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内侧装固封极柱式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590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户内侧装固封极柱式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装固封极柱式真空断路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对高电压真空断路器主导电回路的绝缘及安装方式的改进。
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的主导电回路的绝缘方式经历了空气绝缘、复合绝缘、固封绝缘三个阶段,固封式真空断路器被称为第三代真空断路器。第一代绝缘方式(绝缘子悬臂式)的真空断路器,带电部分完全裸露在空气中,绝缘水平受周围的物理、化学影响;第二代绝缘方式(复合绝缘)的真空断路器,将灭弧室以全包容或半包容的方式保护在环氧树脂套筒内, 但这种方式没有完全把带电部分密封起来,绝缘水平仍会受到来自污秽、湿热等外部环境影响;第三代绝缘方式(即固封极柱),以通过环氧树脂自动压力凝胶(APG)工艺,将灭弧室及上下出线端全部包封在环氧树脂内部。这样做,不仅简化了极柱的装配工艺,防止真空灭弧室导电回路连接螺栓由于运行中的振动而导致的松动,提高了可靠性,而且使真空灭弧室的外表面不受外部机械力和外部环境(如灰尘、潮湿、污秽、高海拔或小动物)的影响,进一步改善了极柱电场分布的情况。开关设备一直朝着高可靠、免维护、智能化、小型化、长寿命的方向发展。目前,众多开关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真空断路器大多都是“正装”式的,即主导电回路成横向排列安装在机构箱体的前面。其不足之处是(1)操动机构的输出轴很长,在断路器动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不利于断路器的使用;(2)对开关柜的空间有一定的要求,不利于小型化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城乡环网供电的兴起,各种智能化、小型化的环网柜逐渐取代传统的固定式高压柜,这中间最具代表性的应属装有SF6开关的环网柜。但众所周知,SF6开关的使用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如室温效应、有毒气体的泄漏和排放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等。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产品的不足之处,适应当前电网供电趋势的需求,满足我国电力建设和改良的需要,我们设计了 VKP-12型户内侧装固封极柱式高压真空断路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侧装式真空断路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户内侧装固封极柱式真空断路器,包括箱体、油缓冲器、输出轴、拐臂I、储能弹簧、电动机、分闸线圈、大齿轮、合闸线圈、摇臂、连板I、拐臂II、绝缘拉杆、拐臂III、连板 II、拐臂V、分闸弹簧、真空管、上出线座、导电板、静端导电杆、静触头、动触头、真空管动导电杆、导电夹、软连接,其特征在于电动机连接大齿轮,大齿轮通过拐臂连接储能弹簧,固封极柱的上出线座与真空管的静端导电板连接,真空管动导电杆与导电夹连接,导电夹的端面与软连接连接,软连接的另一端与下出线座连接。真空管的动导电杆的端面与绝缘拉杆连接,绝缘拉杆的另一端与拐臂III连接,拐臂III另一端与连杆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拐臂II 连接,拐臂II的另一端与连板I连接,连板I与主轴摇臂连接,摇臂与轴出轴连接,轴出输安装在机构的侧板上;固封极柱的上出线座依次经真空管的静端导电板、静端导电杆、静触头到动触头、动导电杆连接,然后通过固在动导杆上的导电夹、软连接,最后从固封极柱的下出线座。下出线座安装在“”形
箱体内的采用模块化设计的侧装断路器专用弹簧操动机构,操动机构设有输出轴和摇臂, 摇臂与机构箱内的连杆机构衔接。机构的纵向箱体上安装具有高绝缘、低电阻型的固封极柱真空灭弧室,灭弧室采用APG工艺浇铸在固封极柱内,真空灭弧室的静端用螺栓与上出线座紧固在一起,动导电杆通过导电夹、软连接与下出线座紧固在一起;真空灭弧室动导电杆端面装有绝缘拉杆,绝缘拉杆与机构箱体内的连杆机构配合连接,通过操动机构的运动带动真空灭弧室作合、分闸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操动机构的储能部分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其优点是传递的功率大、速度范围广、效率高、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能保证恒定传动比,从而提高了断路器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操动机构的合、分闸电磁铁也采用了环氧树脂浇铸的形式, 这种结构,不会受周围空气的潮湿、灰尘、腐蚀性而影响其动作性能,而且,因为是环氧树脂外壳,所以不会引起着火等危险事故发生。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操动机构的输出轴设有一相摇臂通过连板与机构箱体内的连杆机构相连,通过连杆机构上的三相分别与三只固封极柱的绝缘拉杆连接,使力的传递更为合理。作为优选,所述的箱体采用“|_”形结构,改变了传统断路器的横向安装一次回路的结构形式,缩小了断路的体积,使结构更为紧凑。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封极柱采用低电阻型的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的波浪形陶瓷外壳与作为缓冲层的硅橡胶结合效果更为可靠,应力可以得到更好的缓解。导电夹与软联接采用组合安装的结构,在保证接阻电阻值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了传统焊接结构的卡滞、 不灵活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传递的功率大、速度范围广、效率高、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能保证恒定传动比,从而提高了断路器的可靠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断路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断路器的A-A剖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断路器的B-B剖示意图。油缓冲器1、输出轴2、拐臂I 3、储能弹簧4、电动机5、分闸线圈6、大齿轮7、合闸线圈8、摇臂9、连板I 10、拐臂II 11、连杆12、绝缘拉杆13、拐臂III14、连板II 15、拐臂V 16、 分闸弹簧17、真空管18、上出线座19、导电板20、静端导电杆21、静触头22、动触头23、动导电杆24、导电夹25、软连接沈、下出线座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见附图广3本实用新型的户内侧装固封极柱式真空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与固柱极柱两大部分组成三只固封极柱呈纵向排列安装在操动机构的前面箱体上;操动机构的箱体为“I一”形结构,左边垂直的部分为机构的动力驱动单元,右边横向部分为动作传递单元,固封极柱安装在箱体上与操动机构的传递单元相连。其特征在于固封极柱的上出线座19与真空管18的静端导电板20连接,真空管动导电杆M与导电夹25连接,导电夹的端面与软连接沈连接,软连接的另一端与下出线座27连接。真空管18的动导电杆M的端面与绝缘拉杆13连接,绝缘拉杆的另一端与拐臂14连接,拐臂另一端与连杆12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拐臂11连接,拐臂11的另一端与连板10连接,连板10与主轴摇臂9连接,摇臂9与轴出轴2连接。轴出输安装在机构的侧板上。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使电动机5内部的蜗轮转动,从而通过齿轮轴带动大齿轮 7转动,在大齿轮的运动下带着拐臂3做圆周运动使储能弹簧4拉伸至储能位置。这时候, 储能弹簧将机械能转化为势能,机构处于已储能状态;通过手动按下机构的合间按钮或电动使合闸线圈8动作,机构的合闸半轴解除对储能弹簧的保持,储能弹簧释放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即合闸功)通过凸轮传递带动输出轴2转动,输出轴2上的摇臂9将储能弹簧释放的合闸功传递到连杆机构10、11、12、14,然后带动固封极柱内的真空管18完成整个断路器的合闸过程。同时,分闸弹簧17贮能。断路器合闸后,电流通过固封极柱的上出线座19依次经真空管的静端导电板20、 静端导电杆21、静触头22到动触头23、动导电杆M,然后经紧固在动导杆上的导电夹25、 软连接26,最后从固封极柱的下出线座27流出,开成一个完整的电流回路。固封极柱内的导电夹25与软连接沈采用组合安装的结构,在保证接阻电阻值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了传统焊接结构的卡滞、不灵活的问题。断路器合闸后,通过对与真空管相连接的绝缘拉杆13内部的碟形弹簧的压缩,使真空管的动、静触头可靠接触,从而保证了断路器合间的可靠性。当断路器接到分闸指令(或手动按下机构上的分闸按钮,或通过电动使分闸线圈6 动作),分闸半轴解除对合闸的保持,分闸弹簧17释放能量,连杆机构在分闸弹簧的作用下带动真空管作分闸动作,真空管的动触头23与静触头22分离,断路器分闸。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户内侧装固封极柱式真空断路器,包括箱体、油缓冲器、输出轴、拐臂I、储能弹簧、电动机、分闸线圈、大齿轮、合闸线圈、摇臂、连板I、拐臂II、绝缘拉杆、拐臂III、连板II、 拐臂V、分闸弹簧、真空管、上出线座、导电板、静端导电杆、静触头、动触头、真空管动导电杆、导电夹、软连接,其特征在于电动机连接大齿轮,大齿轮通过拐臂连接储能弹簧,固封极柱的上出线座与真空管的静端导电板连接,真空管动导电杆与导电夹连接,导电夹的端面与软连接连接,软连接的另一端与下出线座连接;真空管的动导电杆的端面与绝缘拉杆连接,绝缘拉杆的另一端与拐臂III连接,拐臂III另一端与连杆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拐臂II连接,拐臂II的另一端与连板I连接,连板I与主轴摇臂连接,摇臂与轴出轴连接,轴出输安装在机构的侧板上;固封极柱的上出线座依次经真空管的静端导电板、静端导电杆、静触头到动触头、动导电杆连接,然后通过固在动导杆上的导电夹、软连接,最后从固封极柱的下出线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内侧装固封极柱式真空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箱体为“ L_ ”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内侧装固封极柱式真空断路器,包括安装在“”形箱体内的采用模块化设计的侧装断路器专用弹簧操动机构,操动机构设有输出轴和摇臂,摇臂与机构箱内的连杆机构衔接。机构的纵向箱体上安装具有高绝缘、低电阻型的固封极柱真空灭弧室,灭弧室采用APG工艺浇铸在固封极柱内,真空灭弧室的静端用螺栓与上出线座紧固在一起,动导电杆通过导电夹、软连接与下出线座紧固在一起;真空灭弧室动导电杆端面装有绝缘拉杆,绝缘拉杆与机构箱体内的连杆机构配合连接,通过操动机构的运动带动真空灭弧室作合、分闸运动。
文档编号H01H33/66GK202282292SQ2011204170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
发明者张伟 申请人:浙江新安江开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