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6989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电子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及设置于金属外壳上的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弹出件及设置于弹出件上的推抵件,其中所述弹出件与所述推抵件为分体式连接在一起。如此设置减少了工艺成型的难度、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专利说明】电子卡连接器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弹出机构的电子卡连接器。
[0003]【【背景技术】】
[0004]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照2012年08月29日公开的中国大陆发明专利申请第CN102651505A号所揭示的一种电子卡连接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及设置于金属外壳上的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弹出件及自弹出件末端弯折延伸的推抵件,所述弹出件与推抵件经由同一块金属薄片一次冲压打孔及多次弯折制作而成。所述弹出件与推抵件为一体式,虽然此种设计减少了工艺步骤,但是制作难度太大,导致产品良率过低,大大增加了厂商的生产成本。不便于大批量的生产制造。
[0005]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弹出结构的电子卡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0006]【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子卡连接器。
[0008]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设有一用于收容一电子卡的插卡空间,所述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遮盖绝缘本体的上壳体,该上壳体与绝缘本体形成上述插卡空间,并设有位于插卡空间上侧的顶壁,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还设有安装在所述顶壁上的弹出机构,其中所述弹出机构设有用于退卡的弹出件及组装在弹出件一端的推抵件,所述弹出件一侧末端设有固定臂,所述推抵件设有与该固定臂相固定的安装壁以将推抵件固定至弹出件。
[000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臂自所述弹出件向下弯折延伸并与安装壁重叠。
[001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抵件还设有与安装面相对的固定面、连接安装面与固定面的底面及位于后侧的抵持面,所述抵持面、固定面、安装面、底面及弹出件共同围设成一按压空间。
[001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出件由金属薄片一次冲压打孔及弯折制成。
[001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出件设有呈哑铃状的轴孔,所述上壳体设有穿过该轴孔的旋转件,弹出件组装至上壳体并绕所述旋转件旋转。
[001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出件中心位置设有凸起及位于凸起前端的阻挡部,所述金属外壳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顶壁,所述顶壁设有接收凸起的第一、第二接收孔,所述第二接收孔位于所述第一接收孔前端。
[001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还设有自顶壁两侧弯折并向下延伸的侧壁及自顶壁后端弯折并向下延伸的后壁,该电子卡连接器还设有下壳体,所述两侧壁中间设有凸伸入所述插卡空间内的卡持臂用以加强对电子卡的固持力。
[001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还设有收容于绝缘本体后端的开关端子,其中位于右侧的所述侧壁后端设有向所述插卡空间内凸伸的开关臂,所述开关端子与开关臂共同构成侦测电子卡是否插入。
[001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抵件通过金属材料车削制成。
[001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抵件还可为“V”型状或者勺子形状。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弹出件与推抵件分开成型后再固定在一起,减少了工艺成型的难度、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从而大大的提闻了广品的良率。
[0019]【【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去除卡托的立体分解图。
[0024]图5与图4相似,取自另一个角度。
[0025]【【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照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所述电子卡连接器100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用以插接相匹配的电子卡300。所述电子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可动组装于绝缘本体I内的卡托200、收容于绝缘本体I内的导电端子2、包覆绝缘本体I的金属外壳3、安装于金属外壳3上的弹出机构4及收容于绝缘本体I后侧的开关端子5。所述绝缘本体I与金属外壳3共同围设成用于收容所述卡托200的插卡空间101。本实用新型中凡涉及上下左右方向时均参照图3,并设定有插卡方向,卡托200插进端为后端。参照图1所示,所示卡托200完全收容于所述插卡空间时,所述弹出机构4处于容置位置,参照图2所示,所述卡托200弹出插卡空间时,所述弹出机构4处于弹出位置。
[0027]参照图2及图3所示,所述卡托200设有向后端凸伸的推抵部201,所述弹出机构4通过向外推抵该推抵部201将卡托200推离插卡空间101 (容后细述),所述卡托200两侧中间位置还设有凹槽202,其前端设有前后贯穿的插孔203供退卡针(未图示)插入。
[0028]参照图4至图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大致呈矩形的本体部11及自本体部11一侧末端继续弯折延伸的突出部12。所述本体部11设有若干上下贯穿所述本体部11的开Π 111。
[0029]所述导电端子2为埋设于绝缘本体I内,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镶埋成型于绝缘件本体I本体部11内的固持部21、自固持部21 —侧向上延伸穿过开口 111延伸入插卡空间101内的接触部22及自固持部21另一侧向外水平延伸出绝缘本体I的焊接部23。所述接触部22具有弹性。所述开关端子5 —体成型于突出部12内。所述开关端子5镶埋在所述绝缘本体I内并设有向插卡空间101延伸的接触臂51。
[0030]所述金属外壳3包括包覆绝缘本体I上表面上方的上壳体31及包覆绝缘本体I下表面的下壳体32。所述上壳体31包括顶壁311、自顶壁311两侧弯折并向下延伸的两侧壁312及自顶壁311后端弯折并向下延伸的后壁313,所述后壁313用以抵接所述卡托200。所述顶壁311形成有第一接收孔3111、第二接收孔3112,所述第一接收孔3111与第二接收孔3112上下贯穿所述顶壁311且沿电子卡300的插入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接收孔3112靠近插入方向一端设有向上凸起的阻挡部3113。所述顶壁311还设有上下贯穿所述顶壁311的第一连接孔3114、第二连接孔3115及第三连接孔3116。所述第一连接孔3114与第二连接孔3115位于顶壁311右侧且沿电子卡300插入方向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连接孔3116设置于所述顶壁311左侧。所述两侧壁312还设有若干扣持孔3121。所述每一个侧壁312位于中间位置处还设有一向插卡空间101内延伸的弹性卡持臂3122,所述弹性卡持臂3122用以弹性卡持于所述卡托200的凹部202上,用以将卡托200固持于插卡空间101内。其中位于右侧的侧壁312靠近后端处还设有一开关臂3123,所述开关臂3123与前述开关端子5的接触臂51相配合用以侦测电子卡300是否收容于插卡空间101内。
[0031]所述上壳体31设有自其顶壁311向上撕破成型的旋转件3117,所述旋转件3117位于第一连接孔3114与第二连接孔3115之间,所述旋转件3117大致呈片状矩形向上凸伸。
[0032]所述上壳体31顶壁311还形成有第一防护部3114a、第二防护部3115a、第三防护部3116a。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防护部3114a、3115a、3116a向上凸出,且相对应的部分覆盖于第一、第二、第三连接孔3114、3115、3116上侧。
[0033]所述下壳体32两侧设有与上壳体31两侧壁312扣持孔3121相配合的凸块321,通过凸块321与扣持孔3121之间的配合,使得上壳体31与下壳体32牢固连接。
[0034]所述弹出机构4包括弹出件41及组装于弹出件41上的推抵件42。所述弹出件41通过单个金属板冲压打孔和弯曲形成,所述推抵件42通过车削制成。所述弹出件41位于中间部位形成有轴孔411,所述轴孔411大致呈哑铃状,所述上壳体31的旋转件3117插入所述轴孔411用以支撑所述弹出机构4,使得弹出机构4绕所述旋转件3117在特定范围内旋转,即容纳位置与弹出位置之间。
[0035]所述弹出件41还设有凸起412及位于凸起412前端的停止部413,所述凸起412自弹出件41下表面向下凸出,当弹出机构4位于容纳位置时,所述凸起412接收于第一接收孔3111内,当弹出结构4位于弹出位置时,所述凸起412接收于第二接收孔3112内。当弹出机构4位于弹出位置时,所述停止部413与壳体3上的阻挡部3113相抵持,阻止弹出机构4继续向前旋转。
[0036]所述弹出件41还设有第一连接部414、第二连接部415及第三连接部416,其中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414、415设置于轴孔411前后两侧,所述第三连接部416则位于远离轴孔411的延伸末端。所述每一个连接部414、415、416均自弹出件41向下弯折延伸与弹出件41的主体平面形成有台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连接部414、415、416部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连接孔3114、3115、3116内。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防护部3114a、3115a、3116a分别对应第一、第二、第三连接部414、415、416,用以阻止弹出机构4从壳体3上移除。即第一、第二、第三防护部3114a、3115a、3116a分别位于第一、第二、第三连接部414、415、416上方,当弹出机构4绕着旋转轴3117进行旋转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防护部3114a、3115a、3116a用以防止弹出机构4向上脱离上壳体31。
[0037]如上所述,当弹出机构4处于容纳位置时,所述凸起412接收于第一接收孔3111,当弹出机构4位于弹出位置时,所述凸起412接收于第二收容孔3112。当弹出机构4位于容纳位置与弹出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所述凸起412位于第一接收孔3111与第二接收孔3112之间的部分的上方,弹出机构4的弹出件41被防护部3114a、3115a、3116a所抵持,使得凸起412与壳体3紧密接触,当凸起412进入容置位置或者弹出位置时,与上壳31体会产生有咔哒的点击感。
[0038]所述弹出件41还设有自其前侧向前延伸的弹出部417,当弹出机构4自容置位置向弹出位置移动时,所述弹出部417对卡托200的推抵部201施加一个与插卡方向相反的力,使得卡托200被推出插卡空间101,完成整个退卡过程。
[0039]所述推抵件42经过金属材料车削制成,所述弹出件41另一延伸末端设有向下弯折的固定臂418,所述推抵件42经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固定臂418上。所述推抵件42设有用于固定于固定臂418上的安装壁421、与安装壁421相对的固定壁422、连接安装壁421与固定壁422的底壁423及位于后侧的抵持壁424。所述安装壁421、固定壁422、抵持壁424、底壁423及弹出件41共同围设成收容退卡针(未图示)的按压空间425。所述按压空间425位于插孔203后方。
[004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抵件42也可为呈“V”形状或者勺子形状。所述“V”形状即去除抵持壁424,所述安装壁421、固定壁422、底壁423及弹出件41围设成按压空间425,所述安装壁421与固定壁422相交形成“V”形状。所述勺子形状即将抵持壁423设成圆弧面且抵持壁423与安装壁421及固定壁422平滑连接。所述推抵件42也可采用其他固定方式固定于弹出件41上。
[004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弹出机构4拆分成弹出件41及推抵件42分开成型然后通过焊接或者其他固定的方式将弹出件41与推抵件42固定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弹出机构4,减少了工艺成型的难度、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从而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增加了产量。
[004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案实行新型所作的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行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应本实行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行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是为属于本实行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设有一用于收容一电子卡的插卡空间,所述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遮盖绝缘本体的上壳体,该上壳体与绝缘本体形成上述插卡空间,并设有位于插卡空间上侧的顶壁,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还设有安装在所述顶壁上的弹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机构设有用于退卡的弹出件及组装在弹出件一端的推抵件,所述弹出件一侧末端设有固定臂,所述推抵件设有与该固定臂相固定的安装壁以将推抵件固定至弹出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自所述弹出件向下弯折延伸并与安装壁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件还设有与安装面相对的固定面、连接安装面与固定面的底面及位于后侧的抵持面,所述抵持面、固定面、安装面、底面及弹出件共同围设成一按压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件由金属薄片一次冲压打孔及弯折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件设有呈哑铃状的轴孔,所述上壳体设有穿过该轴孔的旋转件,弹出件组装至上壳体并绕所述旋转件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件中心位置设有凸起及位于凸起前端的阻挡部,所述上壳体包括顶壁,所述顶壁设有接收凸起的第一、第二接收孔,所述第二接收孔位于所述第一接收孔前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还设有自顶壁两侧弯折并向下延伸的侧壁及自顶壁后端弯折并向下延伸的后壁,该电子卡连接器还设有下壳体,所述两侧壁中间设有凸伸入所述插卡空间内的卡持臂用以加强对电子卡的固持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还设有收容于绝缘本体后端的开关端子,其中位于右侧的所述侧壁后端设有向所述插卡空间内凸伸的开关臂,所述开关端子与开关臂共同构成侦测电子卡是否插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件通过金属材料车削制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件还可为“V”型状或者勺子形状。
【文档编号】H01R13/635GK203983622SQ20142009252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日
【发明者】韩明秋, 余建飞, 范定兵, 郑启升, 张国华, 王继超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