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柔性屏蔽控制回路用拖链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279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链电缆,尤其是一种超柔性屏蔽控制回路用拖链电缆。



背景技术:

拖链电缆主要应用于:工业电子系统,自动生成线,机器人,数控机床和冶金工业,传统电缆在半年左右即发生各种破损故障,报废周期很短,使用成本较高,一般使用国外进口电缆,进口电缆性能好,但价格贵。

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

传统电缆绝缘及护套使用PVC材料,电缆结构不稳定,导体单丝较粗,绞合节距大,屏蔽性较差,电缆在受力弯曲过程中容易产生绞合线芯的变形,线芯及屏蔽层就会出现断裂,护套开裂等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机器工作状态和操作频繁决定了与之配套的电缆必须具备卓越的机械性、柔性以及抗频繁弯曲特性。在这一领域中,国外电缆长期以来一直主导着我国的拖链电缆市场。这类电缆凭借着优异的品质特性和相对较长的使用寿命,使电缆具备了较高附加值,几乎笼断着我国拖链专用电缆市场。机器使用频繁,配套用的电缆经常需要做高速移动,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弯曲,传统拖链电缆通常使用半年左右即发生各种破损故障,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柔性屏蔽控制回路用拖链电缆,可以解决传统拖链电缆易破损的问题,耐温等级高,抗弯曲性能好,具备抗撕裂、耐油泥、防水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柔性屏蔽控制回路用拖链电缆,包括缆芯,缆芯由一根位于中心的中部绝缘线芯和多根呈圆周包围中部绝缘线芯的绝缘线芯组成,

中部绝缘线芯和多根绝缘线芯绞合形成缆芯,绞合方向为右向,绞合节径比不大于10倍;

缆芯外套设有采用挤压式方法挤制的丁腈-聚氯乙烯弹性体内衬层;

内衬层外由内至外依次套设有铜丝编织层和丁腈-聚氯乙烯弹性体外护套;

中部绝缘线芯和绝缘线芯分别由导体和套设于导体外的乙丙橡胶绝缘层。

导体为采用IEC 60228中的第6类特软结构导体制成的导体,单丝直径为0.15毫米,束丝节径倍比为15~16。

铜丝编织层为直径为0.15毫米镀锡软铜丝制成的编织层,编织密度应低于85%。

绝缘线芯的数量为八根。

本发明提供的超柔性屏蔽控制回路用拖链电缆,导体采用6类型,股线束丝,再小节距绞合成型,保证在弯曲时,导体紧密不变形;绝缘为乙丙橡胶,保证电气绝缘性能;内衬层采用挤压式挤出,线芯间缝隙得到充分填充;屏蔽层采用直径为0.15mm镀锡铜丝编织,编织密度超过85%;护套材料采用丁腈-聚氯乙烯弹性体,具备耐低温、抗撕裂、耐油泥、防水性能等性能,满足电缆使用环境要求;耐温等级高,电缆在环境温度为-200C~+600C的条件下正常工作;线芯不断裂,护套不发生开裂,能够通过CSA22.2 No.03规定的低温性能试验;抗弯曲性能好,成品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的电缆直径,电缆在400万次弯曲试验,不发生外观及内部结构变形,不出现导电线芯断裂。

经对电缆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电缆各项性能指标优异,均符合设计要求,检测结果如下:

1、电缆400万次弯曲,耐压未击穿。

2、长期浸水绝缘电阻。试验按照UL44规定进行,浸水期间绝缘电阻为185GΩ· m

3、抗撕裂试验。试验按照,ANSI/ICEA S-75-381进行,绝缘的抗撕裂强度为4.2N/mm,护套的抗撕裂强度为6.4 N/mm。

4、通过CSA22.2 No.03规定的低温性能试验,线芯不断裂,护套不发生开裂。

5 、护套在24h, 100℃浸矿物油后抗张强度变化率为-15%,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为-15%。

通过对电缆测试,各项性能优于标准指标,与德国西门子电缆性能相同。产品使用3年无故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超柔性屏蔽控制回路用拖链电缆,包括缆芯,缆芯由一根位于中心的中部绝缘线芯和多根呈圆周包围中部绝缘线芯的绝缘线芯组成,

中部绝缘线芯和多根绝缘线芯绞合形成缆芯,绞合方向为右向,绞合节径比不大于10倍;

缆芯外套设有采用挤压式方法挤制的丁腈-聚氯乙烯弹性体内衬层3;

内衬层3外由内至外依次套设有铜丝编织层4和丁腈-聚氯乙烯弹性体外护套5;

中部绝缘线芯和绝缘线芯分别由导体1和套设于导体1外的乙丙橡胶绝缘层2。

导体1为采用IEC 60228中的第6类特软结构导体制成的导体,单丝直径为0.15毫米,束丝节径倍比为15~16。

铜丝编织层4为直径为0.15毫米镀锡软铜丝制成的编织层,编织密度应低于85%。

绝缘线芯的数量为八根。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单丝拉制→单丝镀锡→导体绞制→绝缘挤制(硫化)→火花检验→成缆→内衬层挤制→铜丝编织→护套挤制→成品检验 → 入库。

1、导体1

1.1导体应符合GB/T3956规定的第6类导体,单丝直径为0.15mm。

1.2束丝节径倍比控制在15~16。

2、绝缘层2

绝缘采用符合GB/T5013.1中IE4乙丙橡胶,绝缘标称厚度0.8 mm,绝缘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最薄点不小于标称厚度的90%-0.1mm。

绝缘线芯识别:在绝缘线芯上印数字1~8。

3、成缆

绝缘线芯绞合成缆,绞合方向为右向,绞合节径比不大于10倍;

4、内衬层3

采用挤压式挤制内衬层,内衬层材料为丁腈-聚氯乙烯弹性体,标称厚度1.0 mm,平均厚度不得小于标称厚度。最薄点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5%-0.1mm。

5、铜丝编织屏蔽

铜丝编织屏蔽使用直径为0.15 mm镀锡软铜丝,铜丝应符合GB/T 3953-2009的规定,编织密度应不低于85%,铜丝编织分布均匀、表面平整,编织层不允许整体接续,单丝插接的端头不允许外漏。

6、外护套5

采用挤压式挤制外护套5,护套材料为丁腈-聚氯乙烯弹性体,标称厚度2.0 mm,平均厚度不得小于标称厚度。最薄点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5%-0.1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