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连接器的插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126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电路连接器的插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连接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电路连接器的插套。



背景技术:

电路连接器,国内亦称作接插件,包括插头与插座通过插头与插座配合实现传输电流的作用。电路连接器的插座包括插套以及壳体,插套的数量为若干个,插套与壳体固定用于插头的插针插入从而完成传输电流。现有的插套如图1所示,包括柱体1,柱体1的两端均通过钻头加工使得柱体1的左侧形成容置腔2,容置腔2便于接入导线;柱体1的右侧形成配合腔3,配合腔3便于插针伸入。由于配合腔3是由钻头钻入形成,故此配合腔3的底部为一朝向配合腔凹陷的凹槽4,因此插头的插针伸入时会与该凹槽4的凹槽壁5接触从而才能完成对插针的定位,采用然而由于钻头加工的过程中与凹槽壁5精度差异较大,因此插针与凹槽壁5接触时会使得插针定位不稳,容易发生晃动,故此如何设计一种插套使得插针与其配合稳定的结构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路连接器的插套。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连接器的插套,其中, 包括筒体,筒体包括配合腔,筒体的一侧设有配合腔开口;筒体内设有朝向配合腔的凸台,所述凸台用于与插针相抵;凸台朝向筒体另一侧方向设有容置腔并且位于筒体另一侧上设有容置腔开口;容置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打通容置槽的螺孔I,筒体侧壁开设有与螺孔I匹配的螺孔II。

采用此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凸台与插针的底部相抵,从而达到插针与插套充分接触,且两者接触稳定。

其中,凸台由筒体的部分朝向配合腔弯曲形成。

采用此种结构,使得凸台通过筒体部分弯曲冲压形成,达到结构简单、工艺简洁等目的。

其中,凸台的顶部的形状为弧形。

其中,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通孔,条形通孔位于配合腔处一直延伸至配合腔开口使得配合腔开口处的筒体呈可伸缩结构。

采用此种结构,使得配合腔开口处的筒体在插针伸入时可以张开,达到与插针配合稳定的效果,此种结构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筒体因为发生热胀冷缩导致插针无法插入配合腔的情况发生。

其中,筒体侧壁部分朝向配合腔弯曲,该弯曲部分位于配合腔开口附近。

采用此种结构,使得插针插入时可以与弯曲部分充分接触,使得插针与筒体侧壁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电路连接器的插套,其包括筒体6,筒体6包括配合腔7,筒体6的右侧设有配合腔开口13;筒体6内设有朝向配合腔的凸台8,凸台8用于与插针相抵;凸台8朝向筒体左侧方向设有容置腔9并且位于筒体左侧上设有容置腔开口10;容置腔9的侧壁上开设有打通容置槽9的螺孔I 11,筒体侧壁开设有与螺孔I 11匹配的螺孔II 12;螺栓15可以依次穿过螺孔I 11、螺孔II 12将导线固定。

凸台8由筒体6的部分朝向配合腔弯曲形成。

凸台8的顶部的形状为弧形。

筒体6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通孔16,条形通孔16位于配合腔7处一直延伸至配合腔开口13使得配合腔开口13处的筒体6呈可伸缩结构;此处可伸缩结构指的是配合腔开口13处的筒体6可以沿着筒体6径向方向上产生形变。

筒体侧壁包括弯曲部14,该弯曲部14向配合腔7弯曲,该弯曲部14位于配合腔开口13附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