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490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对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使用板对板连接器将一对平行的电路板彼此电连接起来。这种板对板 连接器通过紧密的装配连接到该对电路板各自相对的表面,以使得它们彼此电连接(可参 考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5-203139)。
图14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板对板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14,由附图标记811表示的第一外壳是安装在第一电路板891上的第一连 接器的外壳,由附图标记911表示的第二外壳是安装在第二电路板991上的第二连接器的 外壳。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装配接合在一起时,该第一电路板891和第二电路 板991彼此电连接。 该第一外壳811配置有中空凹部812,以安装多个第一端子861。每个第一端子 861具有焊接到该第一电路板891的连接垫的尾部862和接触部865,以及接合肩部864,其 构造成与第二连接器的多个第二端子961中对应的一个第二端子保持接触。
另一方面,在第二外壳911中,安装有多个第二端子961。每个第二端子961具有 焊接到该第二电路板991的连接垫的尾部962和接触部965,以及接合突出部964,其构造 成与第一连接器的对应的一个第一端子861保持接触。 正如根据附图可理解的那样,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装配接合在一起 时,每个第一端子861的接触部865与每个第二端子961的接触部965相接触,并且每个第 一端子861的接合肩部864与每个第二端子961的接合突出部964相接合。结果,第一端 子861和第二端子961彼此电连接。而且,当接合肩部864与接合突出部964相接合时,接 合突出部964陷入到接合肩部864内,从而发出感觉像是咔嗒的声音,以使得操作者能够确 定完成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装配接合。进而,由于该接合肩部864和接合突 出部964用作为接合机构,可以将该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保持在锁定状态,从而可 以实现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可靠的装配接合。 然而,在上面提到的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中,由于感觉像是咔嗒的声音是响应于 接合突出部964陷入到接合肩部864中而发出的,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咔嗒声音不够强时, 操作者就难以感觉到。 当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配合接合在一起时,由于两连接器安装在第一 电路板891的一个表面和第二电路板991的一个表面上,该表面分别具有很大的面积,经常 发生的情况是操作者被迫在视觉上无法识别第一外壳811的安装面和第二外壳911的安装 面的状态下,摸索着进行装配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看不见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 间的装配接合是否完成,操作者只能依赖于感觉到的咔嗒声来确定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 器之间是否完全装配接合好。因此,如果咔嗒声不是足以感知的强度,即使已经完成装配接 合程序,仍然在继续装配操作,从而会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遇到的上述问题,并且提出
一种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使得当第二连接器的对应的一个第二端子插入到 第一连接器的每个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之间时,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 接触部分之间的共同间隙由于对应的一个第二端子的压入而变大,然后再变小,以便发出 强烈的咔嗒声。即使以摸索的方式进行连接器的装配操作,操作者也能够确定地意识到装 配接合的完成。结果,可以在短时间内以准确的方式完成装配操作。相应地,还能够提供一 种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优越的可靠性的板对板连接器。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具有凹形插入部,用于 将第一端子布置在其中;和第二连接器,构造成通过装配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该第二连 接器具有凸形插入部,用于将第二端子布置在其中,并且该凸形插入部被插入到所述凹形 插入部中,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布置在每 个所述凹形插入部的一侧表面上,该第二接触部布置在每个所述凹形插入部的另一侧表面 上;每个第二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布置在每个所述凸形插入 部的一侧表面上,以便在所述凸形插入部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构造成与每个所述第一端 子的第一接触部保持接触,该第二接触部布置在每个所述凸形插入部的另一侧表面上,以 便在所述凸形插入部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构造成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保持 接触;以及当所述凸形插入部被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时,在每个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 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公共间隙由于对应的一个第二端子的压入增加,然后再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使得每个所述 第二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中的任一个接触部具有一个凸起接触部,其构造成从 接触部的一个表面突出,并且另一个接触部具有一个凹入接触部,其构造成从接触部的一 个表面凹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该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使得当所述凸 形插入部被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时,每个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中 任何一个到达所述凹入接触部的起始端部的时间,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 二接触部中的另一个接触部到达所述凸起接触部的最远端部的时间相比是同时发生或略 微滞后。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该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使得与每个所 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公共间隙由于凸形插入部的压入增加而后 变小相适应,所述凸形插入部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时所需的插入力也增加,并随后突 然变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该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使得当每个所
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中的任何一个通过所述凸起接触部的最远端部时,
所述凸形插入部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所需的插入力从其最大值变小。 根据本发明,该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使得当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对应
的一个第二端子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每个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
的位置时,该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公共间隙会由于第二端子的压入而增大,并
4接着减小。由于这种结构,因为可以感觉到强烈的咔嗒声,所以即使以摸索的方式进行连接 器的装配操作时,操作者也能够确定地知道装配接合的完成程度。因此,装配操作可以在短 时间内精准地完成。因此,有可能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操作性能和优越的可靠性的板对板连 接器。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视图,该视图是 从其装配面看过去的;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透视图,示出了 两连接器通过装配接合在一起的状态,该视图是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过去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透视图,该视图是从其装配面看过去 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的第一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的第二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透视图,该视图是从其装配面看过去 的;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视图,该视图是从其装配面看过去 的;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的第一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的第二透视图; 图IO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端子的横截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一 步骤;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端子的横截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二 步骤;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端子的横截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三 步骤;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端子的横截面图,示出了两连接器通过装 配接合在一起的状态;以及 图14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板对板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这里参考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过去的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 第一连接器的分解视图;图2是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过去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板对 板连接器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透视图,示出了两连接器通过装配接合在一起的状态;图 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透视图,该视图是从其装配面看过去的;图4是根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的第一透视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的第二 透视图。 在附图中,第一连接器是表面安装型连接器,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对板对板连接器中的一个,通常用附图标记1来指代,其安装在未示出的第一板的表面上。而且,第二连 接器是表面安装型连接器,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对板对板连接器中的另一个,通常用附图 标记101来指代,其安装在未示出的第二板的表面上。根据本实施例的该板对板连接器包 括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并且被构造成将该第一板和第二板彼此电连接起来。这 里,第一板和第二板例如可以是用在电子装置或设备中的印刷电路板,并且也可以是任何 类型的板。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用来解释该板对板连接器的每部分的结构和移动等的 方向的描述,比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都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当该板对板连接器等 的每个部分位于附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描述是恰当的。然而,如果该板对板连接器的位 置等发生改变时,估计这些描述也要根据该板对板连接器等位置的变化而做改变。
该第一连接器1包括第一外壳ll,其作为连接器本体主要由绝缘材料,比如合成 树脂形成。如可以从附图中理解的那样,该第一外壳11为大致矩形的平行六面体部件,其 具有大致矩形的厚板状外形。在一侧上,即装配侧(图2中上侧)上形成一个具有环绕周 边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凹入部分12,以安装该第二连接器101。该第一连接器1的尺寸是长 约10. 0mm,宽约2. 5mm,厚约1. 0mm,并且可以适当地改变该尺寸。而且,在该凹入部分12中 形成一作为孤岛部分的第一凸伸部分13,其与该第一外壳11 一体。进而,在该第一凸伸部 分13的两侧上形成侧壁部分14,其构造成与该第一凸伸部分13平行延伸,且与该第一外 壳11 一体。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一凸伸部分13和该侧壁部分14从该凹入部分12的底部 向上突起,并且沿该第一外壳11的纵向方向延伸。由于此种结构,在该第一凸伸部分13的 两侧上形成凹入的沟槽部分12a,并布置在该第一凸伸部分13和该侧壁部分14之间,其中, 该凹入的沟槽部分12a作为该凹入部分12的一部分,构造成在该第一外壳11的纵向方向 上延伸的细长的凹陷插入部分。尽管附图示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凸伸部分13在数量上只 有一个,但是也可以配置多个该第一凸伸部分13,且其数量上没有特别的限制。另外,该第 一凸伸部分13具有例如宽约0. 6mm的尺寸,而且该尺寸可以适当改变。
在该实施例中,在该第一凸伸部分13的两侧表面上形成有具有凹入的沟槽形状 的第一端子收纳内部腔15a。并且,沿着每个侧壁部分14的上部表面和两个侧面分别形成 具有凹入的沟槽形状的第一端子收纳外部腔15b。由于该第一端子收纳内部腔15a和该第 一端子收纳外部腔15b在凹入的沟槽部分12a的底部彼此连通,且彼此为一体,因此第一端 子收纳内部腔15a和第一端子收纳外部腔15b被共同地称做第一端子收纳腔15。
在该第一凸伸部分13每侧上的第一端子收纳腔15的数目为10个,间距比如大约 为0. 4mm。而且,第一凸伸部分13的每侧上的第一端子收纳腔15内收纳的第一端子61的 数目也为10个,其间距比如大约为0. 4mm。应该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需求适当改变第一 端子收纳腔15的数量和间距。 该第一端子61是由导电金属板通过应用比如冲压和弯曲形成的一体件。每个第 一端子61具有保持部63,连接到该保持部63的下端的尾部62,连接到该保持部63的上端 的上连接部67,邻近该上连接部67的内侧端形成的第二接触部66,连接到该第二接触部66 的下连接部64,和邻近该下连接部64的自由端形成的第一接触部65。
该保持部63为在上下方向,即在第一外壳11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部分,通过装配 保持在该第一端子收纳外部腔15b内。尾部62被弯曲以连接到保持部63,并在左右方向,即第一外壳11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以通过焊接或类似方法连接到与第一板上的导电 迹线连接的连接垫。上连接部67被弯曲以连接到保持部63,并在第一外壳11的宽度方向 上向内延伸。 该第二接触部66形成在上连接部67的内侧端,为弯曲状,且构造成向下弯曲,并 在第一外壳ll的宽度方向上朝内侧突出。而且,如图5中所示,第二接触部66朝内侧突出 的最远端的部分为第二突出接触部66a。该下连接部64为从侧部看大致为U形的部分,并 与该第二接触部66的下端连接。 此外,在下连接部64的自由端,亦即邻近内侧上端,形成该第一接触部65,其具有 弯曲的形状,且构造成弯曲的U形,并在第一外壳ll的宽度方向上朝外侧突出。而且,如图 4中所示,该第一接触部65朝外侧突出的最远端部分为第一突出接触部65a。
第一端子61从装配侧装配到第一端子收纳腔15中,当第一端子收纳外部腔15b 的侧壁以三明治的方式把保持部63夹在中间时,第一端子61就被牢固地安装到第一外壳 11中了,其中第一端子收纳外部腔15b的侧壁设置在侧壁部14的外面。在这种状态下,也 即第一端子61安装到第一外壳11中的状态下,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布置在凹 入的沟槽部分12a的左右两侧,以便让两者彼此相对。而且,相对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 接触部66之间的距离,也即间隙,是在相应的第一突出接触部65a和第二突出接触部66a 之间限定的间隙,其中第一突出接触部65a和第二突出接触部66a分别为最突出的部分。
由于第一端子61是通过对金属板采取一定的工艺处理而形成的一体件,因此其 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而且,从第一端子的形状显而易见的是,相对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 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隙是弹性可变的。也即,当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插入并位 于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时,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隙弹 性地增加。 进而,作为第一安装引导部的第一突出端部21分别布置在第一外壳11的纵向方 向的两端。在每个第一突出端部21内,形成作为凹入部分12的一部分的凹面突出端部22。 凹面突出端部22为大致矩形形状的凹入部分,并且连接每个凹入的沟槽部分12a的纵向方 向上的两端。而且,凹面突出端部22具有凹入引导部的功能,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 器101通过装配接合在一起的状态下,后面描述的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插 入到该凹入引导部中。 每个第一突出端部21包括一个平坦的上表面21a、侧壁延伸部21b和端壁部21c, 其中侧壁延伸部21b构造成从侧壁部14的纵向方向的两端,沿第一外壳11的纵向方向延 伸;端壁部21c构造成在第一外壳11的短轴方向上延伸,且它的两端部均连接到侧壁延伸 部21b。在每个第一突出端部21中,端壁部21c以及连接到端壁部21c的两端的侧壁延伸 部21b形成一个连续的具有反C形状的侧壁,从而限定了该矩形凹面突出端部22的三个 边。 此外,作为加强支架的第一加强托架51连接到该第一突出端部21 。该第一加强托 架51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比如冲压和弯曲处理后形成的一体件,并且收纳和保持在形成 于侧壁延伸部21b上的第一凹入托架保持部26中。而且,该第一加强托架51的下端处形 成尾部52,其通过焊接或类似方法连接到第一板上的固定垫。而且,在该第一加强托架51 的上端处形成凸起接合部53,其构造成从对应的一个侧壁延伸部21b的内侧面突出,以用于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接合在一起的状态下,被容纳在凹面突出端 部22中,从而与后面描述的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加强托架151相接合。
接下来,下面将在这儿对第二连接器101的结构进行描述。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透视图,该视图是从其装配面看过去 的;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视图,该视图是从其装配面看过去的;图 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的第一透视图;以及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端 子的第二透视图。 该第二连接器101包括第二外壳lll,其作为连接器本体由绝缘材料,比如合成树 脂一体形成。如从附图中可理解的那样,该第二外壳111为大致矩形的平行六面体部件, 其具有大致矩形的、厚板状外形。该第二外壳111的尺寸是长约8. 0mm,宽约1. 5mm,厚约 0. 8mm,并且可以适当地根据需要改变该尺寸。此外,在该第二外壳111的一侧,即装配第一 连接器l的装配侧(图6中上侧)上一体形成细长的凹入腔部113和第二凸伸部112,其 中凹入腔部113构造成沿该第二外壳111的纵向方向延伸;作为一个细长的突出的凸起插 入部,第二凸伸部112构造成限定凹入腔部113的外边侧,并沿第二外壳111的纵向方向延 伸。该第二凸伸部112沿着凹入腔部113的两个侧边以及该第二外壳111的两个侧边排列。 而且,第二端子161布置在每个第二凸伸部112中。 如附图中所示出的那样,在第二外壳111 一侧的表面,即用于安装到第二板的安 装表面(图6中下部表面)处通过底部来封闭该凹入腔部113。而且,尽管在附图所示实例 中,第二凸伸部112的数目是两个,但是第二凸伸部112的数目也可以是一个,并且第二凸 伸部112在数量上没有特殊的限制。该凹入腔部113的尺寸是比如宽约O. 7mm,且其尺寸可 根据需求适当改变。 而且,第二端子收纳腔115沿第二凸伸部112的两侧表面和上部表面形成,以使得 将第二端子161收纳在该第二端子收纳腔115中。位于该凹入腔部113每侧的第二端子收 纳腔115的数量为10个,间距比如约为0. 4mm。而且,收纳在该凹入腔部113每侧的第二端 子收纳腔115中的第二端子161的数量为10个,间距比如约为0. 4mm。可以理解的是,第二 端子收纳腔115的间距和数量可根据需要适当改变。 第二端子161是通过对导电金属板进行比如冲压和弯曲工艺处理后形成的一体 件。每个第二端子161具有保持部163,其还可作为第二接触部;连接到保持部163的下端 的尾部162 ;连接到保持部163的上端的连接部164 ;以及连接到该连接部164的内侧端的 第一接触部165。 该保持部163在上下方向,即在第二外壳111的厚度方向上延伸,通过装配保持在 该第二端子收纳腔115内,并与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保持接触。而且,尾部162被 弯曲以连接到保持部163,并在该第二外壳111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以连接到连接垫,该 连接垫通过焊接或类似方法与第二板上的导电迹线连接。该连接部164被弯曲以连接到保 持部163,并在第二外壳111的宽度方向上朝内侧边延伸。第一接触部165被弯曲以连接到 连接部164的内部端,并向下延伸,且与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保持接触。
此外,构造成与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接合的凸起接触部166与保持部163 的上端邻近形成。该凸起接触部166形成在从连接部164的外部端延伸到保持部163的上 端附近的区域范围内,该区域范围包括弯曲部164a,其为连接部164和保持部163的边界。
8具体地,凸起接触部166被形成为从相对两侧响应对形成第二端子161的金属板的挤压而 从保持部163和弯曲部164a的表面向外凸出。如图8中所示,凸起接触部166凸出的量随 着它们从连接部164朝保持部163延伸而逐步增加。而且,尽管凸起接触部166的表面与连 接部164的表面是平滑地连接的,但是与保持部163和弯曲部164a的表面之间却是通过陡 峭的壁表面连接的。而且,凸起边缘部166a为陡峭的壁表面,其形成在凸起接触部166的 表面的下端与保持部163的表面相连接的位置处。凸起边缘部166a为凸起接触部166的 最远的端部,并优选地足够陡峭以致于大致垂直于保持部163的表面,且相对于保持部163 的表面具有约45度的倾斜角。 而且,在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入接触部165a,其构造成与第一端子 61的第一接触部65接合。具体地,凹入接触部165a被形成为从第一接触部165的一个表 面侧响应对形成第二端子161的金属板的挤压而从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凹入。如图9中 所示,尽管凹入接触部165a都具有平坦的底部表面,其大致与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平行, 但是它们仍然通过一个陡峭的壁表面与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连接。而且,凹入的边缘部 165b为陡峭的壁表面,其形成在凹入接触部165a的底部表面的上端与第一接触部165的表 面相连接的位置。凹入的边缘部165b是凹入接触部165a的起始端部,并且优选为足够的 陡峭,以致于大致垂直于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并可具有相对于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约 30到45度的倾斜角。 将凸起接触部166和凹入接触部165a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 以使得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接合在一起时,第一端子61的第一突出 接触部65a保持与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紧贴接触的同时移动到达凹入的边缘部165b,从 而被收纳在凹入接触部165a中的时间与第一端子61的第二突出接触部66a保持与凸起接 触部166的表面紧贴接触的同时移动到达凸起的边缘部166a,从而通过从与第二突出接触 部66a的表面紧贴接触的状态释放而朝向保持部163的表面移位的时间相同或略微滞后。
因此,例如当第一端子61的第一突出接触部65a和第二突出接触部66a在上下方 向上布置在与凹入的边缘部165b的位置相同的位置时,它们在上下方向上布置在与凸起 的边缘部166a相同的位置处,或比凸起的边缘部166a略低的位置处。如果第一突出接触 部65a和第二突出接触部66a关于上下方向不在相同的位置上,凹入的边缘部165b和凸起 的边缘部166a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大致上与各个突出接触部的位置布置得一致。
此外,作为第二安装引导部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分别布置在第二外壳111纵向方 向的两个端部。每个第二突出端部122为厚部件,其在第二外壳111的短轴方向上延伸,且 它的两端连接到第二凸伸部112在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且其上部表面122a为大致矩形 的平坦表面。而且,第二突出端部122是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接合 在一起的状态下,用于插入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凹面突出端部22的部分。
此外,作为加强支架的第二加强托架151连接到第二突出端部122。该第二加强托 架151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比如冲压和弯曲处理后形成的一体件,并且被收纳和保持在第 二凹入托架保持部126中,第二凹入托架保持部126形成在第二突出端部122内。而且,该 第二加强托架151的下端处形成尾部152,其通过焊接或类似方法连接到第二板上的固定 垫。而且,在该尾部152的上端处形成凸起接合部153,其构造成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 接器101通过装配彼此接合在一起的状态下,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加强托架51的凸起接合部53相接合。 接下来,下面具体描述将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彼此装 配在一起的操作方法。 图IO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端子的横截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一 步骤;图ll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端子的横截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二步 骤;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端子的横截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三步骤; 以及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端子的横截面图,示出了连接器通过装配接合 在一起的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连接到未示出的连接垫上的状态下,第一 连接器1假设表面安装在第一板上,其中连接垫通过焊接或类似方法连接到第一板上的导 电迹线;并且第一加强托架51的尾部52通过焊接或类似方法连接到第一板上的固定垫。
如图10所示,第一突出接触部65a为第一接触部65前端突出的最远部分,其从第 一凸伸部分13的第一端子收纳内部腔15a突出,并被接收在凹入的沟槽部分12a内。另一 方面,第二突出接触部66a为第二接触部66突出的最远部分,至少其从侧壁部14的第一端 子收纳外部腔15b突出,并被接收在凹入的沟槽部分12a内。 由于此种结构,如图13所示,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接合在 一起的状态下,插入到凹入的沟槽部分12a中的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以三明治 的方式被彼此相对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夹在中间。而且,在附图示出的实施 例中,尽管第一突出接触部65a和第二突出接触部66a在厚度方向上,也即第一外壳11的 上下方向上处于相同的位置,但是它们并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而是可以相对于上下方 向处于不同的位置。 类似地,在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连接到未示出的连接垫上的状态下,第二连接 器101假设表面安装在第二板上,其中连接垫通过焊接或类似方法连接到第二板上的导电 迹线;并且第二加强托架151的尾部152通过焊接或类似方法连接到第二板上的固定垫。
如图IO所示,第一接触部165被布置为沿第二凸伸部112的内侧壁延伸时暴露, 并且保持部163设置在第二端子收纳腔115的内部。而且,凹入接触部165a形成在第一接 触部165的表面上,以从表面凹入。此外,凸起接触部166与保持部163的上端(图10到 13中示出的第二连接器101的位置和状态的下端)相邻形成,位于凸起的边缘部166a的下 侧(图10到13中示出的第二连接器101的位置和状态的上侧)上的保持部163的表面比 凸起接触部166的表面凹入更多些。 由于此种结构,如图13所示,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接合在 一起的状态下,插入到凹入的沟槽部分12a内的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 触部165和保持部163分别与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保持接触,其 中第一和第二接触部65和66以三明治的方式将第二端子161夹在中间。更具体地,第一 突出接触部65a与凹入接触部165a的底部表面保持接触,且第二突出接触部66a与位于凸 起的边缘部166a的下侧的保持部163的表面保持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分别安装在具有较大面积的 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将描述操作者在无法看见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和第二连接器101的 装配面的状态下,摸索着进行装配操作。
首先,如图IO所示,操作者操纵连接器,以使得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面与第二连接 器101的装配面相对。当位于第二连接器101左右侧的第二凸伸部112的位置对应于第一 连接器1的左右侧上的凹入的沟槽部分12a的位置时,就完成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
器ioi之间的定位。 在这种状态下,当操作者朝向任何一个连接器的方向,即在装配方向上移动第一 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时,在第二连接器101左右侧的第二凸伸部112就如图11 所示那样被接收在第一连接器1左右侧的凹入的沟槽部分12a内。而且,第二连接器101 的第二端子161插入并定位在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以便引 导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与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触部165接触,并引导第一端子 61的第二接触部66与第二端子161的凸起接触部166接触。 这样,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隙由于第二端子161的挤压而弹 性地变大。另一方面,在第二端子161中,保持部163通过被装配在第二端子收纳腔115内 而固定,且第一接触部165的后部表面与第二端子收纳腔115的底部表面紧贴或紧密接触。 从而,保持部163和第一接触部165之间的间隙几乎保持不变。 在图11所示的状态,第一端子61的第一突出接触部65a与第二端子161的第一 接触部165的表面紧贴接触,且第一端子61的第二突出接触部66a与第二端子161的凸起 接触部166的表面紧贴接触。如上面所述,由于凸起接触部166被形成为从保持部163的 表面向外突出,所以当第二突出接触部66a与凸起接触部166的表面紧贴接触时,第一端子 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隙变得比第二突出接触部66a与保持部163 的表面相接触时增大。因此,第一端子61可以产生较强的弹性力,作为排斥力使得第一接 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隙弹性地增大。结果,用于将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 子161插入并定位在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所需的插入力,和 用于将位于第二连接器101的左右侧的第二凸伸部112插入以使其收纳在第一连接器1的 左右侧的凹入的沟槽部分12a内所需的插入力,也都增加了很多,其中在后的插入力为上 述插入力的总和。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端子161具有凸起接触部166,所以当第一连 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接合在一起时所需的插入力相较于没有配置该凸起接触 部166的情况增加了。而且,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突出接触部66a与凸起接触部 166a的表面保持紧贴接触。从而,在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装配接合在一起的 步骤中,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隙变得最大,并且因此该 插入力达到最大值。 随后,当操作者进一步在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方向上推动第二连接器101 时,如图12所示,第一端子61的第二突出接触部66a经过第二端子161的凸起边缘部166a, 以与凸起接触部166的表面分开并朝着保持部163的表面移动(也即,第二突出接触部66a 朝着靠近相对的一个第一突出接触部65a的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凸起的边缘部 166a是陡峭的壁表面,第二突出接触部66a将被突然移位。从而,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 触部66之间的间隙会突然变小,并且由第一端子61施加的弹性力也突然变小。结果,插入 力由最大值突然变小,由此操作者可通过感觉发出的强烈的咔嗒声而感知到插入力的突然 变小。
此外,如上所述,第二连接器101的凸起接触部166和凹入接触部165a之间的相 对位置关系设置为在上下方向上,以使得保持与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紧贴接触的同时, 移动第一端子61的第一突出接触部65a达到凹入的边缘部165b以便被接收在凹入接触部 165a内的时间,与保持和凸起接触部166的表面紧贴接触的同时,移动第一端子61的第二 突出接触部66a达到凸起的边缘部166a,从而通过从与第二突出接触部66a的表面紧贴接 触的状态释放并朝向保持部163的表面移动的时间相同或略微滞后。 因此,当第二突出接触部66a朝保持部163的表面移动时,第一突出接触部65a与 该移动同时或略微滞后地朝向凸起接触部165a的底部表面移动(也即,第一突出接触部 65a在接近于相对的一个第二突出接触部66a的方向上移动)。因此,第一接触部65和第 二接触部66中间的间隙进一步突然变小,并且由第一端子61施加的弹簧力也进一步突然 变小。结果,插入力进一步突然变小,由此,操作者可通过感觉发出的强烈的咔嗒声而感知 到插入力进一步的突然变小。 随后,当操作者进一步沿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方向移动第二连接器101时, 如图13所示,即完成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装配接合。在这种情况下, 第一端子61的第二突出接触部66a与第二端子161的凸起的边缘部166a的下侧(图10 到13中示出的第二连接器101的位置和状态下为上侧)上的保持部163的表面紧贴接触, 并且,第二接触部66与凸起接触部166相接合。此外,第一端子61的第一突出接触部65a 与凹入接触部165a的底部表面紧贴接触,并且第一接触部65与凹入接触部165a接合。
这样,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与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触部165保持接触, 且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与第二端子161的保持部163保持接触,从而第一端子61 和第二端子161彼此建立电连接。结果,第一板上的导电迹线与第二板上的导电迹线建立 电连接,其中第一板上的导电迹线和与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相连的连接垫相连,第二板上 的导电迹线和与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相连的连接垫相连。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接 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分别通过第一端子61施加的弹性力对第一接触部165和保持部 163反向挤压,从而可以完全维持稳定可靠的电连接。此外,因为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 161彼此之间保持多点接触,从而可以更加确保维持可靠的电连接。 此外,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与第二端子161的凹入接触部165a接合,且 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与第二端子161的凸起接触部166接合。而且,第一连接器 1的第一加强托架51的凸起接合部53与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加强托架151的凹入接合 部153相接合。由于这种结构,将第二连接器101从第一连接器1移除是困难的,即使受到 用于释放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装配接合的力,也即受到用于从第一连接器 1移除第二连接器101的去除力。也就是说,必需的移除力增加了。 此外,由于第一端子61具有弹性特性,所以可通过将第二端子161压入到第一接 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来增大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隙。此外, 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的上端部具有向外开口的弯曲的表面形状,所以,第一接触 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隙随其向上移动而增大。另外,第二端子161的连接部164 的连接部和保持部163以及第一接触部165都具有弯曲的表面形状。由于这种结构,即使 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在左右方向上偏移一定量,当第二连接器101向下移动时,也 会推动第二端子161平滑地到达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位置,并且由此自动对齐。也就是说,实现了自动对齐。 此外,尽管本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第二端子161的实施例为凹入接触部165a形成在 第一接触部165上,凸起接触部166形成在保持部163上,但是,凸起接触部166也可形成 在第一接触部165上而凹入接触部165a形成在保持部163上。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凸伸部112插入到第一连接器 1的凹入的沟槽部分12a内时,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公共 间隙由于第二端子161的压入而增大,且随后再减小。由于这种结构,可以感知到很强的咔 嗒声,所以即使连接器的装配操作是在摸索的方式下进行的,操作者也能够确定地感知到 装配接合的完成度。因此,装配操作可以在短时间内精确地完成。因此,有可能提供一种具 有良好操作性能和优越的可靠性的板对板连接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触部165和保持部163中的任何一个 配置有凸起接触部166,它们构造成从各自的表面突出,并且另一个接触部配置有凹入接触 部165a,其构造成从它们各自的表面凹入。由于这种结构,当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 66之间的间隙增大且然后突然变小,插入力也增大且然后突然变小。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 感觉强烈的咔嗒声,感知插入力在增大后突然的变小。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凸伸部112插入到第一连接器1的 凹入的沟槽部分12a内时,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中的任何一个到 达凹入接触部165a的凹入的边缘部165b的时间与另一个接触部到达凸起接触部166的凸 起的边缘部166a的时间相同或略微滞后。由于这种结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 之间的间隙进一步突然变小,且由第一端子61施加的弹簧力进一步突然变小。因此,操作 者可以感知到强烈的咔嗒声。 本发明不限于上面提到的实施例,且可以基于本发明的精神按不同方式进行改变 或变形,且这些改变或变形不脱离附加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权利要求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a)第一连接器(1),具有凹形插入部(12a),第一端子(61)布置在该凹形插入部(12a)中;和(b)第二连接器(101),构造成通过装配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接合,该第二连接器(101)具有凸形插入部(112),第二端子(161)布置在该凸形插入部(112)中,并且该凸形插入部被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12a)中,其中(c)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具有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该第一接触部(65)布置在每个所述凹形插入部(12a)的一侧表面上,该第二接触部(66)布置在每个所述凹形插入部(12a)的另一侧表面上;(d)每个第二端子(161)具有第一接触部(165)和第二接触部(163),该第一接触部(165)布置在每个所述凸形插入部(112)的一侧表面上,以便在所述凸形插入部(112)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构造成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保持接触,该第二接触部(163)布置在每个所述凸形插入部(112)的另一侧表面上,以便在所述凸形插入部(112)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构造成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保持接触;以及(e)当所述凸形插入部(112)被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12a)中时,在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公共间隙由于对应的一个第二端子(161)的压入而增加,并随后减小。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端子(161)的第一 接触部(165)和第二接触部(163)中的任一个具有一个凸起接触部(166),其构造成从接触 部的一个表面突出,并且另一个接触部具有一个凹入接触部(165a),其构造成从接触部的 一个表面凹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凸形插入部(112)被插入 到所述凹形插入部(12a)中时,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 中任何一个到达所述凹入接触部(165a)的起始端部(165b)的时间,与每个所述第一 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中的另一个接触部到达所述凸起接触部(166) 的最远端部(166a)的时间相比是同时发生或略微滞后。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每个所述第 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公共间隙由于凸形插入部(112) 的压入增加且随后变小相适应,所述凸形插入部(112)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12a)中所 需的插入力也增加且随后突然减小。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的第 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中的任何一个通过所述凸起接触部(166)的最远端部 (166a)时,所述凸形插入部(112)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12a)中所需的插入力从其最大 值变小。
全文摘要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具有布置在凹形插入部一侧表面上的第一接触部及布置在凹形插入部的另一侧表面上的第二接触部;第二端子,具有布置在凸形插入部一侧表面上,以在凸形插入部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与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和布置在凸形插入部的另一侧表面上,以在凸形插入部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与第一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当凸形插入部被插入凹形插入部时,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间的公共间隙随第二端子的压入增加并随后减少。由此获得强烈的咔嗒声,即使以摸索方式进行装配操作,操作者也能确定地意识到装配接合的完成,可在短时间内准确完成装配操作以使其具有良好操作性和优越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H01R12/79GK101777710SQ20091100012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武内·龙太朗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