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外壳防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264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组外壳防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外壳防爆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组的防爆安全性问题是电池组安全的主要问题。解决电池组防爆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电芯层次上,通常采用在电芯正极安装防爆阀的方法,即在电池内部燃烧时,该防爆阀会被冲开,从而阻止电芯爆炸;另一种是在电池组层次上,采用过流保护板,防止电池组的因过充过流而发生爆炸。

在电池组外壳领域,由于现有的电池组外壳以封闭和局部开孔的为主,前者在电池内部发生急剧升温升压时容易发生爆炸,后者虽然能够减小这种爆炸的可能,但容易让外部的水通过孔洞进入电池组内部,从而存在威胁。

因此,目前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创新地提出一种有效措施,设计一种在电池组外壳上既能排气又能防水的装置,以解决电池组外壳防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外壳防爆装置。包括:电池组外壳主体、防水透气阀和防爆阀;

所述电池组外壳主体为中空腔体,其内部为放置电池组的空间,所述电池组外壳主体包括上盖、侧面、底座,所述上盖和底座分别与所述侧面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所述防水透气阀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外壳主体的上盖上,当电池组外壳主体的中空腔体内的气压达到第一临界值时,所述防水透气阀自动打开,将腔体内的气体和热量排出;

所述防爆阀分别安装在所述电池组外壳主体的上盖和底座上,当电池组外壳主体的中空腔体内部气压急剧上升,达到第二临界值时,防爆阀将自动打开,防止电池组爆炸。

作为上述电池组外壳防爆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透气阀的数量为1个。

作为上述电池组外壳防爆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爆阀的数量为6个,其中2个置于所述电池组外壳主体的上盖上,4个置于所述电池组外壳主体的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防水透气阀和防爆阀的方式解决电池组外壳的防爆问题,防水透气阀和防爆阀能够及时排放电池组外壳内部气体,降低压力,从而避免电池组外壳内部压力急剧上升造成的爆炸,防水透气阀具有防水功能,可以防止水从外部进入电池组外壳内部而损坏电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组外壳防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组外壳防爆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组外壳主体、11上盖、12底座、2防水透气阀、3防爆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外壳防爆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组外壳防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池组外壳防爆装置包括:电池组外壳主体1、防水透气阀2和防爆阀3;

所述电池组外壳主体1为中空腔体,其内部为放置电池组的空间,所述电池组外壳主体1包括上盖11、侧面、底座12,所述上盖11和底座12分别与所述侧面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所述防水透气阀2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外壳主体1的上盖11上,当电池组外壳主体1的中空腔体内的气压达到第一临界值时,所述防水透气阀2自动打开,将腔体内的气体和热量排出;

所述防爆阀3分别安装在所述电池组外壳主体1的上盖11和底座12上,当电池组外壳主体1的中空腔体内部气压急剧上升,达到第二临界值时,防爆阀3将自动打开,防止电池组爆炸。

所述防水透气阀2的数量为1个。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组外壳防爆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防爆阀3的数量为6个,其中2个置于所述电池组外壳主体1的上盖11上,4个置于所述电池组外壳主体1的底座12上。

当电池组外壳主体1的中空腔体内的气压缓慢上升时,电池内部达到一定第一临界值时,防水透气阀2会自动打开,将腔体内部气体和热量排出,以降低电池组外壳主体1内部压力,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比如电池组中的电池爆炸,内部环境过热,导致电池组外壳主体1内部气压急剧上升时,防爆阀3将自动打开,防止电池组外壳爆炸,防水透气阀2还有防水功能,避免电池组进水损坏电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组外壳防爆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