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隙馈电基站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9716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站天线,特别涉及一种缝隙馈电基站天线。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中,应该根据网络的覆盖要求、话务量分布、抗干扰要求和网络服务质量等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基站天线。天线类型的选择与地形、地物,以及话务量分布紧密相关。

现有的小型化的基站天线,受体积限制,普遍存在着网络切换成功率不足,掉话率高,通话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缝隙馈电基站天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缝隙馈电基站天线,包括:天线罩、辐射本体、耦合缝隙板以及反射板,其中:

所述辐射本体,耦合缝隙板和所述反射板均设置在所述天线罩内,所述辐射本体设置在靠近所述天线罩顶端的位置,所述辐射本体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所述耦合缝隙板和所述反射板;所述耦合缝隙板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辐射本体设置在距离所述天线罩顶端1~3厘米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辐射本体为圆盘或圆环形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天线罩为圆柱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天线罩的材料为透波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射板的材料为金属。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缝隙馈电基站天线,通过将辐射本体设置在天线罩内的顶端,在实现了小型化的同时,保证了网络切换成功率和通话质量。

本发明的缝隙馈电基站天线的网络切换成功率高于90%,掉话率低于3%,通话质量良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是本发明的缝隙馈电基站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

1-天线罩;2-辐射本体;3-耦合缝隙板;4-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本发明缝隙馈电基站天线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缝隙馈电基站天线主要包括:天线罩1,辐射本体2,耦合缝隙板3以及反射板4。其中:辐射本体2,耦合缝隙板3以及反射板4均设置在天线罩1内。

天线罩1为圆柱状,材质选透波材料制成,以有利于保持缝隙馈电基站天线的性能。辐射本体2作为天线的主辐射体,为天线提供可靠的辐射。

辐射本体2设置在天线罩1的内侧距离天线罩1顶端1~3厘米的位置,耦合缝隙板3和反射板4设置在辐射本体2下方。

馈电单元以及耦合缝隙板3通过螺钉被固定在反射板4上,其中馈电单元以及耦合缝隙板3与反射板4之间保持10mm的间距。

反射板4为金属材料,起到调节天线的S参数和方向图水平面波宽的作用。

本发明的缝隙馈电基站天线通过馈电单元以及耦合缝隙板3对辐射本体2进行馈电,馈电方式为缝隙耦合馈电。

本发明通过将辐射本体2设置在天线罩1的内侧距离天线罩1顶端1~3厘米的位置,使得天线罩1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本发明的缝隙馈电基站天线的网络切换成功率高于90%,掉话率低于3%。

本发明中的馈电单元没有在附图1中示出,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这里不再赘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