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导线圈测试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928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导线圈测试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使用、更换方便的空导线 圈测试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原来的连接装置中,绕组末端需要焊到导体连接装置上,焊接晚完后需 清理掉焊接残渣,管道再焊到连接装置上与压力源和出口阀相连。所有线圈测 试完后需取掉焊接接头,该工序费时费力,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连接装置, 能够快速夹紧空气导体并与外部测试设备相连,从而满足空芯导体在液压和电 气方面所需的所有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因为线圈需经过耐压、流量和泄漏等测 试,满足测试技术后才算合格,所以线圈和测试设备相连的方法是测试的关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和测试设备连接简单、方便的空导线圈测试连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导线圈测试连接 装置,用于检测线圈耐压、流量和泄漏的装置,线圈由空心导体缠绕而成,空 心导体内的空心用于循环对线圈冷却的介质,线圈具有伸出的两个线端,具有 上夹板、下夹板和可用于内置线圈两个线端的圆锥形橡胶块,橡胶块的圆锥状 头部设置在下夹板内开设的圆锥腔中,圆锥形橡胶块内轴向设置有插入线圈两 个线端的孔,橡胶块的底部端面与上夹板的压紧面相接触,上夹板和下夹板由 拧紧螺栓连接在一起,上夹板还设有可将线圈的空心空腔连通到外部测试设上的连接管道。
所述的拧紧螺栓为相对设置的两只,在上夹板上设置有确保压力均匀分布
的4个导向销,下夹板上设置有4个导向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更换方便, 免除了焊接等工序,具有节能环保等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中l.上夹板2.下夹板3.橡胶块4.拧紧螺栓5.线圈6.导向销 7.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空导线圈测试连接装置,用于检测线圈耐压、流量和泄漏的 装置,线圈5由空心导体缠绕而成,线圈5具有伸出的两个线端,具有上夹板 1、下夹板2和可用于内置线圈5两个线端的圆锥形橡胶块3,橡胶块3的圆锥 状头部设置在下夹板2内开设的圆锥腔中,圆锥形橡胶块3内轴向设置有插入 线圈5两个线端的孔,橡胶块3的底部端面与上夹板1的压紧面相接触,上夹 板1和下夹板2由拧紧螺栓4连接在一起,上夹板1还设有可将线圈5的空心 空腔连通到外部测试设备上的连接管道7。
所述的拧紧螺栓4为相对设置的两只,在上夹板1上设置有确保压力均匀 分布的4个导向销6,下夹板2上设置有4个导向孔,导向销和导向孔的位置 可以相调换。
将线圈5穿进橡胶块3中的导向槽里,然后向下按压上夹板l,这样橡胶夹具3就被压縮,从而在线圈5和橡胶块3之间产生一个机械紧连接,平面上 的4个导向销6和合适的滑动弹簧可以确保向下按压的压力均匀分布、上夹板 1和下夹板2不发生偏移,这时导体在按压下与上夹板1处的连接管道7相通, 由于连接管道7通过管路连接到外部的测试设备,线圈5的空心处与外界隔绝 而只与测试设备相通,经过耐压、流量和泄漏等测试,满足测试技术要求后的 线圈即为合格。
综上所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用于对空心导体线圈5进行检漏,也可以活用 于对其它空心管件的检漏。
权利要求1. 一种空导线圈测试连接装置,用于检测线圈耐压、流量和泄漏的装置,线圈(5)由空心导体缠绕而成,线圈(5)具有伸出的两个线端,其特征在于具有上夹板(1)、下夹板(2)和可用于内置线圈(5)两个线端的圆锥形橡胶块(3),橡胶块(3)的圆锥状头部设置在下夹板(2)内开设的圆锥腔中,圆锥形橡胶块(3)内轴向设置有插入线圈(5)两个线端的孔,橡胶块(3)的底部端面与上夹板(1)的压紧面相接触,上夹板(1)和下夹板(2)由拧紧螺栓(4)连接在一起,上夹板(1)还设有可将线圈(5)的空心空腔连通到外部测试设备上的连接管道(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导线圈测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拧 紧螺栓(4)为相对设置的两只,在上夹板(1)上设置有确保压力均匀分布的4 个导向销(6),下夹板(2)上设置有4个导向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导线圈测试连接装置,用于检测线圈耐压、流量和泄漏的装置,线圈由空心导体缠绕而成,线圈具有伸出的两个线端,具有上夹板、下夹板和可用于内置线圈两个线端的圆锥形橡胶块,橡胶块的圆锥状头部设置在下夹板内开设的圆锥腔中,圆锥形橡胶块内轴向设置有插入线圈两个线端的孔,橡胶块的底部端面与上夹板的压紧面相接触,上夹板和下夹板由拧紧螺栓连接在一起,上夹板还设有可将线圈的空心空腔连通到外部测试设备上的连接管道。其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更换方便,免除了焊接等工序,具有节能环保等作用。
文档编号H01R4/38GK201266680SQ20082004177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日
发明者敞 姜, 伟 王, 许建强, 郭廷福, 霍连文 申请人:江苏新誉风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