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240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形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特别涉及一种方形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的方形蓄电池结构中,正极板、负极板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的一端边沿留有 白边,白边与极耳或集流体的一个侧面相焊接;集流片的另一侧面与穿过壳体的不同电极 柱相焊接。集流片与极柱、集流片与极板均采用焊接,因电池内部空间狭小,部件焊接面积 有限,电流传输通道狭窄,功耗大,电池温升明显,影响单体电池的稳定性,动力电池的功率 特性发挥不好。高功率电池充放电电流大,焊接点易发生热效应使焊接强度降低,耐振动强 度相对较低严重可产生连接失效而导致电池失效,同时电流传输通道狭窄局部温度过高易 造成电池隔膜熔融而导致电池短路,起火。动力电池大电流充放电时达到数百安培,普遍用 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大功率助推器等,动力电池要经受长期振动和大电流充放电的考 验,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稳定的充放电功率,且焊接工艺复杂,易造成极柱脱焊,电池内局 部高温引起短路起火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拓宽电流传输通道,提高大电流放电性能及电池耐振 动性能从而提高电池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的方形蓄电池。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方形蓄电池,包括矩形壳体、密封盖、内置于壳体内的电芯、正极柱、正极汇流 件、负极柱和负极汇流件,电芯由正极板、隔膜、负极板相互交替叠片组成,在所有正极板一 侧边的白边网位部分(注白边网位部分即是没有填充活性物质的部分)的相同位置冲孔, 正极汇流件与之相应处冲孔,用固定件将对应孔相接,使正极板固定于正极汇流件;与正极 板的冲孔所在侧边相反的负极板一侧边的白边网位部分的相同位置冲孔,负极汇流件与之 相应处冲孔,用固定件将对应孔相对接,使负极板固定于负极汇流件。上述固定件可以采用 铆钉,即采用铆接方式固定极板和对应极的汇流件。为进一步提高电池稳定的高功率性能和安全性能,正极柱与正极汇流件是一个呈“ ”形或“ ”形的整体模块,短边所示为极柱,长边所示为汇流件;负极柱与负极汇流件
则对应是一个呈“ ”形或“ ”形的整体模块,短边所示为极柱,长边所示为汇流件;正、 负极柱均置于密封盖上并与其密封相接。另一种设计是正极柱与正极汇流件是一个呈“卜”形或“H ”形的整体模块, 短边所示为极柱,长边所示为汇流件;负极柱与负极汇流件则对应是一个呈“—”形或“ h”形的整体模块,短边所示为极柱,长边所示为汇流件;正、负极柱均露于壳体外并与 壳体密封相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体现于1.本发明中,直接利用极板的空白网位部分冲孔并实现极板与汇流件的铆接固 定,一方面取消了现行蓄电池结构的极耳部件,增加了集流面积,使电池结构简单,降低动 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极化,减小热效应降低功耗;另一方面则电极与汇流件之间不再 有焊接点且固定更稳,电池安全性能得以提升。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极柱与汇流件的整体模块设计,取代现有技术中极耳或集流 体与极柱的焊接设计,有效拓宽电流传输通道,提高动力电池充放电性能,同时也由于没有 焊接点而提高了电池的耐振动性能,避免了因焊接点脱落而引起的电池安全性能、使用性 能不佳的问题。


图1实施例1的方形蓄电池纵向解剖结构示意2 实施例2的方形蓄电池纵向解剖结构示意3 两种不同电池结构大电流放电曲线对比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之方形蓄电池,其纵向解剖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矩形壳体1、密封盖2、内 置于壳体内的电芯3、正极柱4和正极汇流件5、负极柱9和负极汇流件。电芯3由正极板、 隔膜、负极板相互交替叠片组成,在所有正极板一侧边的白边网位部分6的相同位置冲孔, 正极汇流件与之相应处冲孔,用铆钉7和垫片8将对应孔相接,使正极板固定于正极汇流 件;负极一边的结构与正极相同,即在负极板一侧边的白边网位部分的相同位置冲孔,该负 极板白边网位侧边与正极板的白边网位侧边正好相反,负极汇流件与之相应处冲孔,用铆 钉和垫片将对应孔相对接,使负极板固定于负极汇流件。正极柱4与正极汇流件5是一个
呈“ ”的整体模块,短边所示为正极柱,长边所示为汇流件;负极柱与负极汇流件则对应是
一个呈“ ”形的整体模块,与正极的整体模块呈镜象对称,短边所示为极柱,长边所示为 汇流件;正极柱4、负极柱9均置于密封盖2上并与其密封相接。下面以动力电池应用较广的40Ah方形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为例对本发明上述实 施例来进一步说明。采用实施例1方式制作的方形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单体电池容量为 40Ah方案为A ;以传统结构制作的方形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作为参照物方案为B,在将两 种电池活化后,对其进行高倍率放电性能比较。图3是两种电池以280A电流恒电流放电性 能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结构制作的电池A结构电池的放电平台明显优于传统结构 B, A结构电池由于采用汇流件与极柱合为一体的设计,有效的改善电流传输能力提高电池 放电性能。
实施例2本发明之方形蓄电池,其纵向解剖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正极柱4与正极汇流件 5是一个呈“—”形的整体模块,短边所示为极柱,长边所示为汇流件;负极柱与负极汇流
件则对应是一个呈“卜”形的整体模块,短边所示为极柱,长边所示为汇流件;正极柱4、 负极柱9均露于壳体1外并与壳体1密封相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分别采用本实施例方式和现有方式制作方形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在相同测试条 件下,分别测试其耐振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实施例结构的方形蓄电池耐振动性能 明显优于现有结构的方形蓄电池,由此表明,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之结构的方形蓄电池安 全性和稳定性更高。
权利要求
一种方形蓄电池,包括矩形壳体、密封盖、内置于壳体内的电芯、正极柱、正极汇流件、负极柱和负极汇流件,电芯由正极板、隔膜、负极板相互交替叠片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正极板一侧边的白边网位部分的相同位置冲孔,正极汇流件与之相应处冲孔,用固定件将对应孔相接,使正极板固定于正极汇流件;与正极板的冲孔所在侧边相反的负极板一侧边的白边网位部分的相同位置冲孔,负极汇流件与之相应处冲孔,用固定件将对应孔相对接,使负极板固定于负极汇流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柱与正极汇流件是一个呈“’’形或“卩形的整体模块,负极柱与负极汇流件则与之对称是一个呈“ ”形或“ ”形的整体模块;正、负极柱均置于密封盖上并与其密封相接。
3.如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柱与正极汇流件是一个呈“ y,,形或“—”形的整体模块,负极柱与负极汇流件则与之对称是一个呈“—”形 或“ 形的整体模块;正、负极柱均露于壳体外并与壳体密封相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形蓄电池,包括矩形壳体、密封盖、内置于壳体内的电芯、正极柱、正极汇流件、负极柱和负极汇流件,电芯由正极板、隔膜、负极板相互交替叠片组成,分别在正极板、负极板一侧边的白边网位部分冲孔,汇流件与之相应处冲孔,用固定件将对应孔相接,使极板固定于汇流件;极柱与汇流件呈一整体模块。本发明之蓄电池可有效拓宽电流传输通道,提高大电流放电性能及电池耐振动性能从而提高电池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的方形蓄电池。
文档编号H01M10/00GK101834307SQ20101013350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刘卫军, 石建珍 申请人: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