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爬距有机复合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5182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爬距有机复合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爬距有机复合绝缘 子。二 .背景技术有机复合绝缘子在我国开始采用以来,由于其独特的重量轻、强度 高、防污性能好等优异性能而获得电力部门的好评,使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近 年来环境污染的加剧,用户对绝缘子的防污闪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定有机复合绝缘 子防污闪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其爬电距离,适宜的爬电距离是靠一定数目的伞片来达到的, 目前常用的伞形设计方案为等径伞和大小伞,大小伞是每隔一个大伞设置一个小伞,上述 伞形只能满足一般污染地区的使用,对于严重污染的地区、高海拔的地区所需的高爬电距 离很难做到,传统的提高爬电距离的方法是增大伞片直径和加大伞片用量,但是其效果并 不理想,因为,有机复合绝缘子的结构高度是一定的,伞片数量的增多必然导致伞片的间距 变小,间距变小会导致伞片的自洁作用缩小,当暴雨来时,雨水桥接伞间距,进而发生绝缘 子雨闪事故。另外,由于硅橡胶质地软,做大伞片存在一定困难,容易产生伞片边缘塌边,有 可能会产生电场畸变从而引起绝缘子的闪络事故。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 构简单、能够提高爬电距离且减小电力事故的大爬距有机复合绝缘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爬距有机复合绝缘子,含有芯棒、大伞片和小伞 片,所述大伞片和小伞片分别套装固定在所述芯棒上,并且,相邻所述大伞片之间至少设置 有三个小伞片。相邻所述大伞片之间设置有四个小伞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加大了大伞片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地防止覆冰、伞间雨水桥接闪 络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又可得到很大的爬电距离满足极度污染地区的使用要求。而在相同 爬电距离的前提下,其材料用量比传统的一大一小间隔伞片要少,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2、本实用新型爬电距离比传统伞形的爬电距离提高6.9%,而伞片重量却减少 3. 5%,伞间距由原来的86mm增加到166mm,使绝缘子整体防污性能有很大提高。3、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能够提高爬电距离且减小电力事故,推广后具 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中,1-芯棒,2-小伞片,3-大伞片。大爬距有机复合绝缘子含 有芯棒1、大伞片3和小伞片2,大伞片3和小伞片2分别套装固定在芯棒1上,并且,相邻 大伞片3之间至少设置有三个小伞片(图中为四个,根据需要可以选取不同的数量,不一一详述)。 本实用新型爬电距离比传统伞形的爬电距离提高6.9%,而伞片重量却减少 3. 5%,伞间距由原来的86mm增加到166mm,使绝缘子整体防污性能有很大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大爬距有机复合绝缘子,含有芯棒、大伞片和小伞片,其特征是所述大伞片和 小伞片分别套装固定在所述芯棒上,并且,相邻所述大伞片之间至少设置有三个小伞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爬距有机复合绝缘子,其特征是相邻所述大伞片之间设 置有四个小伞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爬距有机复合绝缘子,它含有芯棒、大伞片和小伞片,所述大伞片和小伞片分别套装固定在所述芯棒上,并且,相邻所述大伞片之间至少设置有三个小伞片。本实用新型加大了大伞片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地防止覆冰、伞间雨水桥接闪络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又可得到很大的爬电距离满足极度污染地区的使用要求。而在相同爬电距离的前提下,其材料用量比传统的一大一小间隔伞片要少,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H01B17/42GK201788771SQ20102050869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0日
发明者张志伟, 郭慧豪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