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740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实现接地端子与金属外壳相互接地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种习知的插头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的多个端子及套设于绝缘本体外的一金属外壳。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位于基部前方的一对接部,对接部的前端面向后凹设形成一对接槽用以插设一插座连接器的一舌板,对接部具有位于对接槽上方的一顶板、位于对接槽下方的一底板及位于对接槽两侧的二侧板。绝缘本体具有多个端子槽,端子槽自基部延伸至顶板、底板,多个端子具有多个接触部分别在顶板、底板成一排设置。其中,多个端子包括多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以金属板片方式形成,每一接地端子具有一固定部用以固持于端子槽及自固定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至少一接触臂,接触臂具有凸伸入对接槽内的一接触部,每一接地端子还具有自固定部的上侧弯折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一连接部,连接部与固定部大致呈直角设置,自连接部的延伸末端向前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形成一弹性臂,在弹性臂的板面成型向外凸伸的圆弧形导接面与金属外壳接触。

上述结构的插头连接器中,由于弹性臂在其板面形成导接面与金属外壳接触,虽然弹性臂的弹性好,但是其正向力较小,易导致导接面与金属外壳的接触不良,且弹性臂容易疲乏,使得弹性臂与金属外壳长期抵接的过程中,易导致导接面与金属外壳的接触不良或者两者并未接触而造成两者之间的接地通路断开;另外,上述的接地弹片自固定部的上侧弯折则需要进行多次弯折,且接地弹片上形成圆弧形导接面也需要冲压,冲压工艺繁琐。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插头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接地端子与金属外壳相互接地且两者之间具有较大正向接触力,并成型工艺简单的插头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头连接器,与一插座连接器对接,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一舌板,包括:一金属外壳;一绝缘本体,容设于所述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其前端具有一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自前向后凹设形成一对接槽用以收容所述舌板;多个端子,具有多个接触部,多个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对接槽上下相对二侧各呈一排设置,多个所述端子包括至少一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为金属板材下料成型且其板面呈垂直设置;至少一接地弹片,为金属板材下料成型,所述接地弹片的板面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板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两者电性连接,所述接地弹片在其切面形成一导接部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金属外壳接触形成接地。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端子槽对应收容多个所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具有一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向后延伸的第一尾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端子槽,所述接地弹片自所述第一尾部的上下相对二侧的其中一侧朝向所述绝缘本体外延伸形成。

进一步,所述接地弹片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尾部的一竖直臂及自所述竖直臂向前延伸形成的一横向臂,所述横向臂在其切料面形成为向外凸伸圆弧形的所述导接部与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壁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限位槽容设所述横向臂,所述限位槽与其中一所述端子槽之间设有一隔栏用以限制所述横向臂过度变形,且所述限位槽与其中一所述端子槽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位置处上下连通。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于其上下相对二侧的至少一侧设有一凸部与所述端子槽干涉配合,所述凸部位于所述横向臂的前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尾部在所述端子槽中悬空设置。

进一步,进一步包括一锁扣件,所述锁扣件具有一连接部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两侧且与所述连接部电性连接的二锁扣臂,所述二锁扣臂位于所述对接部的两侧且分别具有凸伸入所述对接槽的一锁扣部用以扣持所述舌板的一扣持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尾部具有自其后缘向前凹陷形成的一开口,所述第一尾部在所述开口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一夹持臂在上下方向上弹性抵接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夹持臂向所述开口内凸设一突起抵接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尾部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自所述第一尾部的后缘向前凹陷并贯穿所述第一尾部的上缘或下缘形成,所述第一尾部在上下方向上弹性抵接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接地端子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具有自所述固定部向前延伸的二接触臂,所述二接触臂具有上下对齐设置于所述对接槽上下相对两侧的两个所述接触部。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延伸一第一焊接部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用以与一接地线焊接,所述第一尾部通过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接地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锁扣臂与所述第一焊接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多个所述端子还包括至少一电源端子及一侦测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具有一第二焊接部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所述侦测端子具有一第三焊接部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焊接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不同高度的平面内。

进一步,多个所述端子还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二电源端子,所述二电源端子位于两个所述接地端子之间,每一所述电源端子具有在所述端子槽中悬空设置的一第二尾部,所述第二尾部向后延伸并越过所述连接部形成一第二焊接部。

进一步,所述对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开槽容设所述锁扣臂,所述对接部的外表面于所述开槽的上下各凸设一凸肋与所述金属外壳干涉配合。

一种插头连接器,与一插座连接器对接,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一舌板,包括:一金属外壳;一绝缘本体,容设于所述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其前端具有一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自前向后凹设形成一对接槽用以收容所述舌板;多个端子,具有多个接触部,多个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对接槽上下相对二侧各呈一排设置,多个所述端子包括至少一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为金属板材下料成型且其板面呈垂直设置;至少一接地弹片,为金属板材下料成型,所述接地弹片的板面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板面平行设置且两者电性连接,所述接地弹片在其切面形成一导接部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金属外壳接触形成接地。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端子槽对应收容多个所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具有一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向后延伸的第一尾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端子槽,所述接地弹片在所述第一尾部与所述接地端子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接地弹片自所述第一尾部的上下相对二侧的其中一侧朝向所述绝缘本体外延伸形成,且所述接地弹片的板面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板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进一步,所述接地弹片与所述第一尾部之间连接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使所述接地弹片的板面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板面位于不同的竖直平面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尾部在所述端子槽中悬空设置。

进一步,进一步包括一锁扣件,所述锁扣件具有一连接部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两侧且与所述连接部电性连接的二锁扣臂,所述二锁扣臂位于所述对接部的两侧且分别具有凸伸入所述对接槽的一锁扣部用以扣持所述舌板的一扣持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尾部具有自其后缘向前凹陷形成的一开口,所述第一尾部在所述开口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一夹持臂在上下方向上弹性抵接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夹持臂向所述开口内凸设一突起抵接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尾部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自所述第一尾部的后缘向前凹陷并贯穿所述第一尾部的上缘或下缘形成,所述第一尾部在上下方向上弹性抵接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接地端子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具有自所述固定部向前延伸的二接触臂,所述二接触臂具有上下对齐设置于所述对接槽上下相对两侧的两个所述接触部。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延伸一第一焊接部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用以与一接地线焊接,所述第一尾部通过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接地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锁扣臂与所述第一焊接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多个所述端子还包括至少一电源端子及一侦测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具有一第二焊接部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所述侦测端子具有一第三焊接部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焊接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不同高度的平面内。

进一步,多个所述端子还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二电源端子,所述二电源端子位于两个所述接地端子之间,每一所述电源端子具有在所述端子槽中悬空设置的一第二尾部,所述第二尾部向后延伸并越过所述连接部形成一第二焊接部。

进一步,所述对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开槽容设所述锁扣臂,所述对接部的外表面于所述开槽的上下各凸设一凸肋与所述金属外壳干涉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接地弹片的板面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板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如此所述接地弹片与所述接地端子只需通过金属板材下料成型,可降低成本,或者所述接地弹片的板面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板面位于不同的平行竖直平面内,如此所述接地弹片与所述接地端子只需先通过金属板材下料成型,然后进行所述弯折部成型即可,可减少所述接地弹片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成型工艺;另外,由于所述导接部形成于所述接地弹片的切面,如此所述接地弹片具有较大的正向力,防止所述接地弹片过度变形或弹性疲乏,使所述接地弹片与所述金属外壳紧密接触,从而保证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金属外壳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接地通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具有端子与锁扣件相对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端子及锁扣件组装于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绝缘本体组装于金属外壳后端子及锁扣件与线缆焊接的立体图;

图5为图3中绝缘本体组装于金属外壳后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绝缘本体组装于金属外壳后的另一剖视图;

图7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二接地端子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插头连接器100,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一锁扣件2、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多个端子3及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一金属外壳4,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用以与一线缆200连接。其中,所述线缆200包括一接地线201、一电源线202及一侦测线203。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附图采用三维坐标系,其中X方向表示向前,Y方向表示向右,Z方向则表示向上。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一基部11及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对接部12。所述基部11的后端面自后往前凹设形成一夹持槽111,所述夹持槽111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基部11的中间,所述基部11的两侧分别于所述基部11的上表面凹设有一限位槽112。所述对接部12具有一前端面(未图示)、自所述前端面向后凹设形成的一对接槽121、位于所述对接槽121上方的一顶板122、位于所述对接槽121下方的一底板123及位于所述对接槽121两侧的二侧板124,一插座连接器(未图示)的一舌板(未图示)可正反插设于所述对接槽121。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多个端子槽13及二开槽14,其中多个所述端子槽13自所述基部11延伸至所述顶板122及所述底板123,且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端子槽13在所述基部11处对应与相应侧的所述限位槽112之间设有一隔栏113,且所述限位槽112与其相应侧的所述端子槽13在所述基部11的后端位置处上下连通。向上贯穿所述基部11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开槽14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两侧,所述开槽14自所述基部11延伸至所述侧板124,且所述开槽14分别与所述对接槽121、所述夹持槽111连通。所述对接部12的外表面于每一所述开槽14的上下各凸设一凸肋125。所述绝缘本体1还设有自所述基部11的后端下侧向后延伸形成的一焊线板15及自所述基部11的后端向后延伸且位于所述焊线板15上方的一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与所述焊线板15间隔设置,且所述支撑板16在左右方向大致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中间位置处。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所述锁扣件2具有一连接部21及位于所述连接部21两侧且与所述连接部21电性连接的二锁扣臂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扣件2为金属板材下料成型,即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锁扣臂22一体成型,两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其中所述连接部21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所述连接部21固持于所述夹持槽111中,所述锁扣臂22设于所述开槽14且具有凸伸入所述对接槽121的一锁扣部221,所述锁扣部221用以扣持所述舌板(未图示)的一扣持槽(未图示)。所述锁扣件2于所述连接部21后方设有连接所述连接部21的一第一焊接部23,其中所述第一焊接部23偏向所述连接部21的一侧设置,且所述第一焊接部23承接于所述焊线板15的上方,且所述锁扣臂22与所述第一焊接部23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接地线201的内导体(未图示)设置于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上且两者焊接形成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多个所述端子3分别对应收容于所述端子槽13,其中多个所述端子3包括多个接地端子3a、多个电源端子3b及一侦测端子3c,所述端子3为金属板材下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头连接器100为简易版的USB Type-C结构,所述接地端子3a为两个,所述电源端子3b为两个,所述侦测端子3c为一个,其中所述接地端子3a与所述电源端子3b均为音叉式结构端子,且两个所述接地端子3a、两个所述电源端子3b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

请参阅图1、图2和图5,每一所述端子3具有固持于所述端子槽13的一固定部30,所述固定部30的板面呈竖直设置,所述固定部30于其上下两侧的至少一侧设有至少一凸部301,所述凸部301与所述端子槽13干涉配合。所述固定部30的前方延伸形成一延伸部31,所述延伸部31的板面同样呈竖直设置,其中,所述接地端子3a与所述电源端子3b的所述延伸部3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二接触臂311,所述二接触臂311分别位于所述顶板122与所述底板123,每一所述接触臂311向所述对接槽121凸伸形成一接触部312,且所述二接触臂311的所述接触部312上下对齐设置,而所述侦测端子3c的所述延伸部31只具有设于所述顶板122或所述底板123的一个所述接触臂311。

请参阅图1、图5和图6,所述接地端子3a具有自其所述固定部30向后延伸的一第一尾部32,所述第一尾部32的板面呈竖直设置,如此所述第一尾部32的板面与所述锁扣件2的板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尾部32在所述端子槽13中悬空设置,即所述第一尾部32与所述端子槽13的四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尾部32具有一开口321,所述开口321自所述第一尾部32的后缘向前凹陷形成,且所述第一尾部32在所述开口321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一夹持臂322,所述夹持臂322具有弹性,所述夹持臂322向所述开口321内凸设一突起323,所述连接部21位于所述开口321,所述夹持臂322在上下方向弹性抵接所述连接部21,使所述突起323紧密与所述连接部21接触,从而使两个所述接地端子3a均与所述锁扣件2保持良好的接地通路。

请参阅图1和图7,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开口321自所述第一尾部32的后缘向前凹陷并贯穿所述第一尾部32的上缘或下缘形成,即所述第一尾部32只有一个所述夹持臂322,同样这一个所述夹持臂322在上下方向上弹性抵接所述连接部21,同样也可保持所述锁扣件2与两个所述接地端子3a良好的接地通路。

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第一尾部32的上下相对二侧的其中一侧在上下方向朝向所述绝缘本体1外延伸形成一接地弹片33,所述接地弹片33与所述接地端子3a为同一金属板材冲压成型,且所述接地弹片33的板面与所述接地端子3a的板面平行设置且两者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地弹片33的板面与所述接地端子3a的板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如此所述接地弹片33与所述接地端子3a可只通过金属板材下料成型工艺即可完成,且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3a只需同一套模具生产。所述接地弹片33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尾部32其中一个所述夹持臂322的一竖直臂331及自所述竖直臂331向前延伸形成的一横向臂332,所述横向臂332容设于所述限位槽112,所述横向臂33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凸部301的后方,且所述横向臂332在其切料面形成为向外凸伸圆弧形的一导接部333与所述金属外壳4的内壁面接触,当所述导接部333抵接所述金属外壳4时受力而朝向所述固定部30变形,由于所述横向臂332受到所述隔栏113的限制,如此可防止所述横向臂332的过度变形或者弹性疲乏,保证所述接地端子3a与所述金属外壳4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接地通路。

请参阅图1、图4和图6,每一所述电源端子3b具有自其所述固定部30向后延伸的一第二尾部34,所述第二尾部34的板面同样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尾部34在所述端子槽13中悬空设置,即所述第二尾部34与所述端子槽13的四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尾部34向后延伸并越过所述连接部21,且两个所述电源端子3b分别在其所述第二尾部35在左右方向上朝同一侧弯折形成一个所述第二焊接部35,两个所述电源端子3b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焊接部35之间具有一缝隙(未图示),此时所述电源线202放置于所述缝隙上方,且通过锡料(未图示)同时与两个所述第二焊接部35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图4和图6,所述侦测端子3c具有自其所述固定部30向后延伸的一第三尾部36,所述第三尾部36的板面同样呈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三尾部36位于所述连接部21的前方,所述第三尾部36在所述端子槽13中悬空设置,即所述第三尾部36与所述端子槽13 的四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三尾部36于其上下相对侧的其中一侧弯折并向后延伸越过所述连接部21形成一第三焊接部37,所述第三焊接部37设于所述支撑板16上,所述侦测线203的内导体(未图示)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三焊接部37上。其中,所述第一焊接部23、所述第二焊接部35及所述第三焊接部37三者的板面均呈水平设置,且位于不同高度的平面内。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金属外壳4由抽印工艺形成的无缝连接的管状结构,其具有一收容腔41,所述绝缘本体1容设于所述收容腔41内,且所述凸肋125与所述金属外壳4干涉配合使所述金属外壳4与所述绝缘本体1紧密固持在一起。

请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插头连接器100,该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即图中标号一致的表示相同的结构,因此相同结构不再赘述,该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不同在于:所述接地弹片33与所述第一尾部32之间连接有一弯折部38,所述弯折部38使所述接地弹片33的板面与所述接地端子3a的板面位于不同的竖直平面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接地弹片33的板面与所述接地端子3a的板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如此所述接地弹片33与所述接地端子3a只需通过金属板材下料成型,且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3a只需同一套模具生产,可降低成本;或者所述接地弹片33的板面与所述接地端子3a的板面位于不同的平行竖直平面内,如此所述接地弹片33与所述接地端子3a只需先通过金属板材下料成型,然后进行所述弯折部38成型即可,相对现有技术可减少所述接地弹片33与所述接地端子3a的成型工艺;另外,由于所述导接部333形成于所述接地弹片33的切面,如此所述接地弹片33具有较大的正向力,防止所述接地弹片33过度变形或弹性疲乏,使所述接地弹片33与所述金属外壳4紧密接触,从而保证所述接地端子3a与所述金属外壳4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接地通路。

2、所述第一尾部32在所述端子槽13中悬空设置,所述竖直臂331连接于所述第一尾部32的其中一所述夹持臂322上,所述夹持臂322具有弹性,如此当所述导接部333抵接所述金属外壳4时使所述接地弹片33受力而朝向所述固定部30变形,由于所述横向臂332受到所述隔栏113的限制,如此可防止所述横向臂332的过度变形,保证所述接地端子3a与所述金属外壳4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接地通路。

3、所述夹持臂322具有弹性,且在上下方向上弹性抵接所述连接部21或所述定位凸部222,如此可使从而使两个所述接地端子3a与所述锁扣件2紧密接触,进而在两者之间保持良好的接地通路,且所述第一尾部32在所述端子槽13中悬空设置,如此可对所述夹持臂322在所述端子槽13中提供变形的空间。

4、由于所述第一尾部32在所述端子槽13中悬空设置,且所述固定部30位于所述第一尾部32的前方,如此当所述夹持臂322在上下方向上弹性抵接所述连接部21时,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不会影响所述接地端子3a的正位度。

5、所述第一焊接部23、所述第二焊接部35及所述第三焊接部37三者的板面均呈水平设置,且位于不同高度的平面内,如此可使所述接地线201、所述电源线202及所述侦测线203可合理利用所述绝缘本体1后端的有效空间与上述焊接部进行焊接。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