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9796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Esp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谐振电感,尤其是静电除尘领域用大功率谐振电感。属于电力电子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串联谐振电路里,特别是静电除尘领域中参与谐振的电感器件,由于为了提高谐振频率,串联谐振的谐振电感量较小,通过的谐振电流大,电感上的电压高,磁芯与线包都容易发热,影响使用寿命。同时发热使得磁饱和密度下降,磁芯趋于饱和,造成谐振电流波形畸变,谐振回路失效,造成功率开关器件损坏。其原因在于:谐振电感中磁芯气隙的漏磁在线包中的涡流损耗造成线包过热,通过传导也使得磁芯过热,同时,随着温度增力口,铁氧体磁饱和密度下降,容易造成磁芯饱和,使得整个谐振回路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可实现大功率能量传输,减小涡流损耗,提高谐振回路的稳定性。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ESP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主要由线包、连接端子和散热铝外壳组成,所述线包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圆片磁芯和两个矩形磁芯,所述两个矩形磁芯分别设置于并排布置的圆片磁芯的两端,在所述圆片磁芯的外围均包覆绝缘材料,在所述绝缘材料的外围均绕有高频丝包线,在所述两个圆片磁芯的中间加垫环氧气隙片,所述线包放置于散热铝外壳内,在所述散热铝外壳内灌封有弹性环氧,所述高频丝包线由散热铝外壳内引出到壳外并与连接端子相连,在处于散热铝外壳外的高频丝包线上包覆有绝缘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整个串联谐振电感由两组以上磁芯电感组成,每组磁芯电感中的磁芯由至少两片以上的圆片磁芯加环氧气隙片拼装而成,用弹性环氧灌封于铝壳,不仅增加了散热面积,而且通过传导散热能更有效的将器件内部的热量带离出,再通过铝制的外壳将整个器件的热量,传导于更大的散热体上,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冷热交换,达到双重散热的目的。


图1为本发明ESP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ESP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的线包结构示意图。其中:圆片磁芯I 绝缘材料2
矩形磁芯3 高频丝包线4 环氧气隙片5 连接端子6 散热铝外壳7 弹性环氧8。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一图2,本发明涉及一种ESP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主要由线包、连接端子
6和散热铝外壳7组成,所述线包包括两个圆片磁芯I和两个矩形磁芯3,所述两个圆片磁芯I并排布置,所述两个矩形磁芯3分别设置于两个圆片磁芯I的两端,在所述两个圆片磁芯I的外围均包覆绝缘材料2,在所述绝缘材料2的外围均绕有高频丝包线4,在所述两个圆片磁芯I的中间加垫环氧气隙片5,所述线包放置于散热铝外壳7内,在所述散热铝外壳7内灌封有弹性环氧8,所述高频丝包线4由散热铝外壳7内引出到壳外并与连接端子6相连,在处于散热铝外壳7外的高频丝包线4上包覆有绝缘材料2。
权利要求
1.一种ESP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线包、连接端子(6)和散热铝外壳(7)组成,所述线包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圆片磁芯(I)和两个矩形磁芯(3),所述两个矩形磁芯(3)分别设置于并排布置的圆片磁芯(I)的两端,在所述圆片磁芯(I)的外围均包覆绝缘材料(2),在所述绝缘材料(2)的外围均绕有高频丝包线(4),在所述两个圆片磁芯(I)的中间加垫环氧气隙片(5),所述线包放置于散热铝外壳(7)内,在所述散热铝外壳(7)内灌封有弹性环氧(8),所述高频丝包线(4)由散热铝外壳(7)内引出到壳外并与连接端子(6)相连,在处于散热铝外壳(7 )外的高频丝包线(4 )上包覆有绝缘材料(2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ESP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线包、连接端子(6)和散热铝外壳(7)组成,所述线包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圆片磁芯(1)和两个矩形磁芯(3),所述两个矩形磁芯(3)分别设置于并排布置的圆片磁芯(1)的两端,在所述圆片磁芯(1)的外围均包覆绝缘材料(2),在所述绝缘材料(2)的外围均绕有高频丝包线(4),在所述两个圆片磁芯(1)的中间加垫环氧气隙片(5)。本发明一种大功率串联谐振电感,在不增加体积成本情况下、实现大功率能量的传输转换,减小每个气隙扩散磁通,从而使线圈引起的涡流损耗大幅降低,磁芯、线圈温升低不易饱和,谐振回路稳定可靠。
文档编号H01F27/24GK103165266SQ20131007756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赵海浩, 严智渊, 张方建 申请人:江苏一同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