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432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正电极栅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储存量日益减少,这促使人们对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的不断探索。其中,作为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太阳能在新能源的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太阳能电池就是太阳能应用的一个核心代表。太阳能电池制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硅片切割,材料准备;去除损伤层;制绒;扩散制结;边缘刻蚀、清洗;沉积减反射层;印刷上下电极;共烧形成金属接触;以及电池片测试。其中,印刷上下电极是太阳能电池制 造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较强电流收集能力的电池电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传统的电池正电极由若干条主栅线和若干条细栅线相互垂直构成。图I所示为156X156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电极的示意图,其由3条主栅线11和若干条细栅线12相互垂直构成。这种电极的主栅线线宽大且几乎贯穿整个电池片,其大面积遮盖了电池片的光照面积,从而减少了太阳能的利用率。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减小印刷细栅线的线径宽度,从而增大电池片的有效光照面积,但印刷电极所固有的这种栅线结构导致电流收集能力难以再进一步提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电极栅线对电流的收集能力难以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片,其正电极的特殊栅线结构可以增强电流的收集能力,从而提闻太阳能电池热能转化效率。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包括硅片及印刷在硅片正面的正电极导电栅线,所述导电栅线的图案由若干个“米”字形结构单元阵列构成。所述“米”字形结构单元的中心交点处有一节点,所述硅片在所述节点位置处设有通孔,电池背面的正电极连接点通过通孔中的导电浆料与正面栅线节点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米”字形结构单元以通过中心交点的4条导电栅线作为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的栅线将单元结构等分为8个独立小区域。进一步,在部分或全部骨架栅线上具有分支结构栅线。进一步,所述骨架栅线上的分支栅线为直线型,且在所述结构单元的每个独立小区域内相互平行;进一步为等间距平行。进一步,所有相邻两个结构单元的交界处栅线相互连通,即在电流汇集时可以起到相互辅助的作用。[0011 ] 进一步,所述“米”字形结构单元主体为方形结构,整体栅线结构有n X n个该结构单元(11=1,2,3,4,5,6等一系列合适的自然数)。本实用新新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运用了拓扑学规律,其具有电流收集能力强,传输速率高的优点,能够有效的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

图I是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实 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21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的示意图;以及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讨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较佳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处的详细说明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各实施例的变型或其它等同方式得以实现。较佳实施例I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21部分的放大图。在一个示例中,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包括硅片及印刷在硅片正面的正电极导电栅线结构,所述正电极导电栅线结构由“米”字形栅线结构单元按4X4阵列构成,阵列单元如图2 “米”字形栅线结构单元21部分所示。阵列单元的主体形状可为方形。“米”字形栅线结构由4条骨架栅线a、b、c、d构成(a竖直方向,b、d为斜向,c为水平方向),骨架栅线a、b、C、d的交点处有一节点30。所述电池硅片在节点30处设置有通孔,电池背面的正电极连接点通过通孔中的导电浆料与正面栅线节点30相连接。所述骨架栅线a、b、C、d将结构单元平分为8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内有一组相互等间距平行的分支结构栅线e。图3中31部分所示为结构单元中的I个三角形小区域,31三角形区域内分支结构栅线e的方向与斜向骨架栅线d方向的夹角为22. 5°。作为一个整体,相邻的两个结构单元的边缘栅线相互连通。较佳实施例2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的示意图。所述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包括硅片及印刷在硅片正面的正电极导电栅线结构,所述正电极导电栅线结构由“米”字形栅线结构单元按3X3阵列构成。图4中41部分为阵列的结构单元,其主体骨架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的是结构单元41中的分支栅线与“米”字形竖直或水平方向的骨架栅线平行。作为一个整体,相邻的两个结构单元的边缘栅线相互连通。较佳实施例3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的示意图。所述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包括硅片及印刷在硅片正面的正电极导电栅线结构,其栅线结构由“米”字形栅线结构单元按5X5阵列构成。图5中51部分为阵列的结构单元,其主体骨架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的是结构单元51中的分支栅线与“米”字形斜向方向上的骨架栅线垂直。作为一个整体,相邻的两个结构单元的边缘栅线相互连通。较佳实施例4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的示意图。所述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包括硅片及印刷在硅片正面的正电极导电栅线结构,其栅线结构由“米”字形栅线结构单元按4X4阵列构成。图6中61部分为阵列的结构单元,其主体骨架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的是结构单元61中的分支栅线与“米”字形斜向方向上的骨架栅线平行。作为一个整体,相邻的两个结构单元的边缘栅线相互连通。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包括硅片和印刷在硅片正面的正电极导电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栅线的图案由多个“米”字形结构单元构成,所述“米”字形结构单元的中心交点处有一个节点,所述硅片在所述节点位置处设有通孔,电池背面的正电极连接点通过通孔中的导电浆料与正面栅线的所述节点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米”字形结构单元交界处的栅线相互连通。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米”字形结 构单元的主体是方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共包括nXn个“米”字形结构单元,其中n是自然数。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米”字形结构单元以通过中心交点的4条导电栅线作为骨架栅线,所述骨架栅线将所述“米”字形结构单元等分为8个独立小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所述骨架栅线上具有分支栅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栅线为直线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小区域中的分支栅线相互平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小区域中的分支栅线相互等间距平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栅线与竖直或水平方向的骨架栅线平行。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栅线与斜向方向上的骨架栅线垂直。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栅线与斜向方向上的骨架栅线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正电极栅线结构,包括硅片和印刷在硅片正面的正电极导电栅线。所述导电栅线的图案由多个“米”字形结构单元构成,所述“米”字形结构单元的中心交点处有一个节点,所述硅片在所述节点位置处设有通孔,电池背面的正电极连接点通过通孔中的导电浆料与正面栅线的所述节点相连接。
文档编号H01L31/0224GK202434532SQ20112054397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张炜平, 潘世珎, 高小平, 魏志凌 申请人: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