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6805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公座和母座,所述公座和母座插接,所述公座包括公座塑件和穿设于其上的公座端子,所述母座包括母座塑件和穿设于其内的母座端子,所述公座端子和母座端子插接,所述公座端子包括由柱状针依次弯折设置固定部、折弯部以及用于与拇指端子插接的插接部,所述固定部相对折弯部的另一端插接入公座塑件内,所述固定部和插接部呈线性平行设置,所述折弯部由固定部朝向插接部由下至上倾斜设置,所述母座塑件与公座的插接端面设有若干卡齿,所述的若干卡齿之间设有用于与折弯部一一对应卡接的间隙,所述间隙底部设有斜面,所述折弯部两端的斜度与斜面的斜度相适配。该种连接器的公座端子不容易因过渡挤压而折断。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拆装方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连接器是使导体与适当的配对原件连接,实现电路接通和断开的机电元件。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
[0003]电连接器的运用不仅仅在于前述的电器产品,其亦广泛用于汽、机车的电路系统,以作为线路的连接。为确保电连接器的公座与母座对接时,两者内部的接触端子及插销能够稳固地接触,以形成电气连接。因此,该公座、母座外部相对设有一挂扣机构,以避免公座、母座在遭受外力,例如汽机车行驶时产生的振动,而造成公座、母座的松脱。
[0004]包括公座和母座,所述公座和母座插接,所述公座包括公座塑件和穿设于其上的公座端子,所述母座包括母座塑件和穿设于其内的母座端子,所述公座端子和母座端子插接,通常的公座端子为柱状针,人们在插接公座和母座时会习惯性的用力挤压两者从而让两者插接得更加牢固,但是过渡的挤压容易将工作端子挤压进公座塑件内或者因为硬性抵触而折断,从而影响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种连接器的公座端子不容易因过渡挤压而折断。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公座和母座,所述公座和母座插接,所述公座包括公座塑件和穿设于其上的公座端子,所述母座包括母座塑件和穿设于其内的母座端子,所述公座端子和母座端子插接,所述公座端子包括由柱状针依次弯折设置固定部、折弯部以及用于与拇指端子插接的插接部,所述固定部相对折弯部的另一端插接入公座塑件内,所述固定部和插接部呈线性平行设置,所述折弯部由固定部朝向插接部由下至上倾斜设置,所述母座塑件与公座的插接端面设有若干卡齿,所述的若干卡齿之间设有用于与折弯部一一对应卡接的间隙,所述间隙底部设有斜面,所述折弯部两端的斜度与斜面的斜度相适配。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座端子设置折弯部不仅能够防止公座端子在插接使用过程中被过渡挤压而陷进公座塑件内,并且在安装公座端子时通过拿捏住插接部将固定部安装进公座塑件内即可;折弯部倾斜设置配合间隙设置的斜面,在插接使用过程中挤压公座或者母座时折弯部会具有弹性压缩的趋势,公座端子不容易被过渡挤压而折断,折弯部与间隙一一对应卡接能够有效的通过公座端子固定公座和母座。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座塑件对应折弯部的端面切除设有让位部,所述让位部呈楔形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座塑件的设置让位部能够增大公座端子折弯部的活动空间,防止公座端子因过度挤压而折断。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让位部的楔形起始端为公座塑件对应固定部与折弯连接处,所述楔形的末端为公座塑件对应折弯部与插接部连接处,所述起始端朝向末端由上之下倾斜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部的楔形倾斜方向与间隙的倾斜方向相反,这样使得公座和母座插接后公座端子的活动空间是以折弯部与固定部连接处为圆形的扇形结构内,其活动范围广并配合弯折设置的折弯部,不容易折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实施例母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实施例公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公座;11、公座塑件;12、公座端子;121、固定部;122、折弯部;123、插接部;13、让位部;131、起始端;132、末端;2、母座;21、母座塑件;211、卡齿;212、间隙;22、母座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9]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公座I和母座2,所述公座I和母座2插接,所述公座I包括公座塑件11和穿设于其上的公座端子12,所述母座2包括母座塑件21和穿设于其内的母座端子22,所述公座端子12和母座端子22插接,所述公座端子12包括由柱状针依次弯折设置固定部121、折弯部122以及用于与拇指端子插接的插接部123,所述固定部121相对折弯部122的另一端插接入公座塑件11内,所述固定部121和插接部123呈线性平行设置,所述折弯部122由固定部121朝向插接部123由下至上倾斜设置,所述母座塑件21与公座I的插接端面设有若干卡齿211,所述的若干卡齿211之间设有用于与折弯部122—一对应卡接的间隙212,所述间隙212底部设有斜面,所述折弯部122两端的斜度与斜面的斜度相适配。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座端子12设置折弯部122不仅能够防止公座端子12在插接使用过程中被过渡挤压而陷进公座塑件11内,并且在安装公座端子12时通过拿捏住插接部123将固定部121安装进公座塑件11内即可;折弯部122倾斜设置配合间隙212设置的斜面,在插接使用过程中挤压公座I或者母座2时折弯部122会具有弹性压缩的趋势,公座端子12不容易被过渡挤压而折断,折弯部122与间隙212 —一对应卡接能够有效的通过公座端子12固定公座I和母座2。
[0021]所述公座塑件11对应折弯部122的端面切除设有让位部13,所述让位部13呈楔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座塑件11的设置让位部13能够增大公座端子12折弯部122的活动空间,防止公座端子12因过度挤压而折断。
[0022]所述让位部13的楔形起始端131为公座塑件11对应固定部121与折弯连接处,所述楔形的末端132为公座塑件11对应折弯部122与插接部123连接处,所述起始端131朝向末端132由上之下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部13的楔形倾斜方向与间隙212的倾斜方向相反,这样使得公座I和母座2插接后公座端子12的活动空间是以折弯部122与固定部121连接处为圆形的扇形结构内,其活动范围广并配合弯折设置的折弯部122,不容易折断。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公座和母座,所述公座和母座插接,所述公座包括公座塑件和穿设于其上的公座端子,所述母座包括母座塑件和穿设于其内的母座端子,所述公座端子和母座端子插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端子包括由柱状针依次弯折设置固定部、折弯部以及用于与拇指端子插接的插接部,所述固定部相对折弯部的另一端插接入公座塑件内,所述固定部和插接部呈线性平行设置,所述折弯部由固定部朝向插接部由下至上倾斜设置,所述母座塑件与公座的插接端面设有若干卡齿,所述的若干卡齿之间设有用于与折弯部一一对应卡接的间隙,所述间隙底部设有斜面,所述折弯部两端的斜度与斜面的斜度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塑件对应折弯部的端面切除设有让位部,所述让位部呈楔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部的楔形起始端为公座塑件对应固定部与折弯连接处,所述楔形的末端为公座塑件对应折弯部与插接部连接处,所述起始端朝向末端由上之下倾斜设置。
【文档编号】H01R13/04GK203967303SQ201420049434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朱建华 申请人:浙江快利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