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123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电容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容器装置,包括进相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且电容器装置是将进相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一体化而构成,其中所述进相电容器是将配置于收容壳体内的电容器元件与连接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包覆电线的底端侧一部分埋设到模铸材内而成,所述串联电抗器与从所述模铸材突出的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相连接,所述电容器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移动限制构件,所述移动限制构件是由硬度比所述模铸材高的材料所构成,且所述移动限制构件被安装于所述电容器装置的构成构件中的不动构件,在绝缘状态下限制所述包覆电线的至少横向的移动。本实用新型即使对一部分与电容器元件一同被埋设的包覆电线施加外力,包覆电线与模铸材之间也尽可能不产生间隙。
【专利说明】电容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condenser)装置,该电容器装置是将串联电抗器(series reactor)与进相电容器(phase advance capacitor) 一体化(unitize)而构成。
【背景技术】
[0002]作为电力设备之一,已知有进行功率因数改善的进相电容器,为了实现进一步的电力稳定化,有使进相电容器连接串联电抗器的对策,并已知有将此种串联电抗器与进相电容器一体化而成的电容器装置。
[0003]例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装置中,将构成进相电容器的三相的电容器元件收容到支撑体的框部内,将该框部作为模具,利用绝缘材料对电容器元件进行模铸(mold)。而且,连接于进相电容器的包覆电线的一端侧也一起被模铸,并从框部的上表面部所形成的开口导出至外部。此时,框部(支撑体)一般是由导电金属所制作,因此框部上表面部的开口直径被设定得充分大于电线直径,以确保与电线的绝缘。并且,在支撑体的上部设置串联电抗器,并且将电线的另一端连接于串联电抗器,从而构成组合型的电容器装置。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95487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课题
[0008]但是,根据模铸的材料,例如在与串联电抗器的连接操作时等,若施加使包覆电线横向偏离的力,则有时模铸材会发生变形,从而在该模铸材与电线之间产生间隙。
[0009]若在如此般产生了间隙的状况下,形成从与电容器元件一同被模铸的包覆电线的一端的连接部(充电部)经由间隙而朝向框部的放电路径,并在对地间施加雷电冲击(lightning impulse)电压等,则经由该放电路径产生放电的可能性被提高。
[0010]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型的电容器装置,其采用了如下结构:即使有外力施加于一部分与电容器元件一同被埋设的包覆电线,包覆电线与模铸材之间也尽可能不产生间隙。
[0011]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解决上述课题的电容器装置包括进相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且所述电容器装置是将所述进相电容器与所述串联电抗器一体化而构成,其中所述进相电容器是将配置于收容壳体内的电容器元件与连接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包覆电线的底端侧一部分埋设到模铸材内而构成,所述串联电抗器与从所述模铸材突出的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相连接,其中,所述电容器装置设置有移动限制构件,所述移动限制构件是由硬度比所述模铸材高的材料所构成,且所述移动限制构件被安装于所述电容器装置的构成构件中的不动构件,在绝缘状态下限制所述包覆电线的至少横向的移动。[0013]根据该结构,通过被安装于电容器装置的构成构件中的不动构件上的移动限制构件,在绝缘状态下限制连接进相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的包覆电线的至少横向的移动。即,例如即使包覆电线在连接前,前端部处于自由(free)状态时,或者在包覆电线与串联电抗器的连接等时,有力沿横向作用于包覆电线,也能通过移动限制构件来抑制包覆电线的该方向的移动,从而抑制由此造成的模铸材的变形。因而,能够尽可能防止包覆电线与模铸材之间的间隙的产生,并能够防止包含该间隙在内的无用的放电路径的形成。
[0014]而且,在上述电容器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移动限制构件是包含盖体而构成,所述盖体被安装于所述进相电容器的收容壳体的开口部,且具有用于插通支撑所述包覆电线的插通孔。
[0015]根据该构成,移动限制构件是包含安装于进相电容器的收容壳体的开口部的盖体而构成,通过使用该盖体的插通孔而进行包覆电线的插通支撑,来实现包覆电线的移动限制。即,通过使安装于收容壳体的开口部的盖体所具备的限制包覆电线移动的功能,从而与另行使用移动限制构件的结构相比,有助于简化电容器装置的结构或抑制零件个数的增加
坐寸ο
[0016]而且,在上述电容器装置中,优选包括:筒状的遮蔽构件,所述遮蔽构件的一部分被埋设于所述模铸材而受到支撑,并隔开间隔地包围所述包覆电线的周围。
[0017]根据该构成,通过隔开间隔地包围包覆电线周围的筒状的遮蔽构件,能够提高包覆电线与收容壳体等之间的绝缘性能。而且,由于遮蔽构件的一部分被埋设于模铸材而受到支撑,因此容易进行遮蔽构件的设置。
[0018]实用新型的效果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装置,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使有外力作用于一部分与电容器元件一同被埋设的包覆电线,包覆电线与模铸材之间也尽可能不产生间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组合型的电容器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2是电容器装置的剖面图。
[0022]图3是另一例中的电容器装置的剖面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0:电容器装置
[0025]11:进相电容器
[0026]12:收容壳体(不动构件)
[0027]12a:开口部
[0028]12b:安装部
[0029]13:电容器元件
[0030]14:包覆电线
[0031]15:模铸树脂
[0032]16:盖体(移动限制构件)
[0033]16a:插通孔
[0034]17:索眼(移动限制构件)[0035]18:遮蔽构件
[0036]21:串联电抗器
[0037]22:安装脚
[0038]23:端子部
[0039]L1、L2、L3:绝缘部分长度
[0040]S: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 以下,对电容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2]图1所示的电容器装置10是被设置于交流三相的电路上,且利用进相电容器11与串联电抗器21来实现改善发送电力的功率因数等的装置,该电容器装置10是将该进相电容器11与串联电抗器21 —体化而构成。进相电容器11被配置于串联电抗器21的下侧,也担负作为串联电抗器21的支撑基座的功能。
[0043]如图1及图2所示,进相电容器11的收容壳体12是由金属而制作,且呈上部具有开口部12a的有底四方箱状。在收容壳体12内,三相整体排列配置有例如24个电容器元件13,各电容器元件13的规定端子彼此通过连接铜线(省略图示)连接,由各8个电容器兀件13构成各相的电容器部IlA?电容器部IIC(图2中各相仅图不2个)。从各相的电容器部IlA?电容器部11C,从收容壳体12的上部导出每相各I根包覆电线14,以实现与串联电抗器21的连接。
[0044]而且,在收容壳体12内,在各电容器元件13的连接及设置后,将该收容壳体12作为模框,而填充具有绝缘性的胺基甲酸酯(urethane)树脂等模铸树脂15。各电容器元件13及连接铜线(省略图示)的整体与包覆电线14的底端侧一部被埋设于模铸树脂15内,以实现各部位的绝缘。并且,在收容壳体12的开口部12a处,通过螺丝等(省略图示)而安装有与该开口部12a的开口形状对应的四方形状的盖体16,以封闭开口部12a。盖体16是由绝缘性的硬质树脂而制作。
[0045]此外,相对于收容壳体12的深度,电容器元件13的高度为大致一半左右,模铸树脂15以充分埋设电容器元件13的方式而填充至收容壳体12的深度的2 / 3左右。在模铸树脂15的上表面与盖体16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收容壳体12的高度的剩余I / 3左右的空间S。
[0046]盖体16形成有3个插通孔16a,从模铸树脂15内向上方突出的、从各相的电容器部IIA?电容器部IlC延伸的包覆电线14分别插通这些插通孔。插通孔16a的开口形状是对应于包覆电线14的剖面圆形状而呈圆形状。在插通孔16a的内周部,安装有为硬质橡胶制且呈圆环状的索眼(gr0mmet)17,包覆电线14被嵌插至索眼17的内侧孔。即,相对于被安装至收容壳体12且无法移动的盖体16的插通孔16a,经由索眼17来保持着包覆电线14,从而限制该包覆电线14的移动。
[0047]此处,对于用于实现电容器元件13等的绝缘的本实施方式的模铸树脂15,使用了胺基甲酸酯树脂,但该胺基甲酸酯树脂是容易产生塑性变形的稍软的材料。因此,当包覆电线14在连接前,前端部处于自由状态时,或者在包覆电线14与串联电抗器21的连接等时,有横向偏离的力作用于包覆电线14时,假设在未能限制包覆电线14移动的状态下,则包覆电线14会使模铸树脂15发生变形。由此,包覆电线14与模铸树脂15的彼此的密接性下降,从而产生会造成绝缘性能下降的间隙。基于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盖体16及索眼17来限制包覆电线14的移动,即使有横向的力作用于包覆电线14,也能抑制模铸树脂15的变形,维持包覆电线14与模铸树脂15之间的密接性,以使包覆电线14与模铸树脂15彼此间尽可能不会产生间隙。
[0048]此外,包覆电线14的被埋设于模铸树脂15内的绝缘部分长度L1、包覆电线14的从模铸树脂15突出且直至盖体16之间的绝缘部分长度L2、及包覆电线14的从外周经由盖体16直至收容壳体12的开口部12a之间的绝缘部分长度L3 (此时,长度L3为相对于收容壳体12的最小部分长度)的合计值,被设定为将雷电冲击耐电压考虑在内的绝缘长度以上。
[0049]在进相电容器11的收容壳体12的开口部12a的外侧,在夹着该开口部12a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部12b,相对于该安装部12b而设置有串联电抗器21。串联电抗器21以跨越收容壳体12的开口部12a的方式而配置,在该电抗器21的下端部所设的安装脚22通过安装螺栓(bolt)等(省略图示)而固定于收容壳体12的安装部12b。
[0050]在串联电抗器21的侧壁,具备三相的3个端子部23。在各相的端子部23上,连接有从进相电容器11向上方延伸的各相的包覆电线14的前端部,由此,进相电容器11与串联电抗器21电性连接。这样,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组合型的电容器装置10。
[0051]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效果。
[0052](I)连接进相电容器11与串联电抗器21的包覆电线14经由索眼17而嵌插支撑于被安装至收容壳体12的开口部12a的盖体16的插通孔16a,从而实现在绝缘状态下限制包覆电线14的至少横向的移动。即,例如即使包覆电线14在连接前,前端部处于自由状态时,或者在包覆电线14与串联电抗器21的连接等时,有力沿横向作用于包覆电线14,也能通过借助不动的盖体16(插通孔16a)及索眼17的移动限制来限制该方向的移动,从而能够抑制由此造成的模铸树脂15的变形。因而,能够尽可能防止包覆电线14与模铸树脂15之间的间隙的产生,并能够防止包含该间隙在内的无用的放电路径的形成。
[0053](2)限制包覆电线14的移动的构件是包含被安装于收容壳体12的开口部12a的盖体16而构成,通过使用该盖体16的插通孔16a及索眼17而进行的包覆电线14的插通支撑,来实现包覆电线14的移动限制。即,通过使安装于收容壳体12的开口部12a的盖体16具备限制包覆电线14移动的功能,从而与另行使用限制包覆电线14移动的构件的结构相比,能够有助于简化电容器装置10的结构或抑制零件个数的增加等。
[0054]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变更如下。
[0055]限制包覆电线14移动的部件由盖体16及索眼17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省略索眼17,利用盖体16的插通孔16a来直接支撑包覆电线14(限制包覆电线14移动)。而且,也可使盖体16由绝缘性硬质树脂以外的材料构成,例如也可采用如下结构:使盖体16为与收容壳体12—体或不同体的金属制,而仅利用索眼17来实现与包覆电线14的绝缘。而且,也可独立于盖体16而另行使用以限制包覆电线14移动为目的的构件。也可与此对应地适当变更收容壳体12的形状。
[0056]如图3所示,也可使用隔开间隔地包围包覆电线14周围的筒状的遮蔽构件18。该遮蔽构件18的底端侧一部分被埋设于模铸树脂15而受到支撑。由此,能够提高包覆电线14与收容壳体12等周围构件之间的绝缘性能。而且,由于遮蔽构件18将一部分埋设支撑于模铸树脂15中,因此容易进行遮蔽构件18的设置。
[0057]对于埋设电容器元件13等的模铸树脂15,也可使用胺基甲酸酯树脂以外的材料。
[0058]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进相电容器11之上配置串联电抗器21的结构,但位置关系并不限于此。
[0059]电容器装置10为三相用,但也可为单相用。
[0060]接下来,以下追述能够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他例掌握的技术思想。
[0061 ] (a)根据所述的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铸材包含胺基甲酸酯树脂。
[0062]由于用作模铸材的胺基甲酸酯树脂是容易产生塑性变形的稍软的材料,因此限制包覆电线移动的意义较大。
[0063](b) 一种电容器装置,包括进相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且所述电容器装置是将所述进相电容器与所述串联电抗器一体化而构成,其中所述进相电容器是将配置于收容壳体内的电容器元件与连接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包覆电线的底端侧一部分埋设到模铸材内而成,所述串联电抗器与从所述模铸材突出的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相连接,所述电容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遮蔽构件,所述遮蔽构件的一部分被埋设于所述模铸材而受到支撑,并隔开间隔地包围所述包覆电线的周围。
[0064]在要求提高包覆电线与收容壳体等周围构件之间的绝缘性时,通过设置隔开间隔地包围包覆电线周围的筒状的遮蔽构件,能够提高包覆电线与收容壳体等之间的绝缘性能。而且,由于遮蔽构件的一部分被埋设于模铸材而受到支撑,因此容易进行遮蔽构件的设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容器装置,包括进相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且所述电容器装置是将所述进相电容器与所述串联电抗器一体化而构成,其中所述进相电容器是将配置于收容壳体内的电容器元件与连接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包覆电线的底端侧一部分埋设到模铸材内而成,所述串联电抗器与从所述模铸材突出的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相连接, 所述电容器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移动限制构件,所述移动限制构件是由硬度比所述模铸材高的材料所构成,且所述移动限制构件被安装于所述电容器装置的构成构件中的不动构件,在绝缘状态下限制所述包覆电线的至少横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限制构件是包含盖体而构成,所述盖体被安装于所述进相电容器的收容壳体的开口部,且具有用于插通支撑所述包覆电线的插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状的遮蔽构件,所述遮蔽构件的一部分被埋设于所述模铸材而受到支撑,并隔开间隔地包围所述包覆电线的周围。
【文档编号】H01G4/38GK203617144SQ201320761340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9日
【发明者】武内省一 申请人:日新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