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560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作为适用于各种显示装置的自发光器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EL器件)。此外,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有机EL器件的空穴输送层的新型芳基胺化合物。



背景技术:

由于有机EL器件为自发光器件,所以与液晶器件相比更亮且可视性更好,并且能够更清楚地显示。因此,已经对有机EL器件进行了很多研究。

在1987年,伊士曼柯达公司的C.W.Tang等人制得了将用于发光的各种功能分担在不同材料之中的层压结构,从而成功地开发了实用的有机EL器件。此类有机EL器件通过层压能够输送电子的荧光体层和能够输送空穴的有机物质层而构成。有机EL器件适合于将正电荷和负电荷注入荧光体的层中以进行发光,此类器件能够在10V以下的电压下得到1,000cd/m2以上的高亮度(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为了使有机EL器件实用化,已经进行了很多改进。例如,公知通过进一步细分层压结构的各种功能并且形成在基板上设置的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的层压结构来实现高效率和高耐久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光效率,已经尝试利用三重态激子,并且已经考虑磷光化合物的利用。

此外,已经开发了利用通过热激性延迟荧光(TADF)的发光的器件。例如,在2011年,九州大学的Adachi等人通过使用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器件实现了5.3%的外量子效率。

发光层也可以通过用荧光性化合物、磷光发光性化合物或放射延迟荧光的材料掺杂通常称为主体材料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来制备。有机EL器件中的有机材料的选择极大地影响器件的特性,如效率和耐久性。

对于有机EL器件,从两个电极注入的电荷在发光层中再结合以获得发光。在该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将空穴和电子的电荷传递到发光层中是重要的,并且所述器件需要载流子平衡优异。此外,通过提高空穴注入性和阻挡从阴极注入的电子的电子阻挡性从而增加空穴和电子的再结合概率,并且通过将所生成的激子限制在发光层内来改进发光效率。因此,空穴输送材料的作用如此重要,以致要求空穴输送材料具有高空穴注入性、高空穴迁移率、高电子阻挡性和对电子的高耐久性的。

从器件的寿命的观点,材料的耐热性和非晶性也是重要的。具有低的耐热性的材料即使在通过器件操作期间产生的热的低温下也热分解,并且材料劣化。在具有低的非晶性的材料的情况下,即使在短时间内也发生薄膜的结晶,并且器件劣化。因此,要求使用的材料具有高的耐热性和良好的非晶性。

作为迄今用于有机EL器件的空穴输送材料,已知有N,N’-二苯基-N,N’-二(α-萘基)联苯胺(NPD)和各种芳香族胺衍生物(参见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NPD具有良好的输送空穴能力,但作为耐热性指标的其玻璃化转变点(Tg)低至96℃。因此,在高温条件下,由于结晶使得器件特性劣化。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芳香族胺衍生物是具有10-3cm2/Vs以上的优异的空穴迁移率的化合物。然而,其电子阻挡性不充分,一些电子通过发光层,并且不能期待发光效率的提高。由于这些和其它原因,已经要求具有更高的电子阻挡性、薄膜形态更稳定并且具有更高的耐热性的材料,以实现甚至更高的效率。

此外,已经报道了具有高耐久性的芳香族胺衍生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然而,它们已经用作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荷输送材料,并且还没有使用它们作为有机EL器件的实例。

作为如耐热性和空穴注入性等特性改进的化合物,已经报道了具有取代的咔唑结构的芳基胺化合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在使用这些化合物作为空穴注入层或空穴输送层的器件中,改进了耐热性和发光效率。然而,改进的特性不充分,并且要求甚至更低的驱动电压和甚至更高的发光效率。

为了改进有机EL器件的器件特性和提高器件制备的产量,期望通过组合空穴和电子注入/输送性能、薄膜稳定性和耐久性优异的材料来获得能够使空穴和电子以高效率再结合的、具有高的发光效率、低的驱动电压并且长的寿命的器件。

此外,为了改进有机EL器件的器件特性,期望通过组合空穴和电子注入/输送性能、薄膜稳定性和耐久性优异的材料来获得载流子平衡良好、具有高效率、在低驱动电压下工作并且具有长寿命的器件。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8-048656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No.3194657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No.4943840

专利文献4:JP-A-2006-151979

专利文献5:WO2008/62636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空穴和电子注入/输送性能、电子阻挡能力、薄膜稳定性和耐久性优异的各种材料以致可以有效展示出各材料所具有的特性来提供具有高效率、低驱动电压和长寿命的有机EL器件,其中选择各种材料作为高效率和高耐久性的有机EL器件用的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适用于形成有机EL器件的空穴输送层的新型芳基胺化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具有特定结构的芳基胺化合物的空穴注入和输送特性、薄膜稳定性和耐久性优异,并且电子阻挡性也优异。基于这些发现,他们完成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依次具有阳极、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和阴极,其中空穴输送层包含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

其中

Ar1-Ar4各自表示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

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EL器件)中,优选芳基胺化合物由以下通式(1a)或(1b)表示。

在式(1a)和(1b)中,

Ar1-Ar3各自表示如上所定义的基团,和

Ar5、Ar6、Ar7和Ar8,如同Ar1-Ar3,各自表示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

在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中,优选电子输送层包含由以下通式(2)表示的蒽衍生物。

其中

A表示二价芳香族烃基、二价芳香族杂环基或单键,

B表示单价芳香族杂环基,

C表示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

D表示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和

p和q是:p表示7或8的整数,和q表示1或2的整数,条件是p和q合计为9。

上述蒽衍生物特别是优选由以下通式(2a)、(2b)或(2c)表示。

由通式(2a)表示的蒽衍生物:

其中

A如前述通式(2)中所定义,

Ar9、Ar10和Ar11各自表示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

R1-R7各自表示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硝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氧基、单价芳香族烃基、单价芳香族杂环基、或芳氧基,并且这些基团可以经由单键、任选地具有取代基的亚甲基、氧原子或硫原子而彼此键合以形成环,和

X1、X2、X3和X4各自表示碳原子或氮原子,条件是X1、X2、X3和X4中仅有一个表示氮原子,并且该氮原子不与包括氢原子在内的R1-R4中的任何一个键合。

由通式(2b)表示的蒽衍生物:

其中

A如前述通式(2)中所定义,和

Ar12、Ar13和Ar14各自表示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

由通式(2c)表示的蒽衍生物:

其中

A如前述通式(2)中所定义,

Ar15、Ar16和Ar17各自表示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和

R8表示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硝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氧基、单价芳香族烃基、单价芳香族杂环基、或芳氧基。

此外,在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中,优选空穴输送层具有包括第一空穴输送层和第二空穴输送层的两层结构,并且第二空穴输送层位于发光层侧,并且包含上述芳基胺化合物。

在其中空穴输送层具有两层结构的有机EL器件中,期望第一空穴输送层包含与第二空穴输送层中包含的芳基胺化合物不同的三芳基胺衍生物,并且三芳基胺衍生物优选为具有两个三芳基胺骨架通过单键或二价烃基连结到一起的分子结构,并且在整个分子内具有2-6个三芳基胺骨架的化合物。

此外,由以下通式(3)或(4)表示的化合物优选用作上述第一空穴输送层中包含的三芳基胺衍生物。

由通式(3)表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

其中

r9、r10、r13和r14各自表示0-5的整数,

r11和r12各自表示0-4的整数,

R9-R14各自表示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硝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氧基、单价芳香族烃基、单价芳香族杂环基、或芳氧基,并且如果在同一苯环上存在这些基团中的多个,则这些基团可以经由单键、任选地具有取代基的亚甲基、氧原子或硫原子而彼此键合以形成环,和

L1表示单键,或者由以下结构式(B)、(C)、(D)、(E)、(F)或(G)表示的二价基团。

其中,n1表示1-4的整数。

-CH2- (E)

由通式(4)表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

其中

r15、r16、r19、r22、r25和r26各自表示0-5的整数,

r17、r18、r20、r21、r23和r24各自表示0-4的整数,

R15-R26各自表示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硝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氧基、单价芳香族烃基、单价芳香族杂环基、或芳氧基,并且如果在同一苯环上存在这些基团中的多个,则这些基团可以经由单键、任选地具有取代基的亚甲基、氧原子或硫原子而彼此键合以形成环,和

L2、L3和L4各自表示单键,或者由以下结构式(B’)或前述通式(3)中结构式(C)、(D)、(E)、(F)或(G)表示的二价基团。

其中,n2表示1-3的整数。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由前述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中,空穴输送层中包含的由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特征:两个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作为取代基键合至与氮原子键合的苯环,并且这些取代基键合至苯环的相对于氮原子的对位和间位。此类芳基胺化合物为新型化合物,并且具有(1)良好的空穴注入性,(2)高空穴迁移率,(3)优异的电子阻挡能力,(4)稳定的薄膜状态,和(5)优异的耐热性。

即,在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中,空穴输送层中包含具有上述性质的芳基胺化合物。由此,空穴可以有效地注入并输送至发光层,可以实现具有高效率和在低驱动电压下的发光,此外,可以实现器件的长寿命。

此外,在本发明中,设置由通式(2)表示的蒽衍生物形成的电子输送层、以及包含上述芳基胺化合物的空穴输送层。因此,空穴和电子可以更有效地注入并输送至发光层,可以确保高的载流子平衡,以致可以实现特性的较高改进。

此外,在本发明中,空穴输送层构成为具有第一空穴输送层和第二空穴输送层的两层结构,并且位于发光层的相邻侧的第二空穴输送层由前述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形成。如此,可以使芳基胺化合物的电子阻挡性能最大化,并且可以实现具有更高效率和更长寿命的有机EL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优选层结构的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化合物(1-1)的1H-NMR图表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化合物(1-2)的1H-NMR图表图。

[图4]为实施例3的化合物(1-3)的1H-NMR图表图。

[图5]为实施例4的化合物(1-94)的1H-NMR图表图。

[图6]为实施例5的化合物(1-129)的1H-NMR图表图。

[图7]为实施例6的化合物(1-4)的1H-NMR图表图。

[图8]为实施例7的化合物(1-9)的1H-NMR图表图。

[图9]为实施例8的化合物(1-56)的1H-NMR图表图。

[图10]为实施例9的化合物(1-68)的1H-NMR图表图。

[图11]为实施例10的化合物(1-90)的1H-NMR图表图。

[图12]为实施例11的化合物(1-92)的1H-NMR图表图。

[图13]为实施例12的化合物(1-134)的1H-NMR图表图。

[图14]为实施例13的化合物(1-135)的1H-NMR图表图。

[图15]为实施例14的化合物(1-136)的1H-NMR图表图。

[图16]为实施例15的化合物(1-137)的1H-NMR图表图。

[图17]为实施例16的化合物(1-138)的1H-NMR图表图。

[图18]为实施例17的化合物(1-139)的1H-NMR图表图。

[图19]为实施例18的化合物(1-140)的1H-NMR图表图。

[图20]为实施例19的化合物(1-141)的1H-NMR图表图。

[图21]为实施例20的化合物(1-142)的1H-NMR图表图。

[图22]为实施例21的化合物(1-143)的1H-NMR图表图。

[图23]为实施例22的化合物(1-144)的1H-NMR图表图。

[图24]为实施例23的化合物(1-145)的1H-NMR图表图。

[图25]为实施例24的化合物(1-146)的1H-NMR图表图。

[图26]为实施例25的化合物(1-147)的1H-NMR图表图。

[图27]为实施例26的化合物(1-148)的1H-NMR图表图。

[图28]为实施例27的化合物(1-149)的1H-NMR图表图。

[图29]为实施例28的化合物(1-150)的1H-NMR图表图。

[图30]为实施例29的化合物(1-151)的1H-NMR图表图。

[图31]为实施例30的化合物(1-152)的1H-NMR图表图。

[图32]为实施例31的化合物(1-153)的1H-NMR图表图。

[图33]为实施例32的化合物(1-154)的1H-NMR图表图。

[图34]为实施例33的化合物(1-155)的1H-NMR图表图。

[图35]为实施例34的化合物(1-156)的1H-NMR图表图。

[图36]为实施例35的化合物(1-157)的1H-NMR图表图。

[图37]为实施例36的化合物(1-158)的1H-NMR图表图。

[图38]为实施例37的化合物(1-159)的1H-NMR图表图。

[图39]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至(1-5)的结构式的图。

[图40]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6)至(1-9)的结构式的图。

[图41]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0)至(1-13)的结构式的图。

[图42]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4)至(1-17)的结构式的图。

[图43]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8)至(1-21)的结构式的图。

[图44]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22)至(1-26)的结构式的图。

[图45]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27)至(1-31)的结构式的图。

[图46]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32)至(1-36)的结构式的图。

[图47]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37)至(1-41)的结构式的图。

[图48]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42)至(1-46)的结构式的图。

[图49]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47)至(1-51)的结构式的图。

[图50]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52)至(1-55)的结构式的图。

[图51]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56)至(1-59)的结构式的图。

[图52]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60)至(1-64)的结构式的图。

[图53]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65)至(1-69)的结构式的图。

[图54]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70)至(1-74)的结构式的图。

[图55]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75)至(1-78)的结构式的图。

[图56]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79)至(1-82)的结构式的图。

[图57]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83)至(1-86)的结构式的图。

[图58]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87)至(1-90)的结构式的图。

[图59]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91)至(1-94)的结构式的图。

[图60]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95)至(1-98)的结构式的图。

[图61]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99)至(1-103)的结构式的图。

[图62]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04)至(1-108)的结构式的图。

[图63]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09)至(1-112)的结构式的图。

[图64]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13)至(1-116)的结构式的图。

[图65]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17)至(1-120)的结构式的图。

[图66]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21)至(1-124)的结构式的图。

[图67]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25)至(1-126)的结构式的图。

[图68]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27)至(1-130)的结构式的图。

[图69]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31)至(1-133)的结构式的图。

[图70]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34)至(1-138)的结构式的图。

[图71]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39)至(1-142)的结构式的图。

[图72]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43)至(1-146)的结构式的图。

[图73]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47)至(1-150)的结构式的图。

[图74]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51)至(1-155)的结构式的图。

[图75]为示出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No.(1-156)至(1-159)的结构式的图。

[图76]为示出通式(2a)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a-1)至(2a-5)的结构式的图。

[图77]为示出通式(2a)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a-6)至(2a-10)的结构式的图。

[图78]为示出通式(2a)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a-11)至(2a-15)的结构式的图。

[图79]为示出通式(2a)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a-16)至(2a-20)的结构式的图。

[图80]为示出通式(2b)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b-1)至(2b-5)的结构式的图。

[图81]为示出通式(2b)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b-6)至(2b-10)的结构式的图。

[图82]为示出通式(2b)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b-11)至(2b-15)的结构式的图。

[图83]为示出通式(2b)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b-16)的结构式的图。

[图84]为示出通式(2c)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c-1)至(2c-4)的结构式的图。

[图85]为示出通式(2c)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c-5)至(2c-8)的结构式的图。

[图86]为示出通式(2c)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c-9)至(2c-12)的结构式的图。

[图87]为示出通式(2c)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c-13)至(2c-16)的结构式的图。

[图88]为示出通式(2c)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c-17)至(2c-20)的结构式的图。

[图89]为示出通式(2c)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c-21)至(2c-24)的结构式的图。

[图90]为示出通式(2c)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c-25)至(2c-28)的结构式的图。

[图91]为示出通式(2c)的蒽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2c-29)至(2c-30)的结构式的图。

[图92]为示出通式(3)的三芳基胺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3-1)至(3-5)的结构式的图。

[图93]为示出通式(3)的三芳基胺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3-6)至(3-10)的结构式的图。

[图94]为示出通式(3)的三芳基胺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3-11)至(3-15)的结构式的图。

[图95]为示出通式(3)的三芳基胺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3-16)至(3-20)的结构式的图。

[图96]为示出通式(3)的三芳基胺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3-21)至(3-25)的结构式的图。

[图97]为示出通式(3)的三芳基胺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3-26)至(3-31)的结构式的图。

[图98]为示出通式(3)的三芳基胺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3-32)至(3-37)的结构式的图。

[图99]为示出通式(3)的三芳基胺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3-38)至(3-41)的结构式的图。

[图100]为示出通式(4)的三芳基胺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4-1)至(4-5)的结构式的图。

[图101]为示出通式(4)的三芳基胺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4-6)至(4-10)的结构式的图。

[图102]为示出通式(4)的三芳基胺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4-11)至(4-15)的结构式的图。

[图103]为示出通式(4)的三芳基胺衍生物中的化合物No.(4-16)至(4-17)的结构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具有其中在如玻璃基板或透明塑料基板(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等透明基板上依次形成阳极、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和阴极的基本结构。只要有机EL器件具有此类基本结构,则其层结构可以采用各种形式。例如,空穴输送层可以构成为具有位于阳极侧的第一空穴输送层和与发光层相邻的第二空穴输送层的两层结构,和可以在透明电极与空穴输送层之间设置空穴注入层。此外,可以在电子输送层与阴极之间设置电子注入层。例如,图1示出后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层结构。在该实例中,在透明基板1上依次形成阳极2、空穴注入层3、第一空穴输送层4、第二空穴输送层5、发光层6、电子输送层7、电子注入层8和阴极9。

以下将描述构成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的各层。

<阳极>

通过气相沉积具有大功函数的电极材料,例如ITO或金,在透明基板1上形成阳极2。

<空穴输送层>

空穴输送层设置在上述阳极2与发光层6之间。在本发明中,该空穴输送层包含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

其中

Ar1-Ar4各自表示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

此类芳基胺化合物为三个氢原子全部被芳香族基团取代的三芳基胺,并且特别地,具有包括至少一个下述苯环的新型结构:具有各自键合至相对于氨基的氮原子的对位和间位的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作为取代基(例如,式(1)中的Ar1和Ar2)的苯环(以下,该苯环可以简写为pm-取代的苯环)。

上述结构的芳基胺化合物如从实施例(后述)可以理解的,具有高玻璃化转变点Tg(例如,100℃以上),因而,具有稳定的薄膜状态和优异的耐热性。此外,与一般的空穴输送材料的功函数(约5.4eV)相比,该芳基胺化合物具有高的功函数。因此,该芳基胺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空穴输送性、高空穴迁移率、良好的空穴注入性,此外,电子阻挡性优异。

在上述通式(1)中,Ar1-Ar4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由Ar1-Ar4表示的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可以示例为以下:

单价芳香族烃基:

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茚基、芘基、苝基、荧蒽基和苯并菲基。

单价芳香族杂环基:

吡啶基、嘧啶基、三嗪基、呋喃基、吡咯基、噻吩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吲哚基、咔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喹喔啉基、苯并咪唑基、吡唑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1,5-二氮杂萘基、菲咯啉基、吖啶基和咔啉基。

上述单价芳香族烃基和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可以各自具有取代基。

此类取代基除了氘原子、氰基和硝基以外,还可以示例为以下:

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或正己基;

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

烯基,例如,乙烯基或烯丙基;

芳基,例如,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茚基、芘基、苝基、荧蒽基或苯并菲基;

芳氧基,例如,苯氧基或甲苯氧基;

芳基烷氧基,例如,苄氧基或苯乙氧基;

芳香族杂环基,例如,吡啶基、嘧啶基、三嗪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吲哚基、咔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喹喔啉基、苯并咪唑基、吡唑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或咔啉基;

芳基乙烯基,例如,苯乙烯基或萘乙烯基;和

酰基,例如,乙酰基或苯甲酰基。

任意的这些取代基可以进一步具有以上示例的取代基。

在上述通式(1)中,作为基团Ar1,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菲基、蒽基、芴基、咔唑基、吲哚基、二苯并呋喃基或二苯并噻吩基是优选的。其中,芳香族烃基,例如,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菲基或芴基是特别优选的。不用说,任意的这些基团可以具有取代基。

作为基团Ar2,芳香族烃基是优选的。在芳香族烃基中,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菲基、蒽基和芴基是更有选的。进一步优选苯基和联苯基。任意的这些基团可以具有取代基,但最优选的基团为未取代的苯基和未取代的联苯基。

作为基团Ar3和Ar4,芳香族烃基是优选的。其中,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和芴基是更优选的。任意的这些基团可以具有取代基。特别优选的Ar3和Ar4为未取代的联苯基、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具有取代基的苯基、和具有取代基的芴基。作为苯基的取代基,萘基或芴基是优选的。作为芴基的取代基,甲基或苯基是优选的。

在本发明中,由前述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如前所述,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pm-取代的苯环。

例如,由以下通式(1a)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具有至少两个上述pm-取代的苯环,而由以下通式(1b)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具有三个pm-取代的苯环:

在上述式(1a)和(1b)中,

Ar1-Ar3各自表示如上所定义的基团,和

Ar5、Ar6、Ar7和Ar8,如同Ar1-Ar3,各自表示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

即,Ar5-Ar8也可以示例为与关于Ar1-Ar3所示出的基团相同的基团。

上述通式(1a)的化合物为其中通式(1)中的基团Ar4为前述具有pm-取代的苯环的基团,并且式(1a)中的Ar5和Ar6相当于pm-取代的苯环所具有的两个取代基的化合物。

在该通式(1a)中,从合成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Ar1和Ar5(键合至各苯环的相对于氮原子的对位的基团)为相同的基团,并且Ar2和Ar6(键合至苯环的相对于氮原子的对位的基团)为相同的基团。

上述通式(1b)的化合物为其中通式(1)中的基团Ar3和Ar4为各自具有如上pm-取代的苯环的基团,并且式(1b)中的Ar5、Ar6以及Ar7、Ar8分别相当于各pm-取代的苯环所具有的两个取代基的化合物。

在该通式(1b)中,如上述通式(1a)的情况,从合成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基团Ar1、Ar5和Ar7为相同的基团,并且基团Ar2、Ar6和Ar8为相同的基团。

由通式(1)(或通式(1a)或通式(1b))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具有图39-75所示的结构式的化合物(1-1)至(1-159)。

这些图还示出了各化合物所具有的pm-取代的芳香族环的个数。

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为新型化合物,并且如后述实施例中所示,可以使用例如Suzuki偶联等公知的方法来合成。合成的化合物的纯化可以例如,通过使用柱色谱法的纯化,使用硅胶、活性炭或活性粘土等的吸附纯化,使用溶剂的重结晶或结晶法,或升华纯化法等来进行。

用于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的化合物最后在使用前通过升华纯化法来纯化。

例如,具有单个pm-取代的苯环的芳基胺化合物可以以如下方式来制造:

具有取代两个氢原子的芳香族基团的N,N-双芳基胺(二取代的芳香族胺)与在间位具有如溴原子等卤素原子的m-取代的卤化芳香族化合物反应,从而将m-取代的苯环基团引入至二取代的芳香族胺的氮原子。然后,使如N-溴代丁二酰亚胺等溴化剂与所得产物反应,从而将卤素基团引入至m-取代的苯环基团的对位,并且相应的硼酸和如四(三苯基膦)钯等偶联剂与溴化芳香族胺反应,从而在m-取代的苯环基团的对位引入芳香族基团。以该方式,可以制造期望的具有单个pm-取代的苯环的芳基胺化合物。

具有两个pm-取代的苯环的芳基胺化合物可以以如下方式来制造:

合成具有在间位被芳香族基团取代的m-取代的芳香族基团的N,N-双(m-取代的芳香族)胺。然后,如N-溴代丁二酰亚胺等溴化剂与合成的二取代的胺反应,从而在m-取代的苯环基团的对位引入卤素基团,然后相应的硼酸和如四(三苯基膦)钯等苯基偶联剂与溴化芳香族胺反应,从而在m-取代的苯环基团的对位引入芳香族基团。以该方式,可以制造期望的具有两个pm-取代的苯环的芳基胺化合物。

此外,具有三个pm-取代的苯环的芳基胺化合物可以以如下方式来制造:制备具有在间位被芳香族基团取代的m-取代的芳香族基团的三(m-取代的芳香族)胺。然后,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将芳香族基团引入至该三芳基胺所具有的三个m-取代的芳香族基团的对位。如此,可以制造期望的具有三个pm-取代的苯环的芳基胺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由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可以各自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作为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可选择地,它们可以以与公知的空穴输送材料的组合来使用以形成空穴输送层,只要不损害芳基胺化合物的优异的性质即可。

此类公知的空穴输送材料的实例包括如N,N’-二苯基-N,N’-二(间甲苯基)联苯胺(TPD)、N,N’-二苯基-N,N’-二(α-萘基)联苯胺(NPD)和N,N,N’,N’-四苯基联苯胺等联苯胺衍生物;1,1-双[4-(二-4-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烷(TAPC);后述由通式(3)或通式(4)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和各种其它三苯胺三聚体。

在空穴输送层中,也可以以组合使用如三(溴苯基)六氯锑酸铵或轴烯衍生物(例如,参见WO2014/009310)等p-型掺杂剂,或者包含如TPD等联苯胺衍生物的分子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上述空穴输送层优选通过包含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的气体的气相沉积法或共气相沉积法(co-vapor deposition)而形成,并且也可以通过如旋涂法或喷墨法等公知的方法而形成。

空穴输送层的厚度通常为25-60nm的程度。然而,由于在低驱动电压下可以发生发光,所以即使例如100nm以上的大厚度,也能够抑制驱动电压的升高。即,空穴输送层的厚度的自由度可以高至例如20-300nm、特别是20-200nm的厚度,使得可维持实用驱动电压。

此外,在本发明中,包含上述芳基胺化合物的空穴输送层优选具有例如如图1所示,具有位于阳极侧的第一空穴输送层4和位于发光层6侧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的两层结构。

随后将描述两层结构的空穴输送层。

<发光层>

发光层与用于传统已知的有机EL器件的发光层相同,并且根据使用的材料的种类通过如气相沉积法、旋涂法或喷墨法等等公知的方法来形成。

例如,发光层可以使用例如如Alq3等羟基喹啉衍生物的金属配合物;如锌、铍和铝等各种金属的配合物;蒽衍生物;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芘衍生物;噁唑衍生物;和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衍生物等发光材料来形成。

另外,如例如,PIC-TRZ、CC2TA、PXZ-TRZ或4CzIPN等CDCB衍生物等发出延迟荧光的材料可以用作发光材料(例如,参见Appl.Phys.Let.,98,0833302)。

发光层也可以使用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客体材料)来形成。

在该情况下,蒽衍生物优选用作主体材料。另外,上述发光材料、具有吲哚环作为稠环的部分结构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咔唑环作为稠环的部分结构的杂环化合物、咔唑衍生物、噻唑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和聚二烷基芴衍生物可以用作主体材料。

作为掺杂材料,优选使用蓝色发光性材料,例如,在分子中具有芘骨架的芘衍生物。另外,以下实例可以用作掺杂材料:具有芴环作为稠环的部分结构的胺衍生物;喹吖啶酮、香豆素、红荧烯、苝及其衍生物;芘;苯并吡喃衍生物;茚并菲衍生物;罗丹明衍生物;和氨基苯乙烯基衍生物。

此外,磷光体可以用作客体材料。作为磷光体,可以使用以包含铱或铂等的金属配合物的形式的磷光体。使用例如,如Ir(ppy)3等绿色磷光体;如FIrpic或FIr6等蓝色磷光体;或如Btp2Ir(acac)等红色磷光体。

作为该情况下的主体材料,可以使用空穴注入/输送性主体材料,如例如,4,4’-二(N-咔唑基)联苯(CBP)、TCTA或mCP等咔唑衍生物。也可以使用如对双(三苯基甲硅烷基)苯(UGH2)或2,2’,2”-(1,3,5-亚苯基)-三(1-苯基-1H-苯并咪唑)(TPBI)等电子输送性主体材料。通过使用此类主体材料,可以制备高性能的有机EL器件。

为了避免浓度猝灭,具有磷光体的主体材料的掺杂优选基于整个发光层在1-30重量%的范围内通过共气相沉积来进行。

上述发光层不限于单层结构,而可以为其中堆叠使用上述各种化合物形成的各层的层压结构。还可以混合各种化合物,从而形成发光层。

<电子输送层>

在本发明中,设置在上述发光层上的电子输送层(例如,由图1中附图标记7表示的层)可以在使用公知的电子输送材料的情况下通过公知的方法,如气相沉积法、旋涂法或喷墨法等公知的方法来形成。

电子输送层可以由本身公知的电子输送材料来形成。其实例除了如Alq3等羟基喹啉衍生物的金属配合物以外还包括:锌、铍和铝等各种金属配合物;三唑衍生物;三嗪衍生物;噁二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碳二亚胺衍生物;喹喔啉衍生物;菲咯啉衍生物;和噻咯(silole)衍生物。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由以下示出的通式(2)表示的蒽衍生物用作电子输送材料以形成电子输送层。此类蒽衍生物的电子注入和输送能力、薄膜稳定性和耐久性优异。由蒽衍生物形成的电子输送层与包含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的空穴输送层组合,从而空穴和电子可以有效地注入至发光层中。如此,可以确保最佳的载流子平衡,并且所得有机EL器件的性质可以大大提高。

其中

A表示二价芳香族烃基、二价芳香族杂环基、或单键,

B表示单价芳香族杂环基,

C表示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

D表示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或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和

p和q为:p表示7或8的整数,和q表示1或2的整数,条件是p和q合计为9。

如从上述通式(2)可以理解的,该蒽衍生物具有其中蒽环和基团B通过二价基团或单键连结到一起的分子结构,并且1或2个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基团C)作为取代基键合至具有连接至其的基团B的蒽环。

在通式(2)中,A表示单键或二价基团。此类二价基团为二价芳香族烃基或二价芳香族杂环基,并且其具体实例如下。

二价芳香族烃基由具有两个键的芳香族烃环形成。该芳香族烃环的实例包括苯、联苯、三联苯、四联苯、苯乙烯、萘、蒽、苊、芴、菲、1,2-二氢化茚、芘和苯并菲。

二价芳香族杂环基由具有两个键的芳香族杂环形成。该芳香族杂环的实例包括吡啶、嘧啶、三嗪、吡咯、呋喃、噻吩、喹啉、异喹啉、苯并呋喃、苯并噻吩、二氢吲哚、咔唑、咔啉、苯并噁唑、苯并噻唑、喹喔啉、苯并咪唑、吡唑、二苯并呋喃、二苯并噻吩、1,5-二氮杂萘、菲咯啉和9,10-二氢吖啶。

上述芳香族烃环和芳香族杂环可以具有取代基,并且可以具有可引入的取代基,只要不会因此损害蒽衍生物的优异的性质即可。

此类取代基与由前述通式(1)中的Ar1-Ar4表示的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所任选具有的取代基相同。

在本发明中,特别优选的A源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环、联苯环、萘环或菲环。

通式(2)中的基团B为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其可以示例为三嗪基、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吡咯基、噻吩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吲哚基、咔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喹喔啉基、苯并咪唑基、吡唑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1,5-二氮杂萘基、菲咯啉基、吖啶基和咔啉基。

作为基团B的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可以具有不损害蒽衍生物的优异性质的取代基。所述取代基除了氘原子、氰基和硝基以外,可以示例为以下:

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或正己基;

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例如,环戊基、环己基、1-金刚烷基或2-金刚烷基;

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

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氧基,例如,环戊氧基、环己氧基、1-金刚烷氧基或2-金刚烷氧基;

烯基,例如,乙烯基或烯丙基;

芳氧基,例如,苯氧基、甲苯氧基、联苯氧基、萘氧基、蒽氧基或菲氧基;

芳基烷氧基,例如,苄氧基或苯乙氧基;

芳香族烃基,例如,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茚基、芘基、苝基、荧蒽基或苯并菲基;

芳香族杂环基,例如,吡啶基、嘧啶基、三嗪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吲哚基、咔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喹喔啉基、苯并咪唑基、吡唑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或咔啉基;

芳基乙烯基,例如,苯乙烯基或萘乙烯基;和

酰基,例如,乙酰基或苯甲酰基。

以上示例的取代基可以彼此独立存在,但可以经由单键、任选地具有取代基的亚甲基、氧原子或硫原子彼此键合以形成环。

在本发明中,优选作为基团B的单价芳香族杂环基为含氮芳香族杂环基,例如,吡啶基、嘧啶基、吡咯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吲哚基、咔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喹喔啉基、苯并咪唑基、吡唑基或咔啉基。在这些基团中,吡啶基、嘧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吲哚基、吡唑基、苯并咪唑基或咔啉基是更有选的。

通式(2)中的字符C表示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其可以示例为与有关通式(1)中的Ar1-Ar4所示出的基团相同的基团。单价芳香族烃基和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如同前述Ar1-Ar4,可以具有取代基。

如果分子中存在两个基团C(式(2)中,q=2),则两个基团C可以相同或不同。

此外,通式(2)中的D为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或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或正己基。

任意的这些烷基可以具有例如,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或氰基等取代基。

多个D,如果有的话,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本发明中,最优选的D为氢原子。

在通式(2)的蒽衍生物中,优选B为含氮杂环和D为氢原子。该优选的蒽衍生物特别地由以下通式(2a)、(2b)或(2c)表示:

由通式(2a)表示的蒽衍生物:

在通式(2a)中,A如式(2中所定义,并且表示二价芳香族烃基、二价芳香族杂环基或单键。

A键合至其的三环结构的含氮杂环相当于通式(2)中的基团B。

在式(2a)中,X1、X2、X3和X4为构成上述含氮杂环的一部分的环内元素,并且各自表示碳原子或氮原子,条件是它们之中仅有一个为氮原子。R1-R7和Ar9表示键合至该含氮杂环的基团。

即,对于由X1、X2、X3和X4形成的环,R1-R4表示为取代基。如果环内元素的任何一个为氮原子,则该氮原子不与R1-R4(包括氢原子)中的任何一个键合。这意味着,如果X1为氮原子,则R1不存在;如果X2为氮原子,则R2不存在;如果X3为氮原子,R3不存在;和如果X4为氮原子,则R4不存在。

键合至上述含氮杂环的R1-R7各自表示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硝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氧基、单价芳香族烃基、单价芳香族杂环基、或芳氧基。

上述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可以示例为与关于通式(2)的D所示出的基团相同的基团。

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可以示例为环戊基、环己基、1-金刚烷基和2-金刚烷基。

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可以示例为乙烯基、烯丙基、异丙烯基和2-丁烯基。

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可以示例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和正己氧基。

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氧基可以示例为环戊氧基、环己氧基、环庚氧基、环辛氧基、1-金刚烷氧基和2-金刚烷氧基。

单价芳香族烃基和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可以示例为与关于通式(1)中的Ar1-Ar4所示出的基团相同的基团。

芳氧基可以示例为苯氧基、联苯氧基、三联苯氧基、萘氧基、蒽氧基、菲氧基、芴氧基、茚氧基、芘氧基和苝氧基。

上述由R1-R7表示的各基团可以具有取代基,该取代基可以示例为与通式(1)中的基团Ar1-Ar4所具有的取代基所示出的基团相同的基团,只要它们满足关于碳原子数的条件即可。

这些取代基可以彼此独立存在,但可以经由单键、任选具有取代基的亚甲基、氧原子或硫原子而彼此键合以形成环。

此外,通式(2a)中的Ar9为键合至含氮芳香族环的取代基,和Ar10与Ar11相当于通式(2)中的C(即,q=2)。

上述Ar9-Ar11各自表示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其可以示例为与关于通式(1)中的Ar1-Ar4所示出的基团相同的基团。单价芳香族烃基和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如同前述Ar1-Ar4,也可以具有取代基。

由通式(2a)表示的蒽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具有图76-79所示的结构式的化合物(2a-1)至(2a-20)。

由通式(2b)表示的蒽衍生物:

在通式(2b)中,A如式(2)中所定义,并且表示二价芳香族烃基、二价芳香族杂环基或单键。

A键合至其的含氮杂环相当于通式(2)中的基团B。

此外,在通式(2b)中,Ar12和Ar13相当于通式(2)中的C(即,q=2),和Ar14为键合至含氮芳香族环的取代基。

上述Ar12-Ar14各自表示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其可以示例为与关于通式(1)中的Ar1-Ar4所示出的基团相同的基团。单价芳香族烃基和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如同前述Ar1-Ar4,也可以具有取代基。

由通式(2b)表示的蒽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具有图80-83所示的结构式的化合物(2b-1)至(2b-16)。

由通式(2c)表示的蒽衍生物:

在通式(2c)中,A如式(2)中所定义,并且表示二价芳香族烃基、二价芳香族杂环基、或单键。

A键合至其的含氮杂环相当于通式(2)中的基团B。

此外,在通式(2c)中,Ar15相当于通式(2)的C(即,q=1),和Ar16、Ar17和R8为键合至所述含氮芳香族环的取代基。

上述Ar15-Ar18各自表示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其可以示例为与关于通式(1)中的Ar1-Ar4所示出的基团相同的基团。单价芳香族烃基和单价芳香族杂环基如同前述Ar1-Ar4,也可以具有取代基。

键合至上述含氮杂环的R8与通式(2a)中的R1-R7相同,并且表示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硝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氧基、单价芳香族烃基、单价芳香族杂环基、或芳氧基。

由R8表示的各基团可以具有与R1-R7所具有的取代基相同的取代基。如果存在多个该取代基,则多个取代基优选彼此独立存在。然而,多个取代基可以经由单键、任选具有取代基的亚甲基、氧原子或硫原子而彼此键合以形成环。

由通式(2c)表示的蒽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具有图84-91所示的结构式的化合物(2c-1)至(2c-30)。

在本发明中,期望的是,电子输送层由上述蒽衍生物而形成。以上示出的各种蒽衍生物可以通过本身公知的方法来合成(例如,参见WO2011/0593000,WO2003/060956,和韩国特许公开号2013-060956)。

这些蒽衍生物可以各自由自身形成电子输送层,或者可以作为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来形成。

<阴极>

关于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的阴极,如铝等具有低功函数的金属,或者如镁-银合金、镁-铟合金、或铝-镁合金等具有更低功函数的合金用作电极材料。

<其它层>

如果需要,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可以具有其它层。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在阳极与空穴输送层之间设置空穴注入层3,和在阴极与电子输送层之间设置电子注入层7。此外,可以在空穴输送层与发光层之间设置电子阻挡层,并且可以在发光层与电子输送层之间设置空穴阻挡层。

设置的各层视情况,可以由本身公知的材料而形成,并且根据使用的材料的种类通过如气相沉积法、旋涂法或喷墨法等公知的方法而形成。

空穴注入层:

视情况在阳极与空穴输送层之间形成的空穴注入层3可以使用本身公知的材料例如,如星爆型的三苯基胺衍生物、和各种三苯基胺四聚物等材料;由铜酞菁代表的卟啉化合物;和如六氰基氮杂苯并菲等受体型杂环化合物、和涂布型高分子材料来形成。

此外,由前述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显示出高空穴迁移率。由此,空穴注入层可以使用此类芳基胺化合物来形成。

电子注入层:

视情况设置在阴极与电子输送层之间的电子注入层8可以使用如氟化锂或氟化铯等碱金属盐,如氟化镁等碱土金属盐,或者如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来形成。

电子阻挡层:

电子阻挡层尽管在图1中未示出,但其设置在空穴输送层与发光层之间,并且为了阻挡来自发光层的电子的透过从而提高发光效率而形成。具有电子阻挡性的各种化合物可以用作电子阻挡层形成用的材料,并且以下咔唑衍生物为代表性实例:

4,4’,4”-三(N-咔唑基)三苯基胺(TCTA);

9,9-双[4-(咔唑-9-基)苯基]芴;

1,3-双(咔唑-9-基)苯(mCP);和

2,2-双(4-咔唑-9-基苯基)金刚烷(Ad-Cz)。

除了上述咔唑衍生物以外,由9-[4-(咔唑-9-基)苯基]-9-[4-(三苯基甲硅烷基)苯基]-9H-芴所代表的在分子中具有三苯基甲硅烷基且具有三芳基胺骨架的化合物也可用作电子阻挡层形成用的材料。

空穴阻挡层:

空穴阻挡层尽管在图1中未示出,但视情况设置在电子输送层与发光层之间,并且为了阻挡来自发光层的空穴的透过从而提高发光效率而形成。具有空穴阻挡功能的化合物,如例如浴铜灵(BCP)等菲咯啉衍生物,例如双(2-甲基-8-羟基喹啉合)(4-苯基苯酚合)铝(III)(BAlq)等羟基喹啉衍生物的金属配合物,各种稀土配合物,三唑衍生物,三嗪衍生物和噁二唑衍生物用作空穴阻挡层形成用的材料。

<两层结构的空穴输送层>

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使用由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作为空穴输送层。如前所述,包含此类芳基胺化合物的空穴输送层可以构成为两层结构。

即,如图1所示,优选的是,空穴输送层构成为其中被分割为位于阳极2侧的第一空穴输送层4和位于发光层6侧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的两层结构,并且第二空穴输送层5中包含由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在该情况下,与第二空穴输送层5中所使用的芳基胺不同的芳基胺用于第一空穴输送层4。

如果空穴输送层如上分割为两层,则发光层6侧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显示出非常高的电子阻挡性以及空穴输送性。这是因为由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除了空穴输送性以外还显示出高电子阻挡性。因此,特别地,如图1所示,第二空穴输送层5设置为与发光层6相邻,从而发光层6的载流子平衡可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在改进有机EL器件的性质方面是非常有利的。

在此类两层结构中,第二空穴输送层5由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形成。另一方面,第一空穴输送层4由与用于形成第二空穴输送层5的芳基胺化合物不同的三芳基胺衍生物形成,因为三芳基胺衍生物显示优异的空穴输送性。

用于形成第一空穴输送层4的三芳基胺衍生物如果与用于形成第二空穴输送层5的芳基胺化合物不同,则其可以为由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然而,由于第一空穴输送层4不严格要求电子阻挡性,所以期望使用用作空穴输送材料的公知的三芳基胺衍生物形成第一空穴输送层4。

此类公知的三芳基胺衍生物具有其中两个三芳基胺骨架通过单键或二价烃基键合到一起的分子结构,并且在分子中具有2-6个三芳基胺骨架。

在本发明中,从优异的薄膜稳定性、耐热性、和合成的容易性以及空穴输送性的观点,第一空穴输送层4可以使用由以下通式(3)或(4)表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来形成。此类三芳基胺衍生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使用其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由通式(3)表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

由通式(3)表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具有两个三芳基胺骨架。

在通式(3)中,r9-r14各自为显示键合至芳香族环的取代基R9-R14各自的个数的整数,r9、r10、r13和r14各自为0-5的整数,以及r11和r12各自为0-4的整数。

键合至芳香族环的取代基R9-R14各自表示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硝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氧基、单价芳香族烃基、单价芳香族杂环基、或芳氧基。

如果这些取代基各自在同一苯环上存在多个,则多个取代基优选彼此独立存在。然而,多个取代基可以经由单键、任选地具有取代基的亚甲基、氧原子或硫原子而彼此键合以形成环。例如,多个取代基可以键合到一起以形成萘环。

由取代基R9-R14表示的烷基、环烷基、烯基、烷氧基、环烷氧基或芳氧基的具体实例包括与关于通式(2a)中的R1-R7所示出的基团相同的基团。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的实例包括与关于通式(1)的Ar1-Ar4所示出的基团相同的基团。

取代基R9-R14,如同基团R1-R7或基团Ar1-Ar4,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此类取代基优选彼此独立存在,但可以经由单键、任选地具有取代基的亚甲基、氧原子或硫原子而彼此键合以形成环。

在通式(3)中,L1为连接两个芳基胺骨架的桥连基团,并且表示单键,或由以下结构式(B)、(C)、(D)、(E)、(F)或(G)表示的二价基团:

其中n1表示1-4的整数。

-CH2- (E)

由通式(3)表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具有图92-99所示的结构式的化合物(3-1)至(3-41)。

由通式(4)表示的三苯基胺衍生物:

由通式(4)表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具有四个三芳基胺骨架。

在通式(4)中,r15-r26各自为显示键合至芳香族环的取代基R15-R26各自的个数的整数,r15、r16、r19、r22、r25和r26各自为0-5的整数,和r17、r18、r20、r21、r23和r24各自为0-4的整数。

键合至芳香族环的取代基R15-R26各自表示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硝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5-10个碳原子的环烷氧基、单价芳香族烃基、单价芳香族杂环基、或芳氧基。

如果这些取代基各自在同一苯环上存在多个,则多个取代基优选彼此独立存在。然而,多个取代基可以经由单键、任选地具有取代基的亚甲基、氧原子或硫原子而彼此键合以形成环。例如,多个取代基可以键合到一起以形成萘环。

由取代基R15-R26表示的烷基、环烷基、烯基、烷氧基、环烷氧基或芳氧基的具体实例包括与关于通式(2a)中的R1-R7所示出的基团相同的基团。单价芳香族烃基或单价芳香族杂环基的实例包括与关于通式(1)的Ar1-Ar4所示出的基团相同的基团。

取代基R15-R26,如同基团R1-R7或基团Ar1-Ar4,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此类取代基优选彼此独立存在,但可以经由单键、任选地具有取代基的亚甲基、氧原子或硫原子而彼此键合以形成环。

在通式(4)中,L2-L4各自为连接两个芳基胺骨架的桥连基团,并且各自表示单键,由以下结构式(B’)表示的二价基团,或与通式(3)中的由(C)、(D)、(E)、(F)或(G)表示的二价基团相同的基团。

其中n2表示1-3的整数。

由通式(4)表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具有图100-103所示的结构式的化合物(4-1)至(4-17)。

在本发明中,以上示出的各种三芳基胺衍生物可以通过本身公知的方法来合成(例如,参见JP-A-7-126615、JP-A-08-048656和JP-A-2005-108804)。

使用上述三芳基胺衍生物形成的第一空穴输送层4的厚度t1和使用通式(1)的芳基胺化合物形成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的厚度t2之和,即总厚度(t1+t2)优选为在20-300nm的范围内,进一步在50-200nm的范围内,特别地在50-150nm的范围内。

关于本发明的具有前述结构的有机EL器件,考虑到载流子平衡,组合空穴和电子注入/输送性能、薄膜稳定性和耐久性优异的有机EL器件用材料。因此,与传统的有机EL器件相比,本发明的有机EL器件改进了空穴从空穴输送层至发光层的输送效率,并且还改进了电子从电子输送层至发光层的输送效率。此外,在空穴输送层构成为第一空穴输送层-第二空穴输送层两层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改进载流子平衡,获得发光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和驱动电压的进一步降低,并且进一步提高有机EL器件的耐久性。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可以获得具有高效率、低驱动电压和长寿命的有机EL器件。

实施例

现在将通过以下实验例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N,N-双(联苯-4-基)-N-(6-苯基联苯-3-基)胺(化合物1-1)的合成>

(第一步骤)

向氮气吹扫的反应容器加入

在将混合物用超声波照射30分钟的情况下,使氮气通过其中。

然后,添加乙酸钯 0.54g和

叔丁基膦的50%(w/v)甲苯溶液 1.46g

将混合物加热,并且在95℃下搅拌4小时。

在通过过滤除去不溶物之后,将滤液加热,并且在100℃下使用硅胶进行吸附纯化,接着热过滤。在搅拌下将滤液冷却至室温,并且通过过滤收集析出的固体,从而获得50.2g(收率88%)作为浅绿白色固体的N,N-双(联苯-4-基)-N-(联苯-3-基)胺。

(第二步骤)

向氮气吹扫的反应容器加入

以上获得的三芳基胺 50.0g,和

二甲基甲酰胺 500mL,

并且将混合物在冰浴中冷却。

然后,缓慢地添加N-溴代丁二酰亚胺22.1g,接着搅拌混合物4小时。然后,添加甲醇,并且通过过滤收集析出的粗产物。

然后,进行使用乙酸乙酯的回流洗涤,从而获得40.2g(收率69%)作为粉红色粉末的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

(第三步骤)

然后,向氮气吹扫的反应容器加入

以上获得的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 11.8g,

甲苯 94mL,

苯基硼酸 2.7g,和

溶解在36mL水中的5.9g碳酸钾的水溶液。

在将混合物超声波照射30分钟的情况下,使氮气通过其中。

然后,添加四(三苯基膦)钯0.74g。将混合物加热,并且在72℃下搅拌18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且通过液体分离来收集有机层。将收集的物质用水洗涤、相继用饱和盐水溶液洗涤,然后通过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且浓缩,从而获得粗产物。

随后,使用柱色谱法纯化,获得8.4g(收率72%)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联苯-4-基)-N-(6-苯基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2。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1个氢的信号:

δ(ppm)=7.56-7.68(7H)

7.45-7.52(4H)

7.14-7.41(20H)

<实施例2>

<N,N-双(联苯-4-基)-N-{6-(萘基-1-基)联苯-3-基}胺(化合物1-2)的合成>

除了用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的苯基硼酸由1-萘基硼酸代替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9.2g(收率61%)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联苯-4-基)-N-{6-(萘基-1-基)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2):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3。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3个氢信号:

δ(ppm)=7.84-7.87(3H)

7.67-7.83(6H)

7.26-7.64(18H)

7.02-7.04(6H)

<实施例3>

<N,N-双(联苯-4-基)-N-{6-(9,9-二甲基芴-2-基)联苯-3-基}胺(化合物1-3)的合成>

除了用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的苯基硼酸由(9,9-二甲基芴-2-基)硼酸代替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9.0g(收率57%)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联苯-4-基)-N-{6-(9,9-二甲基芴-2-基)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3):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4。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7.56-7.64(10H)

7.26-7.50(18H)

7.02-7.16(5H)

1.26(6H)

<实施例4>

<N,N-双(6-苯基联苯-3-基)-N-(联苯-4-基)胺(化合物1-94)的合成>

(第一步骤)

向氮气吹扫的反应容器加入

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加热,并且在除去甲苯的情况下回流19小时。将体系冷却,并且添加甲苯,其后通过过滤除去不溶物。依次进行用水的洗涤和用饱和盐水溶液的洗涤。然后,将残留物通过使用无水硫酸镁来干燥,并浓缩,从而获得粗产物。

然后,使用柱色谱法来纯化粗产物,从而获得41.7g(收率91%)作为黄色粘性物质的N,N-双(联苯-3-基)苯甲酰胺。

(第二步骤)

向反应容器加入

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加热,并且回流48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在添加水和甲苯之后,通过液体分离收集有机层。将收集的物质用水洗涤、相继用饱和盐水溶液洗涤,然后通过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浓缩,从而获得粗产物。

随后,使用柱色谱法来纯化粗产物,从而获得25.3g(收率80%)作为褐色粘性物质的N,N-双(联苯-3-基)胺。

(第三步骤)

向氮气吹扫的反应容器加入

在将混合物超声波照射30分钟的情况下,使氮气通过其中。

然后,添加乙酸钯 0.35g,和

叔丁基膦的50%(w/v)甲苯溶液 0.95g。

将混合物加热,并且在95℃下搅拌14小时。在通过过滤除去不溶物之后,依次进行用水的洗涤和用饱和盐水溶液的洗涤。然后,将残留物通过使用无水硫酸镁来干燥,并浓缩,从而获得粗产物。

随后,进行使用柱色谱法的纯化,从而获得31.6g(收率85%)作为浅黄白色粉末的N,N-双(联苯-3-基)-N-(联苯-4-基)胺。

(第四步骤)

向氮气吹扫的反应容器加入

以上获得的N,N-双(联苯-3-基)-N-(联苯-4-基)胺 31.5g,和

二甲基甲酰胺 320mL,

并且将混合物在冰浴中冷却。

然后,缓慢地添加N-溴代丁二酰亚胺 26.0g,

并且将混合物搅拌5小时。添加水并且通过过滤收集析出的粗产物。将析出物用甲醇洗涤,并且使用柱色谱法纯化,从而获得36.9g(收率88%)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6-溴代联苯-3-基)-N-(联苯-4-基)胺。

(第五步骤)

除了用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的双(联苯-4-基)-(6-溴代联苯-3-基)胺由以上获得的N,N-双(6-溴代联苯-3-基)-N-(联苯-4-基)胺代替以外,以与实施例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方式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10.2g(收率73%)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6-苯基联苯-3-基)-N-(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94):

pm-取代的苯环:2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5。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5个氢的信号:

δ(ppm)=7.57-7.66(4H)

7.10-7.49(31H)

<实施例5>

<三(6-苯基联苯-3-基)胺(化合物1-129)的合成>

(第一步骤)

向氮气吹扫的反应容器加入

在将混合物超声波照射30分钟的情况下,使氮气通过其中。

然后,添加三(二亚苄基丙酮)钯 2.25g,和

叔丁基膦的50%(w/v)甲苯溶液 1.50g。

将混合物加热,并且在95℃下搅拌3小时。在通过过滤除去不溶物之后,依次进行用水的洗涤和用饱和盐水溶液的洗涤。然后,将收集的物质通过使用无水硫酸镁来干燥,并浓缩,从而获得粗产物。

此外,使用柱色谱法来纯化粗产物,从而获得24.6g(收率85%)作为白色粉末的三(联苯-3-基)胺。

(第二步骤)

向氮气吹扫的反应容器加入

以上获得的三(联苯-3-基)胺 24.5g,和

二甲基甲酰胺 245mL,

并且将混合物在冰浴中冷却。

然后,缓慢地添加N-溴代丁二酰亚胺30.4g,接着搅拌混合物7小时。添加甲苯,并且依次进行用水的洗涤和用饱和盐水溶液的洗涤。然后,将残留物通过无水硫酸镁来干燥,并浓缩,从而获得粗产物。

使用柱色谱法来纯化粗产物,从而获得33.6g(收率92%)作为白色粉末的三(6-溴代联苯-3-基)胺。

(第三步骤)

除了用于实施例1第三步骤的双(联苯-4-基)-(6-溴代联苯-3-基)胺由以上获得的三(6-溴代联苯-3-基)胺代替以外,以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方式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11.1g(收率75%)作为白色粉末的三(6-苯基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29):

pm-取代的苯环:3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6。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7.35-7.42(6H)

7.15-7.35(33H)

<实施例6>

<N,N-双(联苯-4-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4)的合成>

除了用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的苯基硼酸由4-联苯硼酸代替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8.4g(收率76%)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联苯-4-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4):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7。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5个氢的信号:

δ(ppm)=7.60-7.68(10H)

7.45-7.50(9H)

7.30-7.39(8H)

7.22-7.28(8H)

<实施例7>

<N,N-双(联苯-4-基)-N-(6-苯基-1,1’:4’,1”:4”,1”’-四联苯-4-基)胺(化合物1-9)的合成>

除了用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的苯基硼酸由对三联苯硼酸频哪醇酯代替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7.6g(收率75%)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联苯-4-基)-N-(6-苯基-1,1’:4’,1”:4”,1”’-四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9):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8。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7.40-7.55(20H)

7.30-7.39(7H)

7.19-7.29(12H)

<实施例8>

<N-4-联苯-N-(9,9-二甲基芴-2-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56)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4-联苯-N-(6-溴代联苯-3-基)-N-(9,9-二甲基芴-2-基)胺,和4-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17.8g(收率89%)作为白色粉末的N-4-联苯-N-(9,9-二甲基芴-2-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56):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9。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7.57-7.70(7H)

7.18-7.52(26H)

1.52(6H)

<实施例9>

<N-4-联苯-N-(1,1’:4’,1”-三联苯-4-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68)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4-联苯-N-(6-溴代联苯-3-基)-N-(4-溴苯基)胺和4-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6.4g(收率55%)作为白色粉末的N-4-联苯-N-(1,1’:4’,1”-三联苯-4-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68):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10。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7.58-7.79(15H)

7.42-7.53(9H)

7.20-7.40(15H)

<实施例10>

<N,N-双(联苯-4-基)-N-(6-苯基-1,1’:4’,1”-三联苯-3-基)胺(化合物1-90)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N-双(联苯-4-基)-N-(6-溴-1,1’:4’,1”-三联苯-3-基)胺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6.8g(收率84%)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联苯-4-基)-N-(6-苯基-1,1’:4’,1”-三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90):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11。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5个氢的信号:

δ(ppm)=7.58-7.66(10H)

7.34-7.48(17H)

7.20-7.28(8H)

<实施例11>

<N,N-双(联苯-4-基)-N-(6-苯基-1,1’:2’,1”-三联苯-3-基)胺(化合物1-92)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N-双(联苯-4-基)-N-(6-溴-1,1’:2’,1”-三联苯-3-基)胺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4.8g(收率40%)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联苯-4-基)-N-(6-苯基-1,1’:2’,1”-三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92):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12。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5个氢的信号:

δ(ppm)=7.62-7.68(4H)

7.46-7.58(8H)

7.09-7.39(19H)

6.84-6.91(4H)

<实施例12>

<N-4-联苯-N-{4-(萘-1-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134)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4-联苯-N-(6-溴代联苯-3-基)-N-{4-(萘-1-基)苯基}胺和4-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7.5g(收率60%)作为白色粉末的N-4-联苯-N-{4-(萘-1-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34):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13。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7个氢的信号:

δ(ppm)=8.08-8.12(1H)

7.86-7.98(2H)

7.21-7.64(34H)

<实施例13>

<N-4-联苯-N-{4-(萘-1-基)苯基}-N-(6-苯基-1,1’:4’,1”:4”,1”’-四联苯-4-基)胺(化合物1-135)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4-联苯-N-(6-溴代联苯-3-基)-N-{4-(萘-1-基)苯基}胺和对三联苯硼酸频哪醇酯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9.0g(收率56%)作为白色粉末的N-4-联苯-N-{4-(萘-1-基)苯基}-N-(6-苯基-1,1’:4’,1”:4”,1”’-四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35):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14。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41个氢的信号:

δ(ppm)=8.08-8.12(1H)

7.86-7.98(2H)

7.22-7.71(38H)

<实施例14>

<N,N-双{4-(萘-1-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136)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N-双{4-(萘-1-基)苯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4-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10.6g(收率79%)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4-(萘-1-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36):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15。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8.08-8.14(2H)

7.88-7.96(4H)

7.24-7.64(33H)

<实施例15>

<N,N-双{4-(萘-1-基)苯基}-N-{6-苯基-4”-(萘-1-基)联苯-4-基}胺(化合物1-137)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N-双{4-(萘-1-基)苯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4-(萘-2-基)苯基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9.7g(收率74%)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4-(萘-1-基)苯基}-N-{6-苯基-4”-(萘-1-基)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37):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16。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41个氢的信号:

δ(ppm)=8.08-8.14(3H)

7.66-7.97(8H)

7.28-7.66(30H)

<实施例16>

<N,N-双{4-(萘-1-基)苯基}-N-(6-苯基-1,1’:4’,1”:4”,1”’-四联苯-4-基)胺(化合物1-138)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N-双{4-(萘-1-基)苯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对三联苯硼酸频哪醇酯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6.2g(收率63%)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4-(萘-1-基)苯基}-N-(6-苯基-1,1’:4’,1”:4”,1”’-四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38):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17。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43个氢的信号:

δ(ppm)=8.08-8.14(3H)

7.89-7.95(4H)

7.25-7.71(36H)

<实施例17>

<N,N-双{4-(萘-1-基)苯基}-N-(6-苯基-1,1’:3’,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139)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N-双{4-(萘-1-基)苯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3-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4.9g(收率48%)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4-(萘-1-基)苯基}-N-(6-苯基-1,1’:3’,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39):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18。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8.08-8.12(2H)

7.86-7.94(4H)

7.00-7.57(29H)

6.63-6.75(4H)

<实施例18>

<N-4-联苯-N-{4-(萘-2-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140)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4-联苯-N-(6-溴代联苯-3-基)-N-{4-(萘-2-基)苯基}胺和4-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4.9g(收率44%)作为白色粉末的N-4-联苯-N-{4-(萘-2-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40):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19。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7个氢的信号:

δ(ppm)=7.73(1H)

7.61-7.70(3H)

7.54-7.58(1H)

7.19-7.52(32H)

<实施例19>

<N-4-联苯-N-{4-(萘-2-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3-基)胺(化合物1-141)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4-联苯-N-{4-(萘-2-基)苯基}-N-(6-溴-1,1’:4’,1”-三联苯-3-基)胺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5.8g(收率56%)作为白色粉末的N-4-联苯-N-{4-(萘-2-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41):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20。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7个氢的信号:

δ(ppm)=8.08(1H)

7.81-7.96(3H)

7.79-7.81(1H)

7.21-7.73(32H)

<实施例20>

<N-4-联苯-N-{4-(萘-2-基)苯基}-N-{6-苯基-4’-(萘-2-基)联苯-3-基)胺(化合物1-142)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4-联苯-N-{4-(萘-2-基)苯基}-N-{6-溴-4’-(萘-2-基)联苯-3-基}胺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10.0g(收率81%)作为白色粉末的N-4-联苯-N-{4-(萘-2-基)苯基}-N-{6-苯基-4’-(萘-2-基)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42):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21。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8.04-8.10(2H)

7.78-7.96(8H)

7.24-7.65(29H)

<实施例21>

<N-4-联苯-N-(9,9-二苯基芴-2-基)-N-(6-苯基联苯-3-基)胺(化合物1-143)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4-联苯-N-(6-溴代联苯-3-基)-N-(9,9-二苯基芴-2-基)胺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11.0g(收率61%)作为白色粉末的N-4-联苯-N-(9,9-二苯基芴-2-基)-N-(6-苯基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43):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22。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7.60-7.74(4H)

7.14-7.52(33H)

7.00-7.03(2H)

<实施例22>

<N-4-联苯-N-(9,9-二苯基芴-2-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144)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4-联苯-N-(6-溴代联苯-3-基)-N-(9,9-二苯基芴-2-基)胺和4-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6.5g(收率71%)作为白色粉末的N-4-联苯-N-(9,9-二苯基芴-2-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44):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23。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43个氢的信号:

δ(ppm)=7.61-7.77(6H)

7.20-7.51(34H)

7.06-7.11(3H)

<实施例23>

<N-4-联苯-N-(9,9-二苯基芴-2-基)-N-(6-苯基-1,1’:3’,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145)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4-联苯-N-(6-溴代联苯-3-基)-N-(9,9-二苯基芴-2-基)胺和3-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8.0g(收率87%)作为白色粉末的N-4-联苯-N-(9,9-二苯基芴-2-基)-N-(6-苯基-1,1’:3’,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45):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24。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43个氢的信号:

δ(ppm)=7.70-7.76(2H)

7.63-7.65(2H)

7.18-7.54(36H)

7.08-7.12(3H)

<实施例24>

<N-4-联苯-N-(9,9-二苯基芴-2-基)-N-(6-苯基-1,1’:2’,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146)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4-联苯-N-(6-溴代联苯-3-基)-N-(9,9-二苯基芴-2-基)胺和2-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5.2g(收率57%)作为白色粉末的N-4-联苯-N-(9,9-二苯基芴-2-基)-N-(6-苯基-1,1’:2’,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46):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25。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43个氢的信号:

δ(ppm)=7.60-7.74(4H)

6.95-7.49(35H)

6.68-6.71(2H)

6.54-6.57(2H)

<实施例25>

<N,N-双(联苯-4-基)-N-{6-苯基-4’-(萘-1-基)联苯-3-基}胺(化合物1-147)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N-双(联苯-4-基)-N-{6-溴-4’-(萘-1-基)联苯-3-基}胺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5.4g(收率33%)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联苯-4-基)-N-{6-苯基-4’-(萘-1-基)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47):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26。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7个氢的信号:

δ(ppm)=7.84-7.95(3H)

7.24-7.67(34H)

<实施例26>

<N,N-双(联苯-4-基)-N-{6-(联苯-4-基)-1,1’:4’,1”-三联苯-3-基}胺(化合物1-148)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N-双(联苯-4-基)-N-(6-溴-1,1’:4’,1”-三联苯-3-基)胺和4-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9.4g(收率84%)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联苯-4-基)-N-{6-(联苯-4-基)-1,1’:4’,1”-三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48):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27。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7.58-7.66(12H)

7.23-7.54(27H)

<实施例27>

<N,N-双(联苯-4-基)-N-{6-(联苯-3-基)-1,1’:4’,1”-三联苯-3-基}胺(化合物1-149)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N-双(联苯-4-基)-N-(6-溴-1,1’:4’,1”-三联苯-3-基)胺和3-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9.6g(收率86%)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联苯-4-基)-N-{6-(联苯-3-基)-1,1’:4’,1”-三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49):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28。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7.58-7.66(10H)

7.26-7.52(29H)

<实施例28>

<N,N-双(联苯-4-基)-N-{6-(联苯-2-基)-1,1’:4’,1”-三联苯-3-基)胺(化合物1-150)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N-双(联苯-4-基)-N-(6-溴-1,1’:4’,1”-三联苯-3-基)胺和2-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9.6g(收率86%)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联苯-4-基)-N-{6-(联苯-2-基)-1,1’:4’,1”-三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50):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29。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7.54-7.66(10H)

7.08-7.49(25H)

6.63-6.74(4H)

<实施例29>

<N,N-双(9,9-二甲基芴-2-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151)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N-双(9,9-二甲基芴-2-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4-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16.7g(收率92%)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9,9-二甲基芴-2-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51):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30。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43个氢的信号:

δ(ppm)=7.62-7.70(6H)

7.19-7.52(25H)

1.50(12H)

<实施例30>

<N-(9,9-二甲基芴-2-基)-N-(6-苯基联苯-3-基)-N-(1,1’:4’,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152)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6-溴代联苯-3-基)-N-(9,9-二甲基芴-2-基)-N-(1,1’:4’,1”-三联苯-4-基)胺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18.3g(收率74%)作为白色粉末的N-(9,9-二甲基芴-2-基)-N-(6-苯基联苯-3-基)-N-(1,1’:4’,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52):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31。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7.61-7.69(10H)

7.12-7.52(23H)

1.51(6H)

<实施例31>

<N-(9,9-二甲基芴-2-基)-N-{4-(萘-2-基)苯基}-N-(6-苯基联苯-3-基)胺(化合物1-153)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6-溴代联苯-3-基)-N-(9,9-二甲基芴-2-基)-N-{4-(萘-2-基)苯基}胺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8.8g(收率63%)作为白色粉末的N-(9,9-二甲基芴-2-基)-N-{4-(萘-2-基)苯基}-N-(6-苯基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53):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32。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7个氢的信号:

δ(ppm)=8.08(1H)

7.76-7.94(4H)

7.60-7.71(4H)

7.13-7.54(22H)

1.52(6H)

<实施例32>

<N-(9,9-二甲基芴-2-基)-N-{4-(萘-2-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154)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6-溴代联苯-3-基)-N-(9,9-二甲基芴-2-基)-N-{4-(萘-2-基)苯基}胺和4-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10.4g(收率67%)作为白色粉末的N-(9,9-二甲基芴-2-基)-N-{4-(萘-2-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54):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33。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41个氢的信号:

δ(ppm)=8.12(1H)

7.78-7.92(4H)

7.60-7.71(6H)

7.21-7.54(24H)

1.53(6H)

<实施例33>

<N-4-联苯-N-(9,9-二甲基芴-2-基)-N-(6-苯基-4’-(萘-1-基)联苯-4-基)胺(化合物1-155)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4-联苯-N-(6-溴代联苯-3-基)-N-(9,9-二甲基芴-2-基)胺和4-(萘-1-基)苯基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17.8g(收率89%)作为白色粉末的N-4-联苯-N-(9,9-二甲基芴-2-基)-N-(6-苯基-4’-(萘-1-基)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55):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34。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41个氢的信号:

δ(ppm)=7.85-7.96(3H)

7.18-7.74(32H)

1.53(6H)

<实施例34>

<N-(9,9-二甲基芴-2-基)-N-{4-(萘-1-基)苯基}-N-(6-苯基联苯-3-基)胺(化合物1-156)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6-溴代联苯-3-基)-N-(9,9-二甲基芴-2-基)-N-{4-(萘-1-基)苯基}胺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17.8g(收率89%)作为白色粉末的N-(9,9-二甲基芴-2-基)-N-{4-(萘-1-基)苯基}-N-(6-苯基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56):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35。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7个氢的信号:

δ(ppm)=8.10-8.13(1H)

7.86-7.94(2H)

7.72-7.75(2H)

7.14-7.58(26H)

1.54(6H)

<实施例35>

<N-(9,9-二甲基芴-2-基)-N-{4-(萘-1-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157)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6-溴代联苯-3-基)-N-(9,9-二甲基芴-2-基)-N-{4-(萘-1-基)苯基}胺和4-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19.9g(收率89%)作为白色粉末的N-(9,9-二甲基芴-2-基)-N-{4-(萘-1-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57):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36。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41个氢的信号:

δ(ppm)=8.07-8.13(1H)

7.88-7.96(2H)

7.16-7.72(32H)

1.54(6H)

<实施例36>

<N-4-联苯-N-{4-(9,9-二甲基芴-2-基)苯基}-N-{6-苯基-1,1’:3’,1”-三联苯-4-基)胺(化合物1-158)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4-联苯-N-(6-溴代联苯-3-基)-N-{4-(9,9-二甲基芴-2-基)苯基}胺和3-联苯硼酸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和苯基硼酸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8.7g(收率49%)作为白色粉末的N-4-联苯-N-{4-(9,9-二甲基芴-2-基)苯基}-N-{6-苯基-1,1’:3’,1”-三联苯-4-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58):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37。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43个氢的信号:

δ(ppm)=7.74-7.82(2H)

7.58-7.76(6H)

7.16-7.48(29H)

1.57(6H)

<实施例37>

<N,N-双{4-(萘-2-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3-基)胺(化合物1-159)的合成>

除了在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中,使用N,N-双{4-(萘-2-基)苯基}-N-(6-溴-1,1’:4’,1”-三联苯-3-基)胺代替N,N-双(联苯-4-基)-N-(6-溴代联苯-3-基)胺以外,在与实施例1的第三步骤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获得以下产物:

5.1g(收率65%)作为白色粉末的N,N-双{4-(萘-2-基)苯基}-N-(6-苯基-1,1’:4’,1”-三联苯-3-基)胺。

所得胺化合物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1-159):

pm-取代的苯环:1

关于以上获得的白色粉末,使用NMR鉴定其结构。其NMR图示于图38。

1H-NMR(CDCl3)中,检测到以下39个氢的信号:

δ(ppm)=8.10(1H)

7.87-7.96(6H)

7.71-7.84(6H)

7.22-7.60(26H)

<实施例38>

通过高灵敏度差示扫描量热计(DSC3100S,由Bruker AXS K.K.制造)测量实施例中合成的由通式(1)表示的各种芳基胺化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点。以下示出结果。

玻璃化转变点为用作薄膜状态的稳定性和耐热性的指标的参数。

玻璃化转变点

以上结果表明,由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点为100℃以上,证明它们在薄膜状态下稳定。

<实施例39>

对于实施例中合成的由通式(1)表示的各种芳基胺化合物的各自,在ITO基板上制备膜厚度为100nm的气相沉积膜,并且其功函数使用电离电未位测量装置(PYS-202,由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Ltd.制造)来测量。以下示出结果。

功函数为用作空穴输送性的指标的参数。

上述结果证明,由通式(1)表示的芳基胺化合物与如NPD或TPD等一般的空穴输送材料所具有的5.4eV的功函数相比,显示合适的能级。由此,发现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空穴输送能力。

<实施例40>

图1示出的结构的有机EL器件,即,具有在透明基板(玻璃基板)1上形成的透明阳极(ITO电极)2、空穴注入层3、第一空穴输送层4、第二空穴输送层5、发光层6、电子输送层7、电子注入层8和阴极(铝电极)9的有机EL器件根据下述步骤通过气相沉积法来制备。

首先,提供包括在玻璃基板(透明基板1)上形成的膜厚度为150nm的ITO电极(透明阳极2)的ITO装配的玻璃基板。

将该玻璃基板1在异丙醇中超声波清洗20分钟,然后在加热至200℃的热板上干燥10分钟。然后,使具有ITO的玻璃基板进行UV/臭氧处理15分钟。接着,将ITO装配的玻璃基板安装在真空沉积机内,并且将压力降低至0.001Pa以下。

于是,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由以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HIM-1)的膜作为空穴注入层3以覆盖透明阳极2。

在空穴注入层3上,形成膜厚度为60nm的在以下结构式的分子中具有两个三芳基胺骨架的芳基胺化合物(3-1)的膜作为第一空穴输送层4。

在所形成的第一空穴输送层4上,形成膜厚度为5nm的实施例1中合成的芳基胺化合物(1-1)的膜作为第二空穴输送层5。

在第二空穴输送层5上,将以下结构式的芘衍生物(EMD-1)和以下结构式的蒽衍生物(EMH-1)以使得气相沉积速率比为EMD-1:EMH-1=5:95的气相沉积速率二元气相沉积,从而形成膜厚度为20nm的发光层6。

在该发光层6上,将以下结构式的蒽衍生物(2a-1)和以下结构式的化合物(ETM-1)以使得气相沉积速率比为2a-1:ETM-1=50:50的气相沉积速率二元气相沉积,从而形成膜厚度为30nm的电子输送层7。

在电子输送层7上,形成膜厚度为1nm的氟化锂的膜作为电子注入层8。最后,将铝气相沉积为100nm的膜厚度以形成阴极9。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上述测量的性质中,将器件寿命测量为在发光开始时的发光亮度(初始亮度)设定为2000cd/m2的情况下,当进行恒定电流驱动时,直到发光亮度衰减至1900cd/m2(在初始亮度取作100%的情况下相当于95%:95%衰减)的时间。

<实施例41>

除了使用实施例6中合成的化合物(1-4)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42>

除了使用实施例7中合成的化合物(1-9)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43>

除了使用实施例8中合成的化合物(1-56)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44>

除了使用实施例9中合成的化合物(1-68)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45>

除了使用实施例10中合成的化合物(1-90)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46>

除了使用实施例11中合成的化合物(1-92)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47>

除了使用实施例12中合成的化合物(1-134)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48>

除了使用实施例13中合成的化合物(1-135)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49>

除了使用实施例14中合成的化合物(1-136)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50>

除了使用实施例15中合成的化合物(1-137)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51>

除了使用实施例16中合成的化合物(1-138)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52>

除了使用实施例17中合成的化合物(1-139)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53>

除了使用实施例18中合成的化合物(1-140)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54>

除了使用实施例19中合成的化合物(1-141)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55>

除了使用实施例20中合成的化合物(1-142)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56>

除了使用实施例21中合成的化合物(1-143)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57>

除了使用实施例22中合成的化合物(1-144)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1,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

<实施例58>

除了使用实施例23中合成的化合物(1-145)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59>

除了使用实施例24中合成的化合物(1-146)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60>

除了使用实施例25中合成的化合物(1-147)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61>

除了使用实施例26中合成的化合物(1-148)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62>

除了使用实施例27中合成的化合物(1-149)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63>

除了使用实施例28中合成的化合物(1-150)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64>

除了使用实施例29中合成的化合物(1-151)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65>

除了使用实施例30中合成的化合物(1-152)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66>

除了使用实施例31中合成的化合物(1-153)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67>

除了使用实施例32中合成的化合物(1-154)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68>

除了使用实施例33中合成的化合物(1-155)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69>

除了使用实施例34中合成的化合物(1-156)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70>

除了使用实施例35中合成的化合物(1-157)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71>

除了使用实施例36中合成的化合物(1-158)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72>

除了使用实施例37中合成的化合物(1-159)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73>

除了使用以下结构式的蒽衍生物(2c-23)代替蒽衍生物(2a-1),并且将该蒽衍生物(2c-23)和化合物(ETM-1)以使得气相沉积速率比为(2c-23):(ETM-1)=50:50的气相沉积速率二元气相沉积,从而形成膜厚度为30nm的电子输送层7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74>

除了使用实施例6中合成的化合物(1-4)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73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实施例75>

除了使用实施例7中合成的化合物(1-9)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73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2,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5中。

<比较例1>

除了使用在分子中具有两个三苯基胺结构的芳基胺化合物(3-1)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该情况下,第一空穴输送层4和第二空穴输送层5用作一体的空穴输送层(厚度65nm)。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3,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6中。

<比较例2>

除了使用以下结构式的化合物(HTM-1)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3,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6中。

<比较例3>

除了使用以下结构式的芳基胺化合物(HTM-2)代替以上芳基胺化合物(3-1)以形成膜厚度为60nm的第一空穴输送层4,并且使用以上芳基胺化合物(HTM-2)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5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该情况下,第一空穴输送层4和第二空穴输送层5用作一体的空穴输送层(厚度65nm)。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3,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6中。

<比较例4>

除了使用以上芳基胺化合物(HTM-2)代替化合物(1-1)以形成膜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输送层4以外,以与实施例73相同的方式制备有机EL器件。

在该情况下,第一空穴输送层4和第二空穴输送层5用作一体的空穴输送层(厚度65nm)。

在大气中、在常温下测量所制备的有机EL器件的性质。所得有机EL器件的层构造示于表3,并且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汇总在表6中。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如从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理解,表1-6示出,在比较例1-4的有机EL器件中当电流以10mA/cm2的电流密度流动时的发光效率显示出6.51-7.21cd/A的值,但是实施例40-75的全部有机EL器件显示出7.47-8.83cd/A的高值。

比较例1-4中,电力效率为5.37-5.79lm/W,而全部实施例40-75中,该参数高达6.01-7.04lm/W。

器件的寿命(95%衰减)在比较例1-4中为54-78小时,而在实施例40-75中为115-229小时,显示出非常长的寿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使用具有由通式(1)表示的特定结构的芳基胺化合物的有机EL器件的发光效率提高,可以改进耐久性,并且可以用于如家用电器和照明等用途。

附图标记说明

1:透明基板

2:透明电极(阳极)

3:空穴注入层

4:第一空穴输送层

5:第二空穴输送层

6:发光层

7:电子输送层

8:电子注入层

9:阴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