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967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导体线芯、绝缘层、屏蔽层、隔离层和护套层。其导体线芯采用多根镀锡铜丝同心绞合而成软导体,柔软性优良,圆整性好,且传输信号的能力强;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且编织密度大于80%,具有优越的抗电磁干扰性能;绝缘层和护套层利用薄壁挤出技术制成,且薄壁绝缘标称厚度仅为0.18mm;绝缘层和护套层采用耐油型低烟无卤材料,可以安装在受矿物油和燃料油污染的机车车辆上。本实用新型中,该控制电缆具有低烟、无卤、阻燃及物理机械性能优越的优点,且由于外径小,可广泛应用于轨道车辆、高速动车组项目内部或外部电缆槽等狭小的空间里安装敷设。
【专利说明】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0002]控制电缆是用于传输控制电信号的电缆,现有的控制电缆主要由芯线、绝缘层、屏蔽层及护套组成。目前机车用的控制电缆多为单芯电线,传输信号差,且抗电磁干扰性能差,且现有的控制电缆耐油性差,不适用于矿物油和燃料油污染的机车车辆上。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薄壁挤出技术、传输信号好,具有优越的抗电磁干扰性能、柔软性优良、信号衰减低可以安装在受矿物油和燃料油污染的机车车辆上的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导体线芯、绝缘层、隔离层和护套层。
[0005]所述导体线芯采用多根镀锡铜丝同心绞合而成,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护套层采用耐油型低烟无卤材料利用薄壁挤出技术制成,所述隔离层采用非吸水性聚酯带制成。
[0006]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与所述隔离层之前还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
[0007]优选地,所述绝缘层与所述护套层的薄壁绝缘标称厚度为0.18mm。
[000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中,其导体线芯采用多根镀锡铜丝同心绞合而成软导体,柔软性优良,同时采用同心束绞结构,圆整性好,信号衰减低,便于施工接线时的端子安装,绞合节距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6倍,传输信号的能力强;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且编织密度大于80%、具有优越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其绝缘层和护套层利用薄壁挤出技术制成,其且薄壁绝缘标称厚度仅为0.18mm,且绝缘层和护套层采用满足标准规定的耐油型低烟无卤材料,可以安装在受矿物油和燃料油污染的机车车辆上。该控制电缆通过有关铁路应用的燃烧测试,低烟、无卤、阻燃,物理机械性能优越,由于外径小,因此,广泛应用于轨道车辆、高速动车组项目内部或外部电缆槽等狭小的空间里安装敷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有总屏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无总屏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1-导体线芯,2-绝缘层,3-屏蔽层,4-隔离层,5-护套层。【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按有无屏蔽层分为有总屏蔽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控制电缆和无总屏蔽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控制电缆。
[0014]请参照图1,有总屏蔽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控制电缆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导体线芯1、绝缘层2、屏蔽层3、隔离层4和护套层5。
[0015]所述导体线芯I采用多根镀锡铜丝同心绞合而成,绞合节距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6倍。
[0016]所述绝缘层2和所述护套层5采用耐油型低烟无卤材料利用薄壁挤出技术制成,且其薄壁绝缘标称厚度为0.18mm。
[0017]所述隔离层4采用非吸水性聚酯带制成。
[0018]所述屏蔽层3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且编织密度大于80%。
[0019]请参照图2,无总屏蔽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控制电缆与有总屏蔽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控制电缆的区别在于无总屏蔽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控制电缆少了屏蔽层,即,无总屏蔽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控制电缆少了屏蔽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导体线芯1、绝缘层2、隔离层4和护套层5,其导体线芯1、绝缘层2、隔离层4和护套层5的材质与制造技术均与如图1所述的有总屏蔽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控制电缆相同,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0020]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控制电缆其导体线芯I采用多根镀锡铜丝同心绞合而成软导体,柔软性优良,同时采用同心束绞结构,圆整性好,信号衰减低,便于施工接线时的端子安装,绞合节距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6倍,传输信号的能力强;屏蔽层3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且编织密度大于80%、具有优越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其绝缘层2和护套层5利用薄壁挤出技术制成,其且薄壁绝缘标称厚度仅为0.18mm,且绝缘层2和护套层5采用满足标准规定的耐油型低烟无卤材料,可以安装在受矿物油和燃料油污染的机车车辆上。该控制电缆通过有关铁路应用的燃烧测试,低烟、无卤、阻燃,物理机械性能优越,由于外径小,因此,广泛应用于轨道车辆、高速动车组项目内部或外部电缆槽等狭小的空间里安装敷设。
[002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导体线芯、绝缘层、隔离层和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线芯采用多根镀锡铜丝同心绞合而成,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护套层采用耐油型低烟无卤材料利用薄壁挤出技术制成,所述隔离层采用非吸水性聚酯带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与所述隔离层之间还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薄壁型绝缘和护套的动车用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与所述护套层的薄壁绝缘标称厚度为0.18mm。
【文档编号】H01B11/06GK203433893SQ201320452563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6日
【发明者】鲁维杰, 贾向荣 申请人:安徽省巢湖海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