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843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扣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扣持装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持装置,尤指一种适配卡的一件式扣持装置。
背景技术
适配卡是计算机主板与接口设备沟通的桥梁,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不断地追求体积上的薄型化,适配卡也不断地朝小型化发展。目前,以广泛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MiniPCI规格的适配卡为例,即采用横插式设计,让适配卡插接于连接器后呈平行于机板的底面,以大幅缩小占用的高度,通常主机板上提供扣持装置固定适配卡。习知的现有扣持装置可参见中国公告号为CN2819521Y的专利,该专利揭示了一种扣持装置1,所述扣持装置I具有一基部10,自所述基部10的内侧前端向上延伸一活动部,以及由所述基部10两侧向上延伸设置的两侧壁16。自所述活动部的上端向后水平延伸一扳动部12,所述扳动部12的末端向上延伸一凸肋13,而每一所述侧壁16上还设有由其朝所述活动部的一侧延伸防止所述活动部过度前移的挡止部162,所述挡止部162位于略高于所述扳动部12的上表面,且在所述凸肋13前面一定位置,当所述活动部过度前移时,所述挡止部162可通过与所述凸肋13相卡合,而阻止所述活动部过度前移,由于在所述扳动部12的末端向上设置所述凸肋13,所述凸肋13在高度上占用一定空间,且所述挡止部162略高于所述扳动部12的上表面,使产品的整体高度增加。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扣持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产品高度的扣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扣持装置,包括:一基部;一活动部,自所述基部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二侧壁,分别自所述基部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每一所述侧壁朝所述活动部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止挡部与一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前后相对设置并形成一收容空间;二卡钩,设于所述活动部的两侧,所述卡钩具有依序延伸形成一第一限位部与一第二限位部进入所述收容空间,使得所述第一止挡部挡止所述第一限位部防止所述活动部过度后移,所述第二止挡部挡止所述第二限位部防止所述活动部过度前移。进一步,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自所述侧壁撕裂成型。进一步,所述第一止挡部具有连接所述侧壁的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形成有一凸肋。进一步,所述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均自所述侧壁弯折呈直角。进一步,所述活动部的两侧向下分别延伸一所述卡钩,每一所述卡钩向上延伸一扣合部。[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一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一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位于不同垂面,所述第一止挡部挡止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止挡部挡止所述第二限位面。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部自所述第一限位部末端朝前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呈直角。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末端朝相邻侧的所述侧壁弯折部分形成一头部,所述第二止挡部挡止所述头部的前端缘朝前位移。进一步,每一所述侧壁的上端朝远离所述活动部的一侧延伸再向上延伸形成一定位部。进一步,自所述基部的前端向上延伸一所述活动部,由所述活动部的上端向后延伸一扳动部。进一步,所述扳动部具有一吸取面。进一步,所述扣持装置由金属片一体冲压成型。进一步,每一所述侧壁的前端向上凸设有一凸起部。进一步,每一所述侧壁的下端朝所述活动部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一焊接部。进一步,所述焊接部的底面与所述基部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扣持装置通过从所述侧壁朝所述活动部弯折延伸形成前后且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的防过压结构,使扣持装置的防过压结构不必设置在其顶部,从而降低产品的整体高度。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扣持装置与卡缘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插接一适配卡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持装置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扣持装置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6为图3本实用新型扣持装置扣合适配卡前的示意图;图7为图3本实用新型扣持装置扣合适配卡时的示意图;图8为图3本实用新型扣持装置完全扣合适配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的附图标号说明:扣持装置I 基部10 活动部 11活动臂 111侧壁 12 第一止挡部121弯折部 1211凸肋1212第二止挡部122凸起部 123定位部 124水平部分 1241竖直部分1242焊接部 125定位柱 126卡钩 13 第一限位部131第一限位面1311第二限位部132第二限位面1321头部1322[0041]扣合部 14 扳动部 15 收容空间 16电路板 2 适配卡 3 第一端 31第二端 32 通孔 33 卡缘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扣持装置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扣持装置I可固定在一电路板2上,用于扣持一适配卡3 (当然,也可为其它对接组件,如电路板等),是与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上的一卡缘连接器4 一起使用的,所述适配卡3的第一端31与所述卡缘连接器4相连接,所述扣持装置I朝向所述适配卡3的第一端31延伸,并与所述适配卡3的第二端32相卡合。请参照图1和图4所示,所述扣持装置I是由一片状金属材质所冲压弯折而成的,其主要包括一基部10,由所述基部10的前端向上延伸而形成的一活动部11,及由所述基部10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的一侧壁12。请参照图4、图5和图8所示,所 述活动部11具有自所述基部10前端向上垂直延伸呈“〉”形的两活动臂111。每一所述活动臂111上端的外侧向下延伸一卡钩13,所述卡钩13具有一竖直设置的第一限位部131,以及由所述第一限位部131的末端向前弯折延伸的一第二限位部132,所述第一限位部131具有一第一限位面1311,所述第二限位132具有一第二限位面1321,所述第一限位面1311与所述第二限位面1321位于不同垂面。所述第二限位部132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31呈直角,可增加所述第二限位部132的强度,使其在受力情况下不易发生变形。所述第二限位部132的末端朝相邻侧的所述侧壁12弯折部分形成一头部1322。每一所述卡钩13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一扣合部14,所述扣合部14垂直所述活动部1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适配卡3所在的平面,用以扣合所述适配卡3的第二端32。所述活动部11的上端还向后水平弯折延伸形成一扳动部15,所述扳动部15位于两所述扣合部14之间,且所述扳动部15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可用作自动化安装设备(未图示)将所述扣持装置I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上的过程中的真空吸取面。请参照图2和图4所示,所述侧壁12与所述基部10垂直设置,所述侧壁12朝所述活动部11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止挡部121与一第二止挡部122,所述第一止挡部121与所述第二止挡部122前后且面对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止挡部121与所述第二止挡部122两者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16,所述第一限位部131与所述第二限位132依序延伸进入所述收容空间16。所述第一止挡部121与所述第二止挡部122均与所述侧壁12垂直设置,方便所述第一止挡部121与所述第二止挡部122的冲压成型。所述第一止挡部121与所述第二止挡部122是从所述侧壁12的板面撕裂成型,可节省材料,无需另外用料设置。所述第一止挡部121具有连接所述侧壁12的一弯折部1211,所述弯折部1211上形成有一凸肋1212,所述凸肋1212可以加强所述第一止挡部12的强度,不易在受力的情况下发生过大的变形。请参照图4至图7所示,所述卡钩13位于前后设置的所述第一止挡部121与所述第二止挡部122之间,即所述卡钩13位于所述收容空间16内。所述第一止挡部121挡止所述第一限位部131防止所述活动部11过度后移,所述第二止挡部122挡止所述第二限位部132防止所述活动部11过度前移,其中所述第一止挡部121挡止所述第一限位部131的前端缘(即所述第一止挡部121挡止所述第一限位面1311),使其两者之间的挡止力度较大,所述第二止挡部122挡止所述第二限位部132的板面(即所述第二止挡部122挡止所述第二限位面1321),可加大两者之间的挡止面积。所述头部1322由所述第二限位部132的末端朝相邻侧的所述侧壁12弯折部分形成,且位于所述第二止挡部122的后面,且所述第二止挡部122挡止所述头部1322,由于所述头部1311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二止挡部12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32的干涉区域大,能较好地挡止所述第二限位部132防止所述活动部11过度前移,且可以使所述第二止挡部121设置的长度较短,而使所述第二止挡部122的强度增加。请参照图4和图8所示,每一所述侧壁12的前端向上还凸设有一凸起部123,而所述适配卡3的第二端32上设有相对应的通孔33。每一所述侧壁12在其上端大致中间位置朝远离所述活动部11的一侧延伸然后再向上延伸形成一定位部124,所述定位部124由水平部分1241与竖直部分1242组成。两所述侧壁12的下端靠前分别朝所述活动部11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一焊接部125,且所述焊接部125的底面与所述基部10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焊接部125与所述基部10的两侧端共同作为焊接部位用以将所述扣持装置I牢固于所述电路板2上。自所述侧壁12的下端并紧靠所述焊接部125向下竖直延伸一定位柱126,用以将所述扣持装置I定位于所述电路板2上。请参照图3至图8所示,安装所述适配卡3时,先将所述适配卡3的第一端31插入所述卡缘连接器4中,然后,施力于所述适配卡3的第二端32,并且向下压,若所述扣持装置I的材质较软或所述适配卡3的尺寸偏大时,所述适配卡3的第二端32到达所述扣合部14时,所述扣合部14由于受力会发生使所述活动部11前移的现象,此时所述第二止挡部122会挡止所述第二限位部132,防止所述活动部11过度前移,正常情况下当施力于所述适配卡3的第二端32抵靠在所述扣合部14上时,所述扣合部14由于受力会往后移动,所述第一止挡部121会挡止所述第一限位部131,防止所述活动部11过度后移,使所述适配卡3上的第二端32的两所述通孔33套在所述凸起部123外与之结合,此时所述适配卡3的第二端32就被扣持于两所述扣合部14下,使所述适配卡3稳固的固定于所述电路板2上。扣合状态时,所述适配卡3第二端32的两侧边缘被固持于两所述定位部124中,所述适配卡3的下表面与所述水平部分1241相接触并保持水平状态,并且所述水平部分1241限制所述适配卡3继续往下运动,所述适配卡3的两侧边缘被所述竖直部分1242所固持,避免所述适配卡3在水平方向发生移动。若要拔出所述适配卡3,只需用力向后扳动所述扳动部15,使所述扣合部14向后移动,即可释放被扣持的所述适配卡3,此时所述第一止挡部121也会挡止所述第一限位部131,防止所述活动部11过度后移。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固持装置具有下列有益效果:1.由于所述扣持装置I通过从所述侧壁12朝所述活动部11弯折延伸形成前后且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止挡部121与所述第二止挡部122的防过压结构,使所述扣持装置I的防过压结构不必设置在其顶部,从而降低产品的整体高度。2.由于所述侧壁12朝所述活动部11弯折延伸形成一所述第一止挡部121与一所述第二止挡部122,且所述卡钩13位于前后设置的所述第一止挡部121与所述第二止挡部122之间,所述第一止挡部121挡止所述第一限位部131防止所述活动部11过度后移,所述第二止挡部122挡止所述第二限位部132防止所述活动部11过度前移,实现同一所述卡钩13结构防止所述活动部11过度前后倾的功能。3.由于所述第一止挡部121与所述第二止挡部122是从所述侧壁12的板面撕裂成型,可节省材料,无需另外用料设置。4.由于所述弯折部1211上形成有一所述凸肋1212,所述凸肋1212可以加强所述第一止挡部121的强度,不易在受力的情况下发生过大的变形。5.由于所述头部1322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二止挡部12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32的干涉区域大,能较好地挡止所述第二限位部132的过度前移,且所述第二止挡部122可以设置的长度较短,而使所述第二止挡部122的强度增加。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作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部; 一活动部,自所述基部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 二侧壁,分别自所述基部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每一所述侧壁朝所述活动部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止挡部与一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前后相对设置并形成一收容空间; 二卡钩,设于所述活动部的两侧,所述卡钩具有依序延伸形成一第一限位部与一第二限位部进入所述收容空间,使得所述第一止挡部挡止所述第一限位部防止所述活动部过度后移,所述第二止挡部挡止所述第二限位部防止所述活动部过度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自所述侧壁撕裂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具有连接所述侧壁的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形成有一凸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均自所述侧壁弯折呈直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的两侧向下分别延伸一所述卡钩,每一所述卡钩向上延伸一扣合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一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一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位于不同垂面,所述第一止挡部挡止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止挡部挡止所述第二限位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自所述第一限位部末端朝前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呈直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末端朝相邻侧的所述侧壁弯折部分形成一头部,所述第一止挡部挡止所述头部的前端缘朝前位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壁的上端朝远离所述活动部的一侧延伸再向上延伸形成一定位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基部的前端向上延伸一所述活动部,由所述活动部的上端向后延伸一扳动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部具有一吸取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装置由金属片一体冲压成型。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壁的前端向上凸设有一凸起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壁的下端朝所述活动部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一焊接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扣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的底面与所述基部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专利摘要一种扣持装置,包括一基部;一活动部,自所述基部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二侧壁,分别自所述基部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每一所述侧壁朝所述活动部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止挡部与一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前后相对设置并形成一收容空间;二卡钩,设于所述活动部的两侧,所述卡钩具有依序延伸形成一第一限位部与一第二限位部进入所述收容空间,使得所述第一止挡部挡止所述第一限位部防止所述活动部过度后移,所述第二止挡部挡止所述第二限位部防止所述活动部过度前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扣持装置通过从所述侧壁朝所述活动部弯折延伸形成前后且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的防过压结构,从而降低产品的整体高度。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2917740SQ20122040615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
发明者龚永生 申请人: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