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撑结构及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1194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撑结构及变压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撑结构及变压器。



背景技术:

配电变压器是用于配电系统中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现有技术中的配电变压器如图1所示,包括铁芯01和绕组,其中绕组绕置在铁芯01的外缘。绕组包括低压绕组02和高压绕组03,低压绕组02绕置在高压绕组03内侧,低压绕组02和高压绕组03之间的间隙为主空道,在主空道内设置的绝缘为主空道绝缘04。当发生短路时,绕组会产生辐向力,低压绕组02上的辐向力向内压缩,高压绕组03上的辐向力向外拉伸。

为了降低成本,现在配电变压器的铁芯01一般为长圆形,对应的,绕置在铁芯01外缘的上的绕组的形状也成为长圆形,当发生短路时,长圆形的绕组的竖直部分很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变压器短路承受能力不合格。

中国专利文献CN105575631A公开了一种提高电力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撑结构及其实现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支撑结构051和第二支撑结构052,第一支撑结构051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绕组的竖直部分之间,第二支撑结构052设置在绕组的朝外一侧的竖直部分外侧,被拉带结构053挤压固定。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提高电力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然而仍至少存有以下技术缺陷:1)第二支撑结构052是被拉带结构053挤压固定的,拉带结构053具有弹性,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松弛,导致挤压力变小,固定能力变差;2)变压器投入使用后,一旦拉带结构053松弛,人们很难再去将拉带053重新拉紧,即一旦拉带结构954松弛,人们难以将第二支撑结构052再次挤紧;3)使用拉带结构053将第二支撑结构052挤压固定后,拉带结构053位置没有形成一个平整的面结构,在将变压器固定在油箱内部时存在不便;4)第二支撑结构052没有被拉带结构053完全覆盖住,由于第二支撑结构052为层压纸、层压木材质,因而容易出现因局部受压过大而扭曲变形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提高电力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撑结构采用具有弹性的拉带结构固定,以致难以长时间保持挤压力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保持压力的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支撑结构的变压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撑结构,包括:

夹件,适于夹持在所述绕组的轴向两端,用于从轴向对所述绕组进行支撑;

第一隔板,适于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绕组的竖直部分之间;

第二隔板,至少为一个,适于设置在所述绕组的朝外一侧的竖直部分外侧;

挤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外侧,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夹件上,并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挤压固定,进而从径向对所述绕组进行支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

第一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夹件上;

第二固定孔,设置在所述挤压板上;

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后与第一固定螺母螺接,从而将所述挤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夹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隔板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夹件上,并且可沿第一方向来回调整,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挤压板挤压所述第二隔板的方向平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

第三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夹件上;

第四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上;

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四固定孔和所述第三固定孔后与第二固定螺母螺接,从而将所述第二隔板固定在所述夹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四固定孔具有朝向所述绕组的第一部分和朝向所述挤压板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栓头直径<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并且,所述第二部分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栓头沿所述第二螺栓轴向的厚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沿所述竖直部分的沿伸方向,所述夹件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隔板的长度<两个所述夹件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夹件上分别设有向着彼此沿伸的角钢,所述第三固定孔设置在所述角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挤压板的长度≥两个所述夹件之间的距离,所述挤压板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夹件的端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挤压板之间还设有加压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和/或所述挤压板上的凹槽,以及能够安装进入所述凹槽,并将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挤压板向远离对方的方向挤压的撑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隔板和/或所述第二隔板为层压纸或层压木材质;所述挤压板为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若干个绕组,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撑结构及变压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撑结构,不仅包括适于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绕组的竖直部分之间的第一隔板,适于设置在绕组的朝外一侧的竖直部分外侧的第二隔板,还包括挤压板,挤压板设置在第二隔板外侧,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夹件上,并在第一固定结构的作用下,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挤压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采用了挤压板来挤压固定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现有技术中的拉带结构相比,不易发生弹性变形,能够长时间保持压力,有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挤压板朝向外部一侧的侧面为平面,将变压器放置在油箱内部时,方便固定;挤压板的面积较大,能够以较大的面积挤压第二隔板,从而避免局部挤压导致第二隔板变形的现象出现。

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第二隔板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固定在夹件上,并可沿第一方向来回调整,第一方向与挤压板挤压第二隔板的方向平行;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当紧固第二固定结构时,第二固定结构拉动第二隔板挤压绕组,此时第二隔板与挤压板之间的挤压力减小甚至消失,紧固完第二固定结构后,可以再去紧固第一固定结构;紧固第一固定结构时,第一固定结构拉动挤压板挤压第二隔板,此时第二隔板在挤压板的作用下,可能继续向着挤压绕组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固定结构位置变松,停止紧固第一固定结构后,还可返回来再固定第二固定结构;如此反复操作,可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挤压至很强的力度,且不易松弛。

3.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第四固定孔包括朝向绕组的第一部分,和朝向挤压板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径<第二螺栓的螺栓头直径<第二部分的内径;并且,第二部分的轴向长度≥第二螺栓的螺栓头沿第二螺栓轴向的厚度;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第二螺栓的螺栓头完全没入第四固定孔的第二部分内部,挤压板能够以较大的接触面积接触第二隔板,方便对第二隔板施力,且能防止第二隔板局部受压过大发生变形损坏。

4.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第二隔板的长度<两个夹件之间的距离,并在夹件上设置向着彼此沿伸的角钢来固定安装第二隔板,这种设计有利于将第二隔板向着靠近绕组的方向设置,从而有利于保护第二隔板。进一步的,挤压板的长度≥两个夹件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两个夹件的端部,挤压板安装在两个夹件的端部,将第二隔板完全挤入两个夹件内部,有利于保护第二隔板。

5.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第二隔板和挤压板之间还设有加压结构,当变压器长时间使用出现松弛时,人们可以通过加压结构很方便地再次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挤紧;优选方案是,在第二隔板和/或挤压板上设置凹槽,在凹槽内部安装撑条。这种设计方式简单易行,非常方便。

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压器,采用了上述的支撑结构,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支撑结构,因而自然具有因采用上述支撑结构而带来的一切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变压器中铁芯、低压绕组和高压绕组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用于提高电力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

附图标记:01-铁芯,02-低压绕组,03-高压绕组,04-主空道绝缘,051-第一支撑结构,052-第二支撑结构,053-拉带结构;

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21-第三固定孔,22-第四固定孔,23-第二螺栓,24-第二固定螺母,3-夹件,4-绕组,5-挤压板,51-第一固定孔,52-第二固定孔,53-第一螺栓,6-角钢,71-凹槽,72-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实用新型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撑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夹件3,适于夹持在所述绕组4的轴向两端,用于从轴向对所述绕组4进行支撑;第一隔板1,适于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绕组4的竖直部分之间;第二隔板2,至少为一个,适于设置在所述绕组4的朝外一侧的竖直部分外侧;挤压板5,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2外侧,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夹件3上,并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一隔板1和所述第二隔板2挤压固定,进而从径向对所述绕组4进行支撑。

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采用了挤压板5来挤压固定第一隔板1和第二隔板2,与现有技术中的拉带结构相比,不易发生弹性变形,能够长时间保持压力,有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挤压板5的朝向外部一侧的侧面为平面,将变压器放置在油箱内部时,方便固定;挤压板5的面积较大,能够以较大的面积挤压第二隔板2,从而避免局部挤压导致第二隔板2变形的现象出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孔51,设置在所述夹件3上;第二固定孔52,设置在所述挤压板5上;第一螺栓53,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52和所述第一固定孔51后与第一固定螺母螺接,从而将所述挤压板5固定安装在所述夹件3上。

所述第二隔板2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夹件3上,并且可沿第一方向来回调整,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挤压板5挤压所述第二隔板2的方向平行。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当紧固第二固定结构时,第二固定结构拉动第二隔板2挤压绕组,此时第二隔板2与挤压板5之间的挤压力减小甚至消失,紧固完第二固定结构后,可以再去紧固第一固定结构;紧固第一固定结构时,第一固定结构拉动挤压板5挤压第二隔板2,此时第二隔板2在挤压板5的作用下,可能继续向着挤压绕组4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固定结构位置变松,停止紧固第一固定结构后,还可返回来再固定第二固定结构;如此反复操作,可将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5挤压至很强的力度,且不易松弛。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三固定孔21,设置在所述夹件3上;第四固定孔22,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2上;第二螺栓23,穿过所述第四固定孔22和所述第三固定孔21后与第二固定螺母24螺接,从而将所述第二隔板2固定在所述夹件3上。

所述第四固定孔22具有朝向所述绕组4的第一部分和朝向所述挤压板5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所述第二螺栓23的螺栓头直径<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并且,所述第二部分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二螺栓23的螺栓头沿所述第二螺栓23轴向的厚度。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第二螺栓23的螺栓头完全没入第四固定孔22的第二部分内部,挤压板5能够以较大的接触面积接触第二隔板2,方便对第二隔板2施力,且能防止第二隔板2局部受压过大发生变形损坏。

沿所述竖直部分的沿伸方向,所述夹件3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隔板2的长度<两个所述夹件3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夹件3上分别设有向着彼此沿伸的角钢6,所述第三固定孔21设置在所述角钢6上。这种设计有利于将第二隔板2向着靠近绕组4的方向设置,从而有利于保护第二隔板2。

所述挤压板5的长度≥两个所述夹件3之间的距离,所述挤压板5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夹件3的端部。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两个夹件3的端部,挤压板5安装在两个夹件3的端部,将第二隔板2完全挤入两个夹件3内部,有利于保护第二隔板2。

所述第二隔板2和所述挤压板5之间还设有加压结构。所述加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2上的凹槽71,以及能够安装进入所述凹槽71,并将所述第二隔板2和所述挤压板5向远离对方的方向挤压的撑条72。当变压器长时间使用出现松弛时,人们可以通过加压结构很方便地再次将第一隔板1和第二隔板2挤紧;这种设计方式简单易行,非常方便。

所述第一隔板1和所述第二隔板2为层压纸或层压木材质;所述挤压板5为金属材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若干个绕组4,还包括如实施例1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

本实施例的变压器,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支撑结构,因而自然具有因采用上述支撑结构而带来的一切优点。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例1中所述的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撑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相邻的两个绕组4的竖直部分之间设置第一隔板1;

在所述绕组4的朝外一侧的竖直部分外侧设置第二隔板2;

在所述绕组4的轴向两端设置夹件3,用于从轴向对所述绕组4进行支撑;

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将挤压板5固定安装在所述夹板3上,并使所述挤压板5通过所述第二隔板2挤压所述绕组4和所述第一隔板1,从而将所述第一隔板1和所述第二隔板2挤压固定,进而从径向对所述绕组4进行支撑。

还包括步骤,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所述第二隔板2固定安装在所述夹件3上,并通过反复调整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从而使所述挤压板5和所述第二隔板2都牢固固定在所述夹件3上。

还包括在位于所述第二隔板2和/或所述挤压板5上的凹槽71内部插入撑条72,从而将所述第二隔板2和所述挤压板5向远离对方挤压加压的步骤。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