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跨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0517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跨桥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跨桥。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的单体电压为2V,6V、8V、12V等蓄电池标称电压均为2V单体电池串联组成,蓄电池内部单体串联所采取的方法即用跨桥对焊将单体焊接在一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现有的跨桥结构不可避免会造成上下错位、焊接漏料、与汇流排间虚焊等现象,影响了蓄电池生产的成品率以及其性能。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跨桥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在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端极柱爬酸腐蚀,提高电池使用寿命的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跨桥。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跨桥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跨桥,包括第一跨桥和第二跨桥,所述第一跨桥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凸台,所述第二跨桥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凸台,所述第一支撑凸台靠近所述第二跨桥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支撑凸台靠近所述第一跨桥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配合连接, 所述凸起和凹槽的高度相同,所述凸起与凹槽为子母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顶部为弧形。方便凸起与凹槽的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与凹槽连接处的夹角为30°-60°。方便子母扣对接,在跨桥焊接时可以将第一跨桥和第二跨桥拢在同一水平面后焊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与凹槽连接处的夹角为41.1°。经试验,采用此夹角的子母扣对接效果最好。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所述第一跨桥和第二跨桥的底部均设置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台阶。跨桥底座设计成台阶式结构,避免跨桥与汇流排间虚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跨桥的支撑凸台处加子母连接,避免跨桥上下错位和焊接漏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跨桥和第二跨桥对接后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跨桥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跨桥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跨桥,包括第一跨桥1和第二跨桥2,第一跨桥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凸台3,第二跨桥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凸台4,第一支撑凸台3靠近第二跨桥2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第二支撑凸台4靠近第一跨桥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凸起与凹槽配合连接, 凸起和凹槽的高度相同,凸起与凹槽为子母连接。其中,优选的,凸起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凸起的顶部为弧形。方便凸起与凹槽的连接。

优选的,凸起与凹槽连接处的夹角α为30°-60°。方便子母扣对接,在跨桥焊接时可以将第一跨桥和第二跨桥拢在同一水平面后焊接。更优选的,凸起与凹槽连接处的夹角α为41.1°。经试验,采用此夹角的子母扣对接效果最好。

优选的,还包括底座5,第一跨桥1和第二跨桥2的底部均设置有底座5,底座5的一侧设置有台阶。跨桥底座设计成台阶式结构,避免跨桥与汇流排间虚焊。

实施例1

跨桥凸台与凹槽的大小根据跨桥的半径,第一支撑凸台3和第二支撑平台4的宽度、高度来设计,底座5的台阶根据底座厚度设计。本设计跨桥半径R为8 mm,第一支撑凸台3和第二支撑平台4的宽*高为2*3mm,凸台与凹槽设计成三角形,其中,三角形的底边*高为2*1.5mm,尖角处倒圆角R为0.5mm,支撑凸台的子母连接处角度α为41.1°。底座5厚度为5mm,台阶厚度为2.5mm。

本实用新型的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跨桥的支撑凸台处加子母连接,避免跨桥上下错位和焊接漏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