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018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该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具备机箱(2)和连接器(3),机箱(2)上设有安装孔(22),连接器(3)能够嵌入安装孔(22)内,在连接器(3)的外周面(3a)上,形成有两条与机箱(2)的安装孔(22)的周缘部对应且环绕着该连接器(3)的整个外周的突起部(34、35),安装孔(22)的周缘部能被夹在两条突起部(34、35)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异物进入机箱(2)的内部。
【专利说明】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搭载于汽车等车辆上的电器装置的连接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在汽车等的车辆上搭载有各种各样的电器装置,它们被连接成可通过CAN(汽车局域网)等而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另外,用于检测发动机、变速装置、或刹车及悬架等的工作状态的各种传感器也通过CAN而与电器装置相连接。
[0003]例如,在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上的电池模组内部,设置有监测充电状态(SOC)用的具有微型计算机的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具备容纳电路板等用的机箱、以及连接器(例如母头连接器)。连接器被嵌入到设在该机箱上的安装孔内。并且,在这种监测单元的连接器上连接有,安装在从CAN分支出的线束的端部上的连接器(例如公头连接器)。
[0004]作为在电器装置的机箱上安装连接器的安装结构,例如专利文献I等中记载了一种在机箱侧壁上开口的安装孔的内周面上加工有键槽,在连接器的侧面加工的键被嵌合在该键槽内的安装结构。该结构中,机箱的本体与盖构件相分离,在盖构件被拆下之后,安装孔的上侧便没有边缘部,成为上方敞开的状态。
[0005]并且,在该安装孔左右两侧的内周面上,分别加工有在上方开口的断面呈V字形的键槽。与该键槽相对应,在连接器的左右两侧面,也分别加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键,如上所述那样,在机箱的盖构件被拆下的状态下,可从上方将连接器嵌入安装孔,并使连接器的键插入键槽。然后,用盖构件从上方覆盖本体,便可将连接器以堵塞住机箱壁面上的开口(安装孔)的状态安装在机箱上。
[0006]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例的结构中,连接器外周的上下表面与安装孔的上下内周面之间存在间隙,因而,水、灰尘等异物有可能进入机箱内部。即便是采取措施来缩小该间隙,也会因零件的公差或装配性等原因,而无法使该间隙小到能有效防止异物进入的程度。另外,虽然也可以考虑使用海绵或密封胶等来堵塞该间隙,但是这样又会导致成本增加。
[0007]【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7-280795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8]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异物从连接器的安装部进入机箱内部的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
[0009]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该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具备机箱和连接器,所述机箱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器能够嵌入所述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两条与所述机箱安装孔的周缘部对应且环绕着该连接器的整个外周的突起部(双重法兰),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能被夹在所述两条突起部之间。
[0010]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防止异物从连接器的安装部进入机箱内部。
[0011]详细而言,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中,由于在连接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两条与机箱安装孔的周缘部对应且环绕着该连接器的整个外周的突起部,因此,不仅只在连接器的左右两侧(上述现有技术例),而且在连接器的上侧及下侧,安装孔的周缘部都被夹在两条突起部之间。这样,连接器的整个外周与机箱之间的间隙均被缩小,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异物进入机箱内部。
[0012]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中,较佳为,所述机箱由具有开口部的本体、和覆盖该本体的开口部的盖构件所构成,所述安装孔被加工成跨越所述本体和所述盖构件。采用该结构,由于盖构件被拆下之后安装孔的上部处于敞开状态,所以便于将连接器嵌入。
[0013]另外,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中,较佳为,所述连接器大致呈长方体形状,所述两条突起部被加工成,围住所述连接器外周的四个面及四个角的方环状。采用该结构,例如将左右两个面(或上下两个面)上的两条突起部与安装孔的左右(或上下)周缘部对齐,然后在两条突起部的引导下,便能容易地将连接器嵌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的监测单元(电器装置)的一例的平面图。
[0015]图2是图1的监测单元的正视图。
[0016]图3是图1的监测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未图示)的电池的监测单元(电器装置)。
[0018]首先,虽然未图示,但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后排座椅的下方或者行李箱的内部,搭载有例如由多个锂离子电池的二次电池单元相连接而构成的电池模组件。该电池模组件例如通过在混合动力汽车加速时放电,来给驱动用的发电电动机供电;并在混合动力汽车减速时利用发电电动机所发的电来进行充电。因此,在电池模组件上设置有具备监测充电状态(SOC)用的微型计算机的监测单元(电器装置)。
[0019]如图1?图3所示,监测单元I具备容纳电路板(未图示)等的机箱2、以及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连接器3 (母头连接器),连接器3安装在机箱2的一侧壁2a上。在该连接器3上连接有,安装在从CAN分支出的线束的端部上的连接器(公头连接器)(未图示)。
[0020]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安装有连接器3的一侧壁2a称为前侧壁2a,将对面一侧的侧壁2b称为后侧壁2b。另外,将图2中的上下左右简称为“上下左右”。
[0021]机箱2由本体20及盖构件21构成。本体20及盖构件21由压铸铝等的金属制成。本体20为仅上方开口的矩形箱体形状的构件,开口部20c由盖构件21覆盖。
[0022]在本体20的四个角部加工有法兰20a,各法兰20a上分别设有螺栓通孔20b。在各法兰20的底面(与各螺栓通孔20b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焊接有螺母5。在盖构件21的四个角部加工有法兰21a,在各法兰21a上分别设置有螺栓通孔21b。本体20的螺栓通孔20b与盖构件21的螺栓通孔21b被设在相互对应的位置上。在将本体20的螺栓通孔20b与盖构件21的螺栓通孔21b对准的状态下,使螺栓4穿过这些通孔20b、21b并与螺母5螺合,便能将本体20与盖构件21固定连接。
[0023]在机箱2的前侧壁(图3中左边前侧的侧壁)2a上,设有用于嵌入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连接器3的安装孔22。该安装孔22是与连接器3的外形形状相对应的长方形开口,其被加工成跨越本体20和盖构件21。考虑到零件公差和装配性,例如,将连接器3嵌入安装孔22后该连接器3的外周面3a (后述的突起部34和突起部35的外周面3a)与安装孔22的内周面22a之间的间隙可被设定为Imm左右。
[002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安装孔22的一部分周缘部(上侧的周缘部)被加工在盖构件21上,所以如图3所示那样,拆下盖构件21之后,安装孔22便成为上方敞开的状态。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机箱2分割成本体20和盖构件21的分割线L,包含在前侧壁2a的安装孔22的开口内。
[0025]如上所述那样,嵌入机箱2的安装孔22内的连接器3例如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左右方向的边较长的长方体。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3中,横向并排的方筒状的插座31和插座32被加工成一体,与它们对应的连接器(未图示)可从前方分别插入插座31、插座32内。在插座31、插座32的内部,分别配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由多个细长金属棒构成的端接头33,该端接头33与所插入的对方的连接器的母头端接头(未图示)电连接。
[0026]另外,该端接头33的多个细长金属棒,分别从插座31、插座32的后端壁穿出,并向连接器3的后方延伸之后向下方大致呈直角地弯折。如此向下方延伸的金属棒(端接头33)的下端部例如通过焊料而与被容纳于机箱2内的电路板上的印刷布线电连接。
[0027]在连接器3的外周面3a上,形成有与安装孔22的周缘部对应且环绕连接器3的整个外周的突起部34和突起部35。具体而言,这两条突起部34和突起部35被加工成,从连接器3的外周面3a相互平行地略微突起、且断面形状为长方形的法兰(即,双重法兰)。该两个法兰方环状地环绕着连接器3外周的上表面、下表面、左侧面、右侧面、以及这些面之间的拐角。突起部34与突起部35之间留有一定间隔。该间隔被设定得比机箱2的安装孔22的周缘部的厚度大一定的量,以使安装孔22的周缘部能够被夹在突起部34与突起部35之间(如后述)。
[0028]另外,如图3所示,突起部34和突起部35中,在位于机箱2外侧的突起部34上,一体地加工有向上方开口的凹部34a (扣接部)。该凹部34a用于在对方的连接器插入该连接器3时,与设置在该对方的连接器上的楔形扣接部(未图示)扣接,来保持连接状态。通过这样一体形成凹部34a,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29]下面,参照图3,简单说明将连接器3安装到机箱2上的步骤。
[0030]首先,将机箱2的盖构件21拆下,并使本体20的开口部20c朝上。在此状态下,从本体20的前侧壁2a的安装孔22 (本体20侧的安装孔22)的上方将连接器3嵌入(箭头所示)。这时,使连接器3左右两侧面的突起部34和突起部35夹住安装孔22左右的周缘部,并沿着该周缘部将连接器3嵌入。
[0031]在此,由于将突起部34和突起部35各自与安装孔22的周缘部之间的间隙设定为Imm左右,因此便于使突起部34、突起部35与安装孔22的周缘部对准,并利用突起部34和突起部35进行引导而将连接器3容易地嵌入。然后,在将连接器3嵌入本体20侧的安装孔22的状态下,使该本体20侧的安装孔22的周缘部(两侧以及下部)被夹在突起部34与突起部35之间。其次,在机箱2的本体20的上方安装盖构件21并用螺栓4紧固。这样,在将盖构件21安装到本体20上的状态下,盖构件21侧的安装孔21的周缘部(上部)也被夹在突起部34与突起部35之间,由此,机箱2安装孔22的整个周缘部都被夹在突起部34与突起部35之间。
[0032]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在监测单元I的机箱2的前侧壁2a上开口的安装孔22上,能够容易地嵌入连接器3。并且,由于在连接器3嵌入安装孔22内的状态下,安装孔22的周缘部均被夹在沿连接器3的整个外周形成的突起部34和突起部35之间,因此,能够使连接器3与机箱I之间的间隙在该连接器3的整周范围内均得到缩小(考虑到零件公差及装配性可使该间隙为Imm左右)。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异物进入机箱2的内部,例如,能够防止细长弯曲的异物或昆虫等进入。
[0033]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包含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监测单元I中,虽然将连接器3的安装孔22设在机箱2的前侧壁2a上,但是该安装孔22不仅可设在机箱2的侧壁上,也可设在机箱2上侧的顶板或下侧的底板上。
[0034]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机箱2的本体20和盖构件21被构成为,两者的分割线L在前侧壁2a处被包含在安装孔22的开口范围内(S卩,安装孔22被加工成跨越本体20和盖构件21),但是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两者的分割线L在机箱2的前侧壁2a处不被包含在安装孔22的开口范围内的结构,即,可以分别形成分割线L和开口。
[0035]另外,连接器3不局限于母头连接器,也可以是公头连接器,其形状也没有必要一定为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长方体形状。例如,连接器3的断面形状也可为圆形或椭圆形。并且,连接器3也没有必要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具有两个插座(31和32)。
[0036]另外,适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器装置也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电池模组件的监测单元I,例如也适用于控制发动机用的ECU、控制变速箱用的ECU、控制悬挂用的ECU等,即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电器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具备机箱和连接器,所述机箱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器能够嵌入所述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两条与所述机箱的安装孔的周缘部对应且环绕着该连接器的整个外周的突起部,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能被夹在所述两条突起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由具有开口部的本体、和覆盖该本体的开口部的盖构件所构成,所述安装孔被加工成跨越所述本体和所述盖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装置连接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大致呈长方体形状,所述两条突起部被加工成,围住所述连接器外周的四个面及四个角的方环状。
【文档编号】H01R13/74GK204103175SQ201420549217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3日
【发明者】村上晃庸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