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托及具有该卡托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3148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托及具有该卡托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承载电子卡的卡托及具有该卡托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的电子卡,一般都是先将电子卡装入一卡托内,然后再将卡托插入手机等移动终端侧面位置的卡槽内,如此设计,以方便用户将电子卡从卡槽内取出。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卡托,其卡托体和卡托盖是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卡托盖相对卡托体不能前后、上下、左右活动,在将所述卡托插入到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卡槽内时,即使卡托盖与卡槽的插入口不吻合,也没办法对所述卡托盖进行微调使其与插入口吻合,以致影响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外形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卡托盖可相对卡托体进行移动调整的卡托及具有该卡托的移动终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托,用于承载电子卡,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托体、卡托盖及连接轴;所述卡托体的前端设有凹部,所述凹部贯穿所述卡托体的前表面和上下表面;所述凹部的左右两端形成有耳部,所述耳部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第一通孔;所述卡托盖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凹部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第二通孔,所述凸块与所述凹部配合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形成贯穿孔,所述连接轴穿入所述贯穿孔将所述卡托盖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卡托体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轴的截面为腰鼓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为腰鼓形,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连接轴包括插入段和末端部,所述插入段的截面为腰鼓形,所述末端部的截面为圆形;所述贯穿孔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对应收容所述插入段,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为圆形,其余所述第一部分的截面为腰鼓形,所述第二部分对应收容所述末端部并且其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两个所述耳部的相对侧分别相向延伸形成有搭接部,所述凸块的左右两侧设有搭接于所述搭接部上的翼部。

优选地,所述卡托盖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卡托体前端时,所述卡托盖相对所述卡托体可前后移动。

优选地,所述卡托盖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卡托体前端时,所述卡托盖相对所述卡托体可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卡托盖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卡托体前端时,所述卡托盖相对所述卡托体可左右移动。

优选地,所述卡托体包括金属件和塑胶件,所述金属件包括板体和连接所述板体的翻边,所述塑胶件包覆成型于所述翻边上,所述塑胶件和所述板体共同形成收容所述电子卡的收容部。

优选地,所述板体左右两侧的所述翻边上设有多个缺口。

优选地,所述塑胶件形成所述耳部,所述金属件对应设有埋入所述耳部内的加强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侧面的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内设有如上所述的卡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卡托及具有该卡托的移动终端,当所述卡托插入到移动终端卡槽内,卡托盖与卡槽插入口不吻合时,可将所述卡托盖相对所述卡托体进行移动调整以使所述卡托盖与所述卡槽插入口吻合,从而不会影响移动终端的外形美观,更能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卡槽内而造成电子卡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托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托体、卡托盖、连接轴组装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托体、卡托盖、连接轴的截面剖视图;

图4为将图2中的卡托体、卡托盖、连接轴进行翻转一定角度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托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及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托,用于承载电子卡(未图示),所述卡托包括卡托体1、卡托盖2及连接轴3;所述卡托体1的前端设有凹部10,所述凹部10贯穿所述卡托体1的前表面和上下表面;所述凹部10的左右两端形成有耳部101,所述耳部101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第一通孔102;所述卡托盖2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凹部10配合的凸块20,所述凸块20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第二通孔202,所述凸块20与所述凹部10配合时,所述第一通孔102与所述第二通孔202相连通形成贯穿孔,所述连接轴3穿入所述贯穿孔从而将所述卡托盖2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卡托体1的前端,如此设计,当所述卡托插入到移动终端卡槽内,卡托盖2与卡槽插入口不吻合时,可将所述卡托盖2相对所述卡托体1进行移动调整使所述卡托盖2与所述卡槽插入口吻合,从而不会影响移动终端的外形美观,更能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卡槽内而造成电子卡接触不良。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为了防止所述连接轴3在所述贯穿孔内打转,所述连接轴3的截面为腰鼓形,所述第一通孔102的截面为腰鼓形,所述第二通孔202的截面为圆形。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连接轴3设计为包括插入段31和末端部32,所述插入段31的截面为腰鼓形,所述末端部32的截面为圆形;所述贯穿孔设计为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对应收容所述插入段31,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二通孔202,所述第二通孔202的截面为圆形,其余所述第一部分的截面为腰鼓形,所述第二部分对应收容所述末端部32并且其截面为圆形。如此设计,既能有效防止所述连接轴3在所述贯穿孔内打转,又能防止连接轴3因过度插入所述贯穿孔而从另一端穿出,结构更为合理。

请参阅图2及图6,所述卡托盖2通过所述连接轴3连接于所述卡托体1前端时,所述凸块20的后端与所述卡托体1之间、所述凸块20的左右两侧与所述耳部101之间均具有间隙L,且所述第二通孔202的截面为圆形,而所述连接轴3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02部分的插入段31的截面为腰鼓形,因此所述插入段31与所述第二通孔20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也具有间隙,故所述卡托盖2相对所述卡托体1可前后、上下、左右移动,如此设计,当所述卡托插入到移动终端卡槽内,卡托盖2与卡槽插入口不吻合时,可将所述卡托盖2进行前后、上下、左右移动调整使所述卡托盖2与所述卡槽插入口吻合。优选地,两个所述耳部101的相对侧相向延伸形成有搭接部103,所述凸块20的左右两侧设有搭接于所述搭接部103上的翼部203,如此通过翼部203与搭接部103配合,能够有效防止所述卡托盖2在所述卡托体1前端绕所述连接轴3旋转。

请参阅图1及图5,所述卡托体1包括金属件11和塑胶件12,所述金属件11包括板体111和连接所述板体111的翻边112,所述塑胶件12包覆成型于所述翻边112上,所述塑胶件12和所述板体111共同形成收容所述电子卡的收容部,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卡托用于承载T卡,所述板体111对应设有供所述T卡的凸部穿过的开口113。所述板体111左右两侧的所述翻边112上还设有多个缺口114,如此设计,更能有效使所述塑胶件12稳固地成型于所述翻边112上;所述塑胶件12形成所述耳部101,所述金属件11对应设有埋入所述耳部101内的加强部115,如此设计,使得所述卡托结构强度更高,不易损坏;所述卡托盖2和连接轴3优选为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未图示),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侧面的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如上所述的卡托,所述移动终端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他需要使用电子卡的电子设备。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专利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