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插拔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5240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快速插拔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快速插拔组件。



背景技术:

铜排是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的连接件。如图1所示,铜排10通常包括一底片101、至少一个支撑片102和连接片103,所述连接片103平行于底片101且通过支撑片102连接,每个连接片103上设置若干螺孔1031,螺钉穿过螺孔1031将铜排10与电子元器件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导电,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易松动不稳固的问题,在震动过程中有螺钉松动的风险,并且装配效率很低。所以很急需一种装配效率高且连接稳固的铜排。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插拔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快速插拔组件,包括一铜排母端和至少一个插接件公端,所述铜排母端上设置与插接件公端数量相同的插接件母端,所述插接件公端活动插接于插接件母端,该插接件母端包括一簧片框,该簧片框内部相对的两面上分别设置簧片排,每个簧片排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接触条,所述接触条上设置至少一个拱起弧,该拱起弧突出于接触条所在面且在接触条的另一面形成凹槽,接触条具有拱起弧的一面与簧片框内部的面贴合;所述插接件公端包括一插入条,该插入条 插入两簧片排之间与插接件母端插接。

优选地,所述接触条上凹槽的两边分别形成倾斜结构,该倾斜结构与簧片框上其所在面形成一夹角。

优选地,所述夹角α的范围介于3°-40°。

优选地,每个接触条的中间部位设置一拱起弧,多个接触条上的拱起弧排成一条线或者每相邻两接触条的拱起弧在垂直于接触条的方向上彼此错位使多个接触条上的拱起弧排成至少两条线。

优选地,所述拱起弧相对于接触条所在面拱起的高度介于0.2-2mm之间,所述接触条的厚度介于0.2-0.8mm之间,宽度w介于0.2-2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簧片框外部设置一加强框将其包裹在内,该加强框包括相对的底面和母端敞口,所述母端敞口为敞开的面,所述底面上设置一开口,该开口内形成一圈开口侧壁,该开口侧壁上相对的两面分别设置一有卡环,所述插入条包括插入部分,该插入部分的端部设置卡环固定槽,当插入条端部插入到加强框的底面处时,所述卡环卡在该卡环固定槽内将插入条与加强框固定连接,该卡环为凸出的环状体。

优选地,所述加强框外面设置一母端塑胶件,所述插接件公端进一步设置公端塑胶件,所述母端塑胶件和公端塑胶件二者之一设置一卡条、另一者设置一卡勾,当插入条插入到两簧片排之间时,所述公端塑胶件将母端塑胶件包裹在内,所述卡勾勾住卡条使公端塑胶件和母端塑胶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母端塑胶件为一立方体,其包括第一外侧面,该第一外侧面中部伸出一倾斜片,该倾斜片与第一外侧面之间形成角度β,β的大小介于20°-45°之间。

优选地,所述倾斜片呈“日”字型,其中间的横条为所述卡条,所述公端塑胶件为一立方体,其包括第一侧面,该第一侧面的端部向内伸出所述卡勾,该卡勾勾住所述卡 环时使公端塑胶件和母端塑胶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簧片框的长度为w1、宽度为w2,w1为w2的2-6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铜排母端上设置插接件母端,且设置与该插接件母端相匹配的插接件公端,使所述铜排母端与所述插接件公端形成一组快速插拔组件,解决了传统铜排需要螺钉固定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该快速插拔组件在装配时只需进行插接件母端与插接件公端的对接,简化了装配工艺,这样不仅装配效率高,且插接件公端与铜排母端的连接稳固,并且即使发生震动也不会引起连接松动的问题,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通过将簧片排设置成包括多个接触条,且每个接触条上设置错位的拱起弧,错位的拱起弧形成两条或者多条直线,使其与插接件公端连接时产生更大的夹持力。

通过将接触条设置为厚度c介于0.2-0.8mm之间,宽度w介于0.2-2mm之间,其中间设置的拱起弧1835的高度h介于0.2-2mm之间,其紧固程度和导电效果达到最佳值,不仅使接触条结构紧固和结实且导电性好。

通过在簧片框的外部设置这样的加强框,使插接件公端插入插接件母端过程中该插接件母端不产生变形,这样的加强框使插接件母端的结构更加稳固。

通过在加强框侧面设置卡环、在插接件公端的插入条端部设置卡环固定槽,使插接件公端插入铜排母端且插到位时,卡环卡在卡环固定槽内,这样的卡紧结构可以确保所述快速插拔组件在运动或者震动过程中插接件公端和插接件母端之间不会发生彼此脱离,从而使该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固。

通过设置母端塑胶件和公端塑胶件,使其可以对插接件母端和插接件公端进行绝缘保护,避免在装配过程中的触电风险,同时减少插接件公母端在使用、运动、接触过程中的磨损。

通过在公端塑胶件上设置一卡勾,母端塑胶件上设置缺口,卡勾的位置与母端塑胶件上的卡条相对应,该卡勾卡在卡条内,这样的塑胶配合结构限制了插接件公端相对于铜排母端发生一定范围内的位移,从而使公端和铜排母端的连接达到更进一步的稳固作用。

所述簧片框的长度为w1、宽度为w2,在本实施例中,w1>w2,且优选w1为w2的2-6倍,使插接件母端为成扁形的,使其配合插接件公端时连接更加紧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铜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铜排母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铜排母端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铜排母端内簧片排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接触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簧片排与展开的簧片框焊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I-I’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簧片框的立体结构示意0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簧片排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入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铜排母端中加强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II-II’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插入条插入至带有加强框的铜排母端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III-III’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插接件公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铜排母端设置母端塑胶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本实用新型中插接件公端插入至带有母端塑胶件的铜排母端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IV-IV’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快速插拔组件包括一铜排母端11,该铜排母端11包括一连接段12和两支撑面14,该两支撑面14垂直于连接段12的两端。每个支撑面14上垂直设置一插接件母端17,该插接件母端17包括一簧片框16,该簧片框16为上下开口的立体矩形框(在所有实施例中,上、下、左、右、内、外等位置限定词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该簧片框16包括四个面:相互平行的两个相对的贴合片161和相互平行的两个相对的侧壁162,该贴合片161和侧壁162为相邻的两个面,所述簧片框16为两个相对的贴合片161和两个相对的侧壁162相间设置并依次首尾相连共同围成的立体矩形 框,该簧片框16内设置两排相对的簧片排18分别与贴合片161内部贴合。所述簧片框16的长度为w1、宽度为w2,在本实施例中,w1>w2,且优选w1为w2的2-6倍,使插接件母端17为比例适中的扁平状插口。作为一种变形,所述插接件母端17的数量不作限定,其数量为至少一个,具体设置的个数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定。

连接段12和支撑面14为导电材质,作为一种变形,支撑面14可省略,保留连接段12即可,此时至少设置一插接件母端17垂直设置于连接段12的端部。作为又一种变形,所述连接段12的形状不限制,其可以是直角形,波浪形,直线形或其他任意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其可以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布局需要进行设计。

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簧片排18包括一矩形框181,该矩形框18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条1811和第二连接条1812以及两侧的两根相互平行的侧连接条1813。所述第一连接条1811和第二连接条1812之间设置多条互相平行的接触条183,该接触条183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条1811和第二连接条1812且其延伸方向与侧连接条1813平行。优选地,所述接触条183的延伸方向与簧片框16的内部空间延伸方向一致,如此方便插接的顺利进行。该接触条183呈长条状,其厚度c介于0.2-0.8mm之间,其宽度w介于0.2-2mm之间,该接触条183包括两段平直段1831和一中间段1833,该两段平直段1831分别位于中间段1833的两端且该三者一体相连。所述平直段1831平行于侧连接条1813,所述中间段1833上弯折而出一拱起弧1835,所述接触条183为片状体,所述拱起弧1835凸起于中间段1833的一面且该拱起弧1835在中间段1833的另一面形成一拱形的凹槽18331,即拱起弧1835在中间段1833的一面呈现凸起状、在中间段1833的另一面呈现凹槽状。作为一种变形,所述接触条183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其宽度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定。

所述拱起弧1835两端之间的距离a介于0.2-2mm,该拱起弧1835的高度h介于0.2-2m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当接触条183的宽度和厚度都增大时,会使其结构更加紧固和结实,然而当该接触条183的宽度和厚度值过大时,其电阻会随之增大而影响导电效果,经实验调整数据,只有当接触条183设置为厚度c介于0.2-0.8mm之间,宽度w介于0.2-2mm之间,其中间设置的拱起弧1835的高度h介于0.2-2mm之间,其紧固程度和导电效果达到最佳。进一步优选,厚度c介于0.3-0.5mm之间,宽度w介于0.6-0.8mm之间,高度h介于0.3-0.6mm之间。如此,不仅使接触条183结构紧固和结实且导电性好,并且所述簧片排18采用铜材质,优选铍铜,其表面进行镀银、镀金、镀锡处理,并且经过热处理工艺,经测试可实现保持10w次以上的插拔不变形。作为一种变形,所述接触条183可以不设置拱起弧1835,其可以整体为弧形条,或者在其条状体上设置其他凸出结构来使插入两个簧片排18之间的部分与其更好的接触连接。作为另一种变形,所述接触条183上的拱起弧1835数量不作限定,其可以为至少一个,且拱起弧1835的位置不限定为接触条183的中间段1833上,其不仅可以设置在中间部位,也可以设置在接触条183上的其他位置,只要该拱起弧1835突出于接触条1835所在面即可。

多个接触条183上的拱起弧1835位置错开,形成垂直于接触条183延伸方向的两条直线,一组间隔设置的拱起弧1835在垂直于接触条183方向上形成第一排拱起弧1832,另一组间隔设置的拱起弧1835在垂直于接触条183方向上形成第二排拱起弧1834,该两组拱起弧1832的中心线之间的间隔b不大于单个拱起弧1835两端之间的距离a,即b≤a,优选为b=a。作为一种变形,每个接触条183上拱起弧1835的位置不作限定,其也可以设置成拱起弧1835排成一条线或者多个拱起弧1835错位排列成至少两条线,且排成的线不限定垂直于接触条183,也可以与接触条183 垂直方向形成一定的角度。

所述第一连接条1811的外侧设置多个第一片体18111且与其一体相连,该第一片体1811为片状体,且其位于矩形框181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连接条1812的外侧设置多个第二片体18121且与其一体相连,该第二片体18121为片状体且可以弯折,该第二片体18121在弯折前位于矩形框181所在的平面,当其放入所述簧片框16内时,将该第二片体18121弯折后形成弯折结构,该弯折结构勾在贴合片161上。同理,第一片体18111也可以弯折后形成弯折结构,该弯折结构勾在贴合片161上。可以理解该弯折结构可以为“U”形或“L”形。

请进一步参阅图7,簧片框16具有一定的韧性而可弯折,当簧片排18与簧片框16组装时,将簧片框16展开,将接触条183具有拱起弧1835的一面与簧片框16内壁,即其内部展开面贴合,将第一连接条1811与簧片框16内部展开面焊接,形成多个第一焊接点18113,将第二连接条1812与簧片框16内部展开面焊接,形成多个第二焊接点18123,通过激光穿透焊接、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钎焊、电磁脉冲焊接等方式将簧片排18焊接在簧片框16内部展开面上。

请参阅图8和图9,焊接完毕后将展开的簧片框16折成立体矩形框,两个簧片排18正好与贴合片161内部贴合。此时将第一片体18111向贴合片161的上面弯折并进行焊接,形成第一焊接部18112,第二片体18121焊接在贴合片161的下面,形成第二焊接部18122,所述第一焊接部18122和第二焊接部18111通过激光焊接、钎焊等方式焊接,这样可以减少接触电阻,从而使焊接处的导电性能更好一些。所述第一焊接点18113和第一焊接部18112可以任选其一焊接,或者同时焊接;同理所述第二焊接点18123和第二焊接部18122也可以任选其一焊接,或者同时焊接。当簧片排18只通过第一焊接部18112和第二焊接部18123与 簧片框16固定时,整体导电性能会更好一些,如果为了连接更加稳固,可以先将第一焊接点18113和第二焊接点18123处焊接,再将第一焊接部18112和第二焊接部18123位置处焊接。当簧片排18焊接在簧片框16上之后,每个接触条183上凹槽18331的两边分别形成倾斜结构18332,该倾斜结构18332与贴合片161形成一夹角α,α的范围介于3°-40°,优选值为α=20°。位于簧片框16内的两相对的簧片排18上拱起弧1835的排列方式保持一致,且两相对的簧片排18在簧片框16内对称设置,从而当两簧片排18之间插入一些元件时,两簧片排18上相对的倾斜结构18332可以插入的元件夹持的更紧固。

请进一步参阅图10和图11,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簧片排框体280可直接放置在簧片框26内,该簧片排框体280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侧框面281和两个相对的簧片排28且一体成型为矩形体,且其大小等于簧片框26内部空间大小,两个簧片排28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簧片排18结构和功能相同,且该两个簧片排28的拱起弧2835朝向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簧片框26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簧片框16结构和功能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簧片排框体280在制作时先冲切出接触条283和拱起弧2835,然后一体弯曲成矩形框体。组装时将矩形簧片排框体280放置到簧片框26里面,将第一片体28111和第二片体28121进行弯折,使簧片排28有效固定在簧片框26的贴合片261上,再通过激光焊接、钎焊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减少接触电阻。

请进一步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快速插拔组件进一步包括两个插入条131,该插入条131为插入两簧片排18之间的元件,该插入条131侧面呈L型,其插入部分1310为一扁平条状体,该插入部分1310为插入条131上插入两簧片排18之间的部分。该插入条131插入部分1310的厚度w2与两相对的簧片排18之间的距离相等,该插入部分1310接近端部的设置两条卡环固定槽1311,两条 卡环固定槽1311分别位于插入条131相对的两面,其为条形凹槽。

请进一步参阅图13和图14,所述铜排母端11进一步包括两个加强框15,每个加强框15设置在簧片框16外部将其包裹在内。所述加强框15为立体矩形框,其包括相对的底面151和母端敞口153,所述母端敞口153为敞开的面,其用于插入两簧片排18之间的元件从此处插入,所述底面151上设置一开口152,该开口152内形成一圈开口侧壁1521,该开口侧壁1521上相对的两面分别设置一卡环1522,该卡环1522为凸出的条状体,其用于和插入条131的卡环固定槽1311互相卡合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框15采用强度、刚度较好的材料,如铜、钢、不锈钢等。通过在簧片框16的外部设置这样的加强框15,使插接件公端13插入插接件母端17过程中该插接件母端17不产生变形,使插接件母端17的结构更加稳固。作为一种变形,所述加强框15可以省略,同时采用其他方式将插接件公母端连接的更加稳固。

请进一步参阅图15和图16,一并参阅图7,所述加强框15将簧片框16包裹在其内,当插接件公端13插入铜排母端11且插到位时,所述插入条131从加强框15的母端敞口153处插入到插接件母端17的两个簧片排18之间(加强框15内包裹的结构请参阅图7),插入条131端部插入到加强框15的底面151处时,加强框15的卡环1522正好镶嵌在卡环固定槽1311内,使插入条131与加强框15彼此固定连接。卡环固定槽1311与卡环1522这样的卡紧结构可以确保所述快速插拔组件1在运动或者震动过程中插接件公端13和插接件母端17之间不会发生彼此脱离,从而使该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固。除此之外,通过接触条183上的倾斜结构18332和拱起弧1835的共同作用,使插入条131与倾斜结构18332之间形成相互的挤压力,该两者之间形成接触点,当快速插拔组件1通电时,电流从该两者的接触点经过, 通过倾斜结构18332和拱起弧1835的共同作用使插入条131与接触条183连接稳固从而避免震动所导致该两者脱离。

请参阅图17,所述快速插拔组件进一步包括插接件公端13用于插入两簧片排18之间与插接件母端17插接,所述插入条131为该插接件公端13的一部分。该插接件公端13进一步包括公端塑胶件132,该公端塑胶件132设置在插入条131插入部分1310的外部。所述公端塑胶件132为一矩形立方体,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公端敞口1321和一连接面(图未示),所述公端敞口1321为敞开的面,所述插入条131插入部分1310穿过公端塑胶件132的连接面后伸向公端敞口1321。所述公端敞口1321与连接面之间包括四个面,该四个面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侧面1323和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二侧面1325,该第一侧面1323垂直于插入条131,该第二侧面1325平行于插入条131。所述第一侧面1323的端部向内伸出一卡勾1322,所述第二侧面1325的内侧设置三条凸起条1324,该凸起条1324为凸出于第二侧面1325内侧的条状体,其数量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置。作为一种变形,所述插接件公端13的数量不作限定,其实际数量与铜排母端11的插接件17数量相同。

请进一步参阅图18,所述插接件母端17的外面进一步设置母端塑胶件19,该母端塑胶件19设置在加强框15的外面,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外侧面191和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二外侧面193,该两个第二外侧面193分别为第一外侧面191的两相邻面,所述第二外侧面193上设置三条凹条1931,三条凹条1931分别与公端塑胶件132上的三条凸起条1324相对应,即当公端塑胶件132套在母端塑胶件19上时,三条凸起条1324正好卡在三条凹条1931内,这样的互相匹配结构使公端塑胶件132和母端塑胶件19的连接更加稳固,所述凹条1931的数量与凸起条1324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外侧面191的中部伸出一倾斜片192,该倾斜片192 与第一外侧面191之间形成角度β,β的大小介于20°-45°之间。该倾斜片192与第一外侧面191的中部固定连接,当其上部受力时,其可发生轻微位移使其与第一外侧面191之间的夹角β发生±5°变化。该倾斜片192优选呈“日”字型,其中间的横条为卡条1921,该卡条1921用于公端塑胶件132上的卡勾1322卡在此处。所述第一外侧面191上部进一步设置一封闭框194,该封闭框194环绕倾斜片192且与两个第二外侧面193之间形成两个侧斜面1941。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外侧面193都可以设置凹条1931或者其中一个第二外侧面193上设置凹条1931,所述公端塑胶件132的两个第二侧面1325也可以其中一面或者两面都设置凸起条1324,凹条1931和凸起条1324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互相匹配。

请进一步参阅图19和图20,将公端塑胶件132的公端敞口1321朝上,将所述插接件公端13沿y轴方向与插接件母端17接合,插入条131插入至插接件母端17内、公端塑胶件132套接在母端塑胶件19上,此时母端塑胶件19中的封闭框194与公端塑胶件132上带有卡勾1322的端部贴合,三条凸起条1324正好卡在三条凹条1931内,卡勾1322卡在倾斜片192的卡条1921上,这样的结构限制了插接件公端13相对于铜排母端11发生一定范围内的位移,从而使插接件公端13和插接件母端17的连接达到更进一步的稳固作用。除此之外,母端塑胶件19和公端塑胶件132可以对插接件母端17和插接件公端13进行绝缘保护,同时减少插接件公母端在使用、运动、接触过程中的磨损。作为一种变形,所述公端塑胶件132和母端塑胶件19也可以省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作为另一种变形,所述母端塑胶件19和公端塑胶件132的具体形状和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该两者之一设置卡条1921、另一者设置卡勾1322,通过卡条1921和卡勾1322的互相扣合使母端塑胶件19和公端塑胶件132彼此锁住即可。

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除了母端塑胶件19和公端塑胶件132为塑胶材质,其他元件都为金属导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铜排母端上设置插接件母端,且设置与该插接件母端相匹配的插接件公端,使所述铜排母端与所述插接件公端形成一组快速插拔组件,解决了传统铜排需要螺钉固定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该快速插拔组件在装配时只需进行插接件母端与插接件公端的对接,简化了装配工艺,这样不仅装配效率高,且插接件公端与铜排母端的连接稳固,并且即使发生震动也不会引起连接松动的问题,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通过将簧片排设置成包括多个接触条,且每个接触条上设置错位的拱起弧,错位的拱起弧形成两条或者多条直线,使其与插接件公端连接时产生更大的夹持力。

通过将接触条设置为厚度c介于0.2-0.8mm之间,宽度w介于0.2-2mm之间,其中间设置的拱起弧1835的高度h介于0.2-2mm之间,其紧固程度和导电效果达到最佳值,不仅使接触条结构紧固和结实且导电性好。

通过在簧片框的外部设置这样的加强框,使插接件公端插入插接件母端过程中该插接件母端不产生变形,这样的加强框使插接件母端的结构更加稳固。

通过在加强框侧面设置卡环、在插接件公端的插入条端部设置卡环固定槽,使插接件公端插入铜排母端且插到位时,卡环卡在卡环固定槽内,这样的卡紧结构可以确保所述快速插拔组件在运动或者震动过程中插接件公端和插接件母端之间不会发生彼此脱离,从而使该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固。

通过设置母端塑胶件和公端塑胶件,使其可以对插接件母端和插接件公端进行绝缘保护,避免在装配过程中的触电风险,同时减少插接件公母端在使用、运动、接触过程中的磨损。

通过在公端塑胶件上设置一卡勾,母端塑胶件上设置 缺口,卡勾的位置与母端塑胶件上的卡条相对应,该卡勾卡在卡条内,这样的塑胶配合结构限制了插接件公端相对于铜排母端发生一定范围内的位移,从而使公端和铜排母端的连接达到更进一步的稳固作用。

所述簧片框的长度为w1、宽度为w2,在本实施例中,w1>w2,且优选w1为w2的2-6倍,使插接件母端为成扁形的,使其配合插接件公端时连接更加紧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