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931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对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板对板连接器,尤其涉及这样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加固支架布置在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壳体的两端的装配引导部中,而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壳体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第一壳体中,这样使得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引导部不会损坏。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已用于将一对平行的电路板彼此电连接。这种板对板连接器电附接至一对电路板的各自相对的表面上。在日本专利申请2008-084796中公开了典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实施例。图20是常规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图,示出了板对板连接器的一个连接器和另一连接器准备好开始接合以便装配到一起的状态。参照图20,第一连接器801是构成板对板连接器的一对连接器中的一个,并且安装到未示出的第一板的表面上。而且,第二连接器901是构成板对板连接器的一对连接器中的另一个,并且安装到未示出的第二板的表面上。第一连接器801具有第一壳体811和安装到第一壳体811上的多个第一端子861,并且第二连接器901具有第二壳体911和装配到第二壳体911上的多个第二端子961。另外,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的尾部862、962分别焊接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端子连接垫。而且,用于接纳第二壳体911的凹部812形成在第一壳体811中。当第一连接器801和第二连接器901通过装配而接合到一起时,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相应的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的相互接触而电连接。然而,在上文提及的常规的板对板连接器中,在装配操作过程中,第一壳体811或第二壳体911可能受到损坏,或者可能破裂。当装配安装到第一板上的第一连接器801和安装到第二板上的第二连接器901时,操作员不能观察到第一壳体811和第二壳体911的装配面并且可能根据工作条件不得不通过摸索来执行装配操作。由于特别是近年来板对板连接器逐步的小型化和高度降低化,操作员难以观察到第一壳体811和第二壳体911的装配面。在该情况下,操作员通过摸索来滑动第一壳体811和第二壳体911的装配面,将第二壳体911的位置调节至第一壳体811,并且使第二壳体911插入到第一壳体811的凹部812中。因此,在第一壳体811和第二壳体911未彼此完全对准的状态下,装配方向的力会施加到第一壳体811和第二壳体911上。在该情况下,第一壳体811或第二壳体911的装配面的一部分会受到大的推力,然后可能损坏或破裂。特别地,由于形成在沿第一壳体811的纵向的两端处的引导部821相对薄,所以例如当沿第二壳体911的纵向的端部倾斜地抵接引导部821时,引导部821可能易于破裂。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的目的是避免常规的板对板连接器所遇到的上述问题,并且提供具有这样构造的板对板连接器:加固支架布置在第一连接器的沿第一壳体的纵向的两端的装配引导部中,而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壳体插入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壳体中,这样使得在装配操作过程中第一连接器的沿第一壳体的纵向的装配引导部不会损坏或破裂。因此,可使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高的可靠性。因此,依照本申请,提供板对板连接器,其包括:第一连接器,其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形成在沿所述第一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的第一装配引导部;第二连接器,其具有第二端子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端子被配置为与第一端子形成接触,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装配引导部,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形成在沿所述第二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并且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接合。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包括凹部和端壁部,第二装配引导部插入到所述凹部中,所述端壁部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端壁部的内表面限定所述凹部中的沿所述第一壳体的纵向的外侧端。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第一加固支架设有与其附接的第一装配引导部。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第一加固支架中的每个均包括沿第一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并且在其自由端处固定到板的板连接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中央部和舌片部,所述中央部覆盖所述端壁部的装配侧面的至少部分,所述舌片部与所述中央部连接并且覆盖所述端壁部的内表面的至少部分。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第一加固支架的中央部和舌片部沿相互垂直的方向延伸。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主体部具有近似L形的截面模量。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第一加固支架包括保持部,所述保持部经由角部与主体部连接,所述角部从所述中央部朝向沿第一壳体的纵向的中心倾斜地延伸。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保持部沿第一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由第一壳体保持。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板连接部与保持部的一端连接。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第一端子中的每个均包括与板的导电迹线连接的尾部。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第一加固支架的板连接部中的每个均被配置为与多个尾部成直线对准。
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第一加固支架中的每个均包括形成在中央部和舌片部之间的连接部中的斜部。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第一加固支架中的每个均包括形成在舌片部中的第一锁定部。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第二加固支架中的每个均设有与其附接的第二装配引导部。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第二加固支架包括舌片部和第二锁定部,所述舌片部覆盖第二装配引导部的外侧表面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锁定部形成在所述舌片部上。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接合已经完成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彼此接合。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接合已经完成的状态下,在第一加固支架和第二加固支架之间存在间隙。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接合已经完成的状态下,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彼此抵接。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中的任一个为凸形,而另一个为凹形。依照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加固支架布置在第一连接器的沿第一壳体的纵向的两端的装配引导部中,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壳体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壳体中。由于这种构造,在装配操作过程中,第一连接器的沿第一壳体的纵向的装配引导部不会损坏或破裂。因此,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可以通过参照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来最佳地理解本申请的结构和操作的组织和方式及其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A-图1B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图1A是从其装配面看到的,图1B是从其安装表面看到的;图2是图1A的连接器的分解视图;图3A-图3B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二连接器和图1A的连接器的立体图,示出了连接器接合到一起的状态,其中图3A是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图,并且图3B是从第一连接器的安装表面看到的图;图4为沿着箭头A-A截取的图1A的连接器的剖视侧视图;图5A-图5B为图3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图5A是从其装配面看到的,并且图5B是从其安装表面看到的;图6(a_l)_图6(a_3)和图6(b_l)_图(b_3)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图,示出了在板对板连接器的装配过程中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位置关系的实施例,其中图6(a_l)_图(a-3)为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并且图6 (b_l)-图(b_3)为对应于图6(a_l)_图(a-3)的剖视侧视图;图7为沿着箭头B-B截取的图6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剖视侧视图,示出了装配过程完成的状态;图8为沿着箭头C-C截取的图6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过程完成的状态;图9A-图9B为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图9A是从其装配面看到的,并且图9B是从其安装表面看到的;图10为图9A的连接器的分解视图;图1lA-图1lB为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案的第二连接器和图9A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示出了连接器接合到一起的状态,其中图1lA是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并且图1lB是从第一连接器的安装表面看到的;图12A-图12B为图11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图12A是从其装配面看到的,并且图12B是从其安装表面看到的。图13为沿着箭头D-D截取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剖视侧视图,示出了装配过程完成的状态;图14为沿着箭头E-E截取的图13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剖视图,示出了装配过程完成的状态;图15A-图15B为根据本申请的第三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图15A是从其装配面看到的,并且图15B是从其安装表面看到的;图16为图15A的连接器的分解视图;图17A-图17B为根据本申请的第三实施方案的第二连接器和图15A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示出了连接器接合到一起的状态,其作图17A是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并且图17B是从第一连接器的安装表面看到的;图18A-图18B为图17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图18A是从其装配面看到的,并且图18B是从其安装表面看到的;图19为沿着箭头F-F截取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三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剖视侧视图,示出了装配过程完成的状态;以及图20是常规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图,示出了通过装配将板对板连接器接合到一起之前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尽管本申请可易于以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在图中示出且本文将详细描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应当理解为体现本申请原理的范例,并且不意在将本申请限制为所图示的内容。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各个部件的结构和运动的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向的表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部件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表示是适当的。然而,如果部件的位置的描述发生变化,则这些表示应相应地变化。在附图中,通常由附图标记I所示的第一连接器作为构成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一对连接器中的一个,第一连接器为表面安装型连接器,其安装到未示出的第一板的表面上。而且,作为构成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一对连接器的另一个(即,配对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通常由附图标记101表示,第二连接器为表面安装型连接器,其安装到未示出的第二板的表面上。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并且被配置为将第一板和第二板彼此电连接。此处,第一板和第二板为例如用于电子器件或装置中的印刷电路板、柔性扁平电缆、柔性印刷电路等,并且可以为任何类型的板。第一连接器I包括作为连接器主体的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一体地形成。从附图中将理解到的,第一壳体11通常为呈近似矩形的、厚板状的大致长方体部件。呈具有环绕周边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凹部12形成在用于装配第二连接器101的一侧,即装配面侧(图2中的上侧)。第一连接器I具有长度为大约10.0mm、宽度为大约2.5mm且厚度大约为1.0mm的尺寸,并且上述尺寸可适当地改变。而且,作为岛部的第一突出凸部13形成在凹部12中以与第一壳体11成为一体。此外,被配置为与第一突出凸部13平行地延伸的侧壁部14形成在第一突出凸部13的两侧处以与第一壳体11成为一体。在该情况下,第一突出凸部13和侧壁部14从凹部12的底面向上突出并且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延伸。由于这种构造,作为凹部12的一部分的凹槽部12a为配置为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延伸的细长的凹部,凹槽部12a形成在第一突出凸部13的两侧以布置于第一突出凸部13和侧壁部14之间。尽管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突出凸部13的数量为单个,但是可以设置多个第一突出凸部13,并且不特别限制其数量。另外,第一突出凸部13具有例如宽度为大约0.6mm的尺寸,该尺寸可适当地改变。在本实施方案中,具有凹槽形状的第一端子接纳内腔15a分别形成在第一突出凸部13的两个侧表面上。而且,具有凹槽形状的第一端子接纳外腔15b分别形成在侧壁部14的内侧表面上。由于第一端子接纳内腔15a和第一端子接纳外腔15b在凹槽部12a的底面处彼此连接并且彼此形成为一体,第一端子接纳内腔15a和第一端子接纳外腔15b将被统称为第一端子接纳腔15。在第一突出凸部13的每侧上的第一端子接纳腔15的数量为10,第一端子接纳腔之间的节距为例如大约0.4mm。而且,在第一突出凸部13的每侧上的第一端子接纳腔15中接纳的第一端子61的数量为10个,第一端子之间的节距为例如大约0.4mm。应当理解的是,第一端子接纳腔15的节距和数量可根据需要适当地改变。第一端子61为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施以例如冲压和弯曲而形成的一体部件。第一端子61中的每个均设有保持部63、与保持部63的下端连接的尾部62、与保持部63的上端连接的上连接部67、形成在上连接部67的内端附近的作为第二接触凸部的第二接触部66、与第二接触部66连接的下连接部64、形成在下连接部64的自由端附近的第一接触部65,以及形成在第一接触部65上的第一接触凸部65a。保持部63为沿上下方向(即,沿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延伸以便通过装配到第一端子接纳外腔15b中而被保持的部分。尾部62弯曲以与保持部63连接并且沿左右方向(即,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以与通过焊接等方法连接至第一板上的导电迹线的端子连接接垫连接。上连接部67弯曲以与保持部63连接并且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第二接触部66具有曲线形形状,被配置为向下弯曲并且朝向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第二接触部66形成在上连接部67的内端处。下连接部64为在侧视图中具有大致U形形状并且与第二接触部66的下端连接的部分。此外,第一接触部65具有曲线形形状,被配置为弯曲成U形形状并且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向外突出,第一接触部65形成在自由端处,即,下连接部64的内上端的附近。当保持部63被第一端子接纳外腔15b的内壁以夹心方式夹紧时,第一端子61从安装面侧(图2中的下侧)装配到第一端子接纳腔15中以固定地紧固到第一壳体11,第一端子接纳外腔15b形成在侧壁部14的内侧表面中。在该状态下,即,在第一端子61安装到第一壳体11中的状态下,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被定位在凹槽部12a的左右两侧上以便彼此相对。由于第一端子61中的每个均为通过对金属板施以处理而形成的一体部件,所以第一端子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而且,从第一端子61的形状可显知,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中的相对一组之间的间隙是弹性可变的。也就是说,当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被插入以位于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时,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隙弹性地增加。此外,作为第一装配引导部的第一突出端部21分别布置在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的两端处。作为凹部12的一部分的凹形突出端部22形成在每个第一突出端部21中。凹形突出端部22为大致矩形的凹部并且与沿每个凹槽部12a的纵向的两端连接。而且,凹形突出端部22用作凹形插入部,在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而接合到一起的状态下,第二连接器101的后面说明的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到该凹形插入部中。每个第一突出端部21均设有:侧壁延伸部21b,其被构造为从侧壁部14的纵向的两端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延伸;以及端壁部21c,其被构造为沿第一壳体11的短轴方向延伸并且其两端均与侧壁延伸部21b连接。在每个第一突出端部21中,端壁部21c和与端壁部21c的两端连接的侧壁延伸部21b形成呈倒C形的连续侧壁,从而限定矩形的凹形突出端部22的三个侧部。此外,作为加固支架的第一加固支架51附接至第一突出端部21。第一加固支架51被布置为使得作为端壁部21c的装配侧面的上表面21a的至少部分可被覆盖,并且第一加固支架51被接纳并保持在形成于第一突出端部21的侧壁延伸部21b中的第一凹形支架保持部26中。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加固支架51为通过对金属板(例如,厚度为大约1.0mm)施以例如冲压和弯曲的处理而形成的一体部件。每个第一加固支架51均设有:作为主体部的第一主体部52,其被构造为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延伸;作为保持部的第一臂部57,其被构造为弯曲以与第一主体部52的左右两端连接并且沿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延伸,以被保持在第一壳体11中;以及作为板连接部分的第一板连接部56,其与第一臂部57的下端连接。此外,每个第一主体部52均设有:中央部52a,其具有大致细长条形,被构造为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直线地延伸且与第一壳体11的装配面平行;舌片部52b,其被构造为从中央部52a的中心部分中的内侧边缘(面向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的中心的边缘)向下(即,指向安装面)延伸出;以及角部52c,每个角部52c被构造为从中央部52a的每端附近朝向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的中心倾斜地延伸。
通常,中央部52a的形状和尺寸形成为足以覆盖端壁部21c的整个上表面21a,并且中央部52a被布置为使其可以覆盖整个上表面21a。但是,不一定需要覆盖整个上表面21a,而是可以仅覆盖上表面21a的一部分。舌片部52b具有上端,所述上端弯曲以与上表面21a连接,并且舌片部52b被构造为沿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布置为覆盖端壁部21c的内侧表面21d (面向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的中心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虽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舌片部52b接纳在形成于端壁部21c的内侧表面21d中的凹部21e中,并且形成为与位于凹部21e的两侧的内侧表面21d基本平齐,但是凹部21e不一定形成为用于接纳舌片部52b。舌片部52b可覆盖整个内侧表面21d。每个角部52c在与中央部52a相同的平坦表面中延伸,并且其末端与第一臂57的上端连接。每个角部52c的内侧边缘包括向第一壳体11的纵向和宽度方向倾斜的对角边缘52d。对角边缘52d位于凹形突出端部22的外侧边缘(面向第一壳体11的纵向的端部的边缘)的两个角中,并且当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到凹形突出端部22中时可用作将第二突出端部122引导到凹形突出端部22中的引导部。并且,第一加固支架51的强度将由角部52c来加固,尤其当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受力时。此外,由于角部52c在与中央部52a相同的平坦表面中延伸,所以端壁部21c的上表面21a在较大的区域中被覆盖并受到保护。每个第一凹形支架保持部26均设有:槽形的第一臂部接纳部26a,其被构造为沿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以及连接部接纳开口部26b,其被构造为与第一臂部接纳部26a连接并且在侧壁延伸部21b的外表面中开口。并且,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臂部57被容纳并保持在第一臂部接纳部26a中。第一板连接部56弯曲以与第一臂部57的下端连接,从而使得其自由端可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向外转动。第一板连接部56用作第一加固支架51的焊料尾部,并且其下表面形成为与第一壳体11的安装表面基本平行并且通过焊接等方法固定地紧固到第一板上的固定垫。第二连接器101包括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一体形成的作为连接器主体的第二壳体11。从附图中将理解到,第二壳体111为呈大致矩形的、厚板状的大致长方体形部件。第二壳体111具有长度为大约8.0mm、宽度为大约1.5mm且厚度为大约0.8mm的尺寸,并且可根据需要适当地改变尺寸。而且,被构造为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延伸的细长的凹腔部113,和被构造为限定凹腔部113的外侧且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延伸的作为细长的突出凸部的第二突出凸部112 —体地形成在一侧,即,一体地形成在第二壳体111的用于装配第一连接器I的装配面侧(图5A中的上侧)。第二突出凸部112沿着凹腔部113的两侧以及沿着第二壳体111的两侧形成。而且,作为端子的第二端子161布置在各个第二突出凸部112中。如图所示,凹腔部113由其一侧表面(即,凹腔部11在该表面处安装到第二板上的安装表面(图5B中的下表面))的底部封闭。而且,尽管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突出凸部112的数量为两个,其数量可以为单个,并且不特别限制其数量。凹腔部113具有例如宽度为大约0.7mm的尺寸,并且可根据需要适当地改变其尺寸。第二端子161为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施以例如冲压和弯曲的处理而形成的一体部件。每个第二端子161均设有未示出的主体部、与主体部的下端连接的尾部162、与主体部的上端连接的第一接触部165、与第一接触部165的上端连接的连接部164以及与连接部164的外端连接的第二接触部166。而且,被构造为与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接合的第二凹形接触部166a形成在第二接触部166的表面上。主体部为其周边由第二壳体111围绕的状态下被保持的部分,在图5中未示出主体部。而且,尾部162与沿主体部的水平方向(S卩,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端子161的下端连接,并且尾部162从第二壳体111向外延伸以与通过焊接等方法与第二板上的导电迹线连接的端子连接垫连接。第一接触部165为与主体部连接从而沿竖直方向(即,沿第二壳体11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平板状部分。连接部164弯曲以与第一接触部165连接并且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第二接触部166为向下弯曲以与连接部164的外端连接从而向下延伸的部分。第二端子161通过包覆成型与第二壳体111形成为一体。也就是说,第二壳体111是通过将树脂填充到其中设置有第二端子161的模具的空腔中而形成的。通过这种方式,在主体部埋置在第二壳体111中的状态下第二端子161 —体地附接至第二壳体111,并且第一接触部165和连接部164以及第二接触部166的表面暴露于第二凸部112的各个横向表面和装配面。在该情况下,布置在第二壳体111的左右侧的第二端子161的数量为10个,第二端子之间的节距大约为例如0.4mm。而且,可适当地改变第二端子161的节距和数量。此外,作为第二装配引导部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分别布置在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的两端处。每个第二突出端部122均为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厚部件,并且其两端与沿第二突出凸部112的纵向的两端连接,并且其上表面122a呈大致矩形形状。另夕卜,倾斜的锥形表面122b与每个上表面122a的侧边缘(面向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的端部的边缘,以及面向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边缘)连接。而且,第二突出端部122用作在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而接合到一起的状态下插入到第一连接器I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的凸形插入部。另外,锥形表面122b用作用于将第二突出端部122引导到相应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的引导部。此外,作为加固支架的第二加固支架151附接至第二突出端部122。具体地,每个第二加固支架151均被接纳和保持在第二凹形支架保持部126中,第二凹形支架保持部126形成在每个第二突出端部122中并且具有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延伸的沟槽形状。另外,在被接纳于第二凹形支架保持部126中的状态下,第二加固支架151的上端不突出到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表面122a的上方。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二加固支架151为通过对金属板(例如,厚度为大约0.2mm)施以例如冲压的处理而形成的一体部件,并且通常具有被构造为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细长条形。并且,第二加固支架151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二板连接部156。每个第二板连接部56用作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焊料尾部,具有被构造为与第二壳体111的安装表面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底面,并且通过焊接等方法固定到第二板上的固定垫。在本实施方案中,在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与通过焊接等方法与第一板上的导电迹线连接的未示出的端子连接垫连接,并且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板连接部56通过焊接等方法与第一板上的固定垫连接的状态下,第一连接器I认定为表面安装到第一板上。类似地,在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与通过焊接等方法与第二板上的导电迹线连接的未示出的端子连接垫连接,并且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板连接部156通过焊接等方法与第二板上的固定垫连接的状态下,第二连接器101认定为表面安装到第二板上。此处,将提供连接器装配操作的描述,假设操作员通过摸索来执行操作,由于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以如此大的面积分别安装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使得操作员不能观察到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首先,操作员操纵连接器,以使第一连接器I的装配面与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相对。当操作员沿朝向连接器中的任一个的方向(即,沿装配方向)移动第一连接器I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时,第一连接器I的装配面的一部分以及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的一部分彼此抵接。在该情况下,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不能处于适当的位置关系,如图6(a-l)至图6 (a-3)以及图6(b_l)至图6(b_3)中所示,因为操作员不能通过分组将它们正确地对准。此外,假设第一端子61不突出到第一连接器I的装配面的上方,并且假设第二端子161不突出到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面的上方。因此在该状态下,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彼此分离且不互相连接。因此,即使操作员使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彼此摩擦,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也将保持不会由于相互抵接而损坏。在图6(a_l)和图6(b_l)所示的状态下,第二连接器沿纵向与第一连接器I分开大的距离,并且其装配面彼此不平行。在该状态下,当操作员朝向装配方向移动第一连接器I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时,第二连接器101的图中的左侧上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将抵接第一连接器I的图中左侧上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壁部21c,然后端壁部21c将受到来自第二突出端部122的沿装配方向(例如,图中向下的方向)的大的挤压力。然而,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加固支架51附接至第一突出端部21,以使端壁部21c的上表面21a由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主体部52的中央部52a覆盖,并且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板连接部56被紧固到第一板上的固定垫。因此,即使从第二突出端部122施加大的挤压力,力也将从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主体部52的中央部52a通过第一板连接部56传输到第一板,并且几乎不传输到端壁部21c。因此,端壁部21c不可能会被损坏或破裂。由于典型地如图7所示,沿与中央部52a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每个舌片部52b与中央部52a的内侧边缘连接,第一加固支架51的每个第一主体部52具有近似L状的截面形状以具有大的截面模量和高强度。因此,无论由操作员生成并且通过第二突出端部122传输到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壁部21c的挤压力有多大,该挤压力也几乎不会传输到端壁部21c,因为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主体部52可有效地接收到该挤压力。因此,即使施加大的挤压力,端壁部21c也不会损坏或破裂。在图6 (a-3)和图6(b_3)所示的状态下,第二连接器沿纵向与第一连接器I分开小的距离,并且其装配面彼此不平行。在该状态下,当操作员使第二连接器101抵住第一连接器I沿图中的左向移动时,第二连接器101的图中左侧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将抵接第一连接器I的图中左侧上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壁部21c的内侧表面21d,然后端壁部21c将受到来自第二突出端部122的沿纵向(例如,图中朝向左的方向)朝向端部的大的挤压力。然而,在本实施方案中,端壁部21c的内侧表面21d由与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主体部52的中央部52a连接的舌片部52b覆盖,并且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板连接部56被紧固到第一板上的固定垫。因此,即使从第二突出端部122施加朝向沿纵向的端部的大的挤压力,该力也将从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主体部52的舌片部52b通过第一板连接部56传输到第一板,并且几乎不传输到端壁部21c。因此,端壁部21c不会损坏或破裂。如上所述,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主体部52中的每个均具有近似L状的截面形状,从而具有大的截面模量和高的强度。因此,无论由操作员生成并通过第二突出端部122传输到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壁部21c的朝向沿纵向的端部的挤压力有多大,该挤压力也几乎不会传输到端壁部21c,因为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主体部52可有效地接收到该挤压力。因此,即使施加大的挤压力,端壁部21c也不会损坏或破裂。在图6(a_2)和图6(b_2)所示的状态下,第二连接器几乎不沿纵向与第一连接器I分离,并且其装配面彼此不平行。在该状态下,当操作员使第一连接器I和/或第二连接器101向装配方向移动时,第二连接器101的图中左侧上的第二突出端部122也将倾斜地插入到第一连接器I的图中左侧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然后第一连接器I的图中左侧上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壁部21c将受到来自第二突出端部122的沿装配方向倾斜的大的挤压力。然而,在本实施方案中,端壁部21c的上表面21a由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主体部52的中央部52a覆盖,端壁部21c的内侧表面21d由与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主体部52的中央部52a连接的舌片部52b覆盖,并且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板连接部56被紧固到第一板上的固定垫。因此,即使从第二突出端部122施加大的倾斜的挤压力,该力也将从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主体部52的中央部52a通过第一板连接部56传输到第一板,并且几乎不传输到端壁部21c。因此,端壁部21c不会损坏或破裂。如上所述,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主体部52中的每个均具有近似L状的截面形状从而具有大的截面模量和高的强度。因此,无论由操作员生成且通过第二突出端部122传输到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壁部21c的挤压力有多大,该挤压力也几乎不会传输到端壁部21c,因为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主体部52可有效地接收到该挤压力。因此,即使施加大的挤压力,端壁部21c也不会损坏或破裂。在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过程最后已经完成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第二连接器101的每个第二突出端部122分别被接纳到第一连接器I的相应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而且,如图8所示,第二连接器101的左右侧的第二突出凸部112被接纳到第一连接器I的左右侧的凹槽部12a中。并且,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被插入以位于第一接触部65和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之间,以使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与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触部165形成接触,并且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与第二端子161的第二接触部166形成接触。结果,连接至与第一板上的与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连接的端子连接垫的导电迹线,与连接至第二板上的与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连接的端子连接垫的导电迹线彼此电连接。而且,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与第二端子161的第二凹形接触部166a接合。因此,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被锁定。在本实施方案中,等同于第一加固支架51的任何加固支架未布置在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中。原因在于,第二突出端部122推定为具有高的强度并且即使当受到一些挤压力时也不会损坏或破裂,这是因为第二突出端部122具有比第一连接器I的端壁部21c沿宽度方向小的尺寸和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大的尺寸,例如,与第一连接器I的端壁部21c相比,第二突出端部122为较厚且较短的壁状部件。但是,如果推定第二突出端部122会损坏或破裂而需要加固支架时,则与第一加固支架51等同的加固支架可被布置在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中。而且,在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一加固支架51中,舌片部52b连接至中央部52a的内侧边缘,而与舌片部52b等同的任何部件不连接至中央部52a的外侧边缘。原因在于,如果与舌片部52b等同的任何部件连接至中央部52a的外侧边缘,则第一连接器I的长度较长并且在第一板上将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但是,与舌片部52b等同的部件也可根据需要连接至中央部52a的外侧边缘。在该情况下,第一主体部52将呈倒C状截面形状,从而具有较大的截面模量和较高的强度。此外,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一加固支架51的左右侧的第一板连接部56被布置为与多个端子61的尾部62对准,多个端子61在第一壳体11的左右侧上对准。这样布置的原因在于,第一板连接部56和第一板上的固定垫之间的连接的检验将易于进行,因为该检验可与尾部62和第一板上的端子连接垫之间的连接的检验同时进行。而且,即使当受外力挤压时,尾部62也不从端子连接垫上移除,因为第一板连接部56将与尾部62 —起共担该力。另外,第一板连接部56的位置可根据需要适当地改变。例如,第一板连接部56可位于端壁部21c的外侧。然而,在该情况下,可能变得难以在连接器制造过程中供应部件。而且,当外力施加到安装到第一板上的第一连接器I时,尾部62可从端子连接垫处移除。此夕卜,沿第一连接器I的纵向的尺寸可能较大。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加固支架51附接至第一连接器I的第一突出端部21。并且,每个第一加固支架51均包括:第一主体部52,其被构造为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包括覆盖端壁部21c的上表面21a的至少一部分的中央部52a和覆盖端壁部21c的内侧表面21d的至少一部分的舌片部52b ;以及第一板连接部56,其与第一主体部52连接,并且其自由端固定到板上。因此,如果施加由操作员生成的挤压力,则由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主体部52覆盖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壁部21c不会损坏或破裂。因此,即使通过摸索来进行装配操作,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壁部21c也不会损坏或破裂,因而提高了装配操作的可操作性,并且能够提供高可信度的板对板连接器。随后,下文将详细地提供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描述。具有与第一实施方案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另外,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的操作和效果的描述也将省略。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器I的第一壳体11中的各个第一端子接纳外腔15b均形成为槽形,以使其不只是覆盖侧壁部14的内侧表面,而是连续地跨过其内侧、上表面和外侧表面。并且,以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的方式,第一端子接纳外腔15b和第一端子接纳内腔15a在凹槽部12a的底面处彼此连接并且彼此形成为一体。而且,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一端子61通过对导电的金属板施以冲压而一体地形成。另外,以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的方式,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各个第一端子61还设有保持部63、与保持部63的下端连接的尾部62、与保持部63的上端连接的上连接部67、形成在上连接部67的内端附近的作为第二接触凸部的第二接触部66、与第二接触部66连接的下连接部64、形成在下连接部64的自由端附近的第一接触部65,以及形成在第一接触部65中的第一接触凸部65a。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端子61从装配面侧(图10中的上侧)装配到第一端子接纳腔15中以便固定地紧固到第一壳体11,当保持部63被接纳到形成在第一端子接纳外腔15b的侧壁部14的外侧表面中的部分中时,上连接部67被接纳到形成在第一端子接纳外腔15b中的侧壁部14的上表面中的部分中,并且用于连接上连接部67的内端附近的部分和下连接部64被接纳到形成在第一端子接纳外腔15b中的侧壁部14的内侧表面中的部分中。在该状态下,也就是说,在第一端子61安装到第一壳体11中的状态下,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位于凹槽部12a的左右两侧上以便彼此相对。而且,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的相对一组之间的间隙是弹性可变的。也就是说,当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被插入以位于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时,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隙弹性地增加。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一加固支架51设有:第一锁定部52e,其形成在舌片部52b中;以及斜部52f,其形成在舌片部52b的上端和中央部52a之间的连接部分中。第一锁定部52e为从舌片部52b的内侧表面(朝向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的中心的表面)向内突出的突出凸部。在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而接合到一起的状态下,第一锁定部52e与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锁定部152e (后面说明)接合。另外,第一锁定部52e的装配面侧部优选地形成为倾斜的。斜部52f为形成为用于经由平缓的斜度将舌片部52b的内表面和中央部52a的上表面连接的部分,并且可以为平面或曲面。由于舌片部52b的内表面和中央部52a的上表面之间的连接部分中的角已被斜部52f去除,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装配到一起时,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可平滑地插入到第一连接器I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板连接部56可连接至第一板上的固定垫,或连接至通过焊接等方法与第一板的接地线连接的端子连接垫。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一连接器I的其它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相同,并且因此,已经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壳体111设有第二端子接纳腔15,每个第二端子接纳腔形成为槽形以便连续地跨过第二突出凸部112的内表面、上表面和外表面。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一端子161为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施加例如冲压和弯曲而形成的一体部件。每个第一端子161均设有保持部163、与保持部163的下端连接的尾部162、与保持部163的上端连接的连接部164、与连接部164的内端连接的第一接触部165以及形成在保持部163的外表面中的第二接触部166。另外,与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接合的第二接触凸部166b形成在第二接触部166的上部中。在本实施方案中,当保持部163被接纳到第二端子接纳腔115中的形成在第二突出凸部112的外表面上的部分中并且由侧壁夹紧时,第二端子161从装配面侧(图12中的上侧)装配到第二端子接纳腔115中以便牢固地紧固到第二壳体111。在该状态下,也就是说,在第二端子161安装到第二壳体111中的状态下,第一接触部165、连接部164和第二接触部166的表面暴露在第二凸部112的表面和装配面上。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二加固支架151为通过对金属板(例如,厚度为大约0.1mm)施以例如冲压和弯曲的处理而形成的一体部件。每个第二加固支架151均设有:作为主体部的第二主体部152,其通常构造为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延伸;作为保持部的第二臂部157,其构造为弯曲以连接至第二主体部152的左右两端并且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延伸以保持在第二壳体111中;以及作为板连接部的第二板连接部156,其与每个第二主体部152的下端连接。第二加固支架151附接至第二突出端部122以使第二主体部152可以覆盖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外表面(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的两端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一对第二凹形支架保持部126形成在每个第二突出端部122中,每个第二凹形支架保持部均具有狭槽形状并且从外表面朝向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的中心延伸。第二臂部157被接纳并保持在第二凹形支架保持部126中。每个第一主体部152均设有:中央部152a,其通常呈细长条形并且构造为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直线地延伸,且与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外表面平行;以及舌片部152b,其构造为从中央部152a的中心部分向下(S卩,朝向安装面)延伸。另外,舌片部152的下端用作第二板连接部156。而且,每个舌片部152b设有第二锁定部152e。第二锁定部152e为形成在舌片部152b中的凹形部分,更具体地,为沿板厚度方向穿透舌片部152b的开口,并且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彼此接合时与设置到第一连接器I的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锁定部52e接合。此外,每个中央部152a的中央部分中的上端用作装配接触部152f。由于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彼此接合时装配接触部152f 抵接第一连接器I的第一加固支架51的中央部52a和/或斜部52f,所以第二突出端部122不会被损坏,并且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可平滑地插入到第一连接器I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板连接部156可以连接至第二板上的固定垫,或连接至通过焊接等方法与第二板上的接地线连接的端子连接垫。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二连接器101中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案中的相同,并且因此,已经省略了对它们的说明。将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装配以使其彼此接合的操作与第一实施方案中的相同,并且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说明。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接合已经完成时,如图13所示,第二连接器101的每个第二突出端部122被分别接纳在第一连接器I的相应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并且,设置到第一连接器I的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锁定部52e与设置到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锁定部152e接合。在该情况下,包括第一锁定部52e的末端的部分从第二加固支架151的舌片部152b的外部插入到第二锁定部152e中,但是优选地,不到达舌片部152b的内表面。而且,第一加固支架51的舌片部52b的内表面优选地不抵接第二加固支架151的舌片部152b的外表面。也就是说,优选的是,在第一加固支架51的舌片部52b的内表面和第二加固支架151的舌片部152b的外表面之间存在一些间隙。此外,第一加固支架151的与第一锁定部52e的装配面相对的侧端(图13中的底端)优选地不抵接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锁定部152e的装配面侧端(图13中的底端)。也就是说,优选的是,在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锁定部52e和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锁定部152e之间存在一些沿装配方向的间隙。当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锁定部52e与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锁定部152e接合时,可产生咔嗒感,并且操作员可通过手指等觉察到咔嗒感。在本实施方案中,如上所述,不会阻碍咔嗒感,因为在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锁定部52e和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锁定部152e之间的接合已经完成的状态下优选地在第一加固支架151和第二加固支架151之间存在一些间隙。也就是说,用手来进行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操作的操作员可确切地觉察到咔嗒感。而且,由于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锁定部52e与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锁定部152e接合,所以第一加固支架51和第二加固支架151被锁定,并且确切地防止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接合。也就是说,由于为了将第一连接器I从第二连接器101上拆除和分离而需要解除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锁定部52e与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锁定部152e之间的接合,应当需要大的移除力。因此,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接合不会被不必要地解除。此外,由于斜部52f形成在将第一加固支架51的舌片部52b的上端和中央部52a连接的部分中,所以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而接合到一起时,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可平滑地插入到第一连接器I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而且,由于第一锁定部52e的装配面侧部优选地为倾斜的,所以第一锁定部52e可平滑地插入到第二锁定部152e中。此外,由于第二加固支架151的装配接触部152f抵接第一加固支架51的中央部52a和/或斜部52f,所以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不会损坏并且可平滑地插入到第一连接器I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因此,用手进行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的装配操作的操作员可容易地执行操作而不需施加任何大的力。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接合已经完成时,如图14所示,第二连接器101的左右侧的第二突出凸部112被接纳到第一连接器I的左右侧的凹槽部12a中。而且,第二连接器101的每个第二端子161插入到每个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每个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每个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触部165彼此接触,并且每个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和每个第二端子161的第二接触部166彼此接触。结果,连接到第一板上的端子连接垫的导电迹线(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连接到该导电迹线)与连接到第二板上的端子连接垫的导电迹线(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连接到该导电迹线)电连接。另外,如果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板连接部56和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板连接部156分别连接至通过焊接等方法与第一板和第二板上的接地线连接的端子连接垫,则可以省略用作接地端子的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在本实施方案中,尽管已经对第一锁定部52e为凸形而第二锁定部152e为凹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可选地使第一锁定部52e为凹形而第二锁定部152e为凸形。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其它操作和效果与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操作和效果相同,并且因此,已经省略对它们的说明随后,下文将详细地提供本申请的第三实施方案的说明。与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具有相同结构的构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说明。另外,将省略与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相同的操作和效果的说明。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器I的第一壳体11中的每个第一端子接纳外腔15b以与第二实施方案相同的方式形成为槽形,以使其不仅仅覆盖侧壁部14的内表面,而是连续地跨过其内表面、上表面和外表面。而且,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一端子61是以与第二实施方案相同的方式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施以冲压而一体形成的。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一加固支架51以与第二实施方案相同的方式设有形成在舌片部52b中的第一锁定部52e,以及形成在舌片部52b的上端和中央部52a之间的连接部分中的斜部52f。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一连接器I中的其它结构与根据第二实施方案中的结构相同,并且因此,已经省略对它们的说明。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壳体111以与第二实施方案相同的方式设有第二端子接纳腔115,每个第二端子接纳腔形成为槽形以连续地跨过第二突出凸部112的内表面、上表面和外表面。当保持部163被接纳到第二端子接纳腔115中的形成在第二突出凸部112的外表面上的部分中并且由侧壁夹紧时,第二端子161以与第二实施方案相同的方式从装配面侧装配到第二端子接纳腔115中以固定地紧固到第二壳体111。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加固支架151以与第二实施方案相同的方式附接至第二突出端部122,以使第二主体部152可覆盖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具有舌片部152b,舌片部152b中形成有第二锁定部152e。尽管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二锁定部152e不沿板厚度方向穿透舌片部152b,而是为通过按压舌片部152b的外表面而形成的凹陷部分。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二锁定部152e为凹形部分,而不是沿板厚度方向穿透舌片部152b的开口。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二连接器101中的其它结构与第二实施方案中的结构相同,并且因此,已经省略了对它们的说明。将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装配以使其彼此接合的操作与第一实施方案中的相同,并且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说明。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接合已经完成时,如图19所示,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中的每个被分别接纳到第一连接器I的相应的凹形突出端部22中。而且,设置到第一连接器I的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锁定部52e与设置到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锁定部152e接合。具体地,包括第一锁定部52e的末端的部分从第二加固支架151的舌片部152b的外部插入到第二锁定部152e中,并且抵接第二锁定部152e的底面。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案中,当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锁定部52e与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锁定部152e接合时,第一锁定部52e的末端抵接第二锁定部152e的底面。因此,当第一加固支架51和第二加固支架151沿解除接合的方向相对移位时,将在第一锁定部52e的末端和第二锁定部152e的底面之间产生摩擦。也就是说,为了将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解除接合并分离,应当施加更高的移除力,这是因为不仅需要将第一加固支架51的第一锁定部52e和第二加固支架151的第二锁定部152e解除接合,而且需要克服第一锁定部52e的末端和第二锁定部152e的底面之间的摩擦。因此,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接合不会不必要地接触。在本实施方案中,尽管已经以与第二实施方案相同的方式对第一锁定部52e为凸形而第二锁定部152e为凹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可选地也可以使第一锁定部52e为凹形而第二锁定部152e为凸形。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其它操作和效果与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操作和效果相同,并且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尽管图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可预想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构思出各种变型例,而不偏离前面的说明书和随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其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形成在沿所述第一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的第一装配引导部;以及 第二连接器,其具有第二端子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端子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端子形成接触,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装配引导部,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形成在沿所述第二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并且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接合。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包括:凹部,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插入到所述凹部中;以及端壁部,其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端壁部的内表面限定在所述凹部中的沿所述第一壳体的纵向的外侧端。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装配引导部分别附接到一第一加固支架。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加固支架中的每个均包括:主体部,其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板连接部,其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并且在其自由端处固定到板,所述主体部包括中央部和舌片部,所述中央部覆盖所述端壁部的装配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舌片部与所述中央部连接并且覆盖所述端壁部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加固支架的所述中央部和所述舌片部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 板连接器,其中,所述主体部具有近似L形的截面模量。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加固支架包括保持部,所述保持部经由角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角部从所述中央部朝向沿所述第一壳体的纵向的中心倾斜地延伸。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保持部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由所述第一壳体保持。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板连接部与所述保持部的一端连接。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中的每个均包括与所述板的导电迹线连接的尾部。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加固支架的所述板连接部中的每个均被配置为与多个所述尾部成直线地对准。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加固支架中的每个均包括形成在所述中央部和所述舌片部之间的连接部中的斜部。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加固支架中的每个均包括形成在所述舌片部中的第一锁定部。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分别附接到一第二加固支架。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加固支架包括舌片部和第二锁定部,所述舌片部覆盖所述第二装配引导部的外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锁定部形成在所述舌片部上。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接合已经完成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彼此接合。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接合已经完成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加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固支架之间存在间隙。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中的任一个为凸形,而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中的另一个为凹形。
19.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接合已经完成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彼此抵接。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中的任一个为凸形,而所述第 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中的另一个为凹形。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形成在沿第一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的第一装配引导部。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端子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端子被配置为与第一端子形成接触,第二壳体具有形成在沿第二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并且被配置为与第一装配引导部接合的第二装配引导部。
文档编号H01R13/631GK103098307SQ20118004332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8日
发明者铃木徹, 网野健太, 杰西达亚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