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870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杆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低令连接器彼此嵌合的操作所需要的力的杆 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有时将具有多个触头的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嵌合。在此,若触头的数 目增加,则使触头彼此嵌合的操作所需要的力(下面简称为连接器彼此的 嵌合力)逐渐变大。公知一种杆式连接器,为了降低该连接器彼此的嵌合 力,在一方的连接器上设置有具有与设置在对方连接器上的从动突起凸轮 卡合的凸轮槽的滑动部件、及驱动该滑动部件的杆。
在该杆式连接器中,若不是在确认连接器彼此处于临时嵌合状态后驱 动杆,则有时会损坏连接器,因此要进行连接器彼此的临时嵌合。
作为该杆式连接器,例如公知图16至图19所示的技术(参照专利文 献l)。图16是示出以往的杆式连接器及嵌合于该杆式连接器的对方连接 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7是示出图16所示的杆式连接器及对方 连接器临时嵌合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8是图16所示的杆式连接器及对方 连接器临时嵌合时的凸轮槽的入口附近的放大图。图19是沿着图17的 19-19线的局部剖面图。
图16及图17所示的杆式连接器101是与对方连接器150嵌合的连接 器,因此具备安装有未图示的多个触头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壳体IIO、滑动 部件120、及杆130。
在此,壳体110如图19所示,具有收纳对方连接器150的腔室115。 在壳体110的侧壁上设置有在垂直于对方连接器150的嵌合方向的方向上 延伸的一对滑动部件收纳通路lll。滑动部件120的脚部能够移动地收纳
在这些滑动部件收纳通路lll中。
并且,如图16至图19所示,在滑动部件120的脚部上形成有与设置 在对方连接器150上的从动突起152凸轮卡合的多个凸轮槽121。
并且,杆130安装为相对于壳体110以旋转轴131为中心转动。杆 130借助其转动而使滑动部件120在滑动部件收纳通路111内移动。即, 杆130在从如图17所示的初始位置向箭头A方向至最终位置(未图示)
之间、以旋转轴131为中心而旋转,此时4吏滑动部件120从如图17所示 的初始位置向前(图17中向左)移动至最终位置。并且,与此相反,杆 130在从最终位置至初始位置之间、沿与箭头A方向相反方向以旋转轴131 为中心旋转,此时,使滑动部件120从最终位置向后移动至初始位置。
并且,如图17及图18所示,在壳体110的侧壁的下方端部设置有多 个弹性卡锁臂113。设置各弹性卡锁臂113的壳体110的前后方向位置是 与滑动部件120位于初始位置时的各凸轮槽121的入口相对应的位置。如 图18所示,在各弹性卡锁臂113的前后两侧形成有狭缝112,该狭缝112 从壳体侧壁的外表面直到滑动部件收纳通路111而贯通,各弹性卡锁臂 13在内外方向(图19中的左右方向)上弹性变形。如图19所示,在各 弹性卡锁臂13的下端部设置有向内侧突出的勾挂突起114。
在杆式连接器101中,在令杆130及滑动部件120位于初始位置的状 态下,将对方连接器150的对方壳体151插入至壳体110的腔室115内。 于是,如图19所示,弹性卡锁臂113的勾挂突起114越过设置在对方连 接器150上的从动突起152而位于从动突起152的下方,从动突起152进 入设置在滑动部件120上的凸轮槽121的入口 。该状态称为临时嵌合状态。 在该临时嵌合状态下,对方连接器150的从动突起152借助勾挂突起114 而防脱,防止杆式连接器101对于对方连接器150脱落。
并且,确认该临时嵌合状态之后,将杆130沿着图17中箭头A方向 旋转至最终位置。于是,滑动部件120移动至最终位置,借助凸轮槽121 与从动突起152的协动,杆式连接器101被拉入至对方连接器150侧,两 连接器IOI、 150的嵌合结束。
但是,该杆式连接器101中,构成为设置在壳体110的外壁上的弹性 卡锁臂113与对方连接器150临时嵌合时弹性变形,因此壳体110的刚性 低,在相对对方连接器150倾斜地插入时壳体IIO扩大,存在相对对方连 接器150倾斜地插入的可能。存在若在杆式连接器101相对对方连接器 150倾斜地插入的状态下旋转杆130,则在嵌合部上施加过大的力而损坏 两连接器IOI、 150的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不使壳体110的刚性降低,若不在壳体110上设置弹 性卡锁臂113、而在壳体110的外壁的下端部或滑动部件120的下端部设 置勾挂突起114,则对方连接器150的从动突起152与勾挂突起114接触, 使壳体110弯曲的同时成为临时嵌合。此时,因为壳体110的刚性高,因
此用于使之临时嵌合所需的力(操作力)变大,存在难以将两连接器101、 150嵌合的问题。
作为防止这样的临时嵌合时的相对于对方连接器150的倾斜插入、且 避免两连接器IOI、 150的嵌合的困难的技术,开发了例如图20所示的杆 式连接器。图20示出了以往的杆式连接器的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临时嵌 合状态,是沿着前后方向切断的剖面图。
在图20所示的杆式连接器201的壳体210上形成有一对滑动部件收 纳空间211。在各滑动部件收纳空间211中能够移动地设置有滑动部件 220。在滑动部件220上设置有多个弹性卡锁臂222。在各弹性卡锁臂222 的顶端设置有勾挂突起223,该勾挂突起223在与对方连接器250临时嵌 合时勾挂在设置在对方壳体251上的从动突起252上。
该弹性卡锁臂222在从动突起252所进入的凸轮槽221的入口 224 侧的后方部(图20中的左方部)处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滑动部件220 的平面内方向(前后方向)上弹性变形。
这样,通过将弹性卡锁臂222设置在滑动部件220上,不会使壳体 210的刚性降低,因此能够防止在与对方连接器250的临时嵌合时相对于 对方连接器250的倾斜插入。并且,临时嵌合时仅弹性卡锁臂222弹性变 形,不需要由于向着对方连接器250的插入而使壳体210挠曲,因此能够 容易地进行两连接器201、 250的嵌合操作而不需要大的力。
专利文献1特开平9-115605号/〉报
但是,以往的图20所示的杆式连接器201中具有下述的问题。
即,弹性卡锁臂222构成为在滑动部件220的面内方向上弹性变形,
为了使弹性变形时的弹性力或变位量适当,在上下方向中需要一定程度的长度。
但是,弹性卡锁臂222的设置位置受到与凸轮槽221的位置关系的制 约。即,避开凸轮槽221来设置弹性卡锁臂222,因此不能减小滑动部件 220的高度(上下方向的长度)。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式 连接器,兼具临时嵌合时的嵌合的容易性和倾斜插入的困难性,且能够减 小滑动部件的高度,进而能够小型化(低背化)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1的杆式连接器具备壳体, 具有触头;滑动部件,具有与设置在对方连接器上的从动突起凸轮卡合的 凸轮槽;以及杆,驱动上述滑动部件,在上述滑动部件上设置有弹性卡锁 臂,该弹性卡锁臂具有在与上述对方连接器的临时嵌合时勾挂在上述从动 突起上的勾挂突起,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卡锁臂形成在上述从动突起所 进入的上述凸轮槽的入口侧的端部、形成在从与上述从动突起进入侧相反 一侧的既定点延伸的一对狭缝之间,在上述滑动部件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变 形,且在顶端具有上述勾挂突起。
并且,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2的杆式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 1所述的杆式连接器中,上述弹性卡锁臂的上述勾挂突起与上述从动突起 进入侧的上述滑动部件的端缘相比位于更靠里侧。
根据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1的杆式连接器,弹性卡锁臂形成在从动突 起所进入的凸轮槽的入口侧的端部、形成在从与从动突起进入侧相反一侧 的既定点延伸的一对狭缝之间,在滑动部件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变形,且在 顶端具有勾挂突起,因此在临时嵌合时设置在滑动部件上的弹性卡锁臂弹 性变形,勾挂突起勾挂在对方连接器的从动突起上,不会使壳体的刚性降 低。由此,在与对方连接器的临时卡合时,能够防止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 倾斜插入。并且,在临时卡合时弹性卡锁臂弹性变形,不用在壳体的端部 或滑动部件的端部上设置勾挂突起,不需要使壳体挠曲,因此能够简单地 进行嵌合操作而不需要大的力。并且,弹性卡锁臂形成在从动突起所进入 的凸轮槽的入口侧的端部、形成在从与从动突起进入侧相反一侧的既定点 延伸的一对狭缝之间,在滑动部件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变形。由此,将弹性 卡锁臂设置在凸轮槽内,通过使滑动部件的厚度比以往的滑动部件的厚度 (图20所示的滑动部件220的厚度)厚,在滑动部件的板厚的范围内确 保弹性卡锁臂所需的变形量,而不需要延长弹性卡锁臂的上下方向的长 度,因此能够缩小滑动部件的高度(上下方向的长度),进而能够实现连 接器的小型化(低背化)。
并且,根据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2的杆式连接器,在技术方案1所述 的杆式连接器中,上述弹性卡锁臂的上述勾桂突起与上述从动突起进入侧 的上述滑动部件的端缘相比位于更靠里侧,因此在开始向对方连接器的插 入、直到勾挂突起与设置在对方连接器上的从动突起接触期间,能够确保 间隙。由此,弹性卡锁臂的勾挂突起越过设置在对方连接器上的从动突起
而到达临时嵌合状态时的手感和吵嗒声比将勾挂突起设置在与从动突起 进入侧的滑动部件的端缘同一个面的情况下更加明显。并且,通过使弹性
靠里侧,能够使凸l^槽的角度比将勾挂突起设置在^从动突起进入:j的滑 动部件的端缘同一个面的情况要小,对于反复进行连接器拆装的损伤变 少,能够得到耐久性提高的效果。
并且,上述弹性卡锁臂的上述勾挂突起与从动突起进入侧的滑动部件 的端缘相比位于更靠里侧,因此能够容易地感知临时嵌合状态,能够避免 滑动部件的操作错误。即,若弹性卡锁臂的勾挂突起位于与从动突起进入 侧的滑动部件的端缘为相同位置,则从勾挂突起挂在从动突起上之后、直 到从动突起进入凸轮槽的间隙大,在该状态下即使操作滑动部件初始操作 载荷也小。与此相对,若弹性卡锁臂的勾挂突起与从动突起进入侧的滑动 部件的端缘相比位于更靠里侧,则从勾桂突起勾挂在从动突起上之后、直 到从动突起进入凸轮槽的间隙小,若在该状态下操作滑动部件则从初始起 操作载荷大。由此,能够容易地感知临时嵌合状态,能够避免滑动部件的 操作错误。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杆式连接器的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嵌
合开始时的状态,(A)是沿着前后方向切断的剖面图,(B)是沿着(A) 中1B-1B线的剖面图。
图2示出杆式连接器的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临时嵌合状态,(A)是 沿着前后方向切断的剖面图,(B)是沿着(A)中2B-2B线的剖面图。
图3示出杆式连接器的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完成状态,(A)是沿 着前后方向切断的剖面图,(B)是沿着(A)中3B-3B线的剖面图。 图4是图1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示出在图1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 (A)是从右侧面斜上方看的立体图,(B)是从右侧面斜下方看的立体图。 图6示出在图l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 (A)是从左侧面斜上方看的立体图,(B)是从左侧面斜下方看的立体图。 图7示出在图1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 U)是主视图,(B)是右视图,(C)是左视图。
图8示出在图1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 (A)是俯牙见图,(B)是^N见图,(C)是后视图。
图9示出在图1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最终位置的状态, (A)是从右侧面斜上方看的立体图,(B)是从右侧面斜下方看的立体图。 图IO示出在图l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最终位置的状态, (A)是从左侧面斜上方看的立体图,(B)是从左侧面斜下方看的立体图。 图ll示出在图l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最终位置的状态, (A)是主视图,(B)是右视图,(C)是左视图。
图12示出在图l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最终位置的状态, (A)是俯视图,(B)是仰视图,(C)是后视图。
图13示出左侧滑动部件,(A)是从右侧面斜下方看的立体图,(B) 是从左侧面斜上方看的立体图,(C)是主视图,(D)是左视图,(E)是右 视图,(F)是后视图,(G)是俯视图,(H)是仰视图。
图14示出右侧滑动部件,(A)是从右侧面斜下方看的立体图,(B) 是从左侧面斜上方看的立体图,(C)是主视图,(D)是左视图,(E)是右 视图,(F)A^3见图,(G)是俯视图,(H)是^N见图。
图15示出在杆式连接器中将引导部变形的例子,(A)是杆位于初始 位置的状态的从右侧面斜上方看的立体图,(B )是杆位于最终位置的状态 的从右侧面斜上方看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以往的杆式连接器及与该杆式连接器嵌合的对方连接器 的嵌合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7是示出图16所示的杆式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临时嵌合的状态的 侧视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杆式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临时嵌合时的凸轮槽的 入口附近的放大图。
图19是沿着图17的19-19线的局部剖面图。
图20示出了以往的杆式连接器的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临时嵌合状 态,是沿着前后方向切断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i兌明 1杆式连接器 10壳体
20a、 20b滑动部件
21a、 21b凸轮槽
22a、 22b弹性卡锁臂
23a、 23b勾挂突起
24a、 24b狭缝
25a、 25b入口 Al、 A2既定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 式的杆式连接器的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开始时的状态,U)是沿着前 后方向切断的剖面图,(B)是沿着(A)中1B-1B线的剖面图。图2示出 杆式连接器的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临时嵌合状态,(A )是沿着前后方向切 断的剖面图,(B)是沿着(A)中2B-2B线的剖面图。图3示出杆式连接 器的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完成状态,(A)是沿着前后方向切断的剖面 图,(B)是沿着(A)中3B-3B线的剖面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杆式连接器1和对方连接器50嵌合。
如图1至图3所示,对方连接器50具备大致长方体的绝缘性的对方 壳体51、及安装在对方壳体51上的多个金属制的对方触头54。在对方壳 体51的内部设置有嵌合部收纳凹部52,收纳设置在杆式连接器1的壳体 lO上的嵌合部ll。并且,在壳体51的左右侧壁(图1 (B)中的左侧及 右侧的侧壁)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从动突起53。
图4是图l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示出在图1 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A)是从右侧面斜上 方看的立体图,(B)是从右侧面斜下方看的立体图。图6示出在图1至图 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A)是从左侧面斜上方看 的立体图,(B)是从左侧面斜下方看的立体图。图7示出在图l至图3所 示的杆式连接器中位杆于初始位置的状态,(A)是主视图,(B)是右视图, (C)是左视图。图8示出在图1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初始 位置的状态,(A)是俯视图,(B)是仰视图,(C)是后视图。图9示出在 图l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最终位置的状态,(A)是从右侧面 斜上方看的立体图,(B)是从右侧面斜下方看的立体图。图10示出在图
l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最终位置的状态,(A)是从左侧面斜 上方看的立体图,(B)是从左侧面斜下方看的立体图。图11示出在图1 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杆位于最终位置的状态,(A)是主视图,(B) 是右视图,(C)是左视图。图12示出在图l至图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中 杆位于最终位置的状态,(A)是俯视图,(B)是仰视图,(C)是后视图。
如图4至图12所示,杆式连接器1具备绝缘性的壳体10、两张一组 的左右滑动部件20a、 20b及杆30。
壳体10具备如图1 (B)所示,收纳在对方连接器50的嵌合部收 纳凹部52内的大致长体状的嵌合部11;以及如图1 (B)及图8 (B)所 示地覆盖嵌合部11的周围的外壳部12。壳体IO通过成形绝缘性的树脂 而形成。嵌合部中收纳有未图示的多个触头。与各触头连接的电线(未图 示)通过图1 (B)及图4所示的电线导出孔lla而向上方(图1 (B)中 的上方)导出。并且,如图1 (B)、图5 (A)、图6 (B)、图7 (A)及图 8 (C)所示,在外壳部12的左侧壁12a的内侧形成有左侧滑动部件收纳 空间13a。另一方面,如图1 (A)、图1 (B)、图5 (A)、图6 (B)、图7 (A)及图8 (C)所示,在外壳部12的右侧壁12b的内侧形成有右侧滑 动部件收纳空间13b。左侧滑动部件收纳空间13a及右侧滑动部件收纳空 间13b分别相对于外壳部12在垂直于与对方连接器50的嵌合方向的方向 上延伸,即在前后方向(图1 (B)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贯通。 并且,在壳体10的后端部(图1 (A)中的左端部)的上端,向着上方突 出形成有用于安装杆30的一对安装部14。在各安装部14上设置有支承 杆30的旋转轴33的支承部14a。并且,如图4及图5 (A)所示,在各安 装部14上设置有在杆30位于初始位置时该杆30的临时卡止突起36所勾 挂的临时卡止部18。并且,最好如图4所示,壳体10的前方部的上端设 置有完全卡止部19,在杆30位于最终位置时设置在该杆30上的完全卡 止突起35a勾挂在该完全卡止部19上。并且,最好如图4所示,在壳体 10的前方部设置有将从电线导出孔lla导出的电线束向上引导的引导部 17。并且,如图5 (B)及图6 (B)所示,设置在对方连接器50上的从动 突起53进入的多个导入槽16a及16b的各自沿着前后方向设置在壳体10 的外壳部12的左侧壁12a及有侧壁12b的各自的内侧。此外,最好如图 1 (B)所示,在嵌合部11的周围设置有环状的防水密封件15。
此外,引导部17不仅是将从电线导出孔lla导出的电线束向上引导
的情况,也可以如图15所示,作为将电线束向前方向(图15 (A)中的 左方向)导出的引导部17,。
并且,两张一组的左右滑动部件20a、 20b分别插入至左侧滑动部件 收纳空间13a、右侧滑动部件收纳空间13b内,在图1 (A)及图2 (A) 所示的初始位置时和图3(A)所示的最终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在图1 (A)、图2 (A)及图3 (A)中,仅图示了右侧的滑动部件20b。
图13示出左侧滑动部件,(A)是从右侧面斜下方看的立体图,(B) 是从左侧面斜上方看的立体图,(C)是主视图,(D)是左视图,(E)是右 视图,(F) A^视图,(G)是俯视图,(H)是仰视图。图14示出右侧滑 动部件,(A)是从右侧面斜下方看的立体图,(B)是从左侧面斜上方看的 立体图,(C)是主视图,(D)是左视图,(E)是右视图,(F)是后视图,
(G )是俯视图,(H )是仰视图。
如图4所示,左侧滑动部件20a和右侧滑动部件20b形成为镜面对称 形状,因此下面仅说明右侧滑动部件20b的结构。
滑动部件20b通过将耐磨耗性高且有弹性的树脂材料例如PBT成形而 形成。滑动部件20b如图4及图14所示,形成为大致板状。如图1 (A)、 图2 (A)及图3 (A)所示,滑动部件20b收纳在右侧滑动部件收纳空间 13b内。如图13 (B)及图13 (D)所示,在滑动部件20b的内表面上设 置有多个凸轮槽nb。如图1 (A)、图2 (A)以及图3 ( A)所示,设置在 对方连接器50上的从动突起53与各凸轮槽20b凸轮卡合。此外,如图1
(A)所示,在各凸轮槽21b上设置有滑动部件20b位于初始位置时与设 置在壳体10上的导入槽相对置的多个入口 25b。各入口 25b从各凸轮槽 21b的端部延伸到滑动部件20b的下端缘,从动突起53ii^其中。并且, 如图1 (A)及图14 (D)所示,在滑动部件20b上设置有弹性卡锁臂22b, 该弹性卡锁臂22b形成在各凸轮槽21b的入口 25b侧的端部、形成在从与 从动突起53进入侧(下侧)相反一侧(上侧)的既定点Al、 A2延伸的一 对狭缝24b、 24b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既定点Al、 A2设定在凸轮槽 21b的入口 25b侧的端部的上端缘。各弹性卡锁臂22b沿滑动部件20b的 厚度方向弹性变形。如图2 (A)及图14 (E)所示,在各弹性卡锁臂22b 的顶端处设置有勾挂在设置在对方连接器50上的从动突起上的勾挂突起 23b。各勾挂突起23b与从动突起53进入侧(下侧)的滑动部件20b的端 缘相比位于更靠里侧(上侧)。
并且,如图l4 (A)至图14 (G)所示,在滑动部件20b的外表面上 设置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卡锁臂26b。该卡锁臂26b在滑动部件20b位于初 始位置时及位于最终位置时勾挂在壳体10的外壳部12的右侧壁12b上。 由此,在滑动部件20b位于初始位置时及位于最终位置时,杆30变得不 摇晃。并且,如图4、图14 (A)及图14 (E)所示,在滑动部件20b的 外表面上形成有从滑动部件20b的上端缘延伸到中央的槽27b。图4所示 的设置在杆30上的驱动销34 ii^至该槽27b。
此外,在图4及图13中,附图标记21a是设置在左侧滑动部件20a 上的凸轮槽,22a是弹性卡锁臂,23a是勾挂突起,24a是狭缝,25a是凸 轮槽的入口 26a是卡锁臂。
接着,杆30兼具驱动左侧及右侧滑动部件20a、 20b双方的功能、及 保护从电线导出孔lla导出的电线束且向着引导部17将其导出的盖功能。 如图4所示,该杆30具有罩形的盖部31、及从盖部31的两侧延伸的一 对延出部32。在盖部31的延出部32的附近,向着内侧突出形成有能够 旋转地支承在壳体10的支承部14a上的一对旋转轴33。通过将旋转轴33 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支承部14a上,杆30在从图1 ( A)所示的初始位置到 图3 (A)所示的最终位置之间旋转。并且,在各延出部32上,向着内侧 突出形成有ii^至设置在左侧及右侧的滑动部件20a、 20b上的槽27a、 27b中的一对驱动销34。杆30从初始位置旋转至最终位置时,左侧及右 側的滑动部件20a、 20b的各自从初始位置由驱动销34拉动而向后移动至 最终位置。与此相反,杆30从最终位置旋转至初始位置时,左侧及右侧 的滑动部件20a、 20b的各自从最终位置由驱动销34推压而向前移动至初 始位置。
并且,如图4所示,在杆30的盖部31的两侧面上,向着外方突出形 成有一对临时卡止突起(图4中仅图示出一方)36。该临时卡止突起36 在杆30位于初始位置时挂在壳体10的临时卡止部18上。并且,如图4 所示,在杆30的盖部31的两侧面上设置有一对完全卡止臂35。在各完 全卡止臂35的一端上,向着内侧突出形成有在杆30位于最终位置时勾挂 在设置在壳体10上的完全卡止部19上的完全卡止突起35a,在另一端上 设置有操作部35b。
接着,说明杆式连接器1的作用。
首先,在杆式连接器1的组装完成后的状态下,如图1 (A)及图1
(B)所示(图1 (A)中仅示出右侧滑动部件)杆30和左侧及右侧滑动 部件20a、 20b位于初始位置。左侧及右侧滑动部件20a、 20b起到相同的 作用,因此后面只说明右侧滑动部件20b侧的作用。
在滑动部件20b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 (A)所示,滑动部 件20b的入口 25b与设置在壳体10上的导入槽16b相对置。移动杆式连 接器l,将嵌合部11插入对方连接器50的嵌合部收纳凹部52内。于是, 如图1 (A)及图1 (B)所示,对方连接器50的对方壳体51进入至杆式 连接器1的嵌合部11和外壳12之间,设置在对方连接器51上的从动突 起53通过壳体10的导入槽16b及滑动部件20b的入口 25b而位于弹性卡 锁臂22b的勾挂突起23b的近前侧。
并且,将杆式连接器1向更里侧移动时,如图2 (A)及图2 (B)所 示,弹性卡锁臂22b的勾挂突起23b越过设置在对方壳体51上的从动突 起53而位于勾挂突起23b的下侧。由此,成为临时嵌合状态。勾挂突起 23b越过从动突起53时,弹性卡锁臂22b在暂时向外方(滑动部件20b 的厚度方向的一方)弹性变形后,若勾桂突起23b越过从动突起53,则 返回原来的位置。在弹性卡锁臂22b变位至外方时,弹性卡锁臂22在右 側滑动部件收纳空间13b内(滑动部件20b的板厚的范围内)变形,不与 外壳部12的右侧壁12b接触。并且,勾挂突起23b越过从动突起53而弹 性卡锁臂22b返回原来的位置时,产生清晰的"吧唧"声,因此操作者不 用目测连接器就能够感知达到了临时嵌合状态。在该临时嵌合状态中,弹 性卡锁臂22b的勾挂突起23b勾挂在设置在对方壳体51上的从动突起53 上,因此防止杆式连接器1的脱落。
在此,在与对方连接器50的临时嵌合时,设置在滑动部件20b上的 弹性卡锁臂22b弹性变形,勾挂突起23b勾桂在对方连接器50的从动突 起53上,因此不会使壳体10的刚性降低,由此能够在与对方连接器50 的临时嵌合时,防止对于对方连接器50的倾斜插入。并且,在该临时嵌 合时,在顶端具有勾挂突起23b的弹性卡锁臂22b弹性变形,无需在壳体 10的端部或滑动部件20b的端部设置勾挂突起,壳体10不需要由向着对 方连接器50的插入而挠曲,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嵌合操作而不需要大的 力。
并且,弹性卡锁臂22b形成在从动突起53进入的凸轮槽21b的入口 25b侧的端部、形成在从与从动突起53进入侧相反一侧的既定点Al、 A2
延伸的一对狭缝24b、 24b之间,在滑动部件20b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变形。 即,弹性卡锁臂22b形成在凸轮槽21b的入口 25b侧的端部、形成在从设 置在上端缘的既定点A1、 A2延伸的一对狭缝24b、 24b之间,设置在凸轮 槽21b内。并且,弹性卡锁臂22b在滑动部件20b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变形。 因此,通过使滑动部件20b的厚度比以往的滑动部件的厚度(图20所示 的滑动部件220的厚度)厚,在滑动部件20b的板厚的范围内确保弹性卡 锁臂22b所需的变位量,而不需要延长弹性卡锁臂22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 因此能够缩小滑动部件20b的高度(上下方向的长度),进而能够实现杆 式连接器1的小型化。
并且,通过将弹性卡锁臂22b构成为设置在凸轮槽21b内且在滑动部 件20b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变形,弹性卡锁臂22b的设计的自由度提高。由 此,能够将滑动部件20b的凸轮槽21b的入口 25b的部分(从滑动部件 20b的下端缘到凸轮槽21b的上端缘的部分)构成得比如图20所示的以 往例短。由此,不仅能够减小滑动部件20b的高度,还能减小从开始杆 30的操作到开始发挥增力作用的杆旋转角(可以说空行距离),确保所需 要的嵌合长度(行程)。
并且,通过提高弹性卡锁臂22b的设计的自由度,能够比图20所示 的以往例更加灵活地构成弹性卡锁臂22b。由此,能够提高勾挂突起23b 及从动突起53的耐久性。
并且,弹性卡锁臂22b在滑动部件20b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变形,因此 弹性卡锁臂22b的勾挂突起23b越过设置在对方壳体51上的从动突起53 时,在从动突起53的头上滑动并越过。在如图20所示的以往例中,弹性 卡锁臂222在滑动部件220的面内方向弹性变形,因此勾挂突起223在从 动突起252的侧表面上滑动并越过。从动突起252的侧表面成为与凸轮槽 221的滑动面,因此勾挂突起223在从动突起252的侧表面上滑动,与凸 轮槽221的滑动面会损伤,这是不好的。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勾 挂突起23b越过从动突起53的头上,因此没有这样的不良。
并且,弹性卡锁臂22b的勾挂突起23b与从动突起53进入侧的滑动 部件20b的端^目比位于更靠里侧,因此在从开始向着对方连接器50的 插入到勾挂突起23b与从动突起53接触期间,能够确保间隙。由此,弹 性卡锁臂22b的勾挂突起23b越过从动突起53达到临时嵌合状态时的手 感和^t嗒声比将勾挂突起23b设置在与从动突起53进入侧的滑动部件20b
的端缘为同一个面的情况更加清晰。
接着,确认该临时嵌合状态之后,使杆30沿着图2 (A)中箭头X方 向旋转至最终位置时,滑动部件20b由驱动销34拉动而向后移动至最终 位置。与此相伴,如图3(A)所示,从动突起53在凸轮槽21b内滑动而 净皮拉入凸轮槽21b的最终位置,成为杆式连接器1的对于对方连接器50 的嵌合结束状态。由此,杆式连接器1的各触头与对方连接器50的对方 触头54接触,电气地导通。
另一方面,使杆30向着与图2(A)中箭头X相反的方向旋转至初始 位置时,滑动部件20b进行与上述相反的动作,解除杆式连接器1的对于 对方连接器50的嵌合状态,将杆式连接器1从对方连接器50拔出。
在此,通过使弹性卡锁臂22b的勾挂突起23b与从动突起53进入侧 的滑动部件20b的端缘相比位于更靠里侧,能够使凸轮槽21b的角度比将 勾桂突起23b设置在与从动突起53进入侧的滑动部件20b的端缘为同一 个面的情况要小,对于反复进行连接器拆装的损伤变少,能够得到耐久性 提高的效果。
并且,弹性卡锁臂22b的勾挂突起23b与从动突起53进入侧的滑动 部件20b的端缘相比位于更靠里侧,因此能够容易地感知临时嵌合状态, 能够避免由操作杆30导致的滑动部件20b的操作错误。即,弹性卡锁臂 22b的勾挂突起23b若位于与从动突起53进入侧的滑动部件20b的端缘 相同的位置,则勾挂突起23b挂在从动突起53上之后、直到从动突起53 进入凸轮槽21b的间隙大,在该状态下即使操作杆30初始操作载荷也小。 与此相对,若弹性卡锁臂22b的勾挂突起23b与从动突起53进入侧的滑 动部件20b的端缘相比位于更靠里侧,则勾挂突起23b挂在从动突起53 上之后、直到从动突起53进入凸轮槽21b的间隙小,在该状态下若操作 杆30则从初始起操作载荷大。由此,能够容易地感知临时嵌合状态,能 够避免由杆30的操作导致的滑动部件20b的操作错误。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进行 各种变更和改良。
例如,滑动部件不仅是形成为镜面对称形状的一对左侧及右侧滑动部 件20a、 20b的情况,也可以将左侧及右侧滑动部件20a、 20b以作为一体 的单体构成。
并且,杆30只要具有驱动滑动部件20a、 20b的功能即可,并不一定
具有保护从电线导出孔lla导出的电线束并将其导出至引导部17的功能。 这种情况下,最好单独设置保护从电线导出孔lla导出的电线束并将其导 出至引导部17的导线盖。
并且,既定点A1、 A2只要位于各凸轮槽21b的入口 25b侧的端部、 位于与从动突起53进入侧(下侧)相反一侧(上侧)即可,并不一定需 要设定在凸轮槽21b的入口 25b侧的端部的上端缘。
权利要求
1.一种杆式连接器,具备具有触头的壳体、具有与设置在对方连接器上的从动突起进行凸轮卡合的凸轮槽的滑动部件、以及驱动上述滑动部件的杆,在上述滑动部件上设置有弹性卡锁臂,该弹性卡锁臂具有在与上述对方连接器临时嵌合时勾挂在上述从动突起上的勾挂突起,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卡锁臂形成在上述从动突起进入的上述凸轮槽的入口侧的端部、形成在从与上述从动突起进入侧相反一侧的既定点延伸的一对狭缝之间,在上述滑动部件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变形,且在顶端具有上述勾挂突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卡锁臂更靠里侧.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杆式连接器,兼具临时嵌合时的嵌合的容易性和倾斜插入的困难性,且能够缩小滑动部件的高度,进而能够令连接器小型化(低背化)。在杆式连接器(1)中的滑动部件(20a、20b)上设置有弹性卡锁臂(22a、22b),其具有在与对方连接器(50)临时嵌合时勾挂在从动突起(53)上的勾挂突起(23a、23b)。弹性卡锁臂(22a、22b)形成在从动突起(53)进入的凸轮槽(21a、21b)的入口(25a、25b)侧的端部、形成在从与从动突起(53)进入侧相反一侧的既定点(A1、A2)延伸的一对狭缝(24a、24a、24b、24b)之间,在滑动部件(20a、20b)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变形。
文档编号H01R13/629GK101364688SQ20081012984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0日
发明者志贺克己 申请人: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