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689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改良的天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是作无线电波的发射或者接收用的一种金属装置,天线被广泛地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中,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另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天线都具有可逆性,即同一副天线既可用作发射天线,也可用作接收天线,同一天线作为发射或接收的基本特性参数是相同的。

对于现有的天线而言,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相位改变,即很容易出现信号衰减的情况,信号传输发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天线,该结构改良的天线设计新颖、安装方便且能够有效地克制信号传输过程的相位改变程度,信号传输发射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结构改良的天线,包括有呈长方体形状的天线基板,天线基板的长度为10.4mm,天线基板的宽度为5.4mm,天线基板的厚度为3.0mm,天线基板的正面丝印有天线主体,天线主体包括有依次连接且呈一体结构的阻抗匹配段、辐射段,阻抗匹配段沿着天线基板正面的其中一长度边缘延伸,辐射段包括有依次连接的辐射前段、辐射中段以及辐射后段,辐射前段与阻抗匹配段连接且辐射前段与阻抗匹配段同向延伸,辐射中段沿着天线基板正面的宽度边缘延伸,辐射后段沿着天线基板正面的另一长度边缘延伸且辐射后段呈方波形状,辐射后段的转角位置采用圆角过渡;

天线主体于辐射前段与阻抗匹配段的连接处设置有呈矩形状的第一正面接触部,阻抗匹配段于背离辐射前段的端部设置有呈矩形状的第二正面接触部,第一正面接触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沿着厚度方向贯穿天线基板的第一通孔,第二正面接触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沿着厚度方向贯穿天线基板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分别覆盖有铜箔层,天线基板的背面于第一通孔的外围丝印有呈矩形状的信号馈点焊盘,天线基板的背面于第二通孔的外围丝印有呈矩形状的接地点焊盘,第一正面接触部、第一通孔内壁的铜箔层以及信号馈点焊盘依次接触,第二正面接触部、第二通孔内壁的铜箔层以及接地点焊盘依次接触。

其中,所述天线主体的宽度值为0.5mm。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至所述第二通孔的距离为4.0mm。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为圆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值分别为1mm。

其中,所述信号馈点焊盘与所述接地点焊盘之间的距离为2.0mm。

其中,所述信号馈点焊盘、所述接地点焊盘的长度值分别为2.0mm,信号馈点焊盘、接地点焊盘的宽度值分别为1.8mm。

其中,所述天线主体的总长度为0.25λ×介质的缩短系数,缩短系数值为0.1-1.0。

其中,所述天线基板为PCB基板。

其中,所述天线基板为FPCB基板。

其中,所述天线基板为陶瓷基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天线,其天线基板正面丝印天线主体,天线主体包括依次连接且呈一体结构的阻抗匹配段、辐射段,阻抗匹配段沿着天线基板正面的其中一长度边缘延伸,辐射段包括有依次连接的辐射前段、辐射中段以及辐射后段,辐射前段与阻抗匹配段连接且辐射前段与阻抗匹配段同向延伸,辐射中段沿着天线基板正面的宽度边缘延伸,辐射后段沿着天线基板正面的另一长度边缘延伸且辐射后段呈方波形状,辐射后段的转角位置采用圆角过渡;天线主体于辐射前段与阻抗匹配段的连接处设置有呈矩形状的第一正面接触部,阻抗匹配段于背离辐射前段的端部设置有呈矩形状的第二正面接触部,第一正面接触部中间位置开设第一通孔,第二正面接触部中间位置开设第二通孔,第一、二通孔内壁分别覆盖铜箔层,天线基板背面于第一通孔外围丝印信号馈点焊盘,天线基板背面于第二通孔外围丝印接地点焊盘。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克制信号传输过程的相位改变程度,即具有设计新颖、安装方便且信号传输发射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

1——天线基板 2——天线主体

21——阻抗匹配段 22——辐射段

221——辐射前段 222——辐射中段

223——辐射后段 224——圆角

231——第一正面接触部 232——第二正面接触部

31——第一通孔 32——第二通孔

4——铜箔层 51——信号馈点焊盘

52——接地点焊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结构改良的天线,包括有呈长方体形状的天线基板1,天线基板1的长度为10.4mm,天线基板1的宽度为5.4mm,天线基板1的厚度为3.0mm,天线基板1的正面丝印有天线主体2,天线主体2包括有依次连接且呈一体结构的阻抗匹配段21、辐射段22,阻抗匹配段21沿着天线基板1正面的其中一长度边缘延伸,辐射段22包括有依次连接的辐射前段221、辐射中段222以及辐射后段223,辐射前段221与阻抗匹配段21连接且辐射前段221与阻抗匹配段21同向延伸,辐射中段222沿着天线基板1正面的宽度边缘延伸,辐射后段223沿着天线基板1正面的另一长度边缘延伸且辐射后段223呈方波形状,辐射后段223的转角位置采用圆角224过渡。

进一步的,天线主体2于辐射前段221与阻抗匹配段21的连接处设置有呈矩形状的第一正面接触部231,阻抗匹配段21于背离辐射前段221的端部设置有呈矩形状的第二正面接触部232,第一正面接触部23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沿着厚度方向贯穿天线基板1的第一通孔31,第二正面接触部23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沿着厚度方向贯穿天线基板1的第二通孔32,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的内壁分别覆盖有铜箔层4,天线基板1的背面于第一通孔31的外围丝印有呈矩形状的信号馈点焊盘51,天线基板1的背面于第二通孔32的外围丝印有呈矩形状的接地点焊盘52,第一正面接触部231、第一通孔31内壁的铜箔层4以及信号馈点焊盘51依次接触,第二正面接触部232、第二通孔32内壁的铜箔层4以及接地点焊盘52依次接触。

其中,天线主体2的宽度值为0.5mm;第一通孔31至第二通孔32的距离为4.0mm;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分别为圆孔,且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的直径值分别为1mm;信号馈点焊盘51与接地点焊盘52之间的距离为2.0mm;信号馈点焊盘51、接地点焊盘52的长度值分别为2.0mm,信号馈点焊盘51、接地点焊盘52的宽度值分别为1.8mm;天线主体2的总长度为0.25λ×介质的缩短系数,缩短系数值为0.1-1.0。

需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基板1可以采用PCB板材、FPCB板材或者陶瓷板材制备而成,即天线基板1为PCB基板、FPCB基板或者陶瓷基板。

需进一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主体2设置于天线基板1的正面,信号馈点焊盘51、接地点焊盘52分别设置于天线基板1的背面,该结构设计能够起到方便安装的作用,且能够有效地减小整体体积,进而减小安装空间。

另外,对于辐射段22的辐射后段223而言,其采用方波形状设计,且各转角位置分别采用圆角224过渡,该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克制信号传输过程的相位改变程度,设计新颖且信号传输发射强。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克制信号传输过程的相位改变程度,即具有设计新颖、安装方便且信号传输发射强的优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