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端子结构与具有该导电端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781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电端子结构与具有该导电端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外围设备,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以将太 阳能电池的电力输出的导电端子结构与具有该导电端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
背景技术
由于国际能源短缺促使太阳能电池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将太阳能电池 与建材或玻璃做整合应用更是符合目前节能潮流所需,例如将太阳能电池取代建造屋顶 的物料、将太阳能电池用于建筑外墙或建筑物玻璃、天窗及日光浴的顶部等。然而因单 一太阳能电池电流、电压很小,通常需将多个太阳能电池透过接线盒加以并联及串联, 以形成较大的电流电压。在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接线盒现有技术中,包含有导电端子、 太阳能电池输出/输入线、多个板片状二极管芯片、太阳能电池电极带等元件,其结构 十分复杂且仅能适于薄膜太阳能电池,不适用其它形式的太阳能电池,因此业界极需要 一种能广泛适用于不同种类太阳能电池的接线盒。由于太阳能电池及接线盒常曝露在外在环境当中,二极管及太阳能电池的导线 十分容易因外力因素影响而自接线盒内部松脱,影响太阳能电池电力输出的稳定性。此 外,当连接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带与接线盒的导电端子时,现有技术均由操作员在户外的 太阳能电池安置现场施工,通过焊枪将外部的焊料加以熔融而将电极带与导电端子以熔 融的焊料结合,施工效率低且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导电端子结构,包含有导线盖体、 端子本体、第一夹扣装置与第二夹扣装置。端子本体是以金属一体成形制成,且依序设 有导线底座、片体、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导线盖体具有第一底部、顶部、第一弯 折部位与第二弯折部位。第一底部的前端具有第一凸出部,第一底部两侧具有一对第二 凸出部。顶部经由第一弯折部位延伸出第一舌片,其中,此第一舌片设有第一开口,第 一底部与顶部是通过第二弯折部位互相连接。导线底座具有一对卡合部、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与凸伸于第三开口的第三凸出 部。各卡合部分别设置于导线底座的两侧,用以卡合导线盖体的各第二凸出部。第二开 口是供导线盖体的第一凸出部穿设。第三开口是供导线盖体的第一舌片穿设,且第三凸 出部穿透过导线盖体的第一开口。第一夹持部的两侧向上伸出一对第一翼部与一对第二翼部。各第一翼部与各第 二翼部之间形成有第一沟槽。第二夹持部具有第二底部及自第二底部两侧往上延伸的一 对侧壁,各侧壁分别设有第二沟槽。第一夹扣装置具有第三底部及自第三底部两侧往上延伸的一对第三翼部。此一 对第三翼部是用以夹扣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扣装置弯折形成第二舌片与第三舌片。第二 舌片的两侧具有一对第四凸出部,各第四凸出部分别卡合至第二夹持部的第二沟槽,而第三舌片抵靠于第二夹持部的第二底部。缘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结构,透过导线盖体、第 一夹扣装置与第二夹扣装置,分别与端子本体的导线底座、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 分别通过卡扣方式相互卡合。因此,此导电端子结构不需利用焊料加以焊接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结构,通过导线盖体卡合导线底 座,进一步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导线紧密夹持在导线盖体的第一开口与导线底座 之间,且可限制上述导线前、后、上、下的距离,更可避免上述导线松脱。因此,此导 电端子结构与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导线之间不需利用焊料加以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结构,通过第一夹扣装置卡合第 一夹持部,进一步可以将二极管紧密夹持在第一夹持部的第一沟槽中,可避免二极管松 脱。因此,此导电端子结构与二极管之间不需利用焊料加以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结构,通过第二夹持部的第二沟 槽的斜向延伸或波浪状延伸的构造以固定第二夹扣装置的第四凸出部与第二夹持部的第 二沟槽的卡合,因此,当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带插入第二夹持部时,可以紧密夹持在第二 夹持部与第二夹扣装置之间,更可避免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带松脱。因此,此导电端子结 构与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带之间不需利用焊料加以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导电端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包含绝缘 壳体与阵列状容置于此绝缘壳体内的多个导电端子结构。缘此,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电端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接 线盒,其中的导电端子结构,透过导线盖体、第一夹扣装置与第二夹扣装置,分别与端 子本体的导线底座、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分别通过卡扣方式相互卡合。因此,此 导电端子结构不需利用焊料加以焊接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电端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 其中的导电端子结构,通过导线盖体卡合导线底座,进一步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 导线紧密夹持在导线盖体的第一开口与导线底座之间,且可限制上述导线前、后、上、 下的距离,更可避免上述导线松脱。因此,此导电端子结构与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导线 之间不需利用焊料加以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电端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 其中的导电端子结构,通过第一夹扣装置卡合第一夹持部,进一步可以将二极管紧密夹 持在第一夹持部的第一沟槽中,可避免二极管松脱。因此,此导电端子结构与二极管之 间不需利用焊料加以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电端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 其中的导电端子结构,通过第二夹持部的第二沟槽的斜向延伸或波浪状延伸的构造以固 定第二夹扣装置的第四凸出部与第二夹持部的第二沟槽的卡合,因此,当太阳能电池的 电极带插入第二夹持部时,可以紧密夹持在第二夹持部与第二夹扣装置之间,更可避免 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带松脱。因此,此导电端子结构与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带之间不需利用 焊料加以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端子结构不需利用焊 料加以焊接组合而成,且该导电端子结构与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导线、二极管或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带之间不需利用焊料加以焊接固定。

为一种导电端子
为一种导电端子
为一种具有导电 端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22]导电端子结构1[0023]导线盖体11[0024]第—-底部111[0025]顶部112[0026]第—-凸出部113[0027]第二凸出部114[0028]第—-开口115[0029]第—〃弯折部位 116[0030]第—-舌片117[0031]第二弯折部位 118[0032]导线底座12[0033]卡合部121[0034]第二开口122[0035]第三凸出部123[0036]沟部124[0037]第三开口129[0038]片体13[0039]第三弯折部位131[0040]第四弯折部位 132[0041]第—-夹持部14[0042]第—-翼部141[0043]第二翼部142[0044]第—々勾槽143[0045]R角结构144[0046]第—-倾斜部145[0047]第二倾斜部146[0048]第二夹持部15[0049]第二底部151[0050]侧_C152图IA为一爆炸图,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结构。图IB为一示意图,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结构。图2为一爆炸图,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0051]第二二沟槽153[0052]第--夹扣装置16[0053]第三三翼部161[0054]第三三底部162[0055]第二二夹扣装置17[0056]第二二舌片172[0057]第三^舌片173[0058]第四凸出部174[0059]端子本体19[0060]太阳能电池接线盒20[0061]绝缘壳体20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揭露一种导电端子结构与具有导电端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接 线盒,其中所利用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原理及电性导通原理,已为相关技术领域具有 通常知识者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 图式,是表达与本实用新型特征有关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情形完整绘制,合 先叙明。请同时参考图IA与图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分别 为一种导电端子结构的爆炸图与示意图。一种导电端子结构1,包含有导线盖体11、端 子本体19、第一夹扣装置16与第二夹扣装置17。端子本体19是以金属一体成形制成, 且依序设有导线底座12、片体13、第一夹持部14与第二夹持部15。导线盖体11具有第一底部111、顶部112、第一弯折部位116与第二弯折部位 118。第一底部111与顶部112是通过第二弯折部位118互相连接。第一底部111的前 端具有第一凸出部113,此外,第一底部111的两侧具有一对第二凸出部114。顶部112 经由第一弯折部位116延伸出第一舌片117,其中,第一舌片117上设有第一开口 115。导线底座12具有一对卡合部121、第二开口 122、第三开口 129与凸伸于第三开 口 129的第三凸出部123。各卡合部121分别设置于导线底座12的两侧,用以与导线盖 体11的各第二凸出部114相互卡合。各卡合部121弯折形成有沟部124,藉此,导线底 座12的各卡合部121与导线盖体11的各第二凸出部114相互卡和时,可以藉此固定导线 盖体11的上下位置于导线底座12上。导线底座12的第二开口 122是供导线盖体11的第 一凸出部113穿设。导线盖体11的第一舌片117将穿设过导线底座12的第三开口 129, 也就是说,导线底座12第三开口 129的第三凸出部123亦将穿透过导线盖体11的第一开 口 115。此外,导线盖体11的第一开口 115与导线底座12的第三开口 129的第三凸出部 123相互嵌合的位置为挟持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导线(未图标)的位置,且此挟持前述导 线的位置为端子本体19与前述导线进行导电时的接触位置。特别要说明的是,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导线置入导线盖体11与导线底座12的方 式当导线盖体11被施以一上拉力道而被往上拉时,导线盖体11的第一舌片117与导 线底座12的第三开口 129的第三凸出部123相互嵌合的位置将形成一空间,用以供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导线穿设而使导线被置入。接着,当施予导线盖体11的上拉力道被移除 后,导线盖体11通过弹力回复到原本导线盖体11的第一开口 115与导线底座12的第三 开口 129的第三凸出部123相互嵌合的位置,据此,可将穿设第一开口 115的导线紧密挟 持住。因此,此导电端子结构1不需利用焊料加以焊接组合而成。且太阳能电池接线盒 的导线穿越过导线盖体11的第一开口 115,因此,可以清楚了解此导线插入第一开口 115 内的情形,进一步,更可以限制此导线在导线盖体11与导线底座12之间的前、后、上、 下的距离。据此,导线盖体11与端子本体19的导线底座12的结合是由下列三种方式而更 行稳固。首先,导线盖体11的各第二凸出部114与导线底座12的各卡合部121相互卡 合。另一方面,导线盖体11的第一舌片117与导线底座12的第三开口 129的第三凸出 部123相互嵌合。再一方面,导线盖体11的第一凸出部113与导线底座12的第二开口 122相互嵌合。片体13具有第三弯折部位131与第四弯折部位132。第三弯折部位131是与导 线座体12相连接;第四弯折部位132是与第一夹持部14相连接。第一夹持部14的两侧向上伸出一对第一翼部141与一对第二翼部142。各第一翼 部141设置于靠近片体13的一侧,而各第二翼部142设置于靠近第二夹持部15的一侧。 各第一翼部141与各第二翼部142之间形成有第一沟槽143。第一夹持部14尚具有第一 倾斜部145与第二倾斜部146,第一倾斜部145是与片体13相连接;第二倾斜部146是 与第二夹持部15相连接。第一夹持部14的各第一翼部141的末端与各第二翼部142的 末端皆弯折形成有R角结构144。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沟槽143的设计是用以紧密夹 扣住二极管(未图示),因此,此导电端子结构1与二极管之间不需利用焊料加以焊接固 定。此外,R角结构144的设计目的,为用以固定二极管夹扣在第一沟槽143时,其左 右两侧的相接,藉此增加第一沟槽143挟持二极管的强度。第一夹扣装置16具有第三底部162及自第三底部162两侧往上延伸的一对第三 翼部161。第一夹扣装置16的各第三翼部161是用以夹扣第一夹持部14的第一翼部141 与第二翼部142。第二夹持部15具有第二底部151及一对侧壁152,其中,各侧壁152是自第二底 部151的两侧而往上延伸形成的,且各侧壁152设有第二沟槽153。第二夹扣装置17弯折形成有第二舌片172与第三舌片173。第二舌片172的两 侧具有一对第四凸出部174,各第四凸出部174卡合至第二夹持部15的第二沟槽153。第 三舌片173抵靠于第二夹持部15的第二底部151。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二沟槽153可以 是沿各侧壁152的顶端往第二底部151斜向延伸,或者,第二沟槽153亦可以是沿各侧壁 152的顶端往第二底部151波浪状延伸。由于第二沟槽153的斜向延伸或波浪状延伸的 构造是用以固定第四凸出部174与第二沟槽153的卡合,因此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沟 槽153是以波浪状为较佳,据此,第二夹扣装置17能够稳固的与端子本体19的第二夹持 部15结合。因此,当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带(未图示)插入第二夹持部15时,可以紧密 夹持在第二夹持部15与第二夹扣装置17之间,更可避免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带松脱。因 此,此导电端子结构1与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带之间不需利用焊料加以焊接固定。请参考图2,依据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提出第二较佳实施例,为一种具有导电端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示意图。一种具有导电端子结构1的太阳能电池接线 盒20,包含绝缘壳体201与阵列状容置于此绝缘壳体201内的多个导电端子结构1。各 导电端子结构1的主要特征与功效则实质相同于如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导电端子结 构1,在此不加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范 围;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明了与实施,因此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 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导电端子结构,包含有一导线盖体(11)、一端子本体(19)、一第一夹扣装置 (16)与一第二夹扣装置(17),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本体(19)是以金属一体成形制成,且依序设有一导线底座(12)、一片体 (13)、一第一夹持部(14)与一第二夹持部(15);该导线盖体(11)具有一第一底部(111)、一顶部(112)、一第一弯折部位(116)与 一第二弯折部位(118),该第一底部(111)的前端具有一第一凸出部(113),该第一底部 (111)两侧具有一对第二凸出部(114),该顶部(112)经由该第一弯折部位(116)延伸出 一第一舌片(117),该第一舌片(117)上设有第一开口(115),该第一底部(111)与该顶 部(112)是通过该第二弯折部位(118)互相连接;该导线底座(12)具有一对卡合部(121)、一第二开口(122)、一第三开口(129)与 凸伸于该第三开口(129)的一第三凸出部(123),各卡合部(121)分别设置于该导线底座 (12)的两侧,用以卡合该导线盖体(11)的一对第二凸出部(114),该第二开口(122)是 供该导线盖体(11)的该第一凸出部(113)穿设,该第三开口(129)是供该导线盖体(11) 的该第一舌片(117)穿设,且该第三凸出部(123)穿透过该导线盖体(11)的该第一开口 (115);该第一夹持部(14)的两侧向上伸出一对第一翼部(141)与一对第二翼部(142),各第 一翼部(141)与各第二翼部(142)之间形成有一第一沟槽(143);该第二夹持部(15)具有一第二底部(151)及自该第二底部(151)两侧往上延伸的一 对侧壁(152),各侧壁(152)设有一第二沟槽(153);该第一夹扣装置(16)具有一第三底部(162)及自该第三底部(162)两侧往上延伸的 一对第三翼部(161),各第三翼部(161)是用以夹扣该第一夹持部(14);以及该第二夹扣装置(17)弯折形成一第二舌片(172)与一第三舌片(173),该第二舌片 (172)的两侧具有一对第四凸出部(174),各第四凸出部(174)卡合至该第二夹持部(15) 的该第二沟槽(153),该第三舌片(173)抵靠于该第二夹持部(15)的该第二底部(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线底座(12)的各卡合部 (121)弯折形成一沟部(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片体(13)进一步具有一第 三弯折部位(131)与一第四弯折部位(132),该第三弯折部位(131)连接至该导线底座 (12),该第四弯折部位(132)连接至该第一夹持部(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持部(14)进一步具 有一第一倾斜部(145)与一第二倾斜部(146),该第一倾斜部(145)连接至该片体(13), 该第二倾斜部(146)连接至该第二夹持部(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持部(14)的各第一 翼部(141)与各第二翼部(142)的末端弯折形成一 R角结构(1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沟槽(153)是沿该侧壁 (152)的顶端往该第二底部(151)斜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沟槽(153)是沿该侧壁 (152)的顶端往该第二底部(151)波浪状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扣装置(16)的各第三翼部(161)是用以夹扣该第一夹持部(14)的各第一翼部(141)与各第二翼部(142)。
9. 一种具有导电端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壳体(201) 与阵列状容置于该绝缘壳体(201)内的多个导电端子结构(1),各导电端子结构(1)具有 权利要求1至8其中任一项的特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端子结构与具有该导电端子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该导电端子结构包含导线盖体、端子本体、第一夹扣装置与第二夹扣装置。端子本体依序设有导线底座、片体、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导线盖体有第一底部、顶部、第一弯折部位与第二弯折部位。导线底座有一对卡合部、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与凸伸于第三开口的第三凸出部,第三开口供导线盖体的第一舌片穿设。第一夹扣装置有第三底部及一对第三翼部,各第三翼部夹扣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扣装置弯折形成第二舌片与第三舌片,第二舌片的两侧有一对第四凸出部,用以卡合第二夹持部。
文档编号H01R11/11GK201797062SQ20102019469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2日
发明者林志信 申请人: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