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40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基底层,所述基底层具有第一部、从所述第一部延伸的弯曲部、以及从所述弯曲部延伸的第二部;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单元,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所述第一部的外表面上;

在所述OLED显示单元上方的封装部;

印刷电路膜,所述印刷电路膜附接至所述基底层的所述第二部;以及

微盖层,所述微盖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所述弯曲部的上方,其中所述微盖层布置成覆盖所述封装膜的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所述第一部上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微盖层布置成覆盖所述印刷电路膜的附接在所述基底层的所述第二部上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封装部包括聚合物层,以及其中所述封装膜的所述聚合物层还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位于所述微盖层下方的所述弯曲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基底层包括阻止光穿过的阻光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附接在所述基底层的所述第一部的内表面上的第一支承膜和附接在所述基底层的所述第二部的内表面上的第二支承膜,其中所述第一支承膜和所述封装部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支承膜相比于所述封装膜朝向所述基底层的所述弯曲部进一步延伸出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承膜和所述第二支承膜中的一者或二者具有朝向所述基底层的所述弯曲部延伸的凸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插入在所述第一支承膜与所述第二支承膜之间的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具有平面主体部和圆化端部,其中所述圆化端部布置成朝向所述基底层的所述弯曲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粘合剂层,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在所述主体部的面对所述基底层的所述第一部的表面上,以及第二粘合剂层,所述第二粘合剂层在所述主体部的面对所述基底层的所述第二部的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由塑料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圆化端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平面主体部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圆化端部具有半球形形状,所述半球形形状具有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朝向所述基底层的所述第一部偏移的中心。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圆化端部具有半球形形状,其中在所述半球形形状中,所述圆化端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上方并且所述圆化端部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下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圆化端部的位于所述支承构件的主体部的中心轴上方的所述一部分大于所述圆化端部的位于所述支承构件的主体部的中心轴下方的所述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比所述第二粘合剂膜厚。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包括插入在两个粘合剂层之间的垫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插入在所述两个粘合剂层之间的所述垫层是聚烯烃泡沫层。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由不锈钢片形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