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其封装结构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493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其封装结构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其封装结构及其系统,包含一信号耦合单元、一运算放大器、一解调变单元、一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一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一数据暂存单元、一输出暂存单元、至少一电流输出单元、一位置编码单元、一位置暂存单元、一电压调节单元及一振荡器。本实用新型可使发光二极管减少传输线的使用从而降低发光二极管灯的成本。
【专利说明】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其封装结构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其封装结构及其系统,特别是一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其封装结构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大致上可分为串联式及并联式两种连结方式,而这两种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也广被用户运用在大楼外观、树木、招牌及造景物上,以增添事物的外观美。
[0003]而在公知串联式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是将多组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串联连接在一起,而且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的串联数量依据盘绕的物体体积大小而定,且在串联后由第一个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的控制器对所有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灯组进行控制。
[0004]虽然,此种串联式的连结方式,使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易于串联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只要有一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故障时,将造成控制信号无法传递,致使该组故障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的后段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接收不到任何控制信号,导致后段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均无法被点亮。
[0005]另外,在并联式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是将多组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与该控制器并联连结,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就要有一条控制线及寻址线来控制。若是并联10组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时,该控制器就必须利用10条控制线及10条寻址线来控制10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
[0006]此种并联式在使用时,有一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发生故障时,将不会影响到其他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的控制。但是,并联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数量越多时,相对控制线及寻址线越多,造成线路的复杂,不易制作,且成本高。
[0007]然而不论是串联式或并联式的连结方式,均需使用多数的电力线或信号线,来达成使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发光变化的目的。而在现今原物料上涨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能够减少传输线的使用就能大大地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其封装结构及其系统,可减少传输线的使用以降低发光二极管灯的成本。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0]—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应用于一电源正端点、一电源负端点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包含:一耦合信号的信号耦合单元,该信号耦合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电源正端点;一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大器电性连接至该信号耦合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一解调变信号的解调变单元,该解调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运算放大器及该电源负端点;一辨识信号并逻辑处理控制信号的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解调变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一计数并位移暂存的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该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一暂存数据的数据暂存单元,该数据暂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一暂存数据的输出暂存单元,该输出暂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数据暂存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至少一输出电流的电流输出单元,该电流输出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输出暂存单元及该发光二极管;一对位置进行编码的位置编码单元,该位置编码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及一暂存位置数据的位置暂存单元,该位置暂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及该位置编码单元。
[0011]作为优选方案,更包含:一电压调节单元,该电压调节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电源正端点、该电源负端点、该运算放大器、该解调变单元、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该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该数据暂存单元及该输出暂存单元。
[0012]作为优选方案,更包含:一振荡器,该振荡器电性连接至该电压调节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其中该电流输出单元为一定电流源。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含一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更包含:一第一支架;一第一平台,该第一平台设置在该第一支架的一端;一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与该第一支架平行设置;一第二平台,该第二平台设置在该第二支架的一端,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设置于该第二平台之上且电性连接至该第二平台;至少一该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第一平台之上且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平台,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及一封装体,该封装体包覆该第一平台、该第二平台、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该发光二极管。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再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应用于一交流电源装置,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包含复数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更包含:一主控制单元,该主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一载波产生单元,该载波产生单元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单元;及一传输线,该传输线电性串联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0015]作为优选方案,更包含:一交流转直流单元,该交流转直流单元电性连接至该交流电源装置、该主控制单元及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0016]作为优选方案,该载波产生单元包含:一稳压二极管,该稳压二极管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单元、该交流转直流单元及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一电阻,该电阻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单元、该交流转直流单元及该稳压二极管;及一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电阻、该稳压二极管、该主控制单元及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包含复数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更包含:一主控制单元,该主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至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一载波产生单元,该载波产生单元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单元;及一传输线,该传输线电性并联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0018]作为优选方案,更包含:一电源供应单元,该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单元、该传输线及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0019]作为优选方案,该载波产生单元包含:一电阻,该电阻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单元、该传输线、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该电源供应单元;及一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电阻、该主控制单元、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该电源供应单元。
[0020]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可使发光二极管减少传输线的使用,从而降低发光二极管灯的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 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方块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透视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的一实施例方块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的另一实施例方块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的又一实施例方块图。
[0026]【符号说明】
[0027]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10
[0028]电源正端点20
[0029]电源负端点30
[0030]发光二极管40
[0031]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
[0032]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60
[0033]交流电源装置70
[0034]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80
[0035]信号耦合单元102
[0036]运算放大器104
[0037]解调变单元106
[0038]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108
[0039]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110
[0040]数据暂存单元112
[0041]输出暂存单元114
[0042]电流输出单元116
[0043]位置编码单元118
[0044]位置暂存单元120
[0045]电压调节单元122
[0046]振荡器124
[0047]第一支架502[0048]第一平台504
[0049]第二支架506
[0050]第二平台508
[0051]封装体510
[0052]主控制单元602
[0053]传输线604
[0054]交流转直流单元606
[0055]稳压二极管608
[0056]电阻610
[0057]开关单元612
[0058]载波产生单元614
[0059]主控制单元802
[0060]传输线804
[0061]电源供应单元806
[0062]电阻808
[0063]开关单元810
[0064]载波产生单元812。
【具体实施方式】
[0065]请参考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方块图。一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10应用于一电源正端点20、一电源负端点30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40。
[0066]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10包含一耦合信号的信号耦合单元102、一运算放大器104、一解调变信号的解调变单元106、一辨识信号并逻辑处理控制信号的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108、一计数并位移暂存的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110、一暂存数据的数据暂存单元112、一暂存数据的输出暂存单元114、至少一输出电流的电流输出单元116、一对位置进行编码的位置编码单元118、一暂存位置数据的位置暂存单元120、一电压调节单元122及一振荡器124。
[0067]信号耦合单元102电性连接至电源正端点20 ;运算放大器104电性连接至信号耦合单元102及电源负端点30 ;解调变单元106电性连接至运算放大器104及电源负端点30 ;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108电性连接至解调变单元106及电源负端点30 ;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110电性连接至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108及电源负端点30 ;数据暂存单元112电性连接至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110及电源负端点30 ;输出暂存单元114电性连接至数据暂存单元112及电源负端点30 ;电流输出单元116电性连接至输出暂存单元114及发光二极管40 ;位置编码单元118电性连接至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108 ;位置暂存单元120电性连接至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108及位置编码单元118 ;电压调节单元122电性连接至电源正端点20、电源负端点30、运算放大器104、解调变单元106、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108、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110、数据暂存单元112及输出暂存单元114 ;振荡器124电性连接至电压调节单元122及电源负端点30。[0068]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10通过上述各该组件的电性作用及处理,将来自电源正端点20包含一发光信号的一直流电源萃炼出发光信号,以控制该发光二极管变化发光。
[0069]再者,一相关技术将该发光信号以一高频信号进行调变后载于电源上;而本实用新型不使用该高频信号对该发光信号进行调变,本实用新型直接提高该发光信号的频率以当作调变频率载于电源上,故在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10内不需要滤波电路,且本实用新型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10具有位置编码单元118,故也不必再将要传递给下一个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10的发光信号加以调变,如此即可节省了一第二调变电路。电流输出单元116可为例如一定电流源。
[0070]请参考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透视图。本实用新型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包含一如上所述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10。
[0071]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更包含一第一支架502、一第一平台504、一第二支架506、一第二平台508、至少一该发光二极管40及一封装体510。
[0072]第一平台504设置在第一支架502的一端;第二支架506与第一支架502平行设置;第二平台508设置在第二支架506的一端;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10设置于第二平台508之上且电性连接至第二平台508 ;发光二极管40设置于第一平台504之上且电性连接至第一平台504 ;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10电性连接至发光二极管40 ;封装体510包覆第一平台504、第二平台508、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10及发光二极管40。
[0073]请参考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的一实施例方块图。本实用新型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60应用于一交流电源装置70。
[0074]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60包含复数如上所述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 ;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60更包含一主控制单元602、一载波产生单元614、一传输线604及一交流转直流单元606。载波产生单元614包含一稳压二极管608、一电阻610及一开关单兀612。
[0075]主控制单元602电性连接至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 ;载波产生单元614电性连接至主控制单元602,载波产生单元614 —端电性连接于交流转直流单元606以及主控制单元602之间,另一端电性连接于主控制单元602与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之间;传输线604电性串联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 ;交流转直流单元606电性连接至交流电源装置70、主控制单元602及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 ;稳压二极管608电性连接至主控制单元602、交流转直流单元606及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 ;电阻610电性连接至主控制单元602、交流转直流单元606及稳压二极管608 ;开关单元612电性连接至电阻610、稳压二极管608、主控制单元602及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
[0076]主控制单元602通过传输线604发送包含该发光信号的该直流电源。
[0077]请参考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的另一实施例方块图。一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80包含复数如上所述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0078]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80更包含一主控制单元802、一载波产生单元812、一传输线804及一电源供应单元806。载波产生单元812包含一电阻808及一开关单元810。
[0079]主控制单元802电性连接至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 ;传输线804电性并联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 ;电源供应单元806电性连接至主控制单元802、传输线804及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 ;电阻808电性连接至主控制单元802、传输线804、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及电源供应单元806 ;开关单元810电性连接至电阻808、主控制单元802、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及电源供应单元806。
[0080]主控制单元802通过传输线804发送包含该发光信号的该直流电源。
[0081]请参考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的又一实施例方块图,其内容大致与图3相同,其差异在于载波产生单元614 —端电性连接于交流转直流单元606以及主控制单元602之间,另一端电性连接于交流转直流单元606与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50之间。
[008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应用于一电源正端点、一电源负端点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包含: 一耦合信号的信号耦合单元,该信号耦合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电源正端点; 一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大器电性连接至该信号耦合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 一解调变信号的解调变单元,该解调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运算放大器及该电源负端占.一辨识信号并逻辑处理控制信号的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解调变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 一计数并位移暂存的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该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 一暂存数据的数据暂存单元,该数据暂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 一暂存数据的输出暂存单元,该输出暂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数据暂存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 至少一输出电流的电流输出单元,该电流输出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输出暂存单元及该发光二极管; 一对位置进行编码的位置 编码单元,该位置编码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及 一暂存位置数据的位置暂存单元,该位置暂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及该位置编码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电压调节单元,该电压调节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电源正端点、该电源负端点、该运算放大器、该解调变单元、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该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该数据暂存单元及该输出暂存单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振荡器,该振荡器电性连接至该电压调节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 其中该电流输出单元为一定电流源。
4.一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含一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更包含: 一第一支架; 一第一平台,该第一平台设置在该第一支架的一端; 一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与该第一支架平行设置; 一第二平台,该第二平台设置在该第二支架的一端,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设置于该第二平台之上且电性连接至该第二平台; 至少一该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第一平台之上且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平台,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及一封装体,该封装体包覆该第一平台、该第二平台、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该发光二极管。
5.一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应用于一交流电源装置,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包含复数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更包含: 一主控制单元,该主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一载波产生单元,该载波产生单元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单元;及 一传输线,该传输线电性串联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交流转直流单元,该交流转直流单元电性连接至该交流电源装置、该主控制单元及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载波产生单元包含: 一稳压二极管,该稳压二极管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单元、该交流转直流单元及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一电阻,该电阻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单元、该交流转直流单元及该稳压二极管 '及一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电阻、该稳压二极管、该主控制单元及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8.一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包含复数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更包含: 一主控制单元,该主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至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一载波产生单元,该载波产生单元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单元;及 一传输线,该传输线电性并联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电源供应单元,该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单元、该传输线及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载波产生单元包含: 一电阻,该电阻电性连接至该主控制单元、该传输线、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该电源供应单元;及 一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电阻、该主控制单元、各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该电源供应单元。
【文档编号】H01L33/48GK203492237SQ201320590322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彭文琦 申请人:矽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