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460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具体涉及一种保护线路及设备过载及短路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该断路器主要用于保护线路及设备过载及短路,也可保护电路终端的过载和短路,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目前,该断路器,包括有壳体、盖子、脱扣器,壳体外壁前端部分套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设有金属条,脱扣器置于壳体内,盖子固定在壳体开口一端,盖子中间位置设有复位按钮孔,所述脱扣器设有过载脱扣机构和操作装置;所述过载脱扣机构其由绝缘外套和装于绝缘外套中的铁芯构成,绝缘外套的外面缠绕金属线圈,所述操作装置主要包括有脱扣器底座、双金属片、翘扳,调节支架、动触片、导电线,双金属片上端与导电线一端连接,导电线另一端与动触片相连接,翘扳一端与双金属片一端相连接并装有调节螺钉,调节支架套在过载脱扣机构中金属线圈下方,调节支架需从下方往上伸出调节板固定翘扳并与调节螺钉相接触,同时从下方往上伸出卡脚卡在脱扣支架两边。上述调节支架需要足够大内部空间放置金属线圈,使其结构中卡脚和调节板过长且难成形,造成调节支架结构难于加工且材料利用率不高,定位不精准,难于装配,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 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断路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包括有壳体、盖子、脱扣器,壳体外壁前端部分套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设有金属条,脱扣器置于壳体内,盖子固定在壳体开口一端,盖子中间位置设有复位按钮孔,所述脱扣器设有过载脱扣机构和操作装置;所述过载脱扣机构其由绝缘外套和装于绝缘外套中的铁芯构成,绝缘外套的外面缠绕金属线圈,所述操作装置主要包括有脱扣器底座、双金属片、翘扳、调节支架、动触片、导电线,双金属片上端与导电线一端连接,导电线另一端与动触片相连接,翘扳下端与双金属片下端相连接并装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可调节翘扳下端与调节支架之间的间隙,所述调节支架设有调节板、固定板、折弯脚,调节板与翘扳下端相对应并与调节螺钉相接触,调节板下端悬空,调节板上端向上延伸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翘板上端相连接,固定板两边设有两折弯脚,两折弯脚与脱扣器底座底部相接触,螺钉通过折弯脚上通孔固定调节支架,省去放置金属线圈的内部空间,使其结构变了小巧,缩短折弯脚和调节板的长度。所述盖子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在盖子边缘并与壳体上设有的凸台相对应,所述凸台设在壳体内壁凸筋端面上,便于盖子进行装配定位,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盖子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在盖子复位按钮孔边缘,该定位槽卡住所述脱扣器上端,防止其移动,碰伤零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多道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在壳体内壁上并与所述脱扣器底座上设有的导向块相对应,所述导向块设在脱扣器底座两边端面上,便于脱扣器进行装配定位,同时也防止脱扣器晃动,影响断路器使用性能。所述动触片设有一银点,银点位于动触片一侧,银点一端与导电线铆接固定,银点另一端与金属片的金属条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支架省去放置金属线圈的内部空间,使其结构变了小巧,缩短折弯脚和调节板长度,易于加工且能减少材料浪费,同时也更精准对零件进行定位,易于装配,提高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的调节支架7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的壳体I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B-B剖视图。图中1-壳体,2-盖子,3-脱扣器,4-操作装置,5-过载脱口机构,6_脱扣器底座,7-调节支架,8-双金属片,9-翘扳,10-动触片,11银点,12-导电线,13-螺钉,14-调节螺钉,15-铁芯,16-绝缘外套,17-金 属线圈,18-金属片,19-金属条,20-折弯脚,21-调节板,22-固定板,23-通孔,24 -定位槽,25-复位按钮孔,26-定位孔,27-凸台,28-导向槽,29-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断路器,包括有壳体1、盖子2、脱扣器3,壳体I外壁前端部分套有金属片18,所述金属片18设有金属条19,脱扣器3置于壳体I内,盖子2固定在壳体I开口一端,盖子2中间位置设有复位按钮孔25,所述脱扣器3设有过载脱扣机构5和操作装置4 ;所述过载脱扣机构5其由绝缘外套16和装于绝缘外套16中的铁芯15构成,绝缘外套16的外面缠绕金属线圈17,所述操作装置4主要包括有脱扣器底座6、双金属片8、翘扳9、调节支架7、动触片10、导电线12,双金属片8上端与导电线12—端连接,导电线12另一端与动触片10相连接,翘扳9下端与双金属片8下端相连接并装有调节螺钉14,调节螺钉14可调节翘扳9下端与调节支架7之间的间隙,所述调节支架7设有调节板21、固定板22、折弯脚20,调节板21与翘扳9下端相对应并与调节螺钉14相接触,调节板21下端悬空,调节板21上端向上延伸设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与翘板9上端相连接,固定板22两边设有两折弯脚20,两折弯脚20与脱扣器底座6底部相接触,螺钉13通过折弯脚20上通孔23固定调节支架7,省去放置金属线圈17的内部空间,使其结构变了小巧,缩短折弯脚20和调节板21的长度,降低调节支架制造难度,节省材料,减少了生产成本。参见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盖子2上设有定位孔26,所述定位孔26设在盖子2边缘并与壳体I上设有的凸台27相对应,所述凸台27设在壳体I内壁凸筋端面上,便于盖子2进行装配定位,提闻生广效率。所述盖子2上设有定位槽24,所述定位槽24设在盖子2复位按钮孔25边缘,该定位槽24卡住所述脱扣器3上端,防止其移动,碰伤零件。[0020]所述壳体I上设有多道导向槽28,所述导向槽28设在壳体I内壁上并与所述脱扣器底座6上设有的导向块29相对应,所述导向块29设在脱扣器底座6两边端面上,便于脱扣器3进行装配定位,同时也防止脱扣器3晃动,影响断路器使用性能。所述动触片10设有一银点11,银点11位于动触片10 —侧,银点11 一端与导电线12铆接固定,银点11另一端与金属片的金属条19相配合,动触片10通过一银点11连接导电线12与金属条19 ,可以有效避免动触片10的接触不良。
权利要求1.一种断路器,包括有壳体(1)、盖子(2)、脱扣器(3),壳体(1)外壁前端部分套有金属片(18),所述金属片(18)设有金属条(19),脱扣器(3)置于壳体(1)内,盖子(2)固定在壳体(1)开口一端,盖子(2)中间位置设有复位按钮孔(25),所述脱扣器(3)设有过载脱扣机构(5)和操作装置(4);所述过载脱扣机构(5)其由绝缘外套(16)和装于绝缘外套(16)中的铁芯(15)构成,绝缘外套(16)的外面缠绕金属线圈(17),所述操作装置(4)主要包括有脱扣器底座(6)、双金属片(8)、翘扳(9)、调节支架(7)、动触片(10)、导电线(12),双金属片(8)上端与导电线(12)—端连接,导电线(12)另一端与动触片(10)相连接,翘扳(9)下端与双金属片(8)下端相连接并装有调节螺钉(14),调节螺钉(14)可调节翘扳(9)下端与调节支架(7)之间的间隙,所述调节支架(7)设有调节板(21)、固定板(22)、折弯脚(20),其特征在于:调节板(21)与翘扳(9)下端相对应并与调节螺钉(14)相接触,调节板(21)下端悬空,调节板(21)上端向上延伸设有固定板(22 ),固定板(22 )与翘板(9 )上端相连接,固定板上(22)设有折弯脚(20),折弯脚(20)固定在脱扣器底座(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板(22)卡在脱扣器底座(6)内,折弯脚(20)与脱扣器底座(6)底部相接触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脚(20)为两个,对称分布在以调节板(21)为中心固定板(22)两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折弯脚(20)使用螺钉(13)固定在脱扣器底座(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上设有定位孔(26),所述定位孔(26)设在盖子(2)边缘并与壳体(I)上设有的凸台(27)相对应,所述凸台(27)设在壳体(I)内 壁凸筋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上设有定位槽(24),所述定位槽(24 )设在盖子(2 )复位按钮孔(25 )边缘,该定位槽(24 )卡住所述脱扣器(3 )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上设有多道导向槽(28),所述导向槽(28)设在壳体(I)内壁上并与所述脱扣器底座(6)上设有的导向块(29)相对应,所述导向块(29 )设在脱扣器底座(6 )两边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10)设有一银点(11),银点(11)位于动触片(10)—侧,银点(11) 一端与导电线(12)铆接固定,银点(11)另一端与金属片的金属条(19)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调节板与翘扳下端相对应并与调节螺钉相接触,调节板下端悬空,调节板上端向上延伸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翘板上端相连接,固定板两边设两折弯脚,两折弯脚与脱扣器底座底部相接触,螺钉通过折弯脚上通孔固定调节支架。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在现有的技术上进行了改进,省去放置金属线圈的内部空间,改变了调节支架结构,使其结构变了小巧,缩短折弯脚和调节板长度。该结构能减少材料浪费,易于加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更精准对零件进行定位,易于装配,提高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
文档编号H01H71/10GK203085458SQ20132005812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朱晓宏 申请人:江西双宏科技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