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018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叠层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替地层叠磁性体层与导体图形而成的叠层电感器,特别涉及具备使磁性体层的一部分为非磁性体的混合层的叠层电感器。
背景技术
作为被用于电子部件的电路等的电感器元件,以前多使用在磁性体芯上缠绕线圈导体的构成的电感器。但是,近几年,为了响应小型化要求,多使用叠层型的电感器。通常,对叠层电感器来说,交替地层叠有磁性体层与导体图形,并所述导体图形通过层间进行电连接而形成为线圈导体。但是,由于这种构成的叠层电感器在施加直流电流时伴随着电流的增加在磁性体中产生磁饱和,因此存在导致电感急剧地下降,即,导致直流重叠特性劣化这样的问题。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磁性体层的一部分被置换成非磁性体的、具有磁隙部的叠层电感器的方案。根据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叠层电感器的构成,能够抑制在施加直流电流时产生的磁饱和,实现直流重叠特性的改善。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构成中,置换成非磁性体的磁隙部只限定在线圈导体的外侧。因此,虽然对直流重叠特性的改善有一定效果,但是不能得到足够的直流重叠特性。另外,由于在线圈导体的外侧形成很多磁隙,因此还存在向外部的漏磁增加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3189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这些问题点,得到更加卓越的直流重叠特性,并且能够减少向外部的漏磁的叠层电感器。因此,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叠层电感器是交替地层叠有磁性体层与导体图形,所述导体图形通过层间进行电连接而形成为线圈导体的叠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分别设有多层第1混合层和第2混合层,其中,在该第1混合层中,在叠层方向上重合的导体图形间、以及与该导体图形间相连的线圈导体的内侧部为非磁性体材料,在该第2混合层中,在叠层方向上重合的导体图形间、以及与该导体图形间相连的线圈导体的外侧部为非磁性体材料,所述第1混合层和所述第2混合层作为不同的层被配置。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叠层电感器,是交替地层叠有磁性体层与导体图形,所述导体图形通过层间进行电连接而形成为线圈导体的叠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分别设有多层第1混合层和第2混合层,其中,该第1混合层只在所述线圈导体的内侧部设置非磁性体材料,该第2混合层只在所述线圈导体的外侧部设置非磁性体材料,所述第1混合层和所述第2混合层作为不同的层被配置。在作为第1方式以及第2方式的叠层电感器中,优选所述第1混合层配置得比所述第2混合层靠近叠层的线圈导体的中心。另外,优选第1混合层和第2混合层相对于叠层的线圈导体的中心在叠层方向上对称地配置。在本发明中,使线圈导体的内侧部为非磁性体材料的第1混合层、和使线圈导体的外侧部为非磁性体材料的第2混合层被分别作为不同的层层叠。因而,与只在线圈导体的外侧部设置非磁性体的构成相比,能够减少磁隙部的偏置,抑制局部的磁饱和。由此,能够得到卓越的直流重叠特性。另外,也能够减少向外部的漏磁。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区域A的分解剖视图。图3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区域B的分解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7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第1混合层的剖视图。图8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第2混合层的剖视图。图9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0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1是比较本发明与现有例的直流重叠特性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的构件、部分赋予共通的附图标记,以省略重复的说明。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导体图形使用了以银或者银合金为主成分的导体材料,作为磁性体层使用了由Ni-Cu-ai系铁素体构成的磁性体材料,作为构成第1以及第2 混合层的非磁性体材料使用了 Cu-ai系铁素体。此外,当然在此处例举的材料仅是示例。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叠层电感器10的剖视图。在图1中,叠层电感器10是层叠磁性体层1、第1混合层3、第2混合层4和导体图形2而成的。导体图形2形成为在各个层上具有1匝量的长度,且配置成在叠层方向上相互地重叠。导体图形2的各层间通过未图示的通孔导体进行电连接而形成为线圈导体。第1混合层3是磁性体材料的一部分被置换成非磁性体材料而成的层,具体来说, 如图2所示,使在层叠方向上重合的导体图形2间、和以与其是同一层且位于线圈导体的内侧的部分的层为非磁性体材料b,在此之外为磁性体材料a。在叠层的导体图形2之间设置的非磁性体层、和线圈导体内侧的非磁性体层连在一起。第2混合层4是磁性体材料的一部分被置换成非磁性体材料而成的层,具体来说, 如图3所示,使在叠层方向上重合的导体图形2间、和以与其是同一层且在线圈导体的外侧的部分的层为非磁性体材料b,在此之外为磁性体材料a。在叠层的导体图形2之间设置的非磁性体层、和线圈导体的外侧的非磁性体层连在一起。此外,所述第1混合层3与所述第2混合层4作为不同的层被配置。即,成为各自的层。通过形成为由上述构成构成的叠层电感器10,能够减小磁隙部的偏置,抑制局部的磁饱和。因此,能够得到卓越的直流重叠特性。另外,也能够减少向外部的漏磁。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叠层电感器10的剖视图。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第1混合层3配置得比第2混合层4靠近叠层的线圈导体的中心。在该构成中,也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减少磁隙部的偏置,抑制局部的磁饱和。图5是第3实施方式的叠层电感器10的剖视图。在第3实施方式中,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第1混合层3和第2混合层4相对于叠层的线圈导体的中心在叠层方向上对称地配置。该构成与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少磁隙部的偏置,抑制局部的磁饱和。图6是第4实施方式的叠层电感器10的剖视图,图9是第5实施方式的叠层电感器10的剖视图,图10是第6实施方式的叠层电感器10的剖视图。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叠层电感器10是层叠磁性体层1、第1混合层5、第2混合层6和导体图形2而成的。如图7 所示,第1混合层5是在由磁性体材料a构成的层上只在线圈导体(导体图形幻的内侧部设置非磁性体材料b的层。如图8所示,第2混合层6是在由磁性体材料a构成的层上只在线圈导体(导体图形幻的外侧部设置非磁性体材料b的层。在图6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中,第1混合层5与第2混合层6作为不同的层来配置。在图9所示的第5实施方式中,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第1混合层5也配置得比第2混合层6靠近叠层的线圈导体的中心。在图10所示的第6实施方式中,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第1混合层5与第2混合层6相对于叠层的线圈导体的中心在叠层方向上对称地配置。 在这种构成中,能够减少磁隙部的偏置,抑制局部的磁饱和。因而,能够得到卓越的直流重叠特性。另外,也能够减少向外部的漏磁。在图11中比较地表示了本发明产品与以往产品的直流重叠特性。纵轴采用电感值,横轴采用直流施加电流值。在图中,(a)例如是在专利文献1中那种只在线圈导体的外侧部设置非磁性体层的以往产品的直流重叠特性。(b)也是以往产品,是只在线圈导体的内侧部设置非磁性体层的构成的直流重叠特性。(c)、(d)以及(e)分别是第1、第2以及第3 实施方式的直流重叠特性。如从本特性曲线图能够读取到的那样,与(a)、(b)相比,(c)、(d)以及(e)伴随直流施加电流的增加电感值的减小较少。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构成,能够减少磁隙部的偏置, 抑制局部的磁饱和,结果,能够得到卓越的直流重叠特性。如上所述,本发明对叠层电感器有益,特别是在能够得到卓越的直流重叠特性同时能够减少向外部的漏磁的方面较优秀。附图标记的说明1磁性体层;2导体图形;3,5第1混合层;4、6第2混合层;10叠层电感器;a磁性体材料;b非磁性体材料
权利要求
1.一种叠层电感器,其交替地层叠有磁性体层与导体图形,所述导体图形通过层间进行电连接而形成为线圈导体,该叠层电感器的特征在于,分别设有多层第ι混合层和第2混合层,在该第1混合层中,在叠层方向上重合的导体图形间、以及与该导体图形间相连的线圈导体的内侧部为非磁性体材料,在该第2混合层中,在叠层方向上重合的导体图形间、以及与该导体图形间相连的线圈导体的外侧部为非磁性体材料,所述第1混合层和所述第2混合层作为不同的层被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混合层配置得比所述第2混合层靠近叠层的线圈导体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混合层和所述第2混合层相对于叠层的线圈导体的中心在叠层方向上对称地配置。
4.一种叠层电感器,其交替地层叠有磁性体层与导体图形,所述导体图形通过层间进行电连接而形成为线圈导体,其特征在于,分别设有多层第1混合层和第2混合层,其中,该第1混合层只在所述线圈导体的内侧部设置非磁性体材料,该第2混合层只在所述线圈导体的外侧部设置非磁性体材料, 所述第1混合层和所述第2混合层作为不同的层被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混合层配置得比所述第2混合层靠近叠层的线圈导体的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混合层和所述第2混合层相对于叠层的线圈导体的中心在叠层方向上对称地配置。
全文摘要
减小磁隙部的偏置,抑制局部的磁饱和,从而得到卓越的直流重叠特性。一种交替地层叠有磁性体层和线圈导体而成的叠层电感器,分别设有多层第1混合层(3)和第2混合层(4),在该第1混合层中在叠层方向上重合的导体图形(2)间、以及与该导体图形(2)间相连的线圈导体的内侧部为非磁性体材料(b),在该第2混合层(4)中在叠层方向上重合的导体图形(2)间、以及与该导体图形(2)间相连的线圈导体的外侧部为非磁性体材料(b),第1混合层(3)和第2混合层(4)作为不同的层被配置。
文档编号H01F17/04GK102292782SQ20098015507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2日
发明者坂野好子, 都筑庆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