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罩上下球冠合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3827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罩上下球冠合拢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下球冠合拢,特别涉及一种天线罩上下球冠合拢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对天线罩上下球冠合拢结构的安装,存在一定的隐患,安装不稳定,存在风险,且现有的对天线罩上下球冠合拢结构的安装步骤比较繁琐,安装不便,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天线罩上下球冠合拢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天线罩上下球冠合拢结构稳定性差、难以进行有效的安装的问题,使天线罩上下球冠合拢结构更加的稳定,便于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天线罩上下球冠合拢结构,包括上球冠和下球冠,所述上球冠通过节点与所述下球冠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球冠安装于环墙埋设的预埋件上,且所述预埋件与所述环墙浇筑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球冠的截面口径为φ43.5米。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通过设有节点,方便将上球冠和下球冠进行对接,便于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加固了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球冠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球冠;2、下球冠;3、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罩上下球冠合拢结构,包括上球冠1和下球冠2,上球冠1通过节点3与下球冠2固定连接。

进一步,下球冠2安装于环墙埋设的预埋件上,且预埋件与环墙浇筑为一体,进一步的加强了整体的稳定性,防止被大风吹倒,便于使用。

上球冠1的截面口径为φ43.5米,方便上球冠1于下球冠2的对接,便于安装工作的进行。

具体的,安装时,第一步,下球冠2安装于环墙埋设预埋件,将预埋件与环墙浇筑为一体,从预埋件(调整40件支座位置及平面度到位,具体到弦长处处相等)往上安装下球冠2,杆件及节点安装至高度44米(截面口径φ43.5米)停止,调整节点中枢尺寸到位(测量各节点坐标值至理论值);第二步,上球冠1单独安装成整体,通过底面搭设脚手架支撑,调整截面口径至φ43.5米;第三步,选择吊装点,保证在吊装上球冠过程中,吊装点受力均匀,吊装点之间距离尺寸处处相等,同时满足开口处口径不变,固定钢丝绳索于各吊装点,同时保证各吊装点与吊钩之间距离相等,以免吊起时上球冠1倾斜。同时在上球冠1多处固定绳索,绳索下端安排多名工人进行拉拽,防止上球冠1在吊装过程中打转。吊车定位后,吊绳由主辅绳协调多绳受力均匀,并加装保险绳,起吊时平稳起步,吊离地面半米时停钩,观察组件受力后状态,如无异常,检测吊车制动情况,如无异常,继续升高。吊车进行变幅动作,直至到达吊装所需半径,超起配重离地停止作业。地面人员控制绳索,防止大件空中打转,吊车行走至定位点站位。继续起钩,达吊件沿口离安装就位口约1米高度时停止,转向,将上下球冠接口处节点3中枢对齐,缓缓下降,待上下球冠节点3靠近时,停止,通过撬棍、导向冲将该节点孔位对齐后,从上往下插入插销,装入开口销,按此方式按圆周方向逐次进行安装,具体实施过程中按指挥人员口令逐步完成对口作业,直至完成所有接口的对接,完成安装合拢。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通过设有节点3,方便将上球冠1和下球冠2进行对接,便于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加固了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便于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