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982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具有能够进行旋转操作的旋转操作钮。
背景技术
通常,包括能够进行旋转操作的旋转操作钮的操作装置被设置在汽车的仪表面板等中。当旋转该旋转操作钮时,诸如空调的温度或空气流量的操作目标被操作。例如,相关技术I公开了一种如图8中所示的操作装置501。操作装置501包括电路板520、操作钮540、保持部550、以及保持构件560(在相关技术I中,基座)。开关元件被安装在电路板520上。操作钮540通过被旋转而操作开 关元件。保持件550连接到操作钮540以能够与操作钮540 —体地旋转。保持构件560被锁紧到电路板520并且还将保持件550和操作钮540保持为能够旋转。多个通孔522被形成在电路板520上,贯通电路板520的两个面。保持构件560具有多个被锁止部567。被锁止部567通过通孔522被插入并且在电路板520的前后方向上延伸。被锁止突起567b被设置到被锁止部567的在背侧上的一端。被锁止突起567b在操作钮540的旋转径向上向外突出。在被锁止部567通过通孔522被插入的状态下,被锁止突起567b从背侧接触电路板520的背侧上的表面。保持构件560经该接触被锁止到电路板520。在常规的操作装置501中,被锁止部567通过电路板520上的通孔522插入,并且被锁止部567上的被锁止突起567b接触电路板520的背侧上的表面。然后,保持构件560经该接触被锁止到电路板520。因此,被锁止突起567b和通孔522的尺寸设定是困难的。例如,在通孔522的孔径更小且被锁止突起567b被设置成被强制地推入到通孔522中的情况下,将被锁止突起567b通过通孔522插入的工作变得具有挑战性。换言之,将保持构件560附接到电路板520的工作变得具有挑战性。同时,在使通孔522的孔径更大的情况下,将保持构件560附接到电路板520的工作变得更容易。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被锁止突起567b变得能够容易地穿过通孔522。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将保持构件560附接到电路板520之后,存在被锁止突起567b可以穿过通孔522的风险。换言之,存在被锁止突起567b将脱离到电路板520的正面侧并且保持构件560将与电路板520分离的风险。相关技术专利文献相关技术I :日本专利特开No. 2008-416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有利于将保持构件附接到电路板,其中抑制了保持构件与电路板的分离。为了完成该目的,本发明的操作装置包括面板;电路板,在其上形成有穿过其两个面的通孔,在开关元件被安装到电路板的状态下,该电路板被定位在面板的背侧上;旋转操作钮,该旋转操作钮以预定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并且因此操作开关元件;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包括被锁止部,该被锁止部在该电路板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通过在电路板上形成的通孔被插入,该保持构件还将旋转操作钮保持为能够旋转;以及后覆盖件,该后覆盖件被附接到面板从而从背侧覆盖电路板。被锁止部具有能够沿平行于该电路板的特定路线挠曲变形的形状,并且包括在其背侧上的一端上在特定路线的第一方向上突出的被锁止突起。伴随被锁止部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 第二方向上的挠曲变形,该被锁止突起能够通过在特定路线的第二方向上移位预定的量而穿过通孔。此外,被锁止突起具有如下形状因在穿过通孔之后被锁止部的弹性恢复,该形状通过从背侧与电路板的背面接触而被锁止到电路板。该后覆盖件具有变形控制部,该变形控制部朝该电路板的背面突出,并且其能够从特定路线的第二方向与被锁止突起相接触。在被锁止突起被锁止到电路板并且覆盖构件被附接到面板的状态下,变形控制部通过与被锁止突起相接触来将被锁止突起在特定路线的第二方向上的移位控制到小于预定的量。根据这样的操作装置,在使被锁止部挠曲变形的状态下,保持构件由通过通孔插入的被锁止突起附接到电路板。因此,将保持构件附接到电路板的工作变得容易。而且,后覆盖件上的变形控制部对被锁止突起穿过通孔进行控制。因此,更可选地抑制了保持构件从该电路板的分离。


图I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装置被安装在面板构件中的状态的示意性前视图。图2是图I中所示的操作装置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I中的线III-III的横截面图。图4是沿着图I中的线IV-IV的横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I中的线V-V的横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3中的线VI-VI的横截面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8是常规操作设备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装置I的前视图。图2是操作装置I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I中的线III-III的横截面图。图4是沿着图I中的线IV-IV的横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I中的线V-V的横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3中的线VI-VI的横截面图。操作装置I包括面板90、后覆盖件10、电路板20、帽体30、旋转操作钮140、保持构件60、弹簧82、以及固定在弹簧82的最前端上的柱塞84。旋转操作钮140包括刻度盘40和刻度盘保持部50。开关元件70被安装在电路板20上。保持构件60将旋转操作钮140保持在面板90与后覆盖件10之间。在该保持状态下,旋转操作钮140能够以在预定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L为中心旋转。当旋转操作钮140接收旋转操作时,旋转操作钮140旋转并且操作开关元件70。开关元件70输出对应于旋转操作钮140的旋转量的信号。在本实施例中,面板90、后覆盖件10、以及电路板20每个均是大致板形的构件。面板90、后覆盖件10、以及电路板20在相互平行的方向上延伸。旋转轴线L正交于面板90、后覆盖件10、以及电路板20延伸。下面说明面板90的构造。当操作装置I被安装在汽车中时,例如面板90构成汽车中的仪表板的一部分。操作钮通孔92被形成在面板90中心,贯通面板90的两个面。如图5中所示,多个后覆盖件安装部99被设置在面板90上。后覆盖件安装部99从面板90向后延伸。后覆盖件安装部99保持后覆盖件10和电路板20。螺钉孔99a被形成在后覆盖件安装部99中的每一个的后端上,螺钉9可螺接地安装到该螺钉孔99a中。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后覆盖件安装部99被以相互等距的间隔围绕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圆周设置。 下面说明电路板20的构造。电路板20被定位在面板90的背侧上,即定位到后面。多个通孔22、多个定位孔
24、以及多个板侧螺钉插孔29形成在电路板20上,贯通其两个面。在本实施例中,四个通孔22、两个定位孔24、以及四个板侧螺钉插孔29被形成在电路板20上。四个通孔22被以相互等距的间隔围绕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圆周形成。通孔22沿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周向延伸预定的量。两个定位孔24被以相互等距的间隔围绕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圆周形成。定位孔24每个均具有大致圆形的形状。螺钉9被插入到板侧螺钉插孔29中,且螺钉9被螺接到后覆盖件安装部99中。板侧螺钉插孔29被形成在电路板20上对应于后覆盖件安装部99的部分处。板侧螺钉插孔29在旋转操作钮140的旋转径向上被形成为比插孔22更向外。电路板20通过如下方式附接到面板90 :将螺钉9通过板侧螺钉插孔29插入,然后将螺钉9可螺接地安装到后覆盖件安装部99上的螺纹孔99a中。下面说明开关元件70的构造。开关元件70包括开关元件主体72和检测器头74。开关元件主体72被固定在电路板20上。在该固定状态下,开关元件主体72从电路板20在正面方向上(即,向前)突出。检测器头74从开关元件主体72进一步向前突出。当检测器头74在向前突出的直立状态下接收在平行于电路板20的方向上的力时,检测器头74在平行于电路板20的方向上退避。当该力被移除时,内检测器头74回复到直立状态。每当内检测器头74退避时,内开关元件主体72输出预定的信号。下面说明旋转操作钮140的构造。如上所述,旋转操作钮140包括刻度盘40和刻度盘保持部50。刻度盘40由例如用户抓握,并接收来自用户的旋转操作。刻度盘40具有在旋转轴线L方向上延伸且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形状。刻度盘锁止孔40a被设置在刻度盘40的后端部上。刻度盘锁止孔40a被锁止到刻度盘保持部50。刻度盘40被插入在面板90上的旋转操作钮通孔92内。在该插入状态下,刻度盘40的前部比面板90更向前突出。用户抓握刻度盘40的前部并且操作刻度盘40。刻度盘保持部50包括内筒52、外筒56、以及多个连接件54。连接件54中的每一个连接内筒52和外筒56。内筒52、外筒56、以及连接件54被模制成彼此成为一体。刻度盘圆柱52具有在旋转轴线L方向上延伸并且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形状。
刻度盘锁止突起52b被设置在内部圆柱52的外周面上。刻度盘锁止突起52b与刻度盘40上的刻度盘锁止孔40a配合并且锁止。通过该锁止,内筒52 (即,刻度盘保持部50)与刻度盘40相连接从而能够与刻度盘40 —体地旋转。在该连接状态下,内筒52的前部被插入到刻度盘40的内侧。外筒56具有在旋转轴线L方向上延伸并且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形状。外筒56具有比内筒52大的直径。外筒56围绕内筒52。多个开关操作突起56a被设置在外筒56的后端和连接件54上。开关操作突起56a从外筒56的后端面以及连接件54的后端面向后突出。开关操作突起56a被以等距的间隔在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旋转周向上排列。开关元件70被布置成围绕开关操作突起56a所排列处的圆周。开关元件70的检测器头74被布置成如下姿态在该姿态下,检测器头74沿着开关操作突起56a的旋转周向退避。每当开关操作突起56a经过开关元件70时,开关操作突起56a接触开关元件70的检测器头74,使检测器头74退避。因此,开关元件70输出对应于开关操作突起56a的经过量的信号,即由刻度盘保持部50和刻度盘40构造·的旋转操作钮140的旋转量。而且,开关元件70也可以输出不同地响应于在检测器头74的退避方向(即,旋转操作钮140的旋转方向)上的差异的信号。另外,开关元件70可以仅当退避是沿一个方向时,即仅当旋转操作钮140在正旋转方向上或在负旋转方向上旋转时,输出信号。在旋转径向上向外扩张的凸缘56b被设置到外筒56的前端。凸缘56b的外圆周端围绕其整个圆周平行于电路板20延伸。除了弹簧82和柱塞84之外,外筒56上的在开关操作突起56a与凸缘56b之间的一部分的外周面56c构成操作反馈给予机构。操作反馈给予机构给予用户有利的操作反馈。突出到外侧的突起被以在周向上的等距的间隔形成在外筒56的外周面56c上。弹簧82在沿平行于电路板20的方向压缩变形的状态下被固定在保持构件60上。柱塞84被固定到弹簧82的最前端。柱塞84由于弹簧82的反向弹性力而被压靠于外筒56的外周面56c。当刻度盘保持部50结合刻度盘40的旋转而旋转时,外筒56的外周面56c的被柱塞84压靠的一部分在上述突起和在突起之间的部分之间改变。伴随该被按压部分中的所述改变,弹簧82在平行于电路板20的方向上延伸和收缩。伴随着弹簧82的延伸和收缩,从弹簧82施加到刻度盘保持部50和刻度盘40的力改变。力的该改变有效地给予用户有利的点击感。连接件54从内筒52的后端部在径向上向外延伸到外筒56的后端部。连接件54将内筒52的后端部与外筒56的后端部彼此相连。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4中的每一个以相互等距的间隔围绕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圆周设置。下面说明帽体30的构造。帽体30覆盖刻度盘40的前端处的敞开部。帽体30的正面32具有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圆板形状。方管34从正面32的背侧向后延伸。方管34具有围绕旋转轴线L的方管形状。帽体30由保持构件60保持在由刻度盘40的内侧面围绕的位置中。在该保持状态下,帽体30的正面32覆盖刻度盘40的前端上的敞开部。下面说明保持构件60的构造。除将旋转操作钮140保持为能够旋转之外,保持构件60还保持帽体30。保持构件60包括内侧保持部62、外侧保持部66、保持构件连接件64、以及多个定位凸台(后覆盖件保持部)69。保持构件连接件64将内侧保持部62与外侧保持部66相连接。内侧保持部62、外侧保持部66、保持构件连接件64,以及定位凸台69被模制成彼此成一体。内侧保持部62具有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形状。内侧保持部62保持帽体30的方管34以使之不能旋转。在该保持位置中,帽体30的正面32覆盖刻度盘40的前端上的敞开部。内侧保持部62被插入到刻度盘保持部50的径向内侧。在该插入位置中,内侧保持部62控制刻度盘保持部50在径向上的移动。当刻度盘保持部50通过刻度盘40接收旋转操作时,刻度盘保持部50的内侧面沿着内侧保持部62的外周面滑动。然后,刻度盘保持部50围绕旋转轴线L旋转。 外侧保持部66具有在旋转轴线L方向上延伸并且以旋转轴线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形状。外侧保持部66具有比内侧保持部62大的直径。外侧保持部66围绕内侧保持部62。外侧保持部66包括多个被锁止部67和多个保持部支撑件68。保持部支撑件68沿着前后方向和旋转周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四个保持部支撑件68被以相互等距的间隔设置在旋转周向上。保持部支撑面68a被形成在保持部支撑件68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上,并且与电路板20平行地且还沿着旋转周向延伸。保持部支撑面68a从后方接触在刻度盘保持部50上的凸缘56b的后端面。由于该接触,刻度盘保持部50的向后移动被控制。被锁止部67是在前后方向以及旋转周向上延伸的板形构件。在形成在电路板20上的通孔22处,被锁止部67分别被设置在对应于通孔22的位置处。被锁止部67通过相应的通孔22被插入。在本实施例中,四个被锁止部67被以相互等距的间隔设置在旋转周向上,与通孔22相对应。被锁止部67包括板67c、锁止突起67a、以及被锁止突起67b。板67c在前后方向上延伸。锁止突起67a被设置到被锁止部67的前端。锁止突起67a在径向上比在板67c的旋转径向上的内侧面更向内突出。被锁止突起67b被设置在被锁止部67的后端上。被锁止突起67b比板67c的在旋转径向上的外侧面更径向向外突出。被锁止部67中的每一个被定位在保持部支撑件68之间,并且由保持部支撑件68支撑。被锁止部67中的每一个仅在其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被保持部支撑件68连接支撑。因此,被锁止部67中的每一个能够易于以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为中心在旋转径向上挠曲变形。锁止突起67a控制刻度盘保持部50上的凸缘56b的向前移动。锁止突起67a中的每一个从前方接触刻度盘保持部50上的凸缘56b的前端面且因此控制凸缘56b的向前运动。具体地,板67c被定位成比凸缘56b在旋转径向上更向外。锁止突起67a中的每一个定位成比凸缘56b在旋转径向上更向内地突出。伴随被锁止部67中的每一个的前部在旋转径向上向外的挠曲变形,锁止突起67a中的每一个移位到比凸缘56b在旋转径向更向外的位置。因此,允许刻度盘保持部50插入到由锁止突起67a界定的区域。当刻度盘保持部50被插入到该区域中且此外比锁止突起67a进一步向后移动时,被锁止部67弹性恢复。另外,被锁止部67返回到比凸缘56b在旋转径向上更向内的位置并且接触凸缘56b的前端面。
以这种方式,刻度盘保持部50在旋转径向上和前后方向上的移动由保持构件60的内侧保持部62、外侧保持部66的保持部支撑件68、以及被锁止部67的锁止突起67a控制。因此刻度盘保持部50由保持构件60保持为能够旋转。被锁止突起67b中的每一个被锁止到电路板20。被锁止突起67b通过电路板20上的通孔22被插入。在该插入状态下,被锁止突起67b被布置在从后方接触电路板的后端面的位置。由于该接触,被锁止突起67b比电路板20更向前的移动受到控制。具体地,被锁止突起67b在旋转径向上的宽度被设置成比通孔22在旋转径向上的宽度小的尺寸。被锁止突起67b在旋转周向上的宽度被设置成基本上等于通孔22在旋转周向上的宽度的尺寸。以这种方式,被锁止突起67b具有使得能够通过电路板20上的通孔22插入的形状。板67c被定位成比通孔22的在旋转径向上的外侧上的表面22a在旋转径向上更向内。被锁止突起67b突出到比通孔22的外侧面22a在旋转径向上更向外的位置。
伴随被锁止部67的后部在旋转径向上向内的挠曲变形,被锁止突起67b中的每一个移位到比通孔22的外侧面22a在旋转径向上更向内的位置。由此,被锁止突起67b中的每一个通过通孔22被插入。换言之,被锁止突起67b中的每一个穿过通孔22并且朝电路板20的后方移动。其后,当被锁止突起67b弹性地恢复时,被锁止突起67b中的每一个移动到比通孔22的外侧面22a在旋转径向上更向外的位置。然后,被锁止突起67b中的每一个接触电路板20的背面,并且被锁止到电路板20。被锁止突起67b的旋转径向上的外侧面被更向前方地在旋转径向上更向外倾斜。因此,被锁止突起67b能够容易地从前方穿过通孔22。被锁止突起67b的前端面也平行于电路板20延伸。因此,由于该前端面与电路板20的后端面的接触,被锁止突起67b被稳定地锁止到电路板20。以这种方式,通过将被锁止突起67b锁止到电路板20,保持构件60通过控制其向前移动被锁止到电路板20。这里,在被锁止突起67b被锁止到电路板20的状态下,被锁止部67的板67c通过通孔22被插入。另外,板67c的在旋转周向上的两个端面接触通孔22的内侧面的在旋转周向上的两个端面。该接触控制保持构件60在旋转周向上的移动。保持构件连接件64从内侧保持部62的后端部在径向上向外延伸到外侧保持部66的后端部。保持构件连接件64将内侧保持部62的后端部与外侧保持部66的后端部彼此相连。保持构件连接件64在整个旋转周向上连接内侧保持部62和外侧保持部66。定位凸台69是大致圆柱形构件。定位凸台69从保持构件连接件64的后端面向后延伸。定位凸台69被插入到形成在电路板20上的定位孔24中。定位凸台69具有能够被插入到定位孔24中的形状。定位凸台69分别被设置在对应于定位孔24的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定位凸台69被以相互等距的间隔设置在旋转周向上,且对应于定位孔24。定位凸台69在定位凸台69从电路板20的后端面向后突出的状态下被插入到定位孔24中。在电路板20的后方,定位凸台69被插入下文中描述的在后覆盖件10上的凸台接纳部18内。下面说明后覆盖件10的构造。后覆盖件10从背侧覆盖电路板20。后覆盖件10包括屏蔽部12、多个变形控制部
14、加强部16、多个凸台接纳部18、以及多个面板安装部19。屏蔽部12是具有底部12a和外壁12b的箱形构件。底部12a平行于电路板20延伸。外壁12b从底部12a的外周朝电路板20突出。屏蔽部12被布置在底部12a从背侧覆盖电路板20的位置。在该布置位置中,电路板20被容纳在由外壁12b界定的区域内。螺钉9通过面板安装部19被插入,且螺接到后覆盖件安装部99中。面板安装部19具有从屏蔽部12的底部12a向前突出的带封闭端的圆柱形状。后覆盖侧螺钉插孔19a被形成在正面端部上,该正面端部构成面板安装部19的端部,后覆盖侧螺钉插孔19a贯通其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螺钉9能够被插入在后覆盖侧螺钉插孔19a中。面板安装部19被设置在对应于后覆盖件安装部99的位置中。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四个面板安装部19。螺钉9通过后覆盖侧螺钉插孔19a被插入,并且螺接到后覆盖件安装部99上的螺钉孔99a中。因此,后覆盖件10被附接到面板90。更具体地,在螺钉9通过后覆盖侧螺钉插孔19a被插入并且此外螺钉9通过形成在电路板20上的板侧螺钉插孔29被插入的状态下,螺钉9被螺接到后覆盖件安装部99的螺钉孔99a中。因此,后覆盖件10在电路板20被夹在面板90和后覆盖件10之间的状态下被附接到面板90。这里,为了更容易地将后覆盖件10附接到面板90,后覆盖侧螺钉插孔19a的孔径被设置为大于螺钉9的外径。因此,后覆盖件10能够相对于面板90在平行于电路板20的方向上与电路板相对位移。 变形控制部14接触保持构件60上的被锁止突起67b中的每一个。变形控制部14通过接触来控制被锁止突起67b的位移。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变形控制部14被以相互等距的间隔沿着旋转周向设置,且对应于四个被锁止突起67b。变形控制部14是板形构件。变形控制部14从屏蔽部12的底部12a向前突出,SP朝电路板20突出,并且沿着旋转周向延伸。具体地,在后覆盖件10被附接到面板90的状态下,变形控制部14比被锁止到电路板20的被锁止突起67b的后端更向前地延伸。另外,变形控制部14的旋转径向上的外侧面与被锁止到电路板20的被锁止突起67b的在旋转径向上的内侧面面接触。以这种方式,变形控制部14通过变形控制部的与被锁止突起67b的内侧面相接触的外侧面来控制被锁止突起67b在旋转径向上的向内移位。在本实施例中,在被锁止部67不挠曲变形且被锁止突起67b不移位的状态下,变形控制部14的外侧面接触被锁止突起67b的内侧面。如上所述,被锁止突起67b可以通过随着被锁止部67的挠曲变形径向向内移位而穿过通孔22。因此,由于变形控制部14控制被锁止突起67b的径向向内移位,对于被锁止突起67b来说,无法穿过通孔22。也就是,被锁止突起67b被限制在被锁止到电路板20的状态下。加强部16抑制变形控制部14的变形。加强部16是在旋转径向上延伸的板形构件。加强部16将相互相对的变形控制部14的周向上的两端彼此相连。具体地,加强部16从变形控制部14径向向内延伸,并且控制变形控制部14的径向向内变形。因此,与变形控制部14相接触的被锁止突起67b的径向向内移位被更可靠地控制。定位凸台69被插入到凸台接纳部18内。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凸台接纳部18,且对应于两个定位凸台69。凸台接纳部18具有从屏蔽部12的底部12a即朝电路板20突出的大致圆筒状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凸台接纳部18延伸到接触电路板20的背面的位置。凸台接收器18的内径被设置为定位凸台69的外周面接触凸台接纳部18的内周面的大小。因此,通过将定位凸台69插入到凸台接纳部18中,定位凸台69的外周面接触凸台接纳部18的内周面。因此,具有凸台接纳部18的后覆盖件10由保持构件60保持,从而在平行于电路板20的方向上与保持构件60的相对位移是不可能的。在变形控制部14接触被锁止突起67b的状态下,凸台接纳部18被设置在定位凸台69被插入到其内侧的位置中。因此,在定位凸台69被插入到凸台接纳部18的状态下,后覆盖件10由保持构件60保持在变形控制部14接触被锁止突起67b的位置中,并且使得在平行于电路板20的方向上与保持构件60的相对位移是不可能的。这里,定位凸台69比被锁止突起67b更向后地延伸。同时,变形控制部14和凸台接纳部18向前延伸到基本上相同的位置。相应地,当后覆盖件10被布置在电路板20的背侧上时,定位凸台69首先被插入凸台接纳部18内。由于该插入,后覆盖件10由保持构件60保持。另外,通过将后覆盖件10从该状态向前按压出,变形控制部14中的每一个在沿着被锁止突起67b滑动的状态下向前移动。由此,实现了变形控制部14中的每一个与被锁止突起67b之间的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变形控制部14的径向外侧面的前端部倾斜,以从被锁止突起67b进一步向前分离。被锁止突起67b的径向内侧面的后端部倾斜,以从变形控制部14进一步向后分离。因此,变形控制部14能够容易地沿着被锁止突起67b滑动。 如上所述,在本操作装置I中,在保持构件60的被锁止部67挠曲变形,并且被锁止突起67b在旋转径向上向内移位的情况下,被锁止突起67b通过通孔22被插入。此外,通过将后覆盖件10附接到面板90的简单的工作,将被锁止突起67b限制于被锁止到电路板20的状态。该限制更可靠地抑制保持构件60从电路板20脱离。具体地,变形控制部14被设置到后覆盖件10。因此,仅通过如上所述将后覆盖件10附接到的面板90,变形控制部14可将被锁止突起67b限制到被锁止到电路板20的状态。而且,与其中变形控制部构造成与后覆盖件10分离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保持低数量的部件。这里,变形控制部14与被锁止突起67b的相对位置不局限于以上情况。变形控制部14可以将被锁止突起67b的移位控制至预定量以及特定方向,以使得能够穿过通孔22。特定方向是与被锁止突起67b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且是使得能够将被锁止突起67b通过通孔22插入的方向。例如,在被锁止部67在与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挠曲变形并且被锁止突起67b在与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位的状态下,变形控制部14可以在经历移位时接触被锁止突起67b。此外,变形控制部14可以在规定的方向上与非移位的被锁止突起67b分离,只要该分离是小于预定量的范围即可。然而,在变形控制部14接触处于非移位状态的被锁止突起67b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被锁止突起67b通过通孔22的脱离。在变形抑制部14接触处于挠曲变形状态的被锁止突起67b的情况下,过多的应力被施加到被锁止突起67b。相反,在变形抑制部14接触处于非移位状态的被锁止突起67b的情况下,过多的应力并不施加到被锁止突起67b。此外,被锁止突起67b的突出方向不局限于以上情况。例如,被锁止突起67b可以在旋转径向上向内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变形控制部14具有从径向外侧接触被锁止突起67b的形状。此外,被锁止突起67b的数量和放置并不局限于以上情况。然而,在被锁止突起67b被以相互等距的间隔布置在旋转周向上的情况下,保持构件60被以更高的稳定性锁止到电路板20。此外,保持构件60保持后覆盖件10的具体构造并不局限于其中定位凸台69被插入到凸台接纳部18中的构造。此外,可以省略保持构件60保持后覆盖件的构造。然而,在后覆盖件10由保持构件60保持的情况下,变形控制部14被更可靠地且更容易地布置在被锁止突起67b的移位被控制的位置处。具体地,在后覆盖件10被附接成能够相对于面板90相互移位且后覆盖件10不相对于面板90定位的情况下,该构造是有效的。此外,保持构件60保持旋转操作钮140的构造并不限于以上情况。旋转操作钮140的具体构造也不限于以上情况。开关元件70的具体构造也不限于以上情况。例如,如图7中所示,代替保持构件60和开关元件70等,可采用包括保持构件60和开关元件70的功能的旋转编码器元件150。在图7中,旋转编码器150之外的结构元件与根据以上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相同。在图7中,与在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结构元件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旋转编码器元件150包括保持部160、检测器头170、以及输出器。保持部160保持旋转操作钮140并且充当保持构件60。在检测器头170被连接到旋转操作钮140以能够与旋转操作钮140 —体旋转的状态下,检测器头170由保持部160保持为能够旋转。输出器输出与检测器头170的旋转量相对应的信号。定位凸台169和具有被锁止突起167b的被锁止部167被设置到保持部160的后端。定位凸台169被插入到凸台接纳部18。被锁止突起167b在通过通孔22插入的状态下被锁止到电路板20。后覆盖件10上的变形控制部14接触被锁止突起167b。通过该接触,被锁止突起167b的移位被控制。以这种方式,旋转编码器元件150在与电路板20的脱离受到上述控制的抑制的状态下被保持在电路板20上。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装置,该装置包括面板;电路板,在其上形成有穿过其两个面的通孔,在开关元件被安装到电路板的状态下,该电路板被定位在面板的背侧上;旋转操作钮,该旋转操作钮以预定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且因此操作开关元件;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包括被锁止部,该被锁止部在电路板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通过在电路板上形成的通孔被插入,该保持构件还将旋转操作钮保持为能够旋转;以及后覆盖件,该后覆盖件被附接到面板以从背侧覆盖电路板。该被锁止部具有能够沿平行于该电路板的特定路线挠曲变形的形状,并且包括在其背侧上的一端上在特定路线的第一方向上突出的被锁止突起。伴随被锁止部在特定路线的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挠曲变形,被锁止突起能够通过在特定路线的第二方向上移位预定的量而穿过通孔。此外,被锁止突起具有如下形状伴随穿过通孔之后该被锁止部的弹性恢复,该形状通过从背侧与电路板的背面接触而被锁止到电路板。后覆盖件具有变形控制部,该变形控制部朝电路板的背面突出并且能够从特定路线的第二方向与被锁止突起相接触。在被锁止突起被锁止到该电路板且覆盖构件被附接到面板的状态下,变形控制部通过与被锁止突起相接触来将被锁止突起在特定路线的第二方向上的移位控制到小于预定的量。在该操作装置中,由于被锁止部的挠曲变形,被锁止突起经过电路板上的通孔。伴随通过通孔后被锁止部的弹性恢复,被锁止突起被锁止到电路板。然后,设置到后覆盖件的变形控制部接触被锁止到电路板的被锁止突起,并且因此将被锁止突起在特定路线的第二方向上的移位控制到小于预定的量。因此,通过在使被锁止部挠曲变形的情况下将被锁止突起通过通孔插入的简单工作,被锁止突起能够被锁止到电路板,并且保持构件能够被附接到电路板。而且,通过将后覆盖件附接到面板,变形控制部抑制了被锁止突起穿过通孔。也就是,保持构件从电路板的脱离受到抑制。以这种方式,利用这些操作装置,在更可靠地抑制保持构件从电路板的分离的情况下,促进了将保持构件附接到电路板的工作。而且,变形控制部被设置到后覆盖件以便覆盖电路板的背侧,其中该后覆盖件被设置到操作装置。因此,与变形控制部由与后覆盖件分离的部件构造的情况相比,抑制了部件数量的增大。在本发明中,变形控制部优选地具有如下形状其中,在被锁止突起被锁止到电路板且后覆盖件被附接到面板的状态下,变形控制部在被锁止部不挠曲变形的位置处接触被锁止关起。采用该构造,使变形控制部和被锁止突起相接触的状态下,被锁止部不挠曲变形。因此,抑制过大的应力被施加到被锁止突起和被锁止部。
此外,在本发明中,后覆盖件优选地被附接到面板,以能够在平行于电路板的方向上与电路板相互移位。保持构件优选地包括后覆盖件保持部,该后覆盖件保持部将后覆盖件保持在如下位置在该位置中,变形控制部控制被锁止到电路板的被锁止突起在特定路线的第二方向上的移位。采用该构造,后覆盖件被更可靠地定位在其中变形控制部控制被锁止突起在另一方向上的移位的位置处。因此,被锁止突起通过通孔的脱离由变形控制部更可靠地抑制。此外,在本发明中,多个被锁止部被以相互等距的间隔设置在旋转操作钮的旋转周向上,并且通孔优选地被形成在电路板上在对应于被锁止部中的每一个的部分处。采用该构造,保持构件(S卩,旋转操作钮)被以更高的稳定性锁止到电路板。
权利要求
1.一种操作装置,包括 面板;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形成有穿过所述电路板的两个表面的通孔,在开关元件被安装到所述电路板的状态下,所述电路板被定位在所述面板的背侧上; 旋转操作钮,所述旋转操作钮以预定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由此操作所述开关元件;以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包括被锁止部,所述被锁止部在所述电路板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通过形成在所述电路板上的通孔来插入,所述保持构件将所述旋转操作钮保持为能够旋转;以及 后覆盖件,所述后覆盖件附接到所述面板,从而从背侧覆盖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被锁止部具有这样的形状能够在平行于所述电路板的特定路线上挠曲变形,并且所述被锁止部包括位于所述被锁止部的背侧端上的被锁止突起,所述被锁止突起在所述特定路线的第一方向上突出, 随着所述被锁止部在所述特定路线的、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挠曲变形,所述被锁止突起能够通过在所述特定路线的第二方向上移动预定量而穿过所述通孔,并且所述被锁止突起具有如下形状在穿过所述通孔之后,随着所述被锁止部的弹性恢复,所述被锁止突起通过从所述背侧与所述电路板的背面相接触而被锁止到所述电路板, 所述后覆盖件具有变形控制部,所述变形控制部朝所述电路板的背面突出,并且能够从所述特定路线中的第二方向与所述被锁止突起相接触,以及 在所述被锁止突起被锁止到所述电路板并且所述覆盖构件被附接到所述面板的状态下,所述变形控制部通过与所述被锁止突起相接触来将所述被锁止突起在所述特定路线中的第二方向上的移位控制为小于预定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所述变形控制部具有如下形状在所述被锁止突起被锁止到所述电路板并且所述后覆盖件被附接到所述面板的状态下,所述变形控制部在所述被锁止部不发生挠曲变形的位置与所述被锁止突起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I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后覆盖件被附接到所述面板,以能够在平行于所述电路板的方向上与所述电路板相互移位。
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后覆盖件保持部,所述后覆盖件保持部将所述后覆盖件保持在所述变形控制部控制所述被锁止突起的移位的位置中,所述被锁止突起被在所述特定路线的第二方向上锁止到所述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多个被锁止部被以彼此相等的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操作钮的旋转周向上的多个位置,并且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电路板上的、与所述被锁止部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部分处。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结构抑制用于保持旋转操作钮的保持构件从电路板的分离。能够插入形成在电路板(20)中的通孔(22)且能够在与电路板(20)平行的方向上弯曲的被锁定部(67)被设置在保持构件(60)中用于可旋转地保持旋转操作钮(140)。朝向指定方向上的一侧突出的被锁定突起(67b)设置在每个被锁定部(67)的后端上。当被锁定部(67)在另一指定方向上弯曲时,被锁定突起(67b)朝向指定方向的另一侧移动预定的量,且因此可以穿过每个通孔(22)。当被锁定部(67)在被锁定突起通过通孔(22)后弹性恢复时,被锁定突起(67b)抵靠电路板(20)的下侧表面。变形限制部(14)被设置在后覆盖件(10)上并且从另一侧抵靠被锁定突起(67b)使得被锁定突起(67b)朝另一侧的移动被限制为小于预定的量。
文档编号H01H19/04GK102906844SQ20118002504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6日
发明者中岛浩胜, 茶园悟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