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驱动装置、其组装方法以及光学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898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镜驱动装置、其组装方法以及光学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于光盘装置的光学头、用于对安装于该光学头的物镜进行驱动控制的物镜驱动装置、以及该物镜驱动装置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学头所使用的物镜驱动装置具有由多个弹性体支撑的物镜支架;固定在该物镜支架的中心附近的物镜;以及卷绕在物镜支架的周围的聚焦线圈。作为聚焦线圈的卷绕方法已公知这样的方法将聚焦线圈直接卷绕固定在物镜支架周围(即“串绕”)的方法;和将预先卷绕成形为比物镜支架大的形状的聚焦线圈从物镜的光轴方向嵌到物镜支架的外侧、并通过粘接进行固定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73556号公报(图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73557号公报(图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65480号公报(图1)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319006号公报(图8)但是,在这种将聚焦线圈串绕在物镜支架上的类型的物镜驱动装置中,需要与物镜支架的形状对应的专用的高价线圈串绕装置。另外,由于需要将很小的物镜支架逐个地放入到线圈串绕装置中的正确位置上,并在绕线后取出,因此存在生产率低、成本升高的问题。另外,在将预先成形的聚焦线圈嵌到物镜支架的外侧并通过粘接进行固定的类型的物镜驱动装置中,虽然能够使用通用的绕线装置高效地(与物镜支架分开地)生产聚焦线圈,但是,为了将该聚焦线圈嵌到物镜支架上,需要将聚焦线圈设计成为大于物镜支架的外周的形状,因此难以使可动部小型化和轻量化,妨碍提高物镜驱动装置的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高价的专用线圈串绕装置的小型且高灵敏度的物镜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构成为具有物镜支架,其被支撑成相对于记录介质面能够自由进退,并且该物镜支架将物镜保持成与记录介质面对置;以及聚焦线圈,其以包围上述物镜的光轴的方式固定在上述物镜支架的内部,用于产生使上述物镜支架相对于上述记录介质面进退的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聚焦线圈以包围物镜的光轴的方式固定在物镜支架内部,因此聚焦线圈能够实现小型化,从而能够获得更加小型轻量、且高灵敏度的物镜驱动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整体的立体图。
图2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分为可动单元和固定单元进行表示的立体图。
图3(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可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3(b)是可动单元的物镜支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可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可动单元的沿图1中的A-A剖面的剖面图。
图6是沿图1中的A-A剖面剖切表示用于成形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物镜支架的模具的立体图。
图7是沿图1中的A-A剖面剖切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物镜支架和聚焦线圈、以及组装模具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物镜支架和聚焦线圈、以及组装模具的沿图1中的A-A剖面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可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可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光盘的光学系统的一例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1物镜;2光束;3光盘记录介质;4物镜支架;4b孔部;4c开口部;4d聚焦线圈定位壁;4e凸起;5聚焦线圈;10a、10b磁铁;8a~8f导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与光盘记录介质3一起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100的整体的立体图。图2是将物镜驱动装置100分为可动单元101和固定单元102进行表示的立体图。图3(a)是可动单元101的分解立体图。图3(b)是构成可动单元101的物镜支架4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可动单元101在组装过程中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4以及后述各图所示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中,将物镜1的初始状态下的光轴定义为Z轴(与光盘记录介质3的旋转轴平行)。另外,将沿该Z轴朝向光盘记录介质3的光的行进方向设为正。在与Z轴垂直的面内,将从Z轴朝向光盘记录介质3的旋转中心的方向定义为X轴。将与Z轴和X轴都正交的方向定义为Y轴。
在图1中,安装在物镜驱动装置100上的物镜1用于使从设在Z轴上的光源201(图11)射出的光束2在光盘记录介质3上会聚成点状。该物镜1通过粘接固定在大致长方体形状的轻量且高刚性的塑料制的物镜支架4上。
如图3(b)所示,在物镜支架4的内部设有限制物镜1的入射光束2的孔部4b。如图3(a)所示,在物镜支架4的内部以包围物镜1的光轴的方式通过粘接固定有聚焦线圈5。在物镜支架4的外部通过粘接分别固定有四个循轨线圈6a~6d和两个倾斜线圈7a、7b。由所述物镜支架4以及各线圈5、6a~6d、7a、7b构成可动单元101。另外,倾斜线圈7a、7b在图1、2中位于隐藏位置。
如图2所示,在可动单元101的物镜支架4中,在物镜1的X轴方向两侧沿Z轴方向形成有一对通孔4a。这些通孔4a用于收纳固定单元102的内磁轭部(inner yoke)9a、9b(下述)。另一方面,固定单元102具有对冷轧钢板等磁性材料进行压力加工而形成的基座磁轭(base yoke)9。在基座磁轭9上一体地形成有在X方向上相对的一对内磁轭部9a、9b和在Y方向上相对的一对安装壁9c、9d,它们都向Z方向的正方向延伸。在安装壁9c、9d上固定有相同极面(图2中为N极面)相互对置的平行磁化而成的两个磁铁10a、10b。磁铁10a、10b配置成在Y方向上大致夹着内磁轭部9a、9b。由基座磁轭9(包含内磁轭部9a、9b和安装壁9c、9d)以及磁铁10a、10b构成产生静止磁场的磁路。
从图1和图2可知,在将可动单元101和固定单元102组合起来构成物镜驱动装置100时,首先使固定单元102的内磁轭部9a、9b贯穿可动单元101的一对通孔4a。然后,将一端固定在固定单元102上的3对导线(wire)8a~8f(导电性弹性体)安装在可动单元101的物镜支架4上,由此单臂弹簧支撑可动单元101。当使控制电流流过单臂弹簧支撑在固定单元102上的可动单元101的各线圈时,通过该控制电流与由固定单元102的磁路所产生的静止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动单元101相对于光盘记录介质3的记录介质面进退,并且可动单元101相对于光盘记录介质3的记录介质面的姿态改变。另外,关于可动单元101的进退以及姿态的控制将在后面详细地叙述。
此处,图3(a)的分解立体图表示将聚焦线圈5从开口部4c插入到物镜支架4的内部之前的状态,所述开口部4c是设在保持物镜1的物镜支架4的外壁上的插入口。另外,图3(b)的立体图改变物镜支架4的方向进行表示,以便理解作为设在物镜支架4的外壁上的插入口的开口部4c的形状和位置。图4的分解立体图表示将聚焦线圈5从物镜支架4的开口部4c插入到物镜支架4的内部的中途状态。
如图3(a)、图3(b)和图4所示,聚焦线圈5具有物镜1的光轴方向的卷轴,并具有以包围该光轴的方式配置的大致矩形形状的空心型结构。在物镜支架4的Z轴方向大致中央部,在与X-Z面平行的一个外壁上形成有与孔部4b相连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4c(图3(b)),在物镜支架4的上述外壁的相反侧的外壁上形成有聚焦线圈定位壁4d(图3(a))。聚焦线圈5从图3(a)所示的状态如图4所示地相对于开口部4c沿Y轴方向插入。当聚焦线圈5插入得更深时,其与聚焦线圈定位壁4d相抵接从而被定位,然后通过粘接进行固定。
图5表示将聚焦线圈5从物镜支架4的开口部4c插入并固定在物镜支架4的内部的状态下的可动单元101,是沿图1中的A-A剖面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在用于成形物镜支架4的模具16(型芯16a、型腔16b以及滑动型心16c、16d)中,物镜支架4收纳在型芯16a上的状态的立体图,是沿图1中的A-A剖面进行剖切表示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聚焦线圈5在抵接于聚焦线圈定位壁4d的状态下被固定。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100中,聚焦线圈5的Y轴方向的内侧尺寸5ad设定为比孔部4b的内侧尺寸(内径)4bd宽,而且比物镜1的外侧尺寸(外径)1ad窄,上述孔部4b限制入射到成形于物镜支架4的物镜1上的光束2(图1)。在使物镜驱动装置100小型化方面,优选聚焦线圈5的内侧尺寸5ad比物镜1的外侧尺寸1ad窄。另外,聚焦线圈5的内侧尺寸5ad也可以比孔部4b的内侧尺寸4bd窄,或者与其相同。在该情况下,由于聚焦线圈5自身代替孔部4b来使用,因此能够得到可获得更加小型的物镜驱动装置100的效果。另外,聚焦线圈5的内侧尺寸5ad也可以比物镜1的外侧尺寸1ad宽,或者与其相同。在该情况下,物镜支架4的外壁的与聚焦线圈5中比物镜外侧尺寸1ad宽的部分对置的相应部分的尺寸仅变得比物镜1的外侧尺寸1ad略宽。
在图3(a)、图3(b)和图4中,循轨线圈6a、6b、6c、6d是具有Y轴方向的卷轴的四个电连接的线圈组。这些循轨线圈6a、6b、6c、6d通过粘接分别固定在物镜支架4的相对置的X-Z面上,并且每个面上有两个循轨线圈。倾斜线圈7a、7b是具有Z轴方向的卷轴的两个电连接的线圈组。这些倾斜线圈7a、7b分别通过粘接固定在物镜支架4的物镜1的固定侧的相反侧的、与X-Y面平行的外壁(底)上。另外,倾斜线圈7a、7b为了使产生的电磁力反向,它们的绕线方向彼此相反。另外,在物镜支架4的位于X轴方向上的两端的、与Y-Z面平行的两个外壁上,在Y轴方向的一端形成有作为凸部的3处焊锡制(事先进行了焊锡涂敷的)线圈端卷绕凸起4e,在Y轴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导线固定壁4g,该导线固定壁4g是具有三个导线固定孔4f的固定部。聚焦线圈5、循轨线圈6a~6d以及倾斜线圈7a、7b的绕线端部分缠在作为凸部的线圈端卷绕凸起4e上,并通过焊锡粘接在连接端子上。可动单元101如上述所说明那样地构成。
在图2和图3中,构成聚焦线圈5的长边的与X-Z面平行的两边(在图3(a)中用标号5e表示)、循轨线圈6a、6b、6c、6d的与X-Z面平行的各一边(在图3(a)中用标号6e表示)以及倾斜线圈7a、7b的与X-Z面平行的各两边(在图3(a)中用标号7e表示),与磁铁10a、10b的磁极面具有间隙地对置配置。
下面,对经导线8将可动单元101支撑成相对于光盘记录介质3的记录介质面可自由进退(因此相对于固定单元102也可自由进退)的结构进行说明。由铜铍合金等作为材料的具有弹簧性和导电性的直线状的导线(导电性弹性体)8a、8b、8c、8d、8e、8f左右各三个地通过粘接固定在导线固定孔4f中,所述导线固定孔4f形成于构成可动单元101的物镜支架4的侧面上。导线8a~8f的各一端通过锡焊电连接在连接有聚焦线圈5、循轨线圈6a~6d以及倾斜线圈7a、7b中的某一个的绕线端部分的焊锡制的线圈端卷绕凸起4e上。另外,如图1所示,导线8a~8f的另一端贯穿塑料制的凝胶支架12并通过锡焊固定在设于基板14的预定端子14a~14f上,上述凝胶支架12连接在设于基座磁轭9的磁铁10b用安装壁9d的背面。另外,基板14与凝胶支架12用螺钉13固定。
根据以上结构,设在可动单元101上的聚焦线圈5、循轨线圈6a~6d以及倾斜线圈7a、7b分别与设在基板14上的预定端子14a~14f电连接。另外,可动单元101通过直线状的导线8以这样的状态被弹性支撑能够相对于基板14沿Z轴方向和X轴方向移动,并且能够沿以Y轴方向的轴线为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移动。另外,为了使导线8a~8f贯穿凝胶支架12,在凝胶支架12上设有左右一对的孔12a、12b,在该孔12a、12b中填充有通过紫外线而硬化的硅酮类的凝胶状衰减剂15,并且使该凝胶状衰减剂15硬化(图2)。
如图6所示,成形物镜支架4的模具由以下部件构成沿Z轴方向组合的型芯16a和型腔16b;以及沿Y轴方向组合的可滑动的滑动型芯16c、16d。向在型芯16a、型腔16b以及滑动型芯16c、16d之间所形成的空隙(一部分用标号C表示)中注入树脂并使该树脂硬化,由此形成物镜支架4。由于构成为物镜支架4的开口部4c与孔部4b相连,因而能够使用型芯16a、型腔16b以及滑动型芯16c、16d将物镜支架4作为一个成形品来进行成形。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对照射在光盘记录介质3上的光点的聚焦误差进行控制时,通过对设在基板14上的预定端子施加聚焦控制电压,来使电流经与聚焦线圈5连接的导线8a~8f中的预定的两根导线流过聚焦线圈5。通过该电流与磁铁10a、10b所产生的静止磁场的相互作用,在Z轴方向上产生电磁斥力,可动单元101沿Z轴方向(相对于光盘记录介质3垂直的方向)移动,其结果是物镜1相对于光盘记录介质3进退(即,向接近或离开的方向移动),从而进行光点的聚焦控制。
在对光点的循轨误差进行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对基板14的预定端子施加循轨控制电压,使电流经导线8a~8f中的预定的两根导线流过循轨线圈6a~6d。通过该电流与磁铁10a、10b所产生的静止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电磁斥力,可动单元101沿X轴方向(光盘记录介质3的径向方向)移动,其结果是物镜1沿光盘记录介质3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进行光点的循轨控制。
在对光点的径向倾斜误差进行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对基板14的预定端子施加倾斜控制电压,使电流经导线8a~8f中的预定的两根导线流过倾斜线圈7a、7b(参照图3(a))。由于倾斜线圈7a、7b的绕线方向彼此相反,因此通过流过倾斜线圈7a、7b的电流与磁铁10a、10b所产生的静止磁场的相互作用,在倾斜线圈7a、7b中分别产生沿Z轴方向而且彼此反向的电磁斥力。由此,产生了以Y轴方向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力矩,可动单元101以Y轴方向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其结果是物镜1以Y轴方向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进行光点的径向倾斜控制。
另外,光点的径向倾斜控制是为了下面的目的而进行的。即,当物镜1的光轴相对于光盘记录介质3倾斜时产生像差(彗形像差),因此光盘记录介质3上的光点的形状变形,导致记录再生特性劣化。为应对上述情况,需要检测光盘记录介质3的倾斜,并转动物镜支架4以使物镜1的光轴垂直,因此要进行光电的径向倾斜控制,以使物镜1的光轴相对于光盘记录介质3的径向方向(在此处为X方向)的倾斜始终垂直。
另外,可动单元101通过六根导线8a~8f被弹性支撑为可沿Z轴方向、X轴方向以及Y轴旋转方向移动。因此,在解除了对聚焦线圈5的通电时,可动单元101复位到Z轴方向上的初始位置(Z轴方向的动作基准位置)。另外,在解除了对循轨线圈6a~6d的通电时,可动单元101复位到X轴方向上的初始位置(X轴方向的动作基准位置)。另外,在解除了对倾斜线圈7a、7b的通电时,可动单元101复位到以Y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的初始位置(旋转方向的动作基准位置)。另外,由于六根导线8a~8f贯穿在填充保持于凝胶支架12的凝胶状衰减剂15中,因而能够得到相对于可动单元101的衰减效果,能够获得良好的聚焦控制、循轨控制、径向倾斜控制特性,并且来自外部的不必要的振动不易传递至可动单元101。
如上所述,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100相对于记录介质面可自由进退地支撑物镜支架4,该物镜支架4用于将物镜1保持为与记录介质面对置,并且在该物镜支架4的内部,以包围物镜1的光轴的方式固定有聚焦线圈5,因此聚焦线圈5能够小型化,其结果是能够获得轻量、小型且高灵敏度的物镜驱动装置100。
另外,通过在物镜支架4的与物镜1的光轴方向平行的外壁上设置开口部4c,能够将预先卷绕成比物镜支架4的宽度窄的聚焦线圈5从开口部4c插入并固定在物镜支架内部。其结果是不需要专用且高价的线圈串绕装置,能够获得小型且高灵敏度的物镜驱动装置100。
另外,在将卷绕得比物镜支架4窄的聚焦线圈5从开口部4c插入并固定在物镜支架4的内部时,由于是沿与物镜1的光轴垂直的方向插入,因此固定聚焦线圈5时的定位更加容易,其结果是能够获得组装精度高的物镜驱动装置100。
另外,导线8a~8f通过粘接固定在设于物镜支架4的外壁的导线固定壁4g的导线固定孔4f中,而且各线圈的绕线端和导线8a~8f在设于物镜支架4的外壁的凸部4e上电连接,并且聚焦线圈5固定在物镜支架4内(图3(a)),因此不需要使用专用且高价的线圈串绕装置。另外,不需要设置物镜支架4以外的零件来进行导线8a~8f的固定以及电连接。因此,能够大幅度削减零件数量和组装工时数。另外,还可以是使用导线固定壁4g和凸部4e中的一方的结构。
另外,由于在物镜支架4的开口部4c的形成侧的相反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聚焦线圈定位壁4d,因此在将聚焦线圈5插入到物镜支架4内时,通过使聚焦线圈5与聚焦线圈定位壁4d接触并停止,组装时的聚焦线圈5的定位变得容易。另外,由于聚焦线圈定位壁4d的重量和固定在凸部4e上的焊锡重量能够取得平衡,因此能够使可动单元101的重心位置位于物镜1的光轴上,其结果是能够得到抑制了不必要的共振的良好的控制特性。
另外,由于具有空心结构的聚焦线圈5的Y轴方向的内侧尺寸5ad比物镜支架4的孔部4b的内侧尺寸4bd宽,而且比物镜的外侧尺寸1ad窄,因此能够减小物镜支架4的Y轴方向的尺寸,从而能够使可动单元101小型化和轻量化。另外,由于聚焦线圈5的对驱动没有帮助的Y轴方向的边也变短,因此聚焦线圈5的利用率提高,能够提高聚焦驱动力。
另外,由于物镜支架4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4c构成为与孔部4b相连,因此能够如图6所示地由型芯16a、型腔16b以及滑动型芯16c、16d构成成形物镜支架4的模具16。因此,能够将物镜支架4作为一个成形品进行成形,而无需分为两部分或增加其他零件。
第二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在组装物镜驱动装置100时相对于物镜支架4对聚焦线圈5进行定位的方法。图7是沿图1中所示的A-A剖面对构成物镜驱动装置的物镜支架4和聚焦线圈5、以及用于相对于物镜支架4对聚焦线圈5高精度地进行定位的组装模具进行剖切表示的立体图。图8是与图7对应的剖面图,是沿图1所示的A-A剖面的剖面图。另外,在图7和图8中,对于与图1~图6所示的结构要素相同或者相当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
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物镜1是为了使从光源发出的光束2会聚在光盘记录介质3上以形成光点而设置的,其通过粘接固定在轻量且高刚性的由塑料成形的大致长方体的物镜支架4上。聚焦线圈5在物镜1的光轴方向上具有卷轴,并具有以包围该光轴的方式配置的大致矩形形状的空心型结构。聚焦线圈5的Y轴方向的内侧尺寸5ad设定成比成形于物镜支架4的孔部4b(限制入射到物镜1上的光束2的部件)的内侧尺寸宽,而且比物镜1的外侧尺寸1ad窄。
在物镜支架4的与X-Z面平行的外壁上,沿Y轴方向贯穿有与孔部4b相连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4c。在物镜支架4中,在光束2的入射侧的与X-Y面平行的外壁(底)上形成有到达开口部4c的通孔4h和在该通孔4h的X轴方向两侧上形成的一对通孔4a。另外,通孔4h的内壁尺寸4hd与聚焦线圈5的内壁尺寸5ad大致相等。
组装模具17具有以下部件插入在物镜支架4的通孔4h中的凸状的定位部17a;插入在物镜支架4的一对定位部17a中的一对凸状的定位部17b;以及立设有上述定位部17a、17b的基座17c。定位部17a具有比通孔4h的内壁尺寸4hd以及聚焦线圈5的内侧尺寸5ad略窄的外侧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聚焦线圈5沿Y轴方向插入到物镜支架4的开口部4c中之后,使组装模具17沿Z轴方向移动,使定位部17a、17b贯穿通孔4h、4a插入到聚焦线圈5的内侧。由此能够如图8所示地将聚焦线圈5定位在物镜支架4内的预定位置上,在该状态下,将聚焦线圈5相对于物镜支架4通过粘接进行固定。然后,从物镜支架4上卸下组装模具17。其他结构和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上这样的使用了组装模具17的组装方法,在将聚焦线圈5组装到物镜支架4内时,能够提供容易确保尺寸精度的内径基准,从而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定位固定。
第三实施方式图9和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可动单元的组装图和分解立体图。在图9和图10中,对于与图1~图8所示的结构要素相同或者相当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
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物镜1是为了使从光源发出的光束2会聚在光盘记录介质3上以形成光点而设置的,其通过粘接固定在轻量且高刚性的由塑料成形的大致长方体的物镜支架4上。聚焦线圈5在物镜1的光轴方向上具有卷轴,并具有以包围该光轴的方式配置的大致矩形形状的空心型结构。聚焦线圈5的Y轴方向的内侧尺寸5ad设定成比形成于物镜支架4的孔部4b(限制入射到物镜1上的光束2的部件)的内侧尺寸宽,而且比物镜1的外侧尺寸1ad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物镜支架4的与X-Z面平行的外壁上,以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开口部4c相连的方式形成有开口部4c1、4c2。开口部4c1、4c2相对于开口部4c在Z轴方向上位于物镜1的相反侧(在图10中为下侧)。另外,开口部4c1、4c2夹着物镜支架4的X轴方向中心位于两侧。该开口部4c1、4c2用于将倾斜线圈7a、7b插入到物镜支架4的内部。
在物镜支架4的开口部4c侧的相反侧设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定位壁4d(图3(a))。聚焦线圈5沿Y轴方向插入到开口部4c中,并通过与定位壁4d相抵接而被定位,并且通过粘接进行固定。
倾斜线圈7a、7b是由一根绕线相互反向缠绕而成的,其具有Z轴方向的卷轴。该倾斜线圈7a、7b穿过物镜支架4的开口部4c1、4c2分别沿Y轴方向插入到在聚焦线圈5与物镜支架4之间(在图10中为聚焦线圈5的下侧)形成的两处矩形形状的空间内,并通过粘接进行固定。循轨线圈6a~6d是由一根绕线连续地缠绕而形成的,具有Y轴方向的卷轴。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循轨线圈6a~6d通过粘接固定在物镜支架4的与X-Z面平行的外壁上。其他结构和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以上的结构中,能够将倾斜线圈7a、7b与聚焦线圈5一样地沿Y轴方向组装到物镜支架4内,组装性和粘接作业性提高,也能够进一步实现小型化。另外,由于形成将聚焦线圈5和倾斜线圈7a、7b夹入到高刚性的塑料制的物镜支架4中的结构,因此不易产生因来自外部的机械力而导致的不良影响(线圈的变形),从而能够实现刚性更高的可动单元101。
另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具有聚焦线圈5、循轨线圈6、倾斜线圈7以及六根导线8a~8f,并且进行聚焦控制、循轨控制以及径向倾斜控制的物镜驱动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应用于例如具有聚焦线圈5、循轨线圈6以及四根导线,并且只进行聚焦控制和循轨控制的物镜驱动装置。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六根以上的作为弹性体的导线,也可以将导线替换为具有同样效果的支撑体。
图11是表示应用了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光学头200的基本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光学头200具有例如激光等光源201。沿从该光源201射出的光的方向配置有第一光学系统(例如准直镜)202、分光镜203、1/4波长板204以及物镜1。物镜1由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控制、聚焦控制、循轨控制以及径向倾斜控制。另外,沿通过分光镜203形成的反射光的方向配置有第二光学系统(例如聚光透镜)205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206。
从光源201射出的光束透过第一光学系统202、分光镜203、1/4波长板204以及物镜1,然后透过光盘记录介质3的保护膜会聚在记录面31上。在光盘记录介质3的记录面31上发生反射的反射光透过物镜1、1/4波长板204在分光镜203上发生反射,然后透过第二光学系统205会聚在光检测器206上。光检测器206将该入射光(即,来自记录面31的反射光)的光强作为电信号取出,并再生信息。
如以上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说明的那样,由于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能够维持高精度的组装精度,且能够将聚焦线圈固定在物镜支架的内部,因此能够特别容易地实现物镜驱动装置的小型化。因此,通过安装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能够容易地实现小型的光学头。
权利要求
1.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物镜驱动装置具有物镜支架,其被支撑成相对于记录介质面能够自由进退,并且该物镜支架将物镜保持成与记录介质面对置;以及聚焦线圈,其以包围上述物镜的光轴的方式固定在上述物镜支架的内部,用于产生使上述物镜支架相对于上述记录介质面进退的驱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物镜支架的与上述光轴平行的外壁上具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用于将上述聚焦线圈插入到上述物镜支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聚焦线圈从上述插入口沿与上述光轴垂直的方向插入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物镜支架的与上述光轴平行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固定导电性弹性体的固定部、和用于电连接上述聚焦线圈的绕线端与上述导电性弹性体的凸部中的至少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物镜支架的上述插入口侧的相反侧的外壁上具有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在上述物镜支架内对上述聚焦线圈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聚焦线圈的内侧尺寸小于上述物镜的外侧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物镜支架的内部具有限制上述物镜的入射光束的孔部,上述孔部形成为与上述物镜支架的上述插入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物镜支架的、光束入射到上述物镜的一侧的外壁上,沿与上述物镜的光轴平行的方向形成有通孔,该通孔具有与上述聚焦线圈的内侧尺寸大致相等的内侧尺寸,通过使用具有凸状的定位部的组装模具将上述定位部经上述通孔插入到上述聚焦线圈的内侧,来将上述聚焦线圈定位在上述物镜支架内部的预定位置上,上述定位部具有比上述通孔的内侧尺寸和上述聚焦线圈的内侧尺寸略小的外侧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物镜支架由导电性弹性体支撑,在上述物镜支架上固定有循轨线圈和倾斜线圈,上述循轨线圈用于产生沿上述光盘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驱动上述物镜支架的驱动力,上述倾斜线圈用于产生沿使上述物镜支架相对于上述光盘记录介质的倾斜变化的方向驱动上述物镜支架的驱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倾斜线圈经插入口沿相对于上述光轴垂直的方向插入并固定在上述物镜支架中。
11.一种光学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头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
12.一种物镜驱动装置的组装方法,该物镜驱动装置具有物镜支架,其被支撑成相对于记录介质面能够自由进退,并且该物镜支架将物镜保持成与记录介质面对置;以及聚焦线圈,其以包围上述物镜的光轴的方式固定在上述物镜支架的内部,用于产生使上述物镜支架相对于上述记录介质面进退的驱动力,在上述物镜支架的光束入射到上述物镜的一侧的外壁上,沿与上述物镜的光轴平行的方向形成有通孔,该通孔具有与上述聚焦线圈的内侧尺寸大致相等的内侧尺寸,其特征在于,上述物镜驱动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这样的工序通过使用具有凸状的定位部的组装模具将上述定位部经上述通孔插入到上述聚焦线圈的内侧,来将上述聚焦线圈定位在上述物镜支架内部的预定位置上,上述定位部具有比上述通孔的内侧尺寸和上述聚焦线圈的内侧尺寸略小的外侧尺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其组装方法以及光学头。该物镜驱动装置(100)具有物镜支架(4),该物镜支架(4)将物镜(1)保持成与记录介质面对置,并且该物镜支架(4)被支撑成相对于记录介质面可自由进退。在物镜支架(4)的内部,以包围物镜(1)的光轴的方式固定有聚焦线圈(5)。通过使电流流过聚焦线圈(5),产生了使物镜支架(4)相对于记录介质面进退的驱动力。通过将聚焦线圈(5)以包围物镜(1)的光轴的方式配置在物镜支架(4)的内部,能够将物镜驱动装置(100)的可动部小型化和轻量化,而且能够实现高灵敏度。
文档编号G11B7/095GK101053026SQ20058003761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5日
发明者矢部实透, 中村惠司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