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045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电池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箱。



背景技术:

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动力系统作为核心技术承担着重要的位置。其中电池的使用尤为重要,作为放置电池的电池箱,需要稳固的设计和准确的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更稳固的电池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电池箱,其包括:

外壳;和

加强组件,加强组件焊接于外壳的内表面;

其中,加强组件具有第一突出部,外壳具有第一孔,第一突出部焊接于第一孔内。

优选地,外壳包括上盖、四个侧壁和底壁,四个侧壁的首尾依次连接,上盖连接于四个侧壁上方,底壁连接于四个侧壁下方;

加强组件包括四组侧壁加强筋、一组底壁加强筋和一组支撑加强筋,四组侧壁加强筋分别焊接于四个侧壁,底壁加强筋焊接于底壁,支撑加强筋焊接于底壁加强筋和相对设置的两组侧壁加强筋;

其中,每一组侧壁加强筋均具有第一突出部,每一侧壁均具有第一孔;支撑加强筋具有向侧壁突出的第二突出部和向底壁突出的第三突出部,侧壁加强筋具有第二孔,底壁加强筋具有第三孔,第二突出部焊接于第二孔内, 第三突出部焊接于第三孔内,底壁加强筋具有向相反的两端突出的第四突出部,侧壁加强筋的下端具有第四孔,第四突出部焊接于第四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侧壁和底壁都焊接有加强筋,并且各个加强筋通过突出部与孔相互接合的方式定位而焊接,从而各个加强筋准确地焊接于侧壁和底壁的相应位置,从而更有效地增加电池箱的强度,使得电池箱更加稳固。

优选地,每一组侧壁加强筋均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根侧壁横向加强筋和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侧壁纵向加强筋,侧壁纵向加强筋设于两根侧壁横向加强筋之间且每一侧壁纵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侧壁横向加强筋连接,位于上方的侧壁横向加强筋靠近侧壁的上边缘并具有第一突出部,侧壁的顶部具有第一孔,位于下方的侧壁横向加强筋靠近侧壁的下边缘并且接触侧壁和底壁;

其中,侧壁纵向加强筋的两端具有分别向两端突出的两个第五突出部,两根侧壁横向加强筋均具有第五孔,两个第五突出部分别焊接于两根侧壁横向加强筋的第五孔内。

优选地,底壁加强筋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底壁纵向加强筋和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底壁横向加强筋,底壁纵向加强筋和底壁横向加强筋交叉布置;

其中,底壁纵向加强筋具有向上凹陷部,底壁横向加强筋具有向下凹陷部,向上凹陷部和向下凹陷部之间相互卡接并且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底壁纵向加强筋相互卡接,从而形成稳固的底壁加强筋组件,再焊接于底壁,能够进一步增加底壁的强度,使得电池箱更加稳固。

优选地,底壁纵向加强筋的两端均具有第四突出部,与底壁纵向加强筋的两端相对的位于下方的两根侧壁横向加强筋具有第四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第四突出部和第四孔,使得底壁加强筋相对于侧壁加强筋准确定位和焊接,从而电池箱更加稳固。

优选地,位于中间的底壁纵向加强筋与支撑加强筋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加强筋设置在中间,以方便电池的放入。

优选地,支撑加强筋包括支撑横向加强筋和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支撑纵向加强筋,支撑纵向加强筋的上端具有第六突出部,第六突出部相对于支撑纵向加强筋弯折,第六突出部抵接并焊接于支撑横向加强筋,支撑纵向加强筋的下端具有第三突出部,位于中间的底壁纵向加强筋具有第三孔,支撑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均具有第二突出部,位于上方的侧壁横向加强筋具有第二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六突出部增加了支撑纵向加强筋与支撑横向加强筋的焊接面积,从而支撑加强筋更加稳固,从而电池箱更加稳固。

优选地,支撑加强筋还包括若干斜加强筋,一部分斜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横向加强筋和支撑纵向加强筋焊接,一部分斜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支撑纵向加强筋和位于中间的底壁纵向加强筋连接;

和/或,支撑横向加强筋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电池。

在本实用新型中,斜加强筋加固了支撑加强筋,使得支撑加强筋更加稳固。

优选地,侧壁横向加强筋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电池。

优选地,位于上方的侧壁横向加强筋的与侧壁相反的侧面具有若干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凹槽为电池提供了让位空间,使得电池能够放入电池箱中。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加强组件的突出部焊接于外壳的孔内,从而加强组件能够准确地焊接于外壳的相应位置并且焊接也更加牢固,因此,该电池箱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电池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池箱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上盖被移除;

图3为图2的部分加强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电池箱10包括:外壳和加强组件,加强组件焊接于外壳的内表面。

外壳包括上盖21、四个侧壁22和底壁23,四个侧壁22的首尾依次连接,上盖21连接于四个侧壁22上方,底壁23连接于四个侧壁22下方。

如图2和3所示,加强组件包括四组侧壁加强筋、一组底壁加强筋和一组支撑加强筋,四组侧壁加强筋分别焊接于四个侧壁22,底壁加强筋焊接于底壁23,支撑加强筋焊接于底壁加强筋和相对设置的两组侧壁加强筋。

每一组侧壁加强筋均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根侧壁横向加强筋31和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侧壁纵向加强筋32,侧壁纵向加强筋32设于两根侧壁横向加强筋31之间且每一侧壁纵向加强筋3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侧壁横向加强筋31连接。侧壁纵向加强筋32的两端具有分别向两端突出的两个第五突出部,两根侧壁横向加强筋31均具有第五孔,两个第五突出部分别焊接于两根侧壁横向加强筋31的第五孔内。位于上方的侧壁横向加强筋31靠近侧壁22的上边缘并具有第一突出部311,侧壁22的顶部具有第一孔223,第一突出部311焊接于第一孔223中。位于下方的侧壁横向加强筋31靠近侧壁22的下边缘并且接触侧壁22和底壁23。

底壁加强筋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底壁纵向加强筋42和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底壁横向加强筋41,底壁纵向加强筋42和底壁横向加强筋41交叉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底壁纵向加强筋42和底壁横向加强筋41相互垂直。底壁纵向加强筋42具有向上凹陷部421,底壁横向加强筋41具有向下凹陷部411,向上凹陷部421和向下凹陷部411之间相互卡接并且焊接。底壁纵向加强筋42的两端均具有第四突出部(图中未示意),与底壁纵向加强筋42 的两端相对的位于下方的两根侧壁横向加强筋31具有第四孔。第四突出部焊接于第四孔中。位于中间的底壁纵向加强筋42相对于其余的底壁纵向加强筋42较宽,以便接合支撑加强筋。

支撑加强筋包括支撑横向加强筋51、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支撑纵向加强筋52和若干斜加强筋53。支撑纵向加强筋52的上端具有第六突出部521,第六突出部521相对于支撑纵向加强筋52弯折,弯折角度一般为90度,第六突出部521抵接并焊接于支撑横向加强筋51。本实施例中采用U型钢作为支撑横向加强筋51,该第六突出部521插入支撑横向加强筋51的U形槽中并焊接于U形槽的内表面。支撑纵向加强筋52的下端具有第三突出部522,位于中间的底壁纵向加强筋42具有第三孔423。第三突出部522焊接于第三孔423中。支撑横向加强筋51的两端均具有第二突出部511,位于上方的侧壁横向加强筋31具有第二孔313。第二突出部511焊接于第二孔31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横向加强筋51相对于支撑纵向加强筋52垂直。斜加强筋53相对于支撑横向加强筋51和支撑纵向加强筋52倾斜。一部分斜加强筋5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横向加强筋51和支撑纵向加强筋52焊接,一部分斜加强筋5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纵向加强筋52和位于中间的底壁纵向加强筋42连接。

支撑横向加强筋51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安装孔54,安装孔54用于安装电池。侧壁横向加强筋31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安装孔34,安装孔34用于安装电池。位于上方的侧壁横向加强筋31的与侧壁相反的侧面具有若干凹槽35。

上述加强筋均可采用U型钢。上述外壳由钣金制成。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