有物体作为状态。具体而言,存储如图13(a)、(b)等所示那样在移动体MA的移动方向上设定的通过前探测范围R3中的物体的检测状态。
[0082]接着,区域传感器装置1在移动体通过了后,确认通过前探测范围R3的状态(G3)。在该情况下,具体而言确认物体是否存在。然后,对在步骤G2中存储的状态和移动体通过后的状态进行比较,判定通过前探测范围R3的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G4)。
[0083]在例如图13(a)、(b)中设定的通过前探测范围R3,在移动体通过前后未探测到物体,所以区域传感器装置1判定为通过前探测范围R3的状态未变化(G4:否),并保持原样地返回。
[0084]与此相对,设定为如例如图13(c)所示那样在步骤G1设定的通过前探测范围R3中探测到物体B。此时,区域传感器装置1在步骤G2中,将探测到物体B的通过前探测范围R3作为例如通过前探测范围R3a存储,并且存储其状态。另外,如图13(d)所示,移动体MA移动到位置P4,然后如图13(e)所示在例如时刻t5,通过步骤G3确认通过前探测范围R3a的状态。
[0085]在该情况下,在时刻t3的时刻未探测到在位置P4探测到的物体B,所以区域传感器装置1判定为在移动体MA的通过的前后,通过前探测范围R3的状态发生了变化(G4:是)。然后,因为未探测到所探测到的物体B,也就是说,因为物体从“有”的状态变化为“无”的状态(G5:是),所以判定为物体B通过移动体MA被拿走,通过报告拿走,输出判定结果(G7)。
[0086]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但在通过前探测范围R3未探测到物体,而在移动体的通过后在该通过前探测范围R3探测到物体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物体从“无”的状态变化为“有”的状态的情况下(G5:否),判定为移动体将物体放下,通过报告放下,输出判定结果(G6)。
[0087]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区域传感器装置1复合地探测放下和拿走。
[0088]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发挥如下的效果。
[0089]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