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3606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尤其涉及一整合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并透过集成电路组件于燃料电池上的构装方式,以适应燃料电池的操作环境。
背景技术
现有燃料电池是利用甲醇等含氢燃料,经由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形成电流回路,用以提供电源之需。这类燃料电池在运作过程中须进行燃料供给、操作温度等操作参数的控制,而这些操作参数对于燃料电池的运作效率的影响极大,使得必须提供可达成燃料电池各种操作参数的控制手段的电气线路,且此电气线路必须同时具有可轻易地整合燃料电池的特性。
再者,由于燃料电池的操作环境具有高温以及具有腐蚀性,且对于小型化的燃料电池而言,燃料电池的电气线路的形成必须能避免增加燃料电池过多的体积,且其电气线路必须能适应燃料电池的操作环境。
因此,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燃料电池的需求进行设计一种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整合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集成电路组件于燃料电池上的构装方式,用以适应燃料电池的操作环境,诸如高温、具腐蚀性环境,或者是达到燃料电池小型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整合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用以达成燃料电池运作所需的操作手段。
为达成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其主要包括一板体结构的基板,用以构成燃料电池,并于基板上设置膜电极组、阳极集电线路、阴极集电线路以及电气线路,用以进行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力。特别是该电气线路具有一种或数种控制手段,用以对应配合燃料电池的运作,且具有一个或数个对应其控制手段的集成电路组件,并透过集成电路组件的逻辑运算,而可达到所述的控制手段。其中,该集成电路组件是配合燃料电池的特性需求而选择使用一般的集成电路组件粘着技术或者是连接器技术。
本实用新型将集成电路组件构装于燃料电池上,可以适应诸如高温、具腐蚀性环境等燃料电池的操作环境,且可以达到燃料电池小型化的目的,还可以达成燃料电池运作所需的操作手段。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详加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另一视角的立体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具有周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燃料电池 10基板 11阳极集电线路 11a阴极集电线路 11b膜电极组 11c电气线路 12
集成电路组件 12a周边装置 13感测组件 13a温度调节组件 13b浓度调节组件 13c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不同视角的结构立体视图。本实用新型的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10主要是由印刷电路基板11所构成的板体结构,并透过该基板11设置有膜电极组11c、阳极集电线路11a、阴极集电线路11b以及电气线路12,而这些组件将分别说明如下内文。
前述本实用新型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中,该基板11是可以选择单层或数层FR4基板、环氧树酯基板、玻纤基板、陶瓷基板、高分子塑化基板或复合式材料为基板材料的印刷电路基板;该膜电极组11c是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的核心组件,举例来说,其可以采用Nafion so1ution所达成的膜电极组,而透过所设置的膜电极组11c,将可用以进行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力;该阳极集电线路11a与阴极集电线路11b为导电线路,且分别对应膜电极组11c电力输出的阳极与阴极,用以输出电力,举例来说,各个集电线路的实施手段可在基板11施以印刷电路板的蚀刻制程所达成;以及该电气线路12是配合燃料电池10进行电化学反应的运作,而可提供对应的控制手段,其中,该电气线路12进一步包括有集成电路组件12a,且该集成电路组件12a可提供前述的控制手段,举例来说,其控制手段对应燃料电池的运作包括燃料电池的负载侦测以及功率输出控制、燃料电池的直流稳压控制等。另外,该集成电路组件12a是配合燃料电池的特性需求而选择使用一般的集成电路组件粘着技术或连接器技术,举例来说,需要考虑的燃料电池特性包括耐热性、散热性、抗腐蚀性、组装性以及小型化。因此,所采用的集成电路组件粘着技术的具体实施手段可以是表面粘着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QFP系列、PLCC、SOP系列、DIP系列、LOC系列、金手指连接器等。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具有周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前述本实用新型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中可进一步具有周边装置13,用以进行侦测及/或控制该燃料电池10的操作参数,而提供该集成电路组件12a进行对应的控制手段。其中,燃料电池10的操作参数可包括膜电极组温度、燃料浓度、燃料流量、电力功率、电流/电压强度等。该周边装置13选择具有一种或数种感测组件13a,并进行侦测前述燃料电池的各项物理特性,且该感测组件13a对应各项物理特性所侦测获得的讯息则可传输至集成电路组件12a,用以作为达到其控制手段的逻辑运算所需讯息者。
再者,该周边装置13选择具有温度调节组件13b以及浓度调节组件13c。该温度调节组件13b透过集成电路组件12a的控制手段,并对应进行温度调整,举例来说,该温度调节组件13b可以是一风扇,当感测组件13a侦测到燃料电池10的膜电极组11c温度,并由集成电路组件12a的控制手段判断此温度值超过预定值,则透过集成电路组件12a的控制手段输出控制讯息至该温度调节组件13b,用以操作风扇在对应的功率下运作,而达到降低膜电极组11c温度至预定值;以及该浓度调节组件13c透过集成电路组件12a的控制手段,并对应进行燃料浓度调整,举例来说,该浓度调节组件13c可以是一泵浦,当感测组件13a侦测到燃料电池10的燃料浓度或燃料流量,并由集成电路组件12a的控制手段判断此数值低于预定值,则透过集成电路组件12a的控制手段输出控制讯息至该浓度调节组件13c,用以操作泵浦在对应的功率下运作,而控制燃料浓度或燃料流量达到预定值。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是在相同的设计精神下所作的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包括构成燃料电池的板体结构的基板,并设置有进行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力的膜电极组、阳极集电线路、阴极集电线路,所述阳极集电线路及阴极集电线路为导电线路且分别对应膜电极组电力输出的阳极与阴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一个或数个集成电路组件的电气线路,所述集成电路组件为通过逻辑运算而提供配合燃料电池运作的控制手段的集成电路组件,所述集成电路组件与膜电极组、阳极集电线路、阴极集电线路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或间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组件为使用粘着技术及/或连接器技术的集成电路组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组件为使用表面粘着技术及/或QFP系列技术及/或PLCC技术及/或SOP系列技术及/或DIP系列技术及/或LOC系列技术及/或金手指连接器技术的集成电路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组件为采用包括燃料电池的负载侦测及/或功率输出控制及/或燃料电池的直流稳压控制的控制手段的集成电路组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进一步包括侦测及/或控制燃料电池的操作参数的周边装置,所述周边装置与膜电极组、阳极集电线路、阴极集电线路、一个或数个集成电路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或间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装置包括一种或数种侦测燃料电池的各项物理特性并将对应各项物理特性所侦测获得的讯息传输至集成电路组件的感测组件,所述感测组件与集成电路组件直接或间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装置包括透过集成电路组件的控制手段并对应进行温度调整的温度调节组件,和/或,透过集成电路组件的控制手段并对应进行燃料浓度调整的浓度调节组件,其中,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和/或浓度调节组件与集成电路组件直接或间接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组件为一风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调节组件为一泵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FR4基板及/或环氧树酯基板及/或玻纤基板及/或陶瓷基板及/或高分子塑化基板及/或以复合式材料为基板材料的印刷电路基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组为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的核心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集成电路组件的燃料电池,其主要包括一板体结构的基板,用以构成燃料电池,并于基板上设置膜电极组、阳极集电线路、阴极集电线路以及电气线路,用以进行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力。特别是该电气线路具有一种或数种控制手段,用以对应配合燃料电池的运作,且具有一个或数个对应其控制手段的集成电路组件,并透过集成电路组件的逻辑运算,而可达到所述的控制手段。其中,该集成电路组件是配合燃料电池的特性需求而选择使用一般的集成电路组件粘着技术或者是连接器技术。
文档编号H01M8/10GK2924800SQ200520118809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8日
发明者童俊卿 申请人:思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胜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