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路板模块的接线板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177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路板模块的接线板框架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于2014年8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us62/033965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援引其整体合并于本文。

本申请概括而言涉及用于数据传输网络的结构,且更具体而言涉及网络接线板组件、用于这种组件的插座、用于将所述插座保持就位在这种组件内的基座以及用于所述组件的光导管布置,所有这些都具有便于数据传输网络的快速且可靠的升级及组装的改进的结构。



背景技术:

数据传输网络广泛地使用于商业活动,包括金融领域、零售领域、制造领域、医疗领域、教育领域以及工程领域。它们通常包括链接或网接于多个终端用户设备的一中央服务器或计算机存储器。这些终端用户设备包括传输或接收数据的任何设备(诸如个人计算机、坞站(dockingstation)、无线传输设备),同时终端用户设备可包括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网络语音电话及网络协议(ip)能动(enabled)传感器、报警器、相机和照明系统。所有这些设备通常借助采用高速数据线缆的数据传输线可操作地链接或连接在一起,所述高速数据线缆包含相关的高速数据导线对。

一公司或企业可包括部署在整个一办公区域或多个独立办公室和/或公共区域的建筑内的网络终端用户能够访问的许多终端用户设备,诸如一会议室、无线网络(wi-fi)区和打印区(havens)。所述网络设备以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形式形成一企业数据通信网络的核心,因为它们在局域网的终端用户设备之间或在局域网和更大的企业广域网之间路由数据包,互联网也是如此。这些路由器和交换机网络设备中的许多通常位于称为布线室的房间内和数据中心内。为了提供不同终端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所述网络设备以一对一的关系通过线缆相互连接。线缆可用于将数据传输线连接于路由器和交换机,所述路由器和交换机将数据信号传递至终端用户设备。

网络常利用网络接线板作为一种相互连接的方式,且所述网络接线板(通常称为“接线板”)介于终端用户设备和交换机或路由器之间,且可用于将终端用户计算机连接于内网或互联网。接插线或接插线缆用于将不同的数据传输线连接于网络设备。空间在布线室内是非常宝贵的,因此找到减少接线板组件尺寸或增加接线板组件容量的方法是非常有利的。这种接线板组件可包括:一电路板,固定就位在接线板组件内;一基座,安装于电路板且连接于一接线板的表面和/或框架;以及一个或多个数据插座,保持于基座,以限定多个接线板端口,各接线板端口收容一多导线插座。从终端用户位置(station)或终端用户设备引出的数据传输线缆的导线通常使用一压线器(wirepunch)端接于所述接线板的插座的后面上的绝缘刺破式端子上。然后接插线用于将与一个接线板相关的数据传输线连接于另一个网络接线板的端口(插座用开口)。接插线可以这种方式用于将数据传输线连接于特定终端用户位置或终端用户设备。

接线板可被认为是一企业的信息技术或数据传输系统的神经中枢,因为它们是将数据连接并将数据路由到所需要的地方的重要环节(link)。接线板在电信网络管理中起到的核心作用在于,它们能处理终端用户位置及终端用户设备的移动、添加及改变。在如今复杂的办公室结构中,接线板代表将线从一个办公室传送到另一个办公室的唯一有效的方式。例如,如果两个工作人员必须转移办公桌位置,接插线的插入一接线板上的不同的端口的一简单切换可使得这种移动变得容易。在不具有这样性能的情况下,将必须硬性接线的端接线缆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接线板通常以标准宽度和高度制造,且一典型标准尺寸的接线板包括24个端口。这些端口各收容高达四个导线对,总计96个导线对。这些导线对经由对应相关的端接座端接于插座的端接面,各端接座支持多个绝缘刺破式端子(insulationdisplacementterminal)。数据线缆及其相关的导线被支持在接线板后部的一框架上,且这些线缆往往减少用于操作线缆的可用空间。这使得更换接线板的部件非常耗时,且与接线板部件相关的紧密间隙使得更换或升级过程变得困难。

更换或升级常规的接线板组件是非常麻烦的,因为多个插座可能在一第一电路板的一个侧面上以一布局全部安装在一起(如本申请的受让人的2012年8月28日授权的美国专利us8251707示出和说明的,该专利的内容在此其整体并入本文)且用于插座的端接座安装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相反侧。在这样的设计下,一第二电路板连接于第一电路板并与第一电路板间隔开,以支持多个电子部件,所述多个电子部件实现向端口的数据传输和从端口的数据传输。这些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作为一相互连接对连同第二电路板上的操作指示器被支持,操作指示器通常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的形式。这两个电路板、它们的插座以及端接座形成一一体化的组件,所述一体化的组件支持针对所述接线板的所有24个端口所需要的电子部件。所以相关的电子部件支持这两个电路板上。如果使用者需要维修一电子部件或更换任一接线板,则必须进行把所述接线板的所有24个端口取出的操作。

此外,由于失效或升级而更换一个数据插座或甚至一指示器的led,要求所有的支持电路板要被拆开以使有问题的插座或led可被取出。这花费超出所希望的更长的时间且诸如这些在结构上的负面影响在于这变得几乎不可能对接线板进行有效的升级,因为所有的接线板部件必须移出,以取出一单个的插座或其它部件。插座还由第一电路板以这样一种方式支持,即线缆的端接必须小心进行,以避免任何过度的压下力施加在第一电路板上。此外,在这样的结构下,使用者必须购买用于接线板的所有24个端口的所有必须部件,且使用者无法采用几个端口简便地启动以及随后增加接线板的能力。随着企业的成长,对寻求增加其it能力的企业而言,这会使得早已有的有限预算(thinbudget)受到消弱。专利us8251707示出的结构不是模块化的且无法被更小的、离散的组来替代。这是一常规接线板组件的一个缺点。

如上所述,这种常规接线板结构(如上所述,其中所述数据插座和端接座直接安装于一第一电路板或一整体的(monolithic)电路板组件)的另一个缺点是,必须认真仔细且可能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以在不将过度的端接力转移到第一电路板上的方式下正确地实现数据线缆的多条导线的端接。同样地,由于插座附加(affix)于第一电路板,这些常规的接线板系统不会使插座具有任何“插拔”特性,即在将线缆的导线端接于插座后,一安装者能够只是将各插座独立地插入一基座以维修、更换或升级插座。

在上述接线板上使用的电路板不仅在接线板的整个宽度上延伸,而且还支持用于接线板的所有端口的部件。与一个或多个接线板的端口相关的部件的失效需要移出整个电路板并通常也需要更换所述电路板。当不是接线板上的所有端口失效或需要养护(attention)时,这是成本很高的(expensive)。上述已知的接线板组件不允许独立的端口进行维修或更换,只能是涉及(concern)电路板和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子部件。结果,某些人群将会赏识在一接线板组件上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由此,提供了一种接线板组件,其具有一改进的模块化的结构以及可更换的电路板及与各组端口相关的端口插座,这便于接线板的升级和维修。

由此,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一相关接线板的基座式连接器或边框,其中,所述基座以可插拔的方式将多个数据插座收容在一组开口中且将多个电路板收容在另一组开口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减少对一接线板的一部分进行升级或更换所需的时间。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具有一相关光导管组件的一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将光导管支持为光导管的收容端与支持在电路板上的led对准,所述电路板的能够插入所述电路板用开口。

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用于接线板的改进的数据插座,所述插座具有允许所述插座可释放地安装在所述接线板内的一基座中的一结构,其中,所述插座具有多个外部端子,所述外部端子用于通过将支持在所述基座上的多个端子相互连接而连接于一相关电路板上的电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模块,且可容易地插入接合和移出本申请的接线板组件,其中,所述模块包括一电路板,电路板支持各种用于监测插接线落点(placement)以及网络连通的电子部件,所述模块还包括一盖板以及一基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基板以间隔开的方式带有一锁定机构地装配在一起,以保持所述电路板就位接合所述接线板的基座的框架。

由此,还提供了一种接线板组件,其支持一面板以及一个或多个与所述面板接合的基座,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多个数据插座用开口以及多个电路板用开口,其中,所述电路板用开口在所述接线板组件中设置在插座用开口的下方,且所述组件具有一线缆管理器,所述线缆管理器与所述面板的后方维持一间隔,其中,所述线缆管理器和所述插座维持在一预定的高度,所述高度限定在所述线缆管理器和所述插座下方的一凹槽,以使包含电路板的模块在必要时可插入和移出所述接线板组件,而不会与所述插座用开口内的插座或端接于所述插座的线缆干涉地接触。

根据本申请下面说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接线板组件,其便于接线板的升级、更换和维修。所述接线板具有一框架,所述框架支持收容多个端口的一接线板的面板。多个基座设置为与装配到所述接线板的框架中,各基座设置为支持特定数量的端口。所述多个基座均包括用于接合所述框架的手段,以将所述多个基座与所述接线板的面板对齐地固定。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所述多个第一开口沿一第一轴线对齐,而所述多个第二开口沿一第二轴线对齐。所述多个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互间隔开,且优选地,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大体相互平行。所述基座的第一开口收容独立的插座,而所述第二开口尺寸设置为收容电路板的对接端。所述第一开口具有竖直的轴线,而所述第二开口具有水平的轴线。

优选地,所述基座设置为收容一定数量的数据插座(诸如1、2、3、4、6、8、12或24个数据插座)在所述基座的第一开口中。所述基座包括靠近其第一开口形成的卡扣(clip)或弹片(tab),所述卡扣或弹片延伸到所述开口中一定程度,以与所述数据插座的一相对的部分接合。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采用插槽的形式,且设置为收容一个或多个印刷电路板的对接刀片型部。为了将所述电路板的电路连接于与所述插座端接的导线,所述基座包括以插入的形式被支持的成组的端子,这样所述端子具有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接触垫对准的一组自由端,所述端子还包括与所述数据插座的端子尾部对准的一第二组自由端。所述基座的端子在所述基座上支持为所述端子插入所述数据插座和所述电路板之间,且所述端子的尾部具有一预加载的弹性结构,该弹性结构允许所述端子适应所述插座和所述电路板的尺寸变化。所述基座的第一开口用于使所述插座对齐于所述电路板,以确保所述插座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可靠连接。

一个或多个电路板还设有用于数据传输的多个电子部件,且电路板可在宽度上做成所述电路板在数量上与所述基座的相关的第二开口的数量匹配。就此而言,本申请的接线板具有的一模块化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电路板可经由所述接线板收容的插座的数量而匹配在一起。例如,一24端口接线板可包括各收容4个插座的6个基座以及分别与单个的基座接合的6个电路板。这样的一接线板可看作是具有6个独立的模块。同样地,如果仅提供各收容8个插座的3个基座,那么所述接线板仅需要3个电路板。电路板包括在其末端的插入所述基座的第二开口中的对接刀片型部。所述基座的端子的另一端沿所述电路板的表面跨设并通过一接触垫的阵列与所述电路板上的电路接触。

优选地,用于本申请的接线板组件中的电路板以模块的形式被保持在一起。即,所述电路板在包围体内保持在顶盖元件和底盖元件之间且通过螺母柱等与所示顶盖元件和所述底盖元件间隔开。所述顶盖元件和所述底盖元件可由一后梁(backingbar)支持,所述后梁延伸所述电路板的宽度。优选地,所述后梁具有一个或多个与其相关的接合钩部,所述接合钩部将与所述接线板的框架的相对的插槽接合,以使所述电路板模块可有效地锁定就位于所述电路板模块与所述接线板框架接合以及所述电路板模块与所述接线板的基座对接接合。所述后梁用作一手柄,以便于使用者将选择的独立的电路板插入和移出接线板组件,而无需移出任意其它电路板或任意插座。

可替代地且优选地,一单个的电路板可用于替代横跨多个基座的多个电路板。因此,如果使用者希望慢慢地将他的接线板构建直到补足24个端口,那么他可开始时购买和安装一个模块,所述模块包括一个基座、一个电路板以及所述基座可收容数量的插座。当使用者希望扩展他的接线板时,他可购买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模块,且实际上,将所述另外的模块“插入”就位,而无需将已就位于所述接线板的插座与先前已安装的模块之间的连接断开。这种结构允许快速升级,只是增加另外的插座。如果使用者想要升级他的整个接线板或接线板的一个或多个模块,那么他能容易地移除已有的插座和电路板,并将它们更换为升级的插座和电路板,而无需拆卸所述接线板组件的任何显著的部分。因此,本申请所述的接线板组件提供在维护和安装上更有效且更廉价的“灵活(smart)”的接线板。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数据插座。所述插座包括一外部的金属的壳体或外部的塑料的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将多个端子和一绝缘本体部收容于内的一中空内部。所述多个端子与内部电路板和所述内部电路板上的通向绝缘刺破式端子(idt)的电路接合,且优选地,这两组端子沿相反的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内部电路板在所述基座内竖直定向且提供所述插座的接触端子与所述插座的idt尾部端子之间的一相互连接。有利地,所述内部电路板还具有连接于所述内部电路板的一系列第三端子或外部端子,且这些外部端子包括从插座的本体部延伸出并延伸到所述插座的壳体外的尾部。所述插座具有一一体化的结构,所述一体化的结构允许使用标准压下工具以一容易的方式将线缆的多条导线端接于所述插座。

所述数据插座的壳体设置成收容于所述基座的第一开口内,且所述外部端子的尾部具有自由弹性端并与所述基座的插入端子的一端对齐。在这种方式下,当插座插入其分配的第一开口中时,插座的外部端子的尾部将与所述基座的插入端子接触且由此连接于电路板上的选择的电路。所述插座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弹片或止挡块,所述弹片或止挡块限定可与形成在所述基座的第一开口内的卡扣元件接合的插座的反作用面。所述卡扣元件设置成使其在相反侧具有接触表面,从而可以使用一工具从所述接线板的前方或后方释放与插座接合的卡扣并从所述基座的第一开口内放出(free)插座。在这种方式下,插座以一牢固的方式可释放地保持就位在所述基座的第一开口内,从而使用一螺丝刀或其它刀型工具就可容易地实现所述插座和所述基座之间的接合的释放。所述插座还可在就地(inthefield)升级、更换或维修,而无需重新连接所述接线板组件。

所述接线板设置有多个接地卡扣,以确保所述插座和所述接线板面板之间的可靠接地接触。所述基座的第一开口的侧壁防止所述插座的显著的侧向移动,且所述开口的顶壁和底壁防止所述插座在竖直方向上的自由移动(workfree)。所述插座的壳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肩部,所述肩部面对并接触所述基座上的相对的表面,以限制所述插座可插入所述基座的第一开口中的程度。在内部,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插座具有一插入-激活(insertion-activated)的开关,所述开关包括在所述插座的开口内以一角度向上延伸的一端子接触部,且当插头插入所述插座的开口中时,所述端子接触部被压下,以接触另一个端子接触部。这提供了一种检测特定端口与其相关的插座之间的连接性和连续性的手段。

在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板框架构造成所述基座将所述插座在所述基座的插座用开口内保持在所述电路板用开口上方的一定距离处。将支持一系列网络线缆的一线缆管理器设置成相对所述接线板组件侧向延伸且维持在与所述插座相同的高度。所述线缆管理器也在与插座的高度相同的一高度处支持插座线缆。在这种方式下,一间隙(clearance)限定在所述插座的下方,所述间隙限定成使所述电路板模块按照所需可被插入或移出的一凹槽。所述凹槽在一定程度上收容所述模块,以实现所述模块的更换而不干扰与所述模块相关的插座。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光导管设置成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接线板的前面板之间延伸。这些光导管是所述接线板的一所有(overall)状态指示系统的一部分且通过设置于所述接线板的电路板上的多个led照亮。为了保留有价值的空间,所述基座设有与各所述第一开口关联的通道。所述通道纵向延伸穿过所述基座的基部并在所述基座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下方延伸。所述光导管具有相对的收容端和传输端。所述光导管的收容端与定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的led对准且优选地与led的底面对准。所述传输端与所述接线板面板上的开口对齐且可延伸穿过所述接线板面板的开口并与所述接线板面板的特定的端口相关。收容光导管的所述基座的通道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以使所述光导管的收容端尽可能地齐平抵靠所述led放置。

所述光导管的传输端在所述基座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开口对齐地在各自的腔体内延伸。所述光导管可具有偏移结构,以使所述光导管的传输端抵靠所述基座的前腔的底面。除了所述基座的第二开口的高度外,优选地,所述基座插入端子的其它端均采用悬臂式弹性臂的形式,以一起施加一向下的压力作用在插入所述基座中的任一电路板,且这个压力有助于保证所述光导管的收容端接触所述电路板的led。所述led和所述光导管的输入端布置在所述接线板框架内,从而所述电路板模块简单插入而接合所述接线板框架将使得所述led和所述光导管的输入端对准,以用于抵靠接合。

通过了解如下的详细说明,将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可以最佳地理解本申请的结构和运作的组织和方式及其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部件,而且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结合有多处改进的一网络接线板的一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网络接线板的一分解图;

图3是图1的网络接线板的一个隔腔的一分解图;

图4是图3的网络接线板的一前视图;

图5是图3的网络接线板的隔腔的从后方观察到的一立体图,但为了清楚起见移除插座;

图6是图5的网络接线板的隔腔的一分解图;

图7是图5的网络接线板的隔腔沿线7-7剖开后的一后视图;

图8是图5的网络接线板的隔腔的边框元件的一前视图;

图9是图8的边框元件沿线9-9作出的一剖视图;

图10是一网络接线板的隔腔的一侧视图,示出一插座壳体如何插入网络接线板的隔腔;

图11是一网络接线板的隔腔的一俯视图,其中没有任何插座就位并示出网络接线板的电路板与边框元件间隔开且对准;

图12用于本申请的网络接线板组件的一电路板的一部分的一仰视图;

图13是一网络接线板的隔腔的一放大的详细的剖开图,示出对准用于插入一对应的基座元件中的一组数据插座并还示出将插座的端子连接于电路板上的接触件的基座插入端子;

图14是网络接线板的隔腔从上方观察到的一立体图,其中,隔腔的对应的插座已安装;

图15是图14的网络接线板的隔腔的一部分分解图;

图16是图14的网络接线板的隔腔从一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一立体图;

图17是用于本申请的网络接线板组件的边框元件、插座以及电路板之间相互连接的一放大的详细的剖开图;

图18是用于本申请的网络接线板组件的一数据插座的一立体图;

图19是图18的插座的一分解图;

图20是图19的分解的插座的一侧视图;

图21a是图18的插座的内部组件的一立体图;

图21b是图21a的插座的内部组件的一侧视图;

图22是根据本申请原理的一接线板的电路板模块的一立体图,电路板模块与一接线板的框架对准并处于插入接线板的框架并与接线板的框架连接之前;

图22a是图22的电路板模块沿图22的线a-a剖开的一剖视图;

图23是电路板模块的一分解图,电路板模块与安装一基座在其上的一接线板的框架对准;

图24a是一接线板的框架与基座组件的一水平剖视图;

图24b是与图24a相同的视图,但是其中一电路板模块插入框架的凹槽(nest);以及

图24c是与图24b相同的视图,但是其中一插座就位于框架内且电路板模块的部分由虚线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申请可容易具有多种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示出在附图中且本文将详细说明的是具体实施例,同时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应视为本申请的原理的一个示例,且不意欲将本申请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图样。

如此,对一特征或方面的参照旨在说明本申请的一实例的一特征或方面,而非暗示本申请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或方面。而且,应注意的是,说明书列出了多个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己组合在一起,以说明潜在的系统设计,但是那些特征也可用于未明确公开的其它组合。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意欲是限制。

在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用于解释本申请中的不同部件的结构和运动的方向(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指示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当部件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指示是恰当的。但是,如果部件位置的说明发生变化,那么这些方向指示也将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本文说明多个实施例。例如,这些实施例包括但当然不局限于具有多个模块化特征的接线板组件、用于网络接线板的一相互连接的基座、具有多个外部端子的一数据插座、用于多个网络接线板的一光导管组件、具有模块收容凹槽的一接线板框架以及用于接线板组件的多个电路板模块。下面是这些实施例的概括说明,作为参照附图的更详细的说明的简介。

具有多个模块化特征的接线板组件:一种改进的接线板组件包括与一基座对接的一框架以及面板,且所述基座限定多个独立的通信端口。所述基座安装于所述接线板框架且包括收容多个数据插座的多个插座用开口以及收容多个电路板的对接刀片型部的多个电路板用开口。两组开口在基座上以一居间间隔分隔开且多个插入端子组设置成将所述多个插座与所述多个电路板上的电路相互电连接。所述接线板基座可形成不同的组,从而如果需要的话,接线板可具有按带宽、存储容量等分组在一起的端口。由于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接线板框架上,所以所述插座和所述电路板能够容易地且独立地用类似的部件来更换、维修或升级,而无需拆卸所述接线板。

用于网络接线板的相互连接的基座:一种用于收容和将一接线板组件的部件相互连接的基座包括一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多个第一开口,设置为将多个数据插座可释放地收容于其内;以及多个第二开口,设置为收容多个印刷电路板的对接刀片型部。所述多个第一开口和所述多个第二开口以不同的排对齐在一起,从而所述多个第一开口和所述多个第二开口相互间隔开。为了将所述多个数据插座的端子与所述多个电路板上的电路相互连接,多个导电端子设置于并支持于所述基座的本体部。所述多个端子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和所述多个第二开口之间,所述多个端子均包括向所述开口延伸的自由端,从而所述插座和所述电路板的插入导致所述端子的自由端与所述插座和所述电路板接触并相互电连接在一起。

具有多个外部端子的数据插座:一种改进的通信插座设置成减少网络接线板的部件的维修、更换以及升级的时间。所述插座包括一外部金属的壳体,所述壳体在结构尺寸设置成安装于所述接线板的一基座的一第一开口。所述插座的壳体包括与所述基座上的延伸到所述第一开口中的一卡扣元件接合的一个或多个止挡面。所述插座具有收容多个导电端子的一内部中空腔体,所述多个导电端子与插入所述插座的一数据插头对接。一弹性端子设置在所述插座的腔体内且在一插入的插头的压力下挠曲,以接触另一个端子并产生插头已插入的信号。所述插座还包括延伸到所述基座外部的且与所述接线板的基座支持的多个端子接触的多个端子。

用于多个网络接线板的光导管组件:一种特别用于多个网络接线板的光导管结构包括限定预选数目的接线板的通信端口的至少一个基座。所述基座具有收容多个独立的数据插座的多个独立的开口以及收容一电路板的一个或多个对接刀片型部的一共用的开孔。各个基座使它的电路板收容开口位于它的插座用开口组的下方且收容和支持多个光导管的多个通道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通道与所述电路板收容开口连通,从而当所述电路板插入所述基座的电路板收容开口中时,所述光导管的传输端可面对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光导管的显示端可布置在独立的接线板端口的下方。

具有模块收容凹槽的接线板框架:一种接线板组件具有一框架结构,其包括一面板、一基板、一插座用基座以及一线缆管理器。所述基座具有用于多个插座的多个第一开口以及用于多个电路板的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方,从而任何一个电路板可插入或移出,而无需必须取出其它的电路板。此外,所述多个插座在所述接线板框架内维持在某一水平高度上,而与它们相关的线缆也是一样,即由一线缆管理器管理的线缆处于所述接线板框架的基板上方的一相似的水平高度上。这个高度差限定收容电路板模块的一凹槽,所述电路板模块以可插拔的形式被插入和移出。

用于多个接线板组件的电路板模块:一种接线板组件具有一框架结构,其包括一面板、一基板、一插座用基座以及一线缆管理器。所述基座具有用于多个插座的多个第一开口以及用于多个电路板的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电路板支持于模块内,所述模块包括限定一模块化包围体的对应接合的盖板以及基板。螺母柱在以使所述电路板能容易插入和/或移出所述接线板的基座的第二开口的一个方位(orientation)上将所述电路板支持于所述模块内。

图1至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原理构造的一接线板组件30,接线板组件30具有一改进的结构,所述改进的结构当接线板组件30在与数据通信网络相关下使用时能提供有益效果。接线板组件30包括一接线板31,接线板31包括一细长的框架32,框架32具有一相关的细长的面板33,面板33沿框架横向(widthwise)延伸。如所示出的,接线板的框架32可包括一向后延伸的基板或基部34,基板或基部34限定可将一模块组件36收容于其内的一基底(floor)或插口。面板33和基板34可如图所示地一体形成,或者可单独地形成并以一常规的方式(诸如通过螺钉、螺母、夹头等)连接在一起。

接线板的面板33沿两个方向延伸。面板33包括:一前部33a,向外面向并具有端口识别特征(诸如数字、符号等);以及一顶部33b,从前部33a弯折以从前部33a向后延伸。顶部33b也可视为一保持架(retainerbar)或保持元件,因为它包括多个止挡面和开口,所述多个止挡面和开口设置为与下面更详细说明的形状令人满意(complimentary)的接合元件或接线板的基座(housing)46接合。

一线缆管理器(cablemanager)40被设置,且如图所示,线缆管理器40在接线板的框架32的两个安装端32a之间横向延伸,如图所示,安装端32a可向内弯曲,且线缆管理器40可通过螺母32b固定到一安装螺栓32c上。如图所示,线缆管理器40向接线板组件30的后方偏移(offset),且优选相对接线板32凸起,以限定连接于插座110的线缆(未示出)可行进穿过的一横向空间。线缆管理器40具有一锯齿状的端部结构,所述锯齿状的端部结构具有形成于其上的多个插槽41,以用于支持端接于接线板插座110的线缆。一电路板模块(circuitboardmodule)36示出为结构上为矩形且设置为至少部分包围一电路板86,电路板86与接线板组件30的一特定部分相关。电路板模块36包括一基板或底盖35、一顶板或顶盖元件35a以及一端板37,它们一起限定用于本申请组件的电路板86的一中空包围体(enclosure)。

端板37封闭模块36的后端且还可设置为限定一手柄37a,通过手柄37a使用者可容易地将模块36从它们在接线板框架中的位置插入和移出并实现与基座的电路板用开口56的接合。盖板35a在用于接线板组件30的电路板86的一部分的上方延伸并提供对支持和连接在电路板86上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护的一手段。

采用螺纹管92a(图22a)形式的螺母柱(standoff)92设置为将电路板86支持在基板35上方并使电路板86离开盖板35a且可用于与形成在模块36上的凹部36b配合。对应的螺钉93与管92a接合,以适当地将电路板86定向在模块36内的适于与基座46可靠接合的一高度。电路板的前缘从模块36的内部向外突出且电路板86在基板35的前缘以及盖板35a的前缘之间延伸并超出基板35的前缘以及盖板35a的前缘并直到与接线板的基座46的电路板用开口56对准并接合。

接线板组件30的电路板86位于30的基板34的上方并间隔开,且不仅可包括电子部件94a(诸如放大器、逻辑门、控制器等),还可包括支持在电路板86的顶面和/或底面98上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器94b。连接器94b可如图所示地竖向或水平地延伸,且因此,盖板35a以及端盖37设有开口35c或穿孔37c,开口35c或穿孔37c允许连接器94b的插口部分出入。如图11和图16最佳所示,这些连接器94b提供了连接于电路板86的电路的一手段。

尽管图中示出的是一单个的电路板86,但是将理解的是,用于本申请的接线板组件的结构将允许使用多个电路板,这取决于系统设计人员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电路板可与单个的或多个的接线板的基座46相关。这样一种结构将允许系统操作者增加的、可插入(drop-in)的扩展,其中系统操作者可插入另外的电路板86,以增加系统容量(capacity)等,而不是移除并更换一单个的电路板。这样的多个电路板可与各自的单个的接线板的基座46相关,或者这样的多个电路板可与多个(诸如两个或三个)接线板的基座46相关。

由于电路板86、顶盖35以及底盖35a在长度上的差异,所以模块36的金属盖板35无法覆盖由电路板86支持的所有电子部件94a,故采用mylar膜片95形式的一保护覆盖物或类似的膜形式的覆盖物作为如图14-16所示出的一盖片设置。膜片的前缘95a可向下弯折以限定介于电路板86的电子部件94a和接线板的基座46的端子63之间一接触翼(contactflap)95b并由此提供防止意外短路的一绝缘措施(图10-11和图24c)。如图22a和图24c所示,底盖板35可包括一向上翻转(upturned)的止挡面35b,止挡面35b防止模块36在插入过程中过度行进。止挡面35b通过将底盖35的前部向上弯折以面向接线板的基座46的绝缘部分的相对的表面而形成。这些止挡面35b的高度选择成(如果过度插入)与接线板的基座46的绝缘本体部接合而不是接触固持在基座46上的导电端子63。

线缆管理器40在竖直方向偏移,以限定在它的后方以及它的插槽41的下方的供线缆横向移动的一工作空间。线缆管理器40还在接线板的框架的基板34的上方间隔一预设定的高度,以限定接线板的框架32内的收容模块36的一凹槽108。这个凹槽还包含接线板的框架的基板35的上表面与插座110的底面和线缆管理器的支持基体40a(图7)的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nh。这个距离大于电路板模块36的高度,且由此允许模块36插入以及移出接线板31,而不干涉或干扰任何插座110或接线板的框架32的任何部分。模块36以在接线板的框架的基板34上滑动的方式装入接线板的框架的凹槽108中。模块36还优选包括与接线板的框架接合的手段,且如图所示,可包括一体形成的作为模块36的端盖37的侧端的接合端39。这些接合端39包括限定在其上的纵向(lengthwise)定向的钩部39a。钩部39a与形成于接线板的框架的基板34上的对应的相对插槽34a相对。钩部39a具有平坦的止挡面39b,止挡面39b与基板的开口34a的相面对的止挡面34b接合。

为了提供接地接触件,电路板模块36还设置有沿接线板的框架32的侧壁纵向延伸的接地弹片36a。如图23所示,接地弹片36a细长且纵向延伸。接地弹片36a包括两个向外弓出且与接线板的框架32的内侧壁接触的部分36c。这些接地弹片36a也将与相邻的模块36互相接触。模块36可具有如图1和图2所示地沿它的相反两侧的两个侧壁,且后端盖37、相关的端盖37a以及线缆管理器40在所述两侧之间延伸。基于向前观察,为了清楚起见,右侧壁在图3、图5-6、图11以及图22-23中未示出。

如图2最佳所示,接线板的框架32包括矩形插槽示出的多个开口42,所述多个开口42在面板33内横向延伸。这些插槽设置为收容一个或多个基座46,基座46用于将开口42划分成多个不同组的独立的接线板的端口31a,端口31a设置为收容一网络线缆(未示出)的插头端。就此而言,这些基座46可在尺寸特别地设置成限定n个接线板的端口,其中n通常选自1、2、3、4、6、8、12或24构成的组。所述数目可以均匀(evenly)划分成标准数目(即24)的接线板端口。如此,如果接线板的面板33设有四个插槽开口42,与开口42对接的基座46将包含六个第一开口55,第一开口55将形成各个插槽开口42的端口31a。同样地,六个插槽开口42将各收容相应基座46的四个第一开口55。

面板33还可包括多个其它的辅助开口,其中,一类为收容安装螺钉43a的开口43,安装螺钉43a延伸穿过面板且收容于形成在基座46的互补的带螺纹的开口中。其它类型的开口44可专门作为收容光导管102的输出端的指示用开口,光导管102的输出端显示端口31a和/或一网络的数据传输通道的状态的指示。还可提供与夹片接合的其它开口,夹片将一盖板38保持就位在基座的螺钉(housingscrew)上。面板的顶部保持架33b从面板33的顶部向后延伸且包括不同的开口61a、61b,当接线板的部件完全组装时,开口61a、61b与基座46的不同部分接合。

为了给本申请的接线板组件30提供一模块化的特征(这减少了本申请的接线板的接板、维修以及装配的时间),面板的插槽42具有将接线板31的预定数目为n个的端口31a收容的设定的宽度。基座46设置成接合这些插槽42且基座46不仅用于将面板的插槽42细分成多个独立的接线板的端口31a,而且提供将用于接线板组件30的插座110和电路板86收容并互连的一结构。

每个基座46具有一本体部50,本体部50优选由绝缘材料形成。基座的本体部50具有多个车有螺纹螺钉用凸台47,且螺钉用凸台47允许基座46通过相互连接的螺钉48和螺母49的方式安装到接线板的面板33上。多个竖直侧壁52支持在基座的本体部50上且一起限定设置成将数据插座110收容于其内的多个中空的第一开口55。一上横梁54横向延伸并与面板的保持架54的部分接合。收容相关电路板86的前缘87的第二开口56设置在基座46上。如图所示,相对第一开口55延伸的竖直方向,这些第二开口56主要部分水平地延伸。如果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中心画虚线i1、i2,如图7所示,虚线i1、i2会彼此相交。多个插座用开口55可沿穿过它们的中心作出的第一公共轴线a1对齐,而电路板用开口56可优选沿穿过它们的中心作出的第二公共轴线a2对齐。优选地,这两个轴线平行于框架的基板34。

第二开口56可通过一分隔板58细分为多对开口56a、56b。分隔板58采用一立壁的形式且面向形成于电路板的对接刀片型部89的一插槽91,以由此为基座和电路板的组合提供一防呆结构(polarizationaspect),从而使电路板86仅以一个且正确的方向(way)插入第二开口56。如图5所示,可为接线板的基座46设置接地卡扣(clip)46a,接地卡扣46a延伸到基座的第一开口55中,以建立接线板的框架32、面板33以及插座110之间的冗余(redundant)的接地接触件。

面板33的横梁54包括不同组的开口61,其中,示出一组正方形开口61a设置为收容形成在基座的上梁54的定位柱(positioningstud)60。其它的长方形开口61b沿轴向(前后)延伸,以收容基座46的卡扣元件72。卡扣元件72在其结构上为悬臂式,以限定自由端73,在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中,自由端73示出为向后延伸。如果需要,卡扣元件72可修整(fashion)为向前延伸。卡扣元件的悬臂式结构为其提供足够的弹性(flexibility),以与插座110选择性地接合或解除接合。卡扣元件72在这些其它的开口61b内轴向地延伸,从而卡扣元件72可从接线板的面板33的前方或后方被作动,以使卡扣元件72与插座110解除接合。

如图9和图10所示,卡扣元件的自由端73具有允许卡扣元件72向上滑动到卡块125上的斜面74a,卡块125优选形成为插座110的前盖124的一部分且设置在插座110的上表面。这些卡块125也具有作为它们前表面的斜面125a,斜面125a便于卡扣元件的自由端73在卡块125上提升。卡块125还包括后止挡面125b,后止挡面125b优选为竖直延伸的平面。这些后止挡面125b面对且接合卡扣元件的自由端74的钩形平面74b,以防止插座110从它们在基座46内与基座46接合的位置脱开。卡扣元件72的前面可包括一插槽75或类似构造的元件,其允许使用者插入一工具(诸如螺丝刀)到接线板的保持架的其它开口61b并与卡扣元件72接合。在这种方式下,使用者可抬起卡扣元件72,以使钩形平面74b与插座的卡块125的接合解除且插座110可从基座第一开口55退出。

尽管插座的卡块-卡扣元件的钩形平面的组合为插座110就位于基座46上提供足够的固持力,但为了提供另外的固定,基座46还可包括插槽77,插槽77水平延伸且设置在基座46的侧壁52上。这些侧壁插槽77设置为收容相对的定位肋部133,定位肋部133设置在插座110的侧面上且示出为从插座的前盖124向外突出。相互接合的插槽77-定位肋部133的组合为插座提供一固持的手段,以保持插座110与基座的开口55的接合。基座46的提供用于将插座110定位就位在基座46内的手段的另外的结构特征包括位于基座的侧壁52的后表面上的肩部76。这些肩部76面对并接合设置于插座的前盖124上的相对的竖直的止挡肩部132。

为了使基座46以一优选的方位安放在接线板的插槽42内,基座46可包括一抬高的缘部59,缘部59或者可以相对基座46的宽度是连续的,或者缘部59如图所示地可具有一不连续的结构。缘部59靠在接线板的面板33的上梁33b的后缘上。基座的顶部的缘部59还优选可为与基座的柱60和卡扣元件72间隔开,以将面板的保持架33b的端部保持(优选以过盈配合)在它们之间。该配合至少在图10和图14-15示出。

在本申请的一重要方面,接线板组件30的基座46设置有多个导电端子63,所述多个导电端子63优选地以不同的端子组62布置,其中各端子组62与基座的第一开口55中的一个相关。对于每个组,端子63包括中央保持部64,中央保持部64可包括接合倒钩,接合钩部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端子尾部65和第二端子尾部66。尾部65、66以悬臂的形式由保持部64的相反两端延伸远离且从所述相反两端以倾斜方式向外延伸远离,从而经由端子的尾部65、66的纵轴线作出的两条虚线将在保持部64后方的位置处相交。为了提供改进的接触,端子的第一尾部65可包括不同尺寸的接触垫65a。

端子63由基座46固持,以使端子63介于数据插座110上的电路与电路板86上的电路之间。端子用于提供插座110的外部端子138与电路板86的接触垫90之间的一电连接。由于它们的悬臂及整个弓形的结构,端子63实际上被预加载了一弹性力,从而它们就可以抵抗作用在它们上的竖向力并确保端子63和相对的部件之间的可靠接触。就此而言,且如图10、图13以及图15-17所示,端子的第一尾部65与相应的基座的第一开口55对准,而端子的第二尾部66与基座的第二开口56对准并进一步延伸到第二开口56中。

端子63首先以这样一种布置定位在基座46上,即第二端子尾部66延伸到基座的第二开口56中并与对应的接触垫90对准,接触垫90设置于电路板86的上表面96且沿电路板86的前缘87设置。接触垫90还布置在电路板86的多个对接刀片型部89上,所述多个对接刀片型部89可由电路板的前缘的定位插槽91相互分离开,电路板的前缘的定位插槽91与基座的第二开口用分隔壁58接合。端子的第二尾部66优选弯曲且它的自由端大体指向前方,从而当电路板的对接刀片型部89或前缘87完全插入第二开口56时使电路板的接触垫90能碰到第二尾部66的接触区域,特别是第二尾部66的弯曲接触部分。

端子的第一尾部65以一类似的结构形成,且包括一细长的弯曲尾部,弯曲尾部具有向基座的第一开口55向前延伸的自由端。如图所示,这些第一尾部65的弯曲部可包括一系列接触部65a,接触部65a具有宽于大部分第一尾部65的宽度。这些弯曲的接触部65a与插座110的外部端子138相对地定位在基座46上。它们的悬臂式结构允许当插座插入基座的第一开口55时它们在与插座110的接触下挠曲。为了允许端子的第一尾部65在插座110的压力下完全挠曲,基座的本体部50优选包括设置在其上的与第一端子65对准的纵向的插槽53。这些插槽53收容端子的第一尾部65的自由端,当插座110插入基座的第一开口时第一尾部65的自由端朝端子的第二端66向下挠曲。在这种方式下,端子63保持在基座46内,基座46不仅作为插座110和电路板86的一支撑物而且作为用于将插座110和电路板86电连接在一起的一居间连接器。

接线板常包括用于与其端口31a相关的操作状态信息的光导管。用于本申请的电路板86在底面98上具有安装在支持部101中的多个led100,支持部101相对于电路板的底面98以一预定的高度进行支持。led100及其发光面相对电路板86定向且相对接线板31向前定向。如图10及图13-14最佳所示,基座46可设置为支持与预选定的接线板31的端口31a相关的多个光导管102。

如图所示,光导管102具有在两端之间延伸的一偏移的且稍呈s形的结构,一端为输入端105(其面向且优选抵靠led100的显示面100a)而另一端为输出端106。由上所述,电路板86以一高度被支持在模块36中,从而当电路板模块36插入接线板的框架的凹槽108中时电路板86的led100将抵靠光导管的输入端105。输出端106延伸到对应的相关的指示用开口44中,指示用开口44设置于与接线板的端口相关的接线板的面板33上。然后输出端106可与接线板30的外部通信,以向安装者、使用者、技术员等标示(例如操作状态)。

光导管102的偏移结构能使它的输入端105在接线板组件30内定位于低于输出端106的高度的位置。基座46包括设置在它的本体部50上的多个独立的通道80,且如图13所示,通道80可包括尾槽形式的一后半部81,后半部81连通基座46的第二开口56,且示出为一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部分。通道80还包括一前半部82,前半部82也采用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通道的形式,光导管102的s形弯曲部分在前半部82内延伸。尽管未示出,但是基座的本体部50还包括形成在本体部50的底面50a中的凹部,本体部50的底面50a接合光导管102的外表面的一部分。

形成光导管的输入端105的光导管102的后部为在结构上与通道的后半部81匹配的正方形或长方形,而限定光导管的输出端106的光导管的前部在结构上大体为圆柱形,以精细地(particularly)安装到面板的指示用开口44中。led100以及其支持部101从电路板86的底面98向下悬垂,且优选设置为安装到通道的后半部81的至少一部分内。在这种方式下,led100可设置成面对且优选抵靠接触光导管的输入端105。光导管102可照亮并在其上指示(诸如通过颜色)各个端口31a的状态或传输数据的端口31a的操作。

可以看到的是,基座46用于将接线板组件30及其相关的面板的开口42划分成离散组的端口31a,其中各个这样的端口包含一基座的插座用开口、插入其中的数据插座110以及端接于插座的一线缆。由各基座46限定的端口31a的数目可由设计者选定。如上所述,与本申请的接线板组件中的各个基座46相关的端口31a的数目将从1、2、3、4、6、8、12或24构成的组中进行选择。这种多样性给予终端用户在同一接线板上使用高速端口和低速端口的能力。它还提高了与特定的端口或成组的端口31a相关的电子元件的维修、更换或升级的效率。更进一步,它允许终端用户具有容易建立自己网络的能力,即通过仅将限定所有的端口的多个基座装设到接线板,但要购买和安装用于启动的初始数量的插座以及相关的一电路板多个电路板)。然后,终端用户可添加另外的电路板和插座到第二、第三以及后续的基座。这节省了初始启动成本。

同样地,本申请的接线板可步进式升级。上述专利us8251707的接线板需要耗时移出两个电路板,以用于升级、维修以及更换,这导致接线板严重地停工。本申请的接线板组件消除这个不足。本申请的插座110也是可单独插入和移出的,从而如果插座的维修、更换或升级必须进行,那么可以对插座单独处理而无需移出与其相关的任何部件的电路板。

现在转向图13以及图17-22,可看到,根据本申请原理构造的一数据插座110具有相应的相互接合的前盖124以及后盖126,前盖124以及后盖126一起限定一插座壳体,插座壳体收容插座110的内部结构且包括将一多导线线缆(未示出)的端接端部收容于插座壳体内的一后开口127。插座的前盖124包括一对与细长的钩部129接合的卡块或止挡块130,钩部129形成为插座后盖126的一部分。如上所述,插座110包括一个或多个设置于插座110的上表面的卡块125,而且在图中,卡块125示出为在位置上处于插座的前盖124上。一可被弹性施压的线缆夹128安装在插座的后盖126内靠近后开口127的位置,以将线缆相对插座110保持就位。

插座的内部部件示出在图19-20中,且包括:一内框架元件112,在一侧上支持一电路板113;以及一线缆端接座114,位于框架元件112的另一侧。idt端子115固持于端接座114内且idt端子115包括通过一系列导孔113a接触内电路板113的尾部115a。idt端子的接触部在端接座114的相反两侧形成的线缆插槽中纵向延伸。内电路板113的另一侧支持多个端子116,所述多个端子116由一两件式夹壳(clam-shell)固持件(示出为一端子用梳状物(comb)117)部分保持就位。

插座的前盖124具有限定插口118的一中心开口,插口118设置为将一接线板的线缆插头(未示出)收容于其内,而插座的端子116在插座的插口118内纵向延伸且端子116的自由端116a被捕捉在形成于定位支持板116b的凹槽或其它开口内。插座的端子116被捕捉,但是在由线缆插头插入插口118形成的压力的作用下插座的端子116在竖直方向自由地向上或向下挠曲。插座110还可包括一内部开关组件120,内部开关组件120示出为支持两个端子121、122的一水平板120a。两个端子中的第一端子121具有优选在一单一平面上延伸的一u形结构。第二端子122也具有一u形结构但稍微向后弯折到自身上,从而第二端子122在两个相交平面上延伸。两个端子121、122在它们的尾部端接于插座的电路板113上且均在插座的插口118内纵向延伸。第二端子122设置成它在由第一端子121限定的一空间内延伸,且第二端子122相对于第一端子121稍微向上倾斜,从而第二端子122与第一端子121竖向上间隔开。

第二端子122的前端122a以如图所示的一向上的角度向后弯折,以当一线缆插头插入插座的插口118时提供线缆插头接合的一“嘡(tang)”声。线缆插头与第二端子122的倾斜的前端122a接触并迫使前端122a向下与第一端子121短路接触。这些端子121、122在各个插座中包括一内部开关,内部开关可向接线板的电子元件提供一连接信号,该信号指示一线缆插头完全插入插座的插口118以及指示与插座的端子116完全连接。如果由短路接触提供的信号仅仅指示插头完全插入,那么信号通知安装者和/或终端用户接线板的端口应该是有效的并产生一操作信号。没有信号将表明线缆或线缆插头损坏,而有一信号将表明线缆和它的插头是完好的。当本申请的组件用于屏蔽的模块化的插头时,插座110包括相对的接地端子118a,所述相对的接地端子118a在相对的插头和插座的盖124之间建立一接地电路,这考虑了彻底的(through)接地连接。

重要的是,本申请的接线板组件30的插座110均是单独的插座,这意味着它们可为有选择地从基座的第一开口55插入和移出的独立的插座。如此,插座110可以在安装者将它们安装到接线板的框架32之前端接到独立的相关的线缆上。这对专利us8251707说明的相似或相同的结构占有优势,在该专利中插座的壳体连接于一个电路板的一个表面而端接座连接于一个电路板的另一个表面。当插座的壳体和端接座均安装于一电路板上时,这样的结构不允许使用向下冲压(punchdown)工具。采用本申请的插座110的结构,端接座114经由止挡面114a保持就位于插座的前盖124内,止挡面114a抵靠地接合设置在插座的前盖124内部中的止挡面。此外,端接座114可包括向外突出且收容于插座的前盖125的对应的开口125a的卡块114b。卡块114b可被向内压以使其与插座的前盖124的接合解除,这样内部组件可被移出。

因此,端接座114可靠地保持在插座的前盖内且从插座的前盖124向后延伸。可使用一平常的idt线缆端接工具,且因为插座的前盖125优选由金属制成,所以它能限定一坚固的反作用面以抵抗端接过程中的端接夹具或工具。无需像根据专利us8251707的结构那样担心损坏电路板86。在本申请再一个重要的方面,插座110设有外部的端子或接触件138,端子或接触件138设置为当插座插入基座46时接触基座的端子的第一尾部65。这些外部的端子138在其尾部139处端接于内电路板113并通过设置在电路板113上的迹线连接于插座的端子115、116。端子138在其自由端具有接触部140,且端子138示出为具有一整体的c形,以限定端子的接触部140的一弯曲前部140a。连接端子的弯曲前部140a的插座将接触基座的端子的第一尾部65,且弯曲前部140a与自由端处的接触部140将优选接触第一端子接触部65a。

一插座110插入一接线板的基座46的第一开口55中的这种方式在插座的内端子116以及电路板86上的电路和电子元件之间经由基座置入的端子63来有效地提供一连接路径。端接于插座110的线缆由线缆管理器40支持,且线缆可经由将其编织(weave)在线缆管理器的插槽41的内部或外部而被支持。线缆管理器40以其偏移结构将线缆维持在框架的基板34上方不低于nh的一高度处,以提供间隙,而使接线板的框架的凹槽108在电路板模块36运动接合和脱离接合基座的电路板用开口56过程中容纳电路板模块36。

在本申请的接线板组件的端口分成离散的组的情况下,单独组的端口或接线板的所有端口现在可被更换、维修和/或升级,而无需将所有接线板端口取出的操作。任何单个基座的插座可被单独更换而无需干扰那个基座内的其它插座或接线板组件内的剩余插座。同样地,电路板可通过将其拔出或将其插入在线缆阵列和相关的插座下方而被单独地移出、更换、维修或升级,而无需移出任何插座或基座。单个的电路板可容易地被多个电路板替代,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并入上述的模块类结构。接线板组件的模块化特性甚至可允许一终端用户使用一接线板的一些端口用于高速应用,而接线板的剩余端口维持用于低速应用,而这方面对于专利us8251707的接线板是不可能完成的。

尽管示出并说明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可以设想到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前面说明书和随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然可作出各种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