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插式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150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插式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产品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直插式蓄电池,尤其说是一种适用于摄像机使用的直插式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蓄电池,特别是常见的蓄电池,其结构一般包括绝缘外壳、正、负端子,绝缘外壳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池单体的单格,该单格通过中墙隔开,在这些结构所述的蓄电池,它们的正、负端子,大多都是安装在蓄电池的顶面,与外部进行连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即要对电池进行固定,连接时又需连线进行焊接,操作烦琐,特别是对于一些不懂电池的人来说,由于分不清极性,在连接时很容易造成短路,出现烧坏电池或者是伤人的事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接线方便、结构简单合理的直插式蓄电池。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插式蓄电池,它包括绝缘外壳、正极金属接触片及负极金属接触片,绝缘外壳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池单体的单格,所述单格通过中墙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金属接触片及负极金属接触片均设置在绝缘外壳的前端外侧面上。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直插式蓄电池,其进一步细化,所述正极金属接触片及负极金属接触片均位于绝缘外壳的前端外侧面的中部。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直插式蓄电池的进一步限制,所述正极金属接触片位于绝缘外壳的前端外侧面的左侧。同时,更进一步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插式蓄电池,其所述负极金属接触片位于绝缘外壳的前端外侧面的右侧。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配带正极金属接触片及负极金属接触片的带蓄电池进行改进,它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将正极金属接触片及负极金属接触片均设置在绝缘外壳的前端外侧面上,蓄电池可嵌入到安装座后就可使用,无需连线,操作简单方便。(2)本技术方案灵活地将正极金属接触片及负极金属接触片均设置在绝缘外壳的前端外侧面上,使得蓄电池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电池的整体体积减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左视方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直插式蓄电池,它尤其适用于摄像机使用。 本使用习性包括绝缘外壳1、正极金属接触片2及负极金属接触片3,绝缘外壳1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池单体的单格4,所述单格4通过分隔板5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金属接触片2及负极金属接触片3均设置在绝缘外壳1的前端外侧面6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述正极金属接触片2及负极金属接触片3均位于绝缘外壳1的前端外侧面6的中部。对于产品的实际制备,所述正极金属接触片2位于绝缘外壳1的前端外侧面6的左侧,同时,所述负极金属接触片3位于绝缘外壳1的前端外侧面6的右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插式蓄电池,可嵌入到安装座后就可使用,无需连线,操作简单方便。正极金属接触片2及负极金属接触片3均设置在绝缘外壳1的前端外侧面上,使得蓄电池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电池的整体体积减小。
权利要求1.一种直插式蓄电池,它包括绝缘外壳(1)、正极金属接触片(2)及负极金属接触片 (3),绝缘外壳(1)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池单体的单格G),所述单格(4)通过中墙(5)隔开, 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金属接触片( 及负极金属接触片( 均设置在绝缘外壳(1)的前端外侧面(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式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金属接触片(2)及负极金属接触片( 均位于绝缘外壳(1)的前端外侧面(6)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插式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金属接触片(2)位于绝缘外壳(1)的前端外侧面(6)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插式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金属接触片(3)位于绝缘外壳(1)的前端外侧面(6)的右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插式蓄电池,它包括绝缘外壳、正极金属接触片及负极金属接触片,绝缘外壳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池单体的单格,所述单格通过中墙隔开,所述正极金属接触片及负极金属接触片均设置在绝缘外壳的前端外侧面上。蓄电池可嵌入到安装座后就可使用,无需连线,操作简单方便。正极金属接触片及负极金属接触片均设置在绝缘外壳的前端外侧面上,使得蓄电池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电池的整体体积减小。
文档编号H01M2/34GK202094220SQ20112001385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7日
发明者戴伟忠 申请人:广州八马蓄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