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481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子卡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退卡机构的电子卡连接
ο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相机、手机、PDA的普及,电子卡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在电子卡使用过程中或是利用退卡机构退卡时,电子卡容易受到冲击而从电子卡连接器内飞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2009年10月观日公告的中国发明专利第CN100555766C号,揭示了一种用以插接电子卡的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设于绝缘本体一侧的退卡机构,绝缘本体设有收容电子卡的插槽及自插槽向前暴露于外侧的插入口。电子卡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绝缘本体一侧的支承部、自支承部向内侧延伸的轴、可沿轴相对于绝缘本体在打开位置或锁住位置滑动的金属限制块及套设在轴上的弹性部件,限制块在初始状态时遮挡部分插入口。当电子卡插入收容空间时,手动向外侧推动限制块,限制块向外侧抵压弹性部件,然后另一只手将电子卡插入插槽后,松开限制块,弹性部件将限制块抵推到原位并抵压在电子卡前端,以限制电子卡向前移动。取卡时需要手动向外侧推动限制块移动后,手动按压住,另一只手才可以将插槽内的电子卡取出,需要双手进行操作,使用不方便。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子卡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电子卡连接器。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退卡机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电子卡的插槽,插槽前端设有一插入口,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绝缘本体上并且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块、抵压于绝缘本体与滑块之间的弹簧及定位滑块与绝缘本体相对位置的导杆,所述退卡机构还包括设于滑块上的限制块及位于滑块与限制块之间的弹性件,限制块能够在第一、 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限制块位于第一位置时遮蔽插入口前端,以限制电子卡向前移动,限制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插入口完全向前暴露于外侧,弹性件向后拉限制块以避免限制块在第一、第二位置之间随意移动。所述弹性件为一拉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定位在滑块上,另一端定位在限制块上。所述限制块包括上端壁,限制块上端壁设有一向前倾斜延伸的倒勾,所述滑块包括位于倒勾后方的凸柱,弹性件两端分别装设在倒勾与凸柱上。所述限制块由一金属片弯折形成,其还包括下端壁及自上端壁向下延伸至下端壁的连接壁,上端壁与下端壁之间形成一卡持空间,延伸部收容于卡持空间内。所述滑块还包括长条型的导引部、自导引部延伸入插槽内用以向前抵推电子卡的挡止部及自导引部向前延伸的延伸部,凸柱设于延伸部后侧,延伸部的厚度较导引部薄,延伸部前端设有用以引导限制块左、右滑动的凸块,凸块位于凸柱的前方。[0013]所述限制块上端壁与下端壁均设有上下贯穿且对齐的弧型轨道槽,轨道槽自上、 下端壁左前端向右后端弯曲延伸至连接壁后再向左后端弯折延伸,整体呈弧形,所述凸块收容于轨道槽内,限制块安装在延伸部后,限制块低于引导部的上表面。所述凸块包括前端面、后端面及连接前端面与后端面的两外侧面,凸块前端面至后端面的长度大于限制块轨道槽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凸块两外侧面中部分别设有弧形凹槽,前端面形状为向前凸伸的半圆,后端面形状为向后凸伸的半圆,所述轨道槽包括内前端壁、内后端壁及自内前端壁向后延伸至内后端壁的两内侧壁,内前端壁形状为向前凸伸的半圆,后端壁形状为向后凸伸的半圆,当限制块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凸块前端面抵靠在内前端壁上,弹性件向内侧拉限制块,避免限制块向第一位置移动,当限制块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后端面抵靠在内后端壁上,弹性件向后拉限制块,避免限制块向第二位置移动。所述凸块相对滑动过限制块的弧形轨道槽的一半后,即凸块作为支点位于倒勾的右后方时,弹性件的恢复力形成使限制块顺时针转动的力矩,促使限制块向内侧同时向前移动;当凸块作为支点位于倒勾的左前方时,弹性件的恢复力形成使限制块逆时针转动的力矩,带动限制块继续向后并向内移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还包括包覆限制块的绝缘保护盖,保护盖包括上端保护壁、下端保护壁及连接上端保护壁与下端保护壁的前端保护壁与外侧保护壁,上端保护壁、下端保护壁、前端保护壁及外侧保护壁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上端保护壁内侧设有向外贯穿的退让槽,限制块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保护盖包覆限制块后,保护盖与导引部的高度大致相同,倒勾和弹性件收容于退让槽内。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后壁、左、右侧部及连接左、右侧部及后壁的底壁,所述后壁、两侧部及底壁共同围设成所述插槽,绝缘本体右侧部前端内侧设有向插槽内延伸的倾斜面, 限制块位于第一位置时,保护盖与限制块后端部分收容于插槽内并向后抵靠在倾斜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滑块前端设置限制块,限制块可以向左前方滑动进行锁卡,或者向右后方滑动以解除对电子卡的锁定,电子卡连接器可以单手进行操作,从而使用更加方便,且弹性件抵压在限制块上,可避免限制块随意滑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与电子卡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位于初始位置时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分开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位于工作位置时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分开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退卡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限制块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限制块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可焊接于一电路板(未图示)
5上以与一对接电子卡300相插接。所述电子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 1内的导电端子2、分别组装于绝缘本体1上的退卡机构3及金属遮蔽壳体4。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后壁10、左、右侧部11、12、连接左、 右侧部11、12及后壁10的底壁13及由后壁10、两侧部11及底壁12围设成的插槽15,插槽15前端设有一插入口 150,插槽15用以收容电子卡300,右侧部12前端内侧设有向插槽 15内延伸的倾斜面121,底壁13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通槽131。导电端子2用以电性连接电子卡300。导电端子2包括镶埋成型于绝缘本体1底壁13内的固定部(未图示)、自固定部一端延伸入通槽121内的延伸部22、自延伸部22继续向上倾斜延伸入插槽15内的接触部21及自固定部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1后壁10的焊接部23。请参图4至图7所示,退卡机构3组装于绝缘本体1的右侧部12旁侧,退卡机构 3包括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块31、抵压于绝缘本体1与滑块31之间的弹簧32、定位滑块31 与绝缘本体1相对位置的导杆33、设于滑块31前端的金属限制块34、包覆限制块34的绝缘保护盖35及设于限制块34与滑块31之间的弹性件37,本案中弹性件37为一拉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7可设置为其他具有弹性收缩的装置。滑块31包括收容于插槽15内的长条型引导部311、自引导部311后端垂直延伸入插槽15内的挡止部312、自导引部311 向前延伸的延伸部313,延伸部313厚度较导引部311薄,导引部311与延伸部313的连接处的上下侧分别形成一自左前方向右后方延伸的斜面,延伸部313后端设有一向上凸伸的凸柱314,延伸部313前端设有上、下凸伸的凸块36,凸柱314位于凸块36的左后方,凸块 36自延伸部313前端向外侧及向后倾斜延伸,凸块36包括后端面361、前端面362及连接后端面361与前端面362的两外侧面363,后端面361形状为向后凸伸的半圆,前端面362 形状为向前凸伸的半圆,两外侧面363中部设有弧形凹槽3631,滑块31位于初始位置时,延伸部313前端位于插槽15夕卜侧,参阅图1及图2所示。限制块34由一金属片弯折形成,限制块34包括上端壁341、下端壁342及自上端壁341外侧边向下延伸与下端壁342连接的连接壁343,上端壁341与下端壁342之间形成一卡持空间340,上端壁341与下端壁342设有上、下贯穿并对齐的弧形轨道槽344,轨道槽 344是自上、下端壁341、342左前端向右后端弯曲延伸至连接壁343后再向左后方弯曲延伸的弧形,限制块34上端壁341中部设有一向前倾斜延伸的倒勾3411,倒勾3411位于轨道槽 344左侧,弹性件37的两端分别扣持于凸柱314与倒勾3411上,轨道槽344包括内后端壁 3441、内前端壁3442及自内后端壁3441向前延伸至内前端壁3442的两内侧壁3443,凸块 36前端面362至后端面361的长度大于限制块34轨道槽344的宽度,防止限制块34在延伸部313上过度旋转,内后端壁3441形状为向后凸伸的半圆,内前端壁3442形状为向前凸伸的半圆,延伸部313收容于卡持空间340内,凸块36收容于轨道槽344内,轨道槽344两内侧壁3443抵靠在凸块36两外侧面363上,前端面362能够抵靠在内前端壁3442上,后端面361能够抵靠在内后端壁3441上,限制块34包覆延伸部313后,限制块34低于导引部311的上表面。凸块36可沿轨道槽344做弧线运动,限制块34可相对延伸部313进行左右及前后滑动。当限制块31向左前方滑动至最前端即凸块311后端面361抵靠在轨道槽344上时,此时限制块34位于第一位置,参阅图3所示,同时弹性件37处于拉伸状态并以凸块36为支点向左后方拉限制块34,可避免限制块34随意向右后侧滑动,此时限制块34可挡住部分插入口 150,当限制块34向右后方滑动至最后端即凸块36前端面362抵靠在轨道槽344上时,此时限制块34位于第二位置,参阅图2所示,弹性件37依旧向左后拉限制块34,避免限制块34随意向前滑动,此时插入口 150完全向外侧暴露。保护盖35包括上端保护壁351、下端保护壁352及连接上端保护壁351与下端保护壁352的前端保护壁353与外侧保护壁354,上端保护壁351、下端保护壁352、前端保护壁353及外侧保护壁3M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350,限制块34收容于收容空间350内,上端保护壁351设有一向外贯穿的退让槽3511,倒勾3411与弹簧37前端部分收容于退让槽 3511内,避免限制块34的上端壁341翘曲变形,保护盖35安装在限制块34后,保护盖35 的高度与导引部311大致相同。遮蔽壳体4包括遮盖于插槽15顶部的顶壁41及自顶壁41两侧向下垂直弯折延伸的两侧壁42,两侧壁42分别扣持在绝缘本体1的左、右侧部11、12上。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插入电子卡300时,滑块31处于初始位置,参图2限制块 34位于第二位置时,凸块36前端面362抵靠在轨道槽344内前端壁3442上,将电子卡300 由插入口 150插入插槽15,电子卡300向后抵在滑块31的挡止部312上,然后手动拨动限制块34向前滑动,当凸块36相对滑动过限制块34的弧形轨道槽344的一半后,即凸块36 作为支点位于倒勾3411的右后方时,弹性件37的恢复力形成使限制块34顺时针转动的力矩,拉动限制块34前端向内侧移动同时向前移动,直至限制块34滑动至最前端时,即限制块34到达图3所示第一位置,同时,弹性件37的向后拉力可控制限制块34的位置,避免限制块34逆时针转动,即向右后方滑动,限制块34抵靠在电子卡300的前端,以限制电子卡 300向前移动,最后将电子卡300与滑块31—起向后推入插槽15内的工作位置,导引部311 完全收容于插槽15内,保护盖35与限制块34后端部分收容于插槽15,限制块34向后抵靠在右侧部12前端的倾斜面121上,避免限制块34在电子卡300工作时向后滑动。电子卡300退出过程中,挡止部312带动电子卡300从插槽15内的工作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此时限制块34的状态如图3所示,然后手动拨动限制块34向外侧滑动,当凸块36相对限制块34滑动过倒勾3411后,即凸块36作为支点位于倒勾3411的左前方时, 弹性件37的恢复力形成使限制块34逆时针转动的力矩,带动限制块34继续向后并向内移动,直到凸块36抵靠在轨道槽344内前端壁3442时,限制块34位于第二位置,参图2,最后可手动将电子卡300取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的滑块31前端滑设有一限制块34,可以防止电子卡 300工作时因为震动或者在退卡机构3退卡时电子卡300从插槽15内飞出,可单手前后拨动限制块34再插入或拔出电子卡300,从而使电子卡连接器100的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在限制块34与滑块31之间设置一弹性件37,弹性件37向后拉限制块34,避免限制块34前后随意移动。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退卡机构, 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电子卡的插槽,插槽前端设有一插入口,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绝缘本体上并且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块、抵压于绝缘本体与滑块之间的弹簧及定位滑块与绝缘本体相对位置的导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卡机构还包括设于滑块上的限制块及位于滑块与限制块之间的弹性件,限制块能够在第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限制块位于第一位置时遮蔽插入口前端,以限制电子卡向前移动,限制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插入口完全向前暴露于外侧,弹性件向后拉限制块以避免限制块在第一、第二位置之间随意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一拉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定位在滑块上,另一端定位在限制块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块包括上端壁,限制块上端壁设有一向前倾斜延伸的倒勾,所述滑块包括位于倒勾后方的凸柱,弹性件两端分别装设在倒勾与凸柱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块由一金属片弯折形成, 其还包括下端壁及自上端壁向下延伸至下端壁的连接壁,上端壁与下端壁之间形成一卡持空间,延伸部收容于卡持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还包括长条型的导引部、 自导引部延伸入插槽内用以向前抵推电子卡的挡止部及自导引部向前延伸的延伸部,凸柱设于延伸部后侧,延伸部的厚度较导引部薄,延伸部前端设有用以引导限制块左、右滑动的凸块,凸块位于凸柱的前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块上端壁与下端壁均设有上下贯穿且对齐的弧型轨道槽,轨道槽自上、下端壁左前端向右后端弯曲延伸至连接壁后再向左后端弯折延伸,整体呈弧形,所述凸块收容于轨道槽内,限制块安装在延伸部后, 限制块低于引导部的上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包括前端面、后端面及连接前端面与后端面的两外侧面,凸块前端面至后端面的长度大于限制块轨道槽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凸块两外侧面中部分别设有弧形凹槽,前端面形状为向前凸伸的半圆,后端面形状为向后凸伸的半圆,所述轨道槽包括内前端壁、内后端壁及自内前端壁向后延伸至内后端壁的两内侧壁,内前端壁形状为向前凸伸的半圆,后端壁形状为向后凸伸的半圆,当限制块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凸块前端面抵靠在内前端壁上,弹性件向内侧拉限制块,避免限制块向第一位置移动,当限制块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后端面抵靠在内后端壁上,弹性件向后拉限制块,避免限制块向第二位置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相对滑动过限制块的弧形轨道槽的一半后,即凸块作为支点位于倒勾的右后方时,弹性件的恢复力形成使限制块顺时针转动的力矩,促使限制块向内侧同时向前移动;当凸块作为支点位于倒勾的左前方时,弹性件的恢复力形成使限制块逆时针转动的力矩,带动限制块继续向后并向内移动。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还包括包覆限制块的绝缘保护盖,保护盖包括上端保护壁、下端保护壁及连接上端保护壁与下端保护壁的前端保护壁与外侧保护壁,上端保护壁、下端保护壁、前端保护壁及外侧保护壁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上端保护壁内侧设有向外贯穿的退让槽,限制块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保护盖包覆限制块后,保护盖与导引部的高度大致相同,倒勾和弹性件收容于退让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后壁、左、右侧部及连接左、右侧部及后壁的底壁,所述后壁、两侧部及底壁共同围设成所述插槽,绝缘本体右侧部前端内侧设有向插槽内延伸的倾斜面,限制块位于第一位置时,保护盖与限制块后端部分收容于插槽内并向后抵靠在倾斜面上。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退卡机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电子卡的插槽,插槽前端设有一插入口。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绝缘本体上并且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块、抵压于绝缘本体与滑块之间的弹簧及定位滑块与绝缘本体相对位置的导杆,所述退卡机构还包括限制块及弹性件。限制块能够在第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限制块位于第一位置时遮蔽插入口前端,以限制电子卡向前移动,限制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插入口完全向前暴露于外侧,弹性件向后拉限制块以避免限制块在第一、第二位置之间随意移动。电子卡连接器可以单手进行操作,从而使用更加方便。
文档编号H01R13/635GK202196949SQ20112022834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
发明者叶春, 朱方跃, 赵期俊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