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951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包括入壳槽和支架;入壳槽是由底板和围绕底板三面的侧板构成一侧开口的槽形;底板设有用于支撑电池壳底部的弹性元件,相对的两块侧板向上伸出,伸出的顶端为楔形;支架设有两块护板;护板上设有滚轮,滚轮的间距与锂离子电池卷芯宽度相适配;护板的斜坡状前端与入壳槽向上伸出的两块侧板上部连接。其中,弹性元件为圆锥形弹簧,圆锥形弹簧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圆锥形弹簧上部装有托板,托板上设有小孔,圆锥形弹簧前端从小孔中伸出;每块护板上设有两个滚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安全快捷地将锂离子电池卷芯装入方形电池壳中,避免了电池卷芯被电池壳上口所割破而造成损坏。
【专利说明】一种方形裡罔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70年代进入实用化。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在一些军事和民用小型电器中使用。现在,锂离子电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但是,锂离子电池作为可靠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小型电源驱动设备,但由于热稳定性引起的安全问题,使得其在大型电池特别是用于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受到限制。而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因素包括锂离子电池材料和制作工艺两个方面。传统手工入壳过程中存在着动作剧烈,入壳过程中,电池壳口很容易划伤电池卷芯。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20067102.1公开了一种电池的卷芯入壳装置,其使用带有轮子的导向板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借助推板将卷芯推入壳体。此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很难避免外部推板在推动卷芯入壳的过程中不破坏卷芯与推动板接触的部分,且这种方法也难以避免卷芯在入壳时,不被电池壳体划伤。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包括入壳槽和支架;入壳槽是由底板和围绕底板三面的侧板构成一侧开口的槽形;底板设有用于支撑电池壳底部的弹性元件,相对的两块侧板向上伸出,伸出的顶端为楔形;支架设有两块护板;护板上设有滚轮,滚轮的间距与锂离子电池卷芯宽度相适配;护板的斜坡状前端与入壳槽向上伸出的两块侧板上部连接。
[0006]作为优选,弹性元件为圆锥形弹簧,圆锥形弹簧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圆锥形弹簧上部装有托板,托板上设有小孔,圆锥形弹簧前端从小孔中伸出。
[0007]作为另一个优选,每块护板上设有两个滚轮。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能够安全快捷地将锂离子电池卷芯装入方形电池壳中,避免了电池卷芯被电池壳上口所割破而造成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实施例的入壳槽侧板的楔形顶端示意图。[0014]图中,1-护板,2-卷芯,3-滚轮,4-侧板顶端,5-楔形口,6-电池壳体,7_入壳槽,8-圆锥弹簧,9-托板,10-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在图1中,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由入壳槽7和支架组成。
[0016]入壳槽7由底板10和围绕底板的三块侧板组成,其中一侧敞开用于装入电池外壳。入壳槽相对的两块侧板向上伸出,侧板顶端4的内侧呈楔形,这样能在卷芯2入壳时遮挡电池壳的上沿,保护卷芯2入壳过程中不被电池壳划伤,并且便于电池卷芯滑进入壳槽。
[0017]底板10上固定有圆锥弹簧8,托板9上开有小孔。圆锥弹簧8前端穿过托板9的小孔。可根据电池壳体的高度调整托板的高度,用于固定电池壳体6。
[0018]支架的两侧为护板1,两侧护板I各设有2只滚轮3。护板I的前端为斜坡状,并设置在入壳槽的两块伸出的侧板顶端4的两侧并与侧板顶端连接。
[0019]卷芯2入壳时,支架的两侧护板I用于夹紧和固定卷芯2,使得卷芯2在滚轮3的夹持下逐渐滑入电池壳体6的内部。
[0020]使用时,可以在一个固定支撑物上同时安装多个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电池卷芯入壳时采用此装置,操作方便,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0021]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壳槽和支架;所述入壳槽是由底板和围绕底板三面的侧板构成一侧开口的槽形;所述底板设有用于支撑电池壳底部的弹性元件,相对的两块侧板向上伸出,伸出的顶端为楔形;所述支架设有两块护板;护板上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间距与锂离子电池卷芯宽度相适配;所述护板的斜坡状前端与入壳槽向上伸出的两块侧板上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圆锥形弹簧,所述圆锥形弹簧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圆锥形弹簧上部装有托板,托板上设有小孔,圆锥形弹簧前端从小孔中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护板上设有两个滚轮。
【文档编号】H01M10/058GK203553287SQ201320707802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谢媛媛, 骆昌胜, 宫璐, 曹利娜 申请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