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551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P型半导体层结构对太阳电池特性的影响,包括[l]光吸收是数及 折射率对于短路电流(Isc)的影响、[2]费米准位的位置(活化能)对于开 路电压(Voc)的影响、[3]窗p、 p/i介面特性、[4]P型半导体层膜厚与 特性的均一性对于填充因子(FF)及开路电压(Voc)的影响,因此,P型半
导体层对于转换效率扮演重要的角色。
然而,现有太阳电池制程以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印osition,简称CVD)为系统镀制P型半导体层,皆为直接镀膜完成, 且P型半导体层及本质层(I层)间(P/I界面)并无其他保护措施,因此, 在P型半导体层中的硼(B)掺杂源可能经过环境、时间的变迁,而扩散至
本质层(I层),污染了本质层的品质,进而减低组件光电转换效率。
另外,当现有太阳能电池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电转换层时,该 界面会因一些能隙差而有位障产生(太阳能电池设有两光电转换层时,上 方的光电转换层的P层是堆叠于下方的光电转换层的N层,而堆叠的P 层与I层间容易产生位障且相互污染)。
因此,有必要研发新产品,以解决上述缺点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 陷,而提供一种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其可有效阻绝掺杂层对I 层的污染,提升波长收集效率,并有助于光电转换层间的界面改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电极; 一第一穿透导电膜,可透光;至少一光电转换层,是设于该上电极与该 第一穿透导电膜间;该光电转换层是由一N层、一I层及一P层堆叠而成;该P层是具有两结构层及一设于两结构层间的掺杂层;其中,该结 构层是由a-Si构成;而该掺杂层是由硼所构成,且该掺杂层的厚度约占 P层厚度的10%至50%; —基板,是设于该第一穿透导电膜上且可透光。
前述的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其中上电极与光电转换层间设 有一第二穿透导电膜。
前述的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掺杂层的硼掺杂量为 lO^atoms/cm'1以上。
前述的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其中又包括两光电转换层,
其间设有一电子电洞传输层,该电子电洞传输层的厚度范围是介于O. 5nm 至10nm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可有效阻绝掺杂层对I层的污染,提升波 长收集效率,并有助于光电转换层间的界面改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
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
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IO上电极 20第一穿透导电膜
30光电转换层 31N层
32 I层 33P层
331结构层 332掺杂层
40基板 50第二穿透导电薄膜
60电子电洞传输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此为本发明的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实施
例,其包括
一上电极10;一第一穿透导电膜20,可透光;
至少一光电转换层30,是设于该上电极10及该第一穿透导电膜20间,
且该光电转换层30是由一N层31(即N型半导体层,其是微晶结构,可 与相邻电极间产生良好的欧姆接触,增加其导电性质,使载子能在此区 域顺利通过)、一I层32(即本质层,其是微晶结构,可镶埋结晶硅,捕 捉长波长光谱,提升转换效率)及一 P层33 (即P型半导体层)堆叠而成; 该P层33是具有两结构层331及一设于两结构层331间的掺杂层332, 其中,该结构层331是由a-Si所构成,而该掺杂层332是由硼掺杂源所 构成,且其厚度约占P层33厚度的10。/。至50。/o;
一基板40,是设于该第一穿透导电膜20上且可透光。 更详细地说,本发明的P层33是由a-SiC组成,其硼掺杂源是以B(CH3)3 来代替B晶,碳摻杂源是以C孔取代C仏。
另外,本发明将该掺杂层332设于两结构层331间,可达到下列的功
能 能有效防止硼掺杂源对于I层的污染; 可有效增加硼的掺杂率(掺杂层的硼掺杂量是可达1019atOmS/Cm3 以上); 可使该P层33的厚度更薄; 对短波长收集效率提升。另夕卜,如图2所示,其中,该上电极IO 与该光电转换层30间又可设一可透光的第二穿透导电膜50,其有助于提 升短路电流(Isc),进而提升量子效率,以提高整体效率。
如图3所示,此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处, 是设有两光电转换层30,且两光电转换层30间又设有一由二氧化钛(Ti02) 所构成的电子电洞传输层60(厚度范围是介于0. 5nm至10nm之间),其可 有效传输电子与电洞,且可阻绝两光电转换层30的N层31与P层33相 互污染,进而提升开路电压(Voc)及短路电流(Isc),达到更高的转换效 率。
当然,本发明在使用时,光源的照射方向是由该基板40进入(如图1 至图3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功效可归纳为1、有效阻绝掺杂层对I层的污染。现有太阳能电池制程是由『电浆
辅助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enhanced CVD、縮写PECVD)系统镀制,掺 杂于P型半导体层(即P层)的硼,容易因环境及时间的变化,而扩散至 本质层(即I层)而降低转换效率;而本发明由硼所构成的掺杂层是设于 两个由a-Si所构成的结构层间,不仅该掺杂层的硼掺杂量可达 1(Tatoms/cm3以上,更可有效的阻绝该掺杂层对该I层的污染,使薄膜品 质提升,维持良好的光电转换效率。
2、 提升波长收集效率。本发明的I层为微晶结构,可镶埋结晶硅, 增加长波长光谱的捕捉,而该P层的设计厚度可使得厚度更薄,提升对 短波长收集效率,故,本发明可有效提升波长的收集效率,进而提高转 换效率。
3、 电子电洞传输层有助于光电转换层间的界面改善。现有太阳能电 池于相互堆叠的光电转换层间,界面会因一些能隙差而有位障产生;而 本发明是在相互堆叠的光电转换层间设有电子电洞传输层,除了可有效 的传输电子及电洞外,亦可有效的阻绝两个堆叠的光电转换层的P层与N 层间的相互污染,提升光电转换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电极;一第一穿透导电膜,可透光;至少一光电转换层,是设于该上电极与该第一穿透导电膜间;该光电转换层是由一N层、一I层及一P层堆叠而成;该P层是具有两结构层及一设于两结构层间的掺杂层;其中,该结构层是由a-Si构成;而该掺杂层是由硼所构成,且该掺杂层的厚度约占P层厚度的10%至50%;一基板,是设于该第一穿透导电膜上且可透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 于所述上电极与光电转换层间设有一第二穿透导电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 于所述掺杂层的硼掺杂量为1(Tatoms/cm3以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 于,其又包括两光电转换层,其间设有一电子电洞传输层,该电子电洞传输层的 厚度范围是介于O. 5腿至10nm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改善界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包括一上电极;一第一穿透导电膜,可透光;至少一光电转换层,是设于该上电极与该第一穿透导电膜间;该光电转换层是由一N层、一I层及一P层堆叠而成;该P层是具有两结构层及一设于两结构层间的掺杂层;其中,该结构层是由a-Si构成;而该掺杂层是由硼所构成,且该掺杂层的厚度约占P层厚度的10%至50%;一基板,是设于该第一穿透导电膜上且可透光。本发明可有效阻绝掺杂层对I层的污染,提升波长收集效率,并有助于光电转换层间的界面改善。
文档编号H01L31/075GK101556976SQ200810089549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8日
发明者杨燕智, 简永杰 申请人:东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