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和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300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蓄电池和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及应用这种蓄电池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蓄电池具有价格低廉、质量可靠、容量范围大、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重要领域,各行各业对蓄电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在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蓄电池的生产效率十分必要。在现有蓄电池的电池盖设计上,排气嘴通常都是一体成型在电池盖上的某一位置,而蓄电池由于使用环境和用途的不同,其对蓄电池上排气嘴的位置要求是不同,以蓄电池在摩托车上的应用为例,不同车型的摩托车对蓄电池上排气嘴位置要求是不同的,如某些车型要求排气嘴位于电池盖的左侧,某些车型要求位于排气嘴位于电池盖的右侧,甚至某些车型要求排气嘴位于电池盖的前侧、后侧或者顶盖上。请参考图I和图2,在现有一种摩托车实施例中,其排气嘴12位 于电池盖11的左侧,并且排气嘴12与电池盖11 一体注塑成型。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由于排气嘴与电池盖一体成型,如果需要改变排气嘴的位置,则需要重新制作塑胶模,重新注塑电池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池,能够满足不同车型对排气嘴位置的要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蓄电池的摩托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包括电池盖,所述电池盖包括一个排气嘴、至少一个塞子和至少两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嘴包括入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其中一个排气口与排气嘴的入气孔密封连通,其余排气口用塞子密封。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为两个,所述两个排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盖的左、右侧面上。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嘴的入气孔插入对应排气口内,其连接处紧配合。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包括由外向内直径依次缩小的锥形孔,所述入气孔的孔壁外侧上具有用于防止入气孔在锥形孔内转动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抵紧所述锥形孔的孔壁。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为至少一个凸起设置在所述入气孔孔壁外侧的弹性凸块。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嘴的入气孔和出气孔的孔壁外侧分别设有限位凸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盖还包括绕所述排气口设置的环形凹槽,所述塞子与环形凹槽紧配合,且所述塞子包括一个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密封罩住所述排气口。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为由外向内直径依次缩小的锥形,所述塞子的外轮廓上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抵紧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圆壁。[001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为至少一个凸起设置在所述塞子外轮廓上的弹性凸块。一种摩托车,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蓄电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公开的蓄电池,其电池盖上具有位于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排气口,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如不同车型的要求)进行选择,仅将需要的排气口与排气嘴连通,其他不需要的排气口利用塞子进行密封,可防止漏气和漏液。本蓄电池至少具有两个排气嘴安装位置,至少可满足两种车型的要求,免去因为不同车型要求而需要重新注塑电池盖造成的浪费,可节约资源和提闻生广效率。
图I为现有技术中电池盖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结构的前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盖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图3中A部分沿B-B线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气嘴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塞子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9为图8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蓄电池包括电池盖,该电池盖包括一个排气嘴、至少一个塞子和至少两个排气口。排气嘴包括入气孔和出气孔,其中一个排气口与排气嘴的入气孔密封连通,其余排气口用塞子密封,防止该排气口漏气、漏液。该排气口可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如在一种实施例中,排气口为两个,其分别设置在电池盖的左右两个侧面,使得蓄电池具有左右两个设置排气嘴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t匕,本实施例不必重新制作注塑模,也不必制造新的电池盖,即可提供排气嘴位于电池盖左侧面和右侧面两种方式。再如另一种实施例中,排气口为五个,其分别分布在电池盖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和电池盖的顶面,当需要某一面设置排气嘴时,可将排气嘴与该面的排气口密封连通,而其余排气口则通过塞子密封住,使得同一个蓄电池具有五个排气嘴安装位,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与现有技术排气嘴与电池盖一体注塑成型相比,本申请中排气嘴与电池盖分开设置,排气嘴通过与电池盖上的排气口连通进行排气。排气嘴与排气口需密封连接,以便防止漏气,其连接方式可采用紧配合连接,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如螺纹连接。同时,塞子用于密封住不使用的排气口,避免该不使用的排气口漏气和漏液,影响蓄电池的性能。塞子与排气口也可采用紧配合连接或者螺纹连接等。下面以一种用于摩托车的蓄电池为例进行说明[0032]请参考图3-图9,本例中蓄电池包括电池盖21,该电池盖21包括两个排气口 22、一个排气嘴23和一个塞子24,该两个排气口 22设置在蓄电池的左、右侧面上。该排气嘴23包括入气孔231和出气孔232,该入气孔231可与其中任一个排气口 22密封连通,出气孔232与外部设备连通,而塞子24用于将未与排气嘴23连通的排气口 22密封。排气口 22包括由外向内直径依次缩小的锥形孔221,排气嘴23的入气孔231插锥形孔221内,其连接处紧配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排气口 22插入排气嘴23的入气孔231内进行紧配合。为了加强排气口 22与入气孔231的紧配合效果,防止入气孔231在排气口 22内转动,入气孔231的孔壁外侧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抵紧锥形孔221的孔壁,防止排气嘴23在排气口 22中转动。该定位部与锥形孔221的孔壁也可以是紧配合,比如定位部可以是至少一个凸起设置在入气孔231孔壁外侧的弹性凸块233,该弹性凸块233随入气孔231 —起插入排气口 22中,当入气孔231的顶端与排气口 22形成紧配合后,该弹 性凸块233收到锥形孔221和入气孔231孔壁的挤压变形,并且由于自身弹性回复力抵紧在锥形孔221的孔壁上,从而实现定位。进一步地,为了在安装排气嘴23时对其进行限位,入气孔231和出气孔232的孔壁外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凸台234、235。电池盖21还包括围绕排气口 22设置的环形凹槽213,本例中塞子24中部具有一个容置孔241,该容置孔241罩住排气口 22,使容置孔241与排气口 22紧配合形成密封,而容置孔241的孔壁242插入环形凹槽213内,并且与其紧配合。在一种实施例中,环形凹槽213为由外向内直径依次缩小的锥形,而塞子24的外轮廓(相当于容置孔241的孔壁242的外侧)上具有定位部,当容置孔241的孔壁242插入环形凹槽213内时,该定位部抵紧环形凹槽213的外圆壁214,避免塞子24在环形凹槽213内转动,其定位部的定位原理可参考前述入气孔231的孔壁外侧的弹性凸块233。当然,该塞子24上的定位部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凸起设置在塞子24的外轮廓上的弹性凸块243。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上述的各种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蓄电池。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盖,所述电池盖包括一个排气嘴、至少一个塞子和至少两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嘴包括入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其中一个排气口与排气嘴的入气孔密封连通,其余排气口用塞子密封。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为两个,所述两个排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盖的左、右侧 面上。
3.如权利要求I或2项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嘴的入气孔插入对应排气口内,其连接处紧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包括由外向内直径依次缩小的锥形孔,所述入气孔的孔壁外侧上具有用于防止入气孔在锥形孔内转动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抵紧所述锥形孔的孔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至少一个凸起设置在所述入气孔孔壁外侧的弹性凸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嘴的入气孔和出气孔的孔壁外侧分别设有限位凸台。
7.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还包括绕所述排气口设置的环形凹槽,所述塞子与环形凹槽紧配合,且所述塞子包括一个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密封罩住所述排气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为由外向内直径依次缩小的锥形,所述塞子的外轮廓上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抵紧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圆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至少一个凸起设置在所述塞子外轮廓上的弹性凸块。
10.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和摩托车,该蓄电池包括电池盖,所述电池盖包括一个排气嘴、至少一个塞子和至少两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嘴包括入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其中一个排气口与排气嘴的入气孔密封连通,其余排气口用塞子密封。本申请公开的蓄电池,其电池盖上具有位于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排气口,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如不同车型的要求)进行选择,仅将需要的排气口与排气嘴连通,其他不需要的排气口利用塞子进行密封,可防止漏气和漏液。本蓄电池至少具有两个排气嘴安装位置,至少可满足两种车型的要求,免去因为不同车型要求而需要重新注塑电池盖造成的浪费,可节约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1M2/12GK202503051SQ20122005881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彭小勐, 蒋传刚 申请人: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