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569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触头组件是交流接触器的核心部件,其稳定可靠直接决定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而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交流接触器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即触头组件中触头支持的通槽与衔铁的配合处存在着间隙,从而导致衔铁不能稳定的处于通槽的中间位置,在工作过程中,容易造成衔铁与线圈骨架擦碰,导致交流接触器不能正常工作,不稳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交流接触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触头组件,其中触头组件包括触头支持、接触桥、弹簧和衔铁以及弹簧片,所述接触桥上具有触头银点,所述触头支持具有前后贯通的通腔,在该通腔内,弹簧通过顶住接触桥的方式将接触桥固定在触头支持上,所述衔铁侧面具有与所述弹簧片适配的通孔,其中所述的触头支持底面具有一横向通槽,该通槽的两个内侧面开有滑道,所述衔铁通过弹簧片穿过其侧面的通孔并悬挂在通槽内侧面的滑道上的方式固定衔铁,其中所述衔铁与所述横向通槽内侧面之间的间隙里设置有垫片,该垫片的厚度与所述间隙尺寸相适应。通过上述对现有技术的改进,由于在触头支持底面的横向通槽内侧面和衔铁之间的间隙中安装了适配的垫片,使得衔铁能够稳定的固定在该横向通槽的中间位置,并且不易滑动,避免了交流接触器在工作过程中,衔铁与线圈骨架的擦碰,从而导致的不正常工作,极大的提高了交流接触器的稳定可靠性。作为优选,衔铁侧面的通孔形状采用长方形或者长圆形孔,便于加工;在垫片上还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衔铁侧面的通孔相对应,所述弹簧片穿过该垫片上的通孔悬挂于滑道上,如此设计,可以保证垫片不脱落,更加稳定可靠,当然,为了便于加工,所述垫片上的通孔采用长方形或者长圆形孔为佳。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触头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垫片、衔铁与弹簧片的组装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衔铁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垫片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触头支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对触头组件方面的改进,参照图1可知,触头组件包括一个触头支持1、四个接触桥2、四根弹簧3、一块衔铁4和一个弹簧片5以及两块垫片6,接触桥2上具有触头银点21,触头支持1具有前后贯通的四个通腔11,从图1可明显得知,在该通腔11内,弹簧3通过顶住接触桥2的方式将接触桥2固定在触头支持1上,图3中可知,衔铁4侧面具有通孔41,该通孔 41与弹簧片5适配,图4中,垫片6具有一长方形通孔61,图5中,触头支持1底面具有一横向通槽12,该通槽12的两个内侧面121开有滑道122,由图2可知,弹簧片5穿过衔铁4 侧面的通孔41和垫片6的通孔61并悬挂在通槽12内侧面121的滑道122上,其中衔铁4 与横向通槽12内侧面121之间的间隙与垫片6的厚度尺寸相适应。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方式,比如仅仅改变垫片的形状,只要采用了垫片厚度与横向通槽的侧面和衔铁之间的间隙尺寸相适应的方案, 都是显而易见的基于本技术方案的精神所引申出的,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触头组件,其中触头组件包括触头支持、接触桥、弹簧和衔铁以及弹簧片,所述接触桥上具有触头银点,所述触头支持具有前后贯通的通腔,在该通腔内,弹簧通过顶住接触桥的方式将接触桥固定在触头支持上,所述衔铁侧面具有与所述弹簧片适配的通孔,其中所述的触头支持底面具有一横向通槽,该通槽的两个内侧面开有滑道,所述衔铁通过弹簧片穿过其侧面的通孔并悬挂在通槽内侧面的滑道上的方式固定衔铁,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与所述横向通槽内侧面之间的间隙里设置有垫片,该垫片的厚度与所述间隙尺寸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侧面的通孔形状为方形或长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具有一通孔,该通孔与衔铁侧面的通孔位置相对应,并且所述的弹簧片还穿过该通孔悬挂在所述的滑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上的通孔为方形或长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触头组件,其中触头组件包括触头支持、接触桥、弹簧和衔铁以及弹簧片,所述接触桥上具有触头银点,所述触头支持具有前后贯通的通腔,在该通腔内,弹簧通过顶住接触桥的方式将接触桥固定在触头支持上,所述衔铁侧面具有与所述弹簧片适配的通孔,其中所述的触头支持底面具有一横向通槽,该通槽的两个内侧面开有滑道,所述衔铁通过弹簧片穿过其侧面的通孔并悬挂在通槽内侧面的滑道上的方式固定衔铁,其中所述衔铁与所述横向通槽内侧面之间的间隙里设置有垫片,该垫片的厚度与所述间隙尺寸相适应;其有益技术效果是能有效防止了衔铁与线圈骨架的擦碰现象,提高了可靠性。
文档编号H01H50/64GK201956285SQ20112008487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叶鲁滨, 吴立珠, 张雪婷, 朱明龙, 王斯飞, 赵洪平 申请人:常安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